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06.14.2024 星期五 港聞 大停電始於12日晚8時許,黃大仙區內多 處烏燈黑火,受影響樓宇包括美東邨美 德樓、現崇山及黃大仙龍光樓等,約有2250 戶,毗鄰黃大仙港鐵站的黃大仙中心,多間 食肆無法營業,黃大仙區有街道的交通燈及 街燈熄滅,警員在場指揮交通。 氣溫近30度 居民家中「焗桑拿」 停電期間正值晚飯時間,不少街坊到黃 大仙中心的食肆食晚飯,有負責人表示突如 其來停電,令所有食客手足無措,另有日式 餐廳職員表示,初時食客以為會很快恢復電 力供應,唯等了一會兒後都選擇離開。12日 晚溫度接近攝氏30度,不少居民在沒有冷氣 及風扇的情況下,家中有如「焗桑拿」,只好 落樓乘涼,關愛隊亦馬上到場了解居民的需 要。黃大仙民政事務處亦開放東頭社區中心 及黃大仙社區中心作臨時庇護中心予有需要 的市民使用。經中電工程人員搶修後,至13 日凌晨零時11分終全面恢復供電,中電就事 件再次向受影響的市民衷心致歉,並表示中 電會調查事故起因。 謝展寰13日就停電事故約見中電總裁羅 嘉進,表達對事件極度關注。謝表示今次事 故不能當作個別事件看待,中電有必要從公 司文化和整個電力供應系統的管理制度入 手,找出問題所在,從根本作出改善,減少 未來發生事故的機會,維持一直以來香港賴 以為榮的穩定可靠電力供應。 在會上,謝展寰向中電總裁提出要求中 電出資,並由機電工程署(機電署)聘請獨立 顧問,向機電署署長負責:覆檢過去3年發 生的所有電力驟降和供應中斷事故,列出原 因、改善措施,和措施的執行情況和效果; 全面檢視供電系統的安全設計、抵禦外在因 素影響的能力、維修和預防性維護安排、物 料採購和驗收制度、監督和質量保證水平、 人員資歷、培訓和再培訓要求;就如何提升 電力供應的穩定和可靠性,並減少未來發生 事故機會作出全面建議。 就上述要求,機電署會和中電成立特別 工作組,在12個月內完成工作並提交報告。 機電署署長亦會邀請本地專家學者,成立督 導小組,一同監督獨立顧問的工作,和就報 告給予意見。同時,環境及生態局會繼續與 中電就修改《管制計劃協議》增加罰則條款進 行商討,以促使減少電力事故發生。此外, 機電署已按《電力條例》(第406章)要求中電 盡快查明整件事故和成因,並在事故4星期內 提交詳細報告。 中電今年首4個月已發生5宗電力事故, 政府早前提出應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立懲 罰方案,並納入現行與中電的《管制計劃協 議》懲罰機制。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 國勳表示,接二連三發生電力事故,中電需 要交代是否涉及老化或人為等因素,他認為 目前涉及停電懲罰機制的門檻過高,以今次 停電逾4小時、2000多戶受影響,估計總停電 時間不及100萬分鐘,與門檻的1500萬分鐘相 差太遠,他要求當局與兩電檢討。 中電回應指正就12日晚大仙區電力事故 的成因展開調查,並會向政府提交報告。中 電再次就事故對客戶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就當局於13日天會上提出的建議,中電將與 機電工程署成立特別工作組,12個月內就電 力供應系統的管理進行檢討,並提交報告。 黃大仙12日晚有11000伏特電纜發 生故障,導致區內大停電,影響約2250 戶,經搶修逾4小時,至13日凌晨零時 11分全面恢復供電,中電就事件再次 向受影響的市民衷心致歉,並表示中電 會調查事故起因。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 展寰表示今次事故不能當作個別事件看 待,政府要求中電4周內交報告,同時 機電署、中電會成立特別工作組,在12 個月內完成工作並提交報告。 黃大仙區12日晚大停電期間,多幢住宅 受影響,商舖及食肆需要停業。其中一個受 影響的屋苑現崇山,除了有兩幢住宅停電 外,商場內一間酒家亦受停電影響,魚缸內 多條貴魚包括龍躉死亡,停電時正值晚市, 負責人表示生意只做到平時的一半,初步估 計損失約2萬元。 食客摸黑進食 餐費未收足 酒樓姓黎女經理13日向《星島》記者表 示,12日晚停電來得非常突然,當時酒樓內 有8成入座,有食客要摸黑進食,亦有食客 難抵悶熱離場,「有3枱客落咗單,準備起菜 時突然停電咪走囉,有幾圍酒席,黑鼆鼆食 唔到啲客唔肯畀錢」。她坦言12日晚有一圍 食客只願支付部分費用,「有啲客人都畀唔 足錢,有一枱客食咗$1700幾蚊,淨係肯畀 $1100,唔肯畀茶錢同加一,仲同我哋講: 『我都食得唔開心,肯畀食物錢你好好喇』」。 黎又指,初時以為商場會很快恢復供 電,但等候多時停電情況仍未改善,隨即從 大埔安排後備發電機到酒樓,希望可以維 持魚缸運作,可惜仍有部分貴魚死去,「死 咗兩條大沙巴、一條東星斑、一條西星斑、 幾隻龍蝦、5條老虎斑,加加埋埋死咗十幾 條」。她初步估計酒樓損失大約2萬元,希望 當局能夠作出賠償,減低損失。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 寰(右四)13日就黃大仙區 停電事故約見中電總裁羅 嘉進(左三),表達對事件 極度關注。 政府新聞處 ■屋苑現崇山商場內一間酒家受停電影響, 魚缸內多條貴價魚發現「翻肚」死去。 黃大仙大停電謝展寰促中電交代 2250戶受影響 要求出資聘顧問檢視近3年事故 酒家龍躉等貴魚死亡 生意減半損失慘重 ▍本報記者黎志偉、徐裕民香港報道 ▍ ■黃大仙區內多個商場受停電影響烏燈黑 火。 徐裕民攝 ■停電期間關愛隊人員到場派發物資予受影 響居民。 應急醫院自去年4月起逐步開展放射診斷、 內視鏡檢查、睡眠測試及微生物化驗服 務。醫院最近增設化學病理實驗室,今年4月 29日起周一至五,以專職專做模式集中處理 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檢驗服務,觀察患有佝 僂病或嚴重骨質疏鬆症而正接受維生素D補充 治療病人的情況,以及診斷懷疑患有維生素D 中毒的病人。 截至上月底,實驗室已從5個醫院聯網收 集948個樣本,完成處理423個,預計每年處 理5000個,將病人輪候時間由一般公立醫院 的8至9周,縮短至約4周。 放射診斷輪候時間減少 過去一年,應急醫院各項服務的服務量 均超出預期。其中的放射診斷服務,截至上 月底已服務逾1.8萬人次,超出估算的約1.4萬 人次。至於輪候時間,電腦掃描造影由104周 縮短至25周;磁力共振掃描造影由122周縮短 至42周;超聲造影則由140周縮短至55周。 內視鏡檢查方面,截至上月底服務1440 人次,病人由預約起平均輪候2至3個月,醫 管局將在今年第3季增設第二間檢查室,計劃 每星期提供逾10個服務時段。 另外,醫院去年10月底起為全港公院病 人提供睡眠測試服務,截至上月底共691名病 人接受測試,下月中將增加服務日數,料每 年可處理逾1000宗個案。 醫管局去年指應急醫院最遲會在2026年 初停運,被問到隨著服務量增加,停運時間 表會否有變?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 務統籌冼藝泉表示,醫院暫未有停運日期, 醫管局會配合政府路線,「等政府告知可以用 多久,總之我們會用到最後一日。」他透露, 醫管局會有委員會討論讓應急醫院的服務無 縫交接。 近年機構被黑客入侵伺服器事件頻生, 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13日公布,學院的網 上學習平台Moodle被黑客入侵,涉及多達2 萬多個帳戶資料,包括姓名、電郵地址等。 學院表示,經調查後「沒有發現有大量資料流 出」,資料亦未被上載至「暗網」,已就事件通 知受影響人士和向警方備案。私隱專員公署 表示已接獲通報,並接獲一宗相關投訴。 學院13日發出「特別通告」,表示在6月3 日發現Moodle平台遭黑客入侵,涉及資料包 括20870名員工、兼任導師、學生、畢業生 和訪客的帳戶資料,包括姓名、電郵地址, 以及學生編號。學院表示,平台遭黑客入侵 後,已即時停用登入帳號和重設密碼,將平 台移離相關伺服器,並加強網絡安全措施。 學院表示,危機管理小組向中大報告 後,中大委派的外部資訊科技安全顧問隨即 調查,「沒有發現有大量資料流出,相關資料 亦沒有在暗網上出現。」學院稱已就事件向警 方備案和通報私隱專員公署,同時以電郵通 知受影響人士。 目前學院正重新審視電腦系統保安,避 免同類事件發生,並將配合公署的跟進工 作。學院已設立電郵供受影響人士查詢。 私隱專員公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在 12日接獲學院通報事件,並就事件展開調 查。公署又透露,接獲一宗相關投訴。 近年接連有機構通報黑客入侵網絡系 統,當中不乏教育機構,例如香港專業進修 學校、兆基創意書院和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港專更被黑客勒贖,威脅將資料在暗網公 開,最後由於黑客未接獲贖金,多達450GB 的資料在暗網被公開。 本報教育組香港報道 大網上學習平台被 「黑」 涉逾2萬帳戶資料 懲教署 「更生伙伴」 嘉許計劃 黃偉綸讚揚無私付出 給更生人士一個機會,是懲教署宣傳短 片的一句口號。該署13日舉辦第一屆「更生 伙伴」嘉許計劃頒獎典禮,嘉許120個非政府 機構、慈善團體、商業機構及專上院校等單 位,以表揚有關機構及人士在過去兩年積極 支持在囚及更生人士。有補習學校創辦人過 去9年以來,每星期兩日到懲教院所為DSE 考生補習英語,有考生成功考進大學,令人 鼓舞。 致力與不同界別提供更生服務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在頒獎典禮致辭時 表示,懲教署一直致力與社會不同界別的團 體及人士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提供全面的 更生服務。他讚揚「更生伙伴」無私付出,支 援及協助在囚及更生人士,為他們提供多種 服務,例如為在囚人士舉辦專題小組輔導班 和興趣班等,亦為受監管人士提供獲釋後的 就業、學業及建立家庭關係的協助,讓他們 獲釋後可以順利融入社會,重過新生。 補習學校創辦人伍經衡(小圖)是其中 一名獲嘉許的「更生伙伴」,他於過去9年以 來,每星期兩日到懲教院所為準備應考DSE 的在囚學生補習英語,風雨不改。伍表示,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學生,他於2015年 應考DSE,「佢好乖,好努力向上,英語亦 比較好」,結果考得滿意成績,可以入讀中 文大學的社工系,7月出獄,9月便可入學, 令他十分感動,伍說時有點哽咽。他亦曾指 導一名修讀PHD的在囚人士如何寫論文, 「我自己本身亦在香港大 學修讀博士課程,知道 需要很多資源,故對 該名在囚人士,肯定 絕不容易,他能够圓 夢,實在令人鼓舞」。 本報記者 林曉敏香港報道 ■黃偉綸(左五)13日出席懲教署第一屆「更 生伙伴」嘉許計劃頒獎典禮。左四為懲教署 署長黃國興。 落馬洲援港應急醫院服務量超預期 醫管局:未有停運時間 務必無縫交接 ■落馬洲河套區中央援港應 急醫院投入服務一周年,服 務量超出預期。 ▍本報記者蕭博禧、翁嘉琳香港報道 ▍ 落馬洲河套區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投 入服務一周年,服務量超出預期。截至 上月底,有逾1.8萬人次接受放射診斷服 務,其中電腦掃描造影輪候時間由104 周縮短至25周。醫管局表示,會根據醫 院服務會否出現樽頸,現有設施配套, 以及病人種類和安全性等因素,研究進 一步開拓新服務的可行性。而醫院暫未 有停運日期,正討論搬遷地點,會配合 政府路線「用到最後一日」,目標是讓服 務「無縫交接」。 醫管局會配合政 府路線,讓應急醫院 的服務無縫交接。 冼藝泉 中電有必要找出問題所在,從根 本作出改善,減少未來發生事故的機 會。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謝展寰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