皇后區律師協會(Queens County Bar Association,簡稱QCBA)周三表示,正在 競選遺產法院法官席的空缺兩名民主黨候選人之一李昌永「未獲認可」擔任該席位。 聲明出來,李昌永昨(13日)強烈反彈,支持者並於14日(今天)下午在法拉盛抗議皇后 區律師協會的做法。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 遺產法院法官有空缺,競選進行得如火 如荼之際,QCBA對多名法官候選人進 行評估,華裔候選人李昌永未能獲得認可。 律師協會表示經過審核,李昌永被評為「不 認可」(Not Approved),她的對手約翰遜 (Cassandra Johnson)則被評為合格的候選人。 QCBA司法委員會主管妮金(Leslie Nizin) 表示,篩選和審查候選人是該協會每年最重 要的任務之一,它有助於確保符合資格的人 坐在法官席位上,並確保司法系統對所有訴 訟當事人平穩、公平地運作。 QCBA認為在過去六年裡,李昌永被認 為是司法職位的叛逆候選人。而對手約翰遜 「有資格」獲得該席位,並得到了皇后區民主 黨的支持。約翰遜在一份聲明中慶祝QCBA 給予她的評級,表示同行和專業的認可令人 振奮,她感謝QCBA認可其資格和經驗,並 希望繼續堅持適合皇后區公務員的最高誠信 標準。而李昌永昨則表示,拒絕律師協會的 評級,她的教育和專業記錄、智力、職業道 德以及成為下一任皇后區代理人法院法官的 適合性,比預先確定的政治決定更能促進皇 后區政治機器的影響力。李昌永詢問律師協 會,有哪些候選人在《紐約法律雜誌》和《國家 記者》上發表了71項司法判決? 約翰遜是皇后區本地人,曾在皇后區聖 約翰大學獲得法律學位。畢業後,她在一家 私人公司擔任律師一年,然後進入人力資源 管理局擔任專職律師。期間,她擔任法律秘 書、法律助理,並短暫擔任法律部門的高等 法院律師。成為第一位當選州最高法院法官 的海地美國女性。 李昌永在中國長大,她職業生涯的大部 分時間都是作為私人律師度過的。她曾於 2020年至2023年擔任紐約亞裔美國法官協 會董事會董事兼秘書,很難說服QCBA她有 資格勝任這份工作,但她籌款能力相當高, 在整個競選過程中,李昌永籌款超過40萬 美元,遠遠超過約翰遜,她只籌得21.7萬美 元。聲明出來,李昌永支持者十分不滿,將 於6月14日下午3:00在法拉盛緬街與41大道交 叉口舉行抗議,來自皇后區各地的社區領袖 將共同支持李昌永法官,並鼓勵選民在這場 歷史性的選舉中行使投票權。支持者認為, 李昌永(Wendy Li)28歲時移民美國,在北京 大學和牛津大學獲得法律學位,並在哈佛大 學獲得國際關係研究生證書。2018年,她的 競選團隊擊敗了建制派候選人,當選為民事 法院法官,她的競選團隊開展了一場草根運 動,積極吸引皇后區各地的選民。皇后區人 民應該有一位獨立、包容且有效率的代理法 院法官。 她競選的目的是確保人們的遺囑、信託 和遺產得到尊重,特別是最弱勢群體的遺 囑、信託和遺產,以保護房主免受契約盜 竊,並確保殘疾人在法律下享有平等權利。 ■約翰遜及李昌永。 「華策會」昨(13日)就2024年紐約州立法會 議結束,發布以下聲明: 隨著生活成本的飆升,2024-25財政年度 預算和立法會議未能因應邊緣化社區的人口增 長和需求作出即時和長遠的深度投資和政策變 革。在嚴峻的的住房問題和家庭護理人員短缺 的危機下,加上生活成本上升和移民人道主義 等問題下,州政府的政策並未能解決這些問題 的根本原因。 華策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何永康說: 「2025財年州預算包括了對社區的重要支持, 如恢復3000萬美元的亞裔平等預算(AAPI Equity Budget)以及對400萬美元的社福之家 (Settlement House Program)項目計劃進行撥 款,並通過了幾項法案,使我們的街道更安 全。然而,州政府未能回應社區組織和宣導者 的呼籲,對亞裔華人、移民和低收入社區進行 迫切需要的深度投資和變革性立法改革,包括 可負擔住房和改善所有公共服務工作者和家庭 護理工作者的工資和工作條件。」 華策會致力於通過有意義和變革性的投資 來確保社區能決定自己的未來。在過去的一年 裏,華策會員工、社區成員和宣導諮詢委員會 (由12名來自不同區和部門的前線員工組成)一 直在預算宣導工作中走在最前線,並一直努力 在為我們的最邊緣化社區能夠蓬勃發展而不懈 奮鬥。較早時,召集了320多名社區成員,在 奧本尼舉行了州宣導日,呼籲立法者通過確保 對家庭護理工作者及其服務的社區進行投資, 全面資助亞裔平等預算,並為所有公共服務工 作者提供3.2%的生活成本調整(COLA)。 2024年立法會議的成果: 作為公平預算聯盟(E q u i t y B u d g e t Coalition)的一份子,我們很高興看到恢復為亞 裔社區組織提供3000萬美元的資金,以提供合 適的語言和文化的服務。 為社福之家計劃撥款400萬美元和為課後 活動提供2000萬美元的資金,前者是多年來的 首次提升。 預算包括了對特定職位的公共服務工作者 提供2.84%的生活成本調整(COLA)。儘管這 是一項重要的投資,但預算中未包括為所有公 共服務工作者提供全面而有意義,並能確保公 平和可持續薪酬的3.2% COLA。 通過了《薩米法案》(Sammy's Law),將城 市的限速降至每小時20英里。 州政府投資了24億美元來應對紐約市尋求 庇護者的人道主義危機,這是支持這個社區所 需資金的重要起點。 全民覆蓋計劃(Coverage for All),即將基 本計劃擴展到無證紐約人士,和全民補充營養 援助計劃(SNAP for All),即擴大SNAP的資格 和管道,在立法機構上取得進展,但最終未能 通過。 不足之處: 我們感到寬慰的是,削減消費者導向個人 助理計劃(CDPAP)工作者的工資和推遲家庭護 理工作者最低工資增加的災難性提案未能在本 屆會議上通過。然而,我們非常擔心的是,合 併為一個單一CDPAP提供財務仲介(FI)的提案 被納入最終預算中,因為這將令客戶失去護理 人員,以及令護理工作者失去工作。我們還擔 心看到三項關鍵的家庭護理法案未通過:將24 小時輪班拆分為12小時輪班的法案、家庭護理 儲蓄與再投資法案(Home Care Savings Act and Reinvestment Act),以及家庭護理公平薪酬法 案(Fair Pay for Home Care Bill) ,即將家庭護 理工資提高到最低工資的150%,這些法案未 能通過只會加劇家庭護理危機。 我們也擔心未通過的法案包括為所有公 共服務工作者提供生活成本調整,以及建立一 個公共服務工作者工資委員會(Services Wage Board)以解決整個行業工資不平等的問題。 正當理由驅逐法案(The Good Cause Bill) 被削弱,只能保護某些類型的租戶。我們將繼 續推動全面的法案,以保護全州所有租戶。 關鍵氣候措施如法案(NY HEAT)和氣候 超級基金法(Climate Change Superfund Act)法 案未能通過,這些法案將對環境和種族平等進 行重大投資。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尹導不懼質疑照常辦籌款會 競選顧問朴容範宣布終止諮詢 法拉盛州眾議會第40選區參選人尹導於 11日被《紐約時報》質疑小額現金捐款的來 源。他不懼質疑,於12日照常舉辦籌款晚 宴,吸引約100名支持者出席。然而,他的競 選顧問朴容範(Terence Park)宣布終止這份政 治諮詢關係。 根據州公共競選財務委員會數據,尹導 目前是公共競選匹配資金的最大接受者之 一。所有接受匹配資金的州議會參選人中, 他獲得的現金比例最高,這是最難以追蹤的 捐款形式。《紐時》走訪了法拉盛55位被列為 尹導的現金捐款者,發現至少有19人表示自 己沒有捐款,另外11人不再居住在他們列出 的地址,只有7位受訪者表示曾向尹導捐小額 現金。 尹導在籌款晚宴上表示,現在他的團隊 處於風口浪尖,不幸或榮幸地被權威媒體點 名,「今天不去談報道中失實的地方,人都會 犯錯,我的團隊是鐵軍,但他們也會有一定 限度的錯誤。我們有錯,會配合有關方面進 行調查,遵紀守法是我們的宗旨。」 接著,尹導談到他抗癌的心路歷程。他 在去年被查出早期胃癌,與病魔戰鬥讓他變 得堅強,也堅定了他追尋從政夢想的決心。 若當選,他將優先改善公共安全、支持優質 教育、緩解法拉盛交通等。 社區人士江錦鑫出席此次晚宴,並為尹 導捐款。他表示,外面的謠言太多,太複雜 了,華人要支持華人。第40選區席位競爭激 烈是好事,有競爭才會進步。 華人洗籠協會創會會長厲勝利表示,這 場籌款會在幾個月以前就準備了,沒想到 《紐時》突然發表這篇報道,「讓我們拭目以待 吧。」旅美上海同鄉會會長周允表示,他希望 更多華人出來競選,這樣華人才有出人頭地 的一天。 此外,《紐時》披露尹導將8000元競選資 金給了JT Group,這是一家機器人停車和房 地產投資公司,總裁是活躍於亞裔社區的朴 容範。朴容範於13日發布聲明,他終止與尹 導的政治諮詢關係。他對《紐時》的文章深感 痛心,雖然他尊重尹導競選公職的決定,但 他不得不避免參加那些涉嫌非法競選籌款的 活動。 本報記者顏星悅紐約報道 華策會就2024年紐約州立法會議發表聲明 ■尹導的籌款會在法拉盛舉行。 皇后區律師協會不認可李昌永 B3 06.14.2024 星期五 僑社 華人社區今發動抗議 QCBA 認為在過 去六年裡,李昌永被 認為是司法職位的叛 逆候選人。而對手約 翰遜「有資格」獲得 該席位,並得到了皇 后區民主黨的支持。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