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19_2024星島日報

A12 06.19.2024 星期三 中國要聞 一段關於違規停車的視頻 連日來引發關注。19日,亞太 空間合作組織秘書長余琦回復 新京報時就不當言行致歉,並 發布一段道歉視頻。在16日, 北京一使館牌照車輛路中央停 車,女子稱有外交豁免權,後 方堵車司機報警後,交警到達 現場處理。 ▍本報訊 ▍ 「懂甚麼叫外交豁免權嗎?滾 蛋!」有北京博主發影片 稱,6月16日,他開車出門遇到社區 外有一輛掛著使館車牌的大眾房車 停在道路中間,導致堵車,車上中 年女子在交涉過程中態度囂張。 一輛懸掛大使館車牌的房車違 停在道路中間導致堵車。影片顯 示,一位路過司機上前和對方溝通 交涉。車中的中年女子態度惡劣: 「你再拍我,我告訴你,我報公安, 懂甚麼叫使館車嗎?懂甚麼叫外交 豁免權嗎?滾蛋!」 「原來外交豁免權是這樣用的, 長知識了。」影片引發網友熱議。 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 微博說:「這位女主聽口音像是『北 京大媽』,我看倒是她不懂得使館 車也要遵守交通規則。在不佔路擋 道、不堵塞交通的這個基本規則面 前,任何外交車輛都無『豁免權』。 就算插上國旗的大使車輛也不能把 車停到路當中,霸佔公共通道。這 個大媽啥素質,一個外交破牌照就 能讓她如此得瑟,真是丟人。」 網友還展開人肉搜尋,發現這 名女子疑似是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APSCO)秘書長余琦。亞太太空合 作組織是由亞太地區聯合國成員國 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於 中國北京。余琦曾任國家航天局國 際合作司副司長。 此事發生沒有多久後,各界網 友也是紛至遝來,除了瘋狂蹭熱度 之外,關於其身分也被扒出。 此事持續了近兩天的時間,終 於迎來了最終的結局。6月19日,據 媒體消息稱,這位北京大媽的確就 是余琦,而她本人也借此向公眾道 歉。視頻中,餘琦承認外界對她的 身分認證,確定就是亞太空間合作 組織秘書長。 餘琦表示:這幾天我陷入了深 深的自責,內心充滿愧疚,由於我 16日當天不當的言行,造成了極其 負面的影響,廣大網友對我進行了 誠懇的批評,經過認真反思,我向 大家做出深刻的檢討,致以最深的 歉意,我也意識到我的行為,對所 在組織造成了不良影響⋯⋯我真誠 接受各方對我的批評,接受各部門 對我的處理。 不得不感慨,經歷這件事情之 後,餘琦變得比以往更顯憂愁,尤 其是臉色看起來鐵青,應該是這段 時間飽受爭議所致。 講述的過程,餘琦的臉上可以 明顯看到一些後悔,如果單從這一 畫面來分析,可能很多人都會原諒 她,但這背後帶來的思考讓人感慨。 細心的網友發現,余琦所謂的 道歉視頻好似是迫不得已,畢竟涉 及到的方面非常廣,而且餘琦明顯 是照著稿子讀的,這一行為讓人覺 得很不真誠。 有人稱,如此素質的人擔任如 此重要的位置,這背後到底是真材 實料,還是誰另有其他關係,這才 是之後該關注的問題。另外,還有 幾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需要考究,第 一為甚麼第一次發布視頻的「四川觀 察」將相關的視頻刪除,難道說這 其中有鮮為人知的事情?再者,余 琦的行為明顯是官僚和特權思想嚴 重,有損形象,需要做的不僅僅是 道歉和反省,而是要舉一反三,相 關的私車公用必須認真處理對待。 剛給小孩新買 了培訓課程,機構 就倒閉;剛辦了張 健身卡,健身房就跑路⋯⋯近年中 國內地健身、美髮、教培等「預付 制」機構頻現跑路現象。更惡劣的 是,一些機構往往會撈足最後一筆 再閃人。大批消費者卻求償無門。 筆者的多位友人都曾遭遇機構突然 閉店事件,有人坦言,如今一聽 到消費需辦年卡,或者預繳大筆費 用,就會「本能地抗拒」。 近年各領域機構的「閉店」流程 都極其相似,一些所謂第三方「協 助閉店」的組織出現,幫助這些老 闆「善後」,助其「金蟬脫殼」,被稱 為「職業閉店人」。在社交平台小紅 書、知乎、抖音、微博等,有不少 閉店機構公開刊登廣告,稱能為困 難企業解決後顧之憂,「合法合理」 轉型閉店。 這些職業閉店人已形成一套成 熟產業鏈——從更換法定代表人到 閉店,再到誘導消費者接受不公平 方案。即便消費者不接受,也不必 擔心訴訟,因為公司法定代表人 早就變更為沒有償還能力的「背債 人」,他們通常是欠下賭債的人以及 偏遠地區的老人。職業閉店人則可 在關店後全身而退。 中國內地消費需求疲弱、CPI 上漲乏力,一直讓官方很頭痛,千 方百計促消費。毫無疑問,職業閉 店人的行為違背法理與公序良俗, 損害了眾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惡 化了消費環境。近日,最高法院發 布《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 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 稿)》。其中將收取預付款後終止經 營,既不兌付商品又惡意逃避退款 的行為認定為欺詐,經營者恐面臨 「退一賠三」賠償;場地出租者若不 能提供閉店經營者的聯繫方式,消 費者也有權要求其賠償;「職業閉 店」等行為亦將被追責。 據稱,該徵求意見稿填補了預 付式消費領域幾乎所有的「坑」。不 過,也有法律專家指,一些商家「捲 款跑路」並不全是「宰客」,經營不 善、資金斷鏈等也都是客觀原因。 單憑司法治理途徑,恐怕還難收全 功。 本報記者楊浚源 「惡性倒閉」 頻出 消費者求償無門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秘書長余琦就不當言行致歉 網民逼出 「囂張大媽」 現身 ■余琦將掛有使 館車牌的轎車停 在道路中間(左 上圖);余琦不 斷責罵他人(右 上圖);網民扒 出婦人疑是亞太 空間合作組織秘 書長余琦(左下 圖);余琦就不 當言行出面致歉 (右下圖)。 網上圖片 你再拍我,我告訴你, 我報公安,懂甚麼叫使館 車嗎?懂甚麼叫外交豁免 權嗎?滾蛋! 余琦 官方強推消費 「以舊換新」 方案出爐 中國國家發改委發言人李超 18日表示,包括7大領域設備更 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循環利 用、標準提升等4方面的行動方案 已全部出爐,全國31個省級行政 區都已印發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 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 中國國家發改委當天舉行6月 份例行記者會,重點在說明中共 中央3月決議推動「大規模設備更 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進 展。 李超表示,經中共中央、中 國國務院同意,由國家發展改革 委帶頭、21個部門和單位參與的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 舊換新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近 日正式建立,將凝聚合力,推進 行動方案「落細、落實」。 海南省紀委監委網站18日公 布11起民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 問題案件資訊。中新健康注意 到,被通報的11人均為醫藥衛生 系統官員,包括海南省衛生健康 委員會原醫政醫管處處長莊重 軍,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原黨 委書記、主任甘雷等。 根據公開報道,截至6月18 日,今年至少已有超150名醫藥衛 生系統「關鍵少數」被查,範圍涵 蓋地方衛健、醫保、藥監領域「一 把手」以及醫院、藥企、高校管理 層。在這些被查人員中,至少19 名廳級官員。 今年醫藥反腐行動「全面覆 蓋」「聚焦重點」,不僅僅局限於 醫療機構,也有多位靠近行業上 游的藥企、相關部門、高校等環 節的「關鍵少數」被查。 據中新健康不完全統計,今 年以來,已有超7 0名衛健、醫 保、藥監系統官員被查。從層級 來看,被查人員覆蓋範圍廣、層 級高,覆蓋省市縣三級行政系 統,有人卸任多年後仍被查。值 得注意的是,被查人員中,至少 包括19名廳級官員。截至6月18 日,今年全國至少已有超150名醫 藥衛生系統「關鍵少數」被查。 美國政府加強向盟友荷蘭和 日本施壓,要求加大限制中國獲 取高端芯片。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美 國商務部負責工業與安全事務的 副部長埃斯特維茲,將會到訪荷 蘭和日本,要求再把11間中國芯 片製造商列入限制名單,並把更 多額外的芯片製造設備納入規管。 據報道,除限制獲取設備 外,華盛頓亦會要求限制荷蘭的 艾司摩爾(ASML)以及日本的東 京威力科創,對中國提供高端設 備維修保養的服務。 華盛頓官員4月時亦曾到訪荷 蘭,要求限制艾司摩爾為中國企 業維修特定的設備,但消息人士 指,由於荷蘭政府沒有相關限制 權力,目前有關合約未受影響。 報道指,美方代表團預料7月 首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後到當地,暫時未知荷蘭新政府 會如何回應華盛頓的要求;而即 將卸任的外貿部長上周曾到訪美 國,尋求保障荷蘭企業的權益。 美國官員將再訪荷日 限制中國獲高端芯片 今年醫藥反腐涉150人 19廳級官員被查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 s i a - P a c i f i c S p a c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Organization,縮寫APSCO),是 由亞太地區聯合國成員國組成的 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於中國 北京。 該組織的宗旨是通過推動成 員國之間空間科學、技術及其應 用多邊合作,並通過技術研發、 應用、人才培訓等事務在成員國 之間開展互助,提高成員國空間 能力,促進人類和平利用外太空。 1992年2月,中國、泰國和巴 基斯坦倡議開展亞太地區空間技 術與應用多邊合作。2001年正式 開展籌建工作。2005年10月28日 在北京舉行了《亞太空間合作組 織公約》簽字儀式。亞太空間合作 組織有中國、孟加拉、伊朗、蒙 古、巴基斯坦、秘魯、泰國、等7 個成員國,還有印尼、土耳其2個 簽約國。 2024年3月,亞太空間合作組 織成立空間法聯盟。4月24日,國 際月球科研站新增尼加拉瓜、亞 太空間合作組織、阿拉伯天文學 和空間科學聯盟3個合作國家、機 構。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總部設於北京 余琦簡介 2009年,曾擔任中國科學院 遙感所綜合辦公室主任 2010年8月至2015年,任國 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 中心副主任 2017年,擔任航天局系統工 程司副司長 2019年至2020年10月,擔 任中國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 司副司長 2020年11月1日,擔任亞太 空間合作組織秘書長,任期 五年 1 2 3 4 5 最近幾年,不少中國內地民眾通過免簽 證飛抵南美洲厄瓜多爾,再輾轉「走線」,偷 渡到美國。據報道,從7月1日起,中國公民 沒有簽證就不能進入厄瓜多爾。中國外交部 發言人林劍18日回應提問表示,中國執法部 門正與相關國家開展合作,聯合打擊跨境偷 渡活動,遣返偷渡人員。 新冠疫情過後,通過「走線」進入美國的 中國移民人數激增。根據美方統計數據, 2023年從各邊境截獲非法入境的中國公民總 數超過5.2萬人,其中10月至12月就已超過 2.3萬人。過去,非法入境美國的中國公民 每年約1500人。 據悉,不少中國人先進入不需要簽證的 厄瓜多爾,然後穿過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 途經哥倫比亞、巴拿馬等國,最後到達墨西 哥從美墨邊境進入美國,俗稱「走線」。 2022年,厄瓜多爾約有1.3萬名中國人 入境;2023年1月至11月,這個數字激增到 4.5萬人以上。CNN發現,當地已有專門迎 合這些需求的「家庭產業」,服務包括接機、 安排入住中國人經營的旅社,以及規劃北向 前往邊境的行程。 在18日的外交部記者會,彭博社記者提 問,有消息稱,從7月1日起,中國公民沒有 簽證就不能進入厄瓜多爾。厄瓜多爾顯然 是成千上萬中國移民抵達美國的陸路旅程起 點。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提問稱,中厄互 免簽證協定自2016年8月生效以來,對雙邊 人員往來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 他指出,近年來,中國執法部門重拳整 治妨害國(邊)境管理違法犯罪,同時正與 相關國家開展合作,聯合打擊跨境偷渡活 動,遣返偷渡人員,共同維護國際間人 員交流交往秩序。 打擊走線偷渡赴美 厄瓜多爾撤華客免簽 ■美墨邊境的偷渡者。 路透社 特稿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