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 06.14.2024 星期五 香港財經 / 台灣財經 安永:維持全年集資500億 料第3季遞表大增 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淡靜,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表示,下半年新股市場有望回 暖,料第三季遞表企業數量將會大增,但由於預期企業集資額偏細的情況會持續, 而且大型新股或延至明年才到港,維持全年集資額500億元的預測,有望打入全球 前五位,有約50至60間公司在港上市,或位列全球前三位。 新股下半年回暖唯欠大 「刁」 據安永統計,上半年有約30間公司到港 上市,按年多一間;總集資額逾120億 元,按年跌約32%,為自2003年以來低位, 位列全球第10位,比去年同期排名第6位,大 跌4位。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蔡偉榮指, 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較預期差,對全年 集資500億元的目標有較大挑戰,但內地企業 啟動赴港上市工作的數量在今年3、4月開始 明顯增多,相信第三季度遞表企業數量會大 增。目前已有40間內地企業獲得中證監的備 案申請,加上內地上市批准緩慢,或令企業 考慮「先H後A」,以及部分終止A股申請的 公司會積極趕於年底前到港上市,故維 持全年集資額500億元的預測。 被問及香港何時會出現大型新股, 蔡偉榮表示在已遞表公司中,目前有機 會集資數十億元的公司只有一間,唯其 已在內地上市,或有A股及港股價差問 題出現,內地監管機構未必會批准,而 企業本身亦會考慮估值差距問題,這 並非政策可以推動到,「自己(香港)要 爭氣」。若缺乏大型新股上市,以目前 平均集資額4億元計,全年集資額或低 至約400多億元。 他相信,未來會有集資50億元的新 股亮相,但要視乎美國減息等時機,更 甚可能要待明年才可落實上市。目前已遞 表、市傳集資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 公司有內地家電巨擘美的集團、華潤集團 旗下的華潤飲料、貨運平台Lalamove母企拉 拉科技、內地連鎖茶飲品牌蜜雪冰城等。 安永指,第二季香港新股場出現回暖 信號,季內IPO宗數和集資額按季分別上升 33%和52%。不過,上半年香港新股平均集 資額約4.3億元,按年跌三成。蔡偉榮認為有 關情況會持續,因為申請上市的公司估值大 幅下調,全球「大刁」數目亦正減少。 由於內地A股IPO審批從嚴,減慢審核速 度,滬、深交易所全球集資額上半年排名, 由去年上半年分別的第一、二位,集資163億 美元和123億美元,跌至今年的第六位和第九 位,集資27億美元和17億美元。美國紐交所 則重奪上半年集資王,納交所緊隨其後,而 印度國家和孟買證券交易所首次躋身三甲。 首間按上市規則18C章上市的特專 科技股晶泰科技(2228)13日首日掛牌, 股價升近一成,一手帳面賺520元。財 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該股上市儀式時表 示,引入18C上市機制的目的是為了支 持硬科技領域的創新企業進行融資, 並充分考慮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及業務特 點,為已商業化及未商業化企業提供融資 渠道。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認為,18C門檻 不低,符合條件的公司或會考慮財務表現 更穩健時才上市,因此估計上 市數量有限。 晶泰科技高開2 . 1%,曾 最多升24.6%,高見6.58元, 收報5.8元,較上市價5.28元升 9.8%,市值近198億元。多名 高官出席上市儀式撐場,創新 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 18C可助很多創科企業融資, 而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其中一 個重要方向,為鼓勵創投融資,所以下一 步政府會進一步加大「政產學研投」的高效 合作,幫助更多企業在港做大做強。港交 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首間18C公司上市 是香港市場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展現 香港作為全球創新科技融資地的吸引力。 晶泰科技首掛報捷,第二隻18C新股亦 蓄勢待發,路透IFR引述消息指,黑芝麻智 能已開始預路演,集資約2億美元(約15.6億 港元),較去年6月底傳出約2億至3億美元 有所下降。另外,內地網約車 公司嘀嗒出行、老鋪黃金及西 安經發物業已通過上市聆訊, 其中嘀嗒出行傳已開始預路 演,集資5000萬美元。 電競公司星競威武集團 (NIP Group)已申請在美國納 交所掛牌,已故賭王何鴻燊四 房兒仔何猷君持股14.2%,為 最大股東及創辦人。 首間18C特專上市晶泰升1成 證券交易所 集資額 (億美元) 排名 紐約證券交易所 108 1( 2) 納斯達克 證券交易所 71 2( 3) 印度國家和 孟買證券交易所 45 3( 5) 上海證券交易所 27 6( 5) 深圳證券交易所 17 9( 7) 香港交易所 16 10( 4) 資料來源:安永 ()排名變幅與2023年上半年比較 上半年交易所 新股集資情況 未來會有集資 50 億元的新股亮相,但要視乎美國減息等時 機,更甚可能要待明年才可落實上市。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 蔡偉榮 ■安永指香港下半年新股市場有望回暖。圖為晶泰科技13日首掛。 ■陳茂波表示,18C上市 機制旨在支持硬科技領域 的創新企業進行融資。 新光金前董座吳東進涉弊案 昔日投資失利 因一場飯局慘賠60億 據報道,檢調11日約談吳東進在 內共19人,全案依違反證券交 易法、保險法的特別背信罪嫌移送 新北地檢署複訊後,吳東進以1億 元天價交保。新光金股價12日一開 盤就重挫超過3%,一度下探到9.24 元。 經漏夜偵訊與籌錢辦保,吳東 進12日上午10時在1樓見到大批媒體 守候,一度在法警室內停留,隨後 又在隨扈陪同下快步離開並直直往 房車方向前進,過程中與媒體爆發 推擠,場面相當混亂。 宏達電2011年股價曾衝上1300 元天價,躍居股王寶座,但之後大 陸手機廠商崛起搶食市佔,宏達電 從巔峰跌落神壇,害不少投資者慘 賠,其中最大受災戶是新光金前董 座吳東進。 報道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 河曾透露,吳東進在某次飯局中, 聽到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要發展自 有品牌,公司一股賺72元等資訊, 就下令投資部門進場,最終慘賠60 億元,要多賣兩棟摩天大樓才補得 回來。 新光金2011年6月左右進場買進 宏達電,一共買了6000張,平均成 本是1100元,套在股價高點,2015 年脫手慘賠近60億。宏達電股價最 高來到1300元,但隨著手機市場競 爭激烈,2013年首度出現虧蝕,股 價跌跌不休今面臨45元保衛戰。 吳東進為新光集團創辦人吳 火獅的長子,畢業於日本早稻田 大學商學系,回台後,任職於家族 事業,先後工作於新光人壽保險公 司、新光建設開發公司以及大台北 瓦斯公司。1986年吳火獅過世,由 吳東進接掌家族事業。 ■新光金暨新光人壽前董事長吳東進捲《保險法》特別背信罪,以一億元交 保。 網上圖片 吳東進在某次飯局中, 聽到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要 發展自有品牌,公司一股賺 72 元等資訊,就下令投資部 門進場,最終慘賠60億元。 財信傳媒董事長 謝金河 新光金暨新光人壽前董事長吳東進日前被調查局約談,他被指 控在辦理旗下的「新板傑仕堡全齡生活園區」出租等事宜時,涉有保 險法特別背信罪嫌。據《中國時報》報道,事實上,吳東進領導新光 金時爭議不斷,尤其因為投資失利使公司長期經營績效不佳,過去 曾因一場飯局重押宏達電,股票虧蝕近60億元(新台幣,下同)。 ▍本報訊 ▍ 晶華國際酒店13日召開股東常 會,董事長潘思亮表示,酒店業基 層房務是結構性缺工,這必須請政 府幫忙,打破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迷 思,且可參照日本經驗,畢竟「日本 缺的我們也缺」,或針對工作項目去 調整職缺內容,當基層工作有人做 了,台灣子弟就可以當幹部,薪資 自然提升,而不是叫他去當房務給 比較高的薪水。 據《中國時報》報道,潘思亮表 示,日本2014年射出「觀光三箭」, 當時開放外籍移工,包括長照、飯 店等項目,現在日本疫後復甦就是 靠觀光業帶動,日本目前有上百萬 人外籍移工,可以承接基層清潔工 作,這種作法對台灣觀光產業很重 要,也可以作為參考,因為台灣少 子化,缺人缺工,基層服務有外籍 移工填補的急迫性。 潘思亮表示,日本有個統計, 2019每三家停業公司有一家是缺 工,「不是經營失敗,而是缺工」, 就像台灣現在看到很多只經營五天 的餐廳,這就是結構性缺工,因為 台灣社會在進步,營建、清潔房務 的工作沒有人要做,變成台灣的短 中長期問題,而台灣必須面對這個 問題,當移工補進來後,台灣子弟 當幹部,薪資自然就提升,晶華也 一直是用培養幹部的規格在栽培人 才,透過這種循環提升薪資收入。 對於台灣觀光發展,潘思亮表 示,台灣國際地位特殊,要讓更多 人認識台灣,來到台灣,台灣也才 會更安全,不會只是「高科技、晶 片、(台海)危險」的印象,觀光其實 也是外交、也是教育,讓其他國家 的人來學中文,現在挺台灣的,不 也都是3、40年前來台學中文的嗎? 其實台灣很有特色,不是只有小 吃、九份可以推廣,因為台灣不是 只有這些東西,需要讓外國人士知 道,而這不單單是觀光署的任務。 酒店缺工 晶華董事長籲開放移工 台灣房價不斷高漲,只要有 錢投資房地產,幾乎是穩賺不 賠,有網友發文詢問「台灣真的有 人買房賠過嗎?」引發其他網友討 論,許多人點名三芝、金山、萬 里、淡海新市鎮及新北副都心的 建案,如果急著脫手必定賠錢。 原PO在PTT發文指出,股票 賠錢是常常有的事情,但在台灣 買房很少聽到賠錢的案例,他疑 惑表示,「有銀行給你開槓桿,又 讓你免費贏錢,那麼好的事情, 為甚麼還有人看空不買房?」 不少網友點名新北市北海岸 的房價,「淡海、三芝、萬里」、 「金山、萬里,當年一整排海砂屋 也是一堆人賠到脫褲」、「萬里, 那邊20幾年前可不便宜」、「淡海 新市鎮、新北副都心,這兩個地 方剛出來很貴,後來腰斬」。 也有網友提到,「新莊副都心 成交價炒到6x後崩回4x現在又到 7x了,會賠錢是你賣太急」、「新 聞查賠售很多,還不乏台北蛋黃 區賠售幾億脫手的」。 另據報道,囤房稅2.0將於7 月1日上路,非自住房屋採取「全 台歸戶」和「累計課徵」的方式計算 房屋稅,預估約有96.8至135.8萬 戶房屋稅負會增加,尤其對持有3 戶以上非自住多屋大戶衝擊最大。 台灣房屋集團直營門市特別 就最新的法令和政策舉辦「線上專 業考試認證」,考試範圍涵蓋囤房 稅2.0相關稅率調整、即將上路的 國土計劃法,以及近期因地震又 掀起熱門議題的危老重建、都市 更新等法規。台灣房屋致力於加 強內部教育訓練,以確保直營門 市每位不動產經紀人員都能隨著 金融、法令、稅制變動,持續充 實專業知識與時俱進,為客戶提 供最即時產業政策方向、最專業 的稅負新知、資產配置等服務, 以確保每筆不動產交易安全,讓 客戶能夠更安心、更放心、更安 全的在台灣房屋集團做不動產交 易。 投資房地產非穩賺 北海岸房價「很慘」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