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06.19.2024 星期三 港聞 ■香港在4大競爭力因素中的 「經濟表現」排名大幅改善, 反映去年經濟復蘇。盧江球攝 2024年世界競爭力排名 今年排名 國家或地區 去年排名 第 1 位 新加坡 4 第 2 位 瑞士 3 第 3 位 丹麥 1 第 4 位 愛爾蘭 2 第 5 位 香港 7 第 6 位 瑞典 8 第 7 位 阿聯酋 10 第 8 位 台灣 6 第 9 位 荷蘭 5 第 10 位 挪威 14 第 11 位 卡塔爾 12 第 12 位 美國 9 第 13 位 澳洲 19 第 14 位 中國 21 第 15 位 芬蘭 11 據《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新加坡 今年排名榜首,瑞士居次,丹麥排第3 位,去年排名第7位的香港,今年則躋身全球 第5名,重返全球5強。在4大競爭力因素中, 香港的「經濟表現」由2023年的36位,升至今 年第11位;「政府效率」微跌1位,至第3位; 「營商效率」由去年11位,上升至今年第7位; 「基礎建設」的排名亦由去年13位,上升到今 年第9位。 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國際貿易」和「商業 法規」居榜首:在稅務政策、國際投資、基本 基礎設施、金融和教育均位列全球首5名。報 告指香港今年需應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及持續 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並要克服土地及人 力資源的限制。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年報在綜合客觀 數據以及商界意見等因素後,繼續肯定香港 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在中央的 堅實支持下,香港經濟自疫情後持續恢復, 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堅定市場信心,並通過 舉辦盛事活動帶動旅遊、促進消費,鞏固經 濟復蘇勢頭;同時亦大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企 業、資金和人才到港,積極推進金融、創 科、貿易等優勢範疇的建設,擁抱綠色轉型 和數碼經濟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 動經濟中長期的高質量發展。 發言人又說,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 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全球唯一匯聚中國優 勢和國際優勢的城市。香港會繼續發揮好「超 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積 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經濟發展攀上更高 的台階,持續擴大經濟容量、培育新增長點 和提升競爭力,為市民和企業創造更多、更 好的發展機會。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平台表示,報 告是對政府聯同本地以至外來人才,以及企 業為香港謀發展、拼經濟的亮麗成果的肯 定,深受鼓舞。他形容香港有良好教育制 度、優越營商環境等「金字招牌」,隨著疫後 復常,香港重新與全球接軌,在「搶人才、搶 企業」的新策略下,世界各地的高質人才和策 略企業紛紛「用腳投票」,前來香港尋找機遇 等,對香港這個集中國優勢與環球優勢於一 身的大都會,投下信心一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在社交平台指,香 港維持自由開放、高效和安全的營商環境、 資金和資訊自由流通、人才匯聚、商業規則 與國際最佳標準銜接、聯通內地和環球的資 本市場和投資者,持續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 和人才前來探索機會、發展事業。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布 《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的全球 排名由去年第7位,跳兩級上升至今年 第5位。在4大競爭力因素中,香港「經 濟表現」排名大幅改善,反映去年經濟 復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排名也 上升。在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國際貿 易」和「商業法規」位列榜首。特區政府 表示,年報綜合客觀數據和商界意見等 因素後,繼續肯定香港為全球最具競爭 力的經濟體之一。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 香港會繼續發揮好「超級聯繫 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 特區政府發言人 香港競爭力重返全球5強 洛桑報告出爐 營商效率基建排名躍升 早前辭任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 法官的岑耀信,在英國媒體撰 文聲稱香港法治受政治環境威 脅,遭各界批評。行政長官李 家超昨再回應,重申香港海外 法官制度不會變,法治不會因 法官個人取態而有所影響,又 指留任的終院海外法官均表示 對香港法官有信心。外交部駐港 特派員崔建春(圖)亦不點名批評岑耀 信言論不負責任、雙重標準、不可思議, 他又認為聘任外籍非常任法官的做法仍值得 堅持。 崔建春18日在公署內接見由教育局局長 蔡若蓮率領的90名新任中小學校長後,提到 作為法官職業操守是第一位,法律好與不好 是立法者的事,身為法官說法律不 對需負責任,大家都相信法官沒 有偏見。他又批評部分國家的領 導人、政客和議員,思維方式 還處於過去的年代,沒跟上世 界形勢發展。而香港落實《香港 國安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 和發展利益,是無可厚非,執法 部門和司法系統都沒有做錯。 崔又說,上任以來會見近30名 駐港總領事,沒有人稱香港的《國安法》不 對,即使有人提出不同觀點看法。就美國因 35+顛覆案,對部分特區官員實施簽證制裁, 他認為反制措施影響雙方交流合作,期待能 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很多美國政客,他 們確實思想、價值觀、思維方式還是沒有跟 上時代的步伐,我說得客氣一點;不客氣一 點,他們確實suffered mental illnes(s 得了一些 精神病)。」 李家超18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強調香港 法治制度「不會因任何一位法官個人的取態而 有所影響」。他引述指,現時留任的終院海 外法官都表示對香港法治很有信心,亦有信 心香港法官會秉持公平、正義,按照法治精 神、法律原則、法律證據,在不受任何干預 之下審訊案件。 前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副庭長羅傑志亦在 《金融時報》撰文,批評岑耀信文章有關觀點 背後邏輯自相矛盾,將法庭決定的正確性與 個人對相關法律的厭惡混淆。羅傑志對岑耀 信違反在法律程序仍在進行期間不應發表評 論的原則,感到非常遺憾。 特首李家超上任快將兩周年,據悉7月 底他將率領數十人的商貿代表團,出訪越 南、老撾及柬埔寨,是他任內第二次出訪 東盟國家,預料整個行程約5至6日,多名 香港商界代表、企業高層等已收到邀請。 港府銳意強化與東盟關係,力爭加入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唯自2022年1月申請加入以來,原預期18個 月內便可加入,至今只聞樓梯響。國務院總 理李強近日訪問澳洲,兩國重啟經濟戰略對 話,關係回暖,李強更向澳洲總理阿爾巴尼 斯表示,希望澳洲支持香港加入RCEP。 RCEP是全球現時規模最大的自由貿 易協定,由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 國、澳洲、新西蘭(即10+5)組成,佔全球 GDP約三成,目的是促進區內大幅扣減關 稅達到自由貿易。李家超18日透露,RCEP 成員國正進行新成員的評估程序,尚未得 出結論,但強調香港隨時準備好加入,並 作重要貢獻。 官場中人指,日本是香港加入RCEP 最大阻力,原因當然是受地緣政治影響, 而今次中央領導人在國家層面支持香港加 入,反映中央對香港的重視,但加入RCEP 須全部成員國同意,政府會繼續游說工 作。行會成員、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 指,香港與東盟十國關係良好,但其他個 別國家可能因為地緣政治、經濟考量等因 素而作阻撓,對香港或其他成員國並不公 道。他指RCEP可加強經貿、創科等方面合 作,應增加合作,互利共贏。 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18日在立法會承 認,香港加入RCEP過程中有阻滯,並引述 「坊間傳聞」稱,香港或會被經濟以外原因 阻撓。但他認為相比其他合作框架,RCEP 初心更專注在經貿合作,例如消除貿易壁 壘,很少談論經濟以外因素,相信RCEP所 有成員會基於真正經濟考慮及區域合作, 實事求是處理香港加入申請。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指,除非 美國從中作梗,否則看不到日本有具體理 由阻止香港加入,認為RCEP國家無與中 國為敵,對香港最終能加入仍樂觀。他指 近年美國加強對港打壓,鼓勵西方資金撤 走,香港要拓展東盟、中東等新市場。中 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莊太量則指,香港申請加入RCEP雖獲國家 支持,但要其他成員國同意,香港亦要增 加吸引力,例如向東盟國家開放輸入勞動 力、醫生等專業人士到港等優惠措施。 最新出爐的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 名上升至第5位,肯定了香港在不同領域的 競爭力,成績固然可喜,但正如特首日前 指,海外的政治因素也是當前一大挑戰, 更有資金不問價錢下只求撤離香港。要保 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夾在大國博弈 當中,已難以獨善其身。 大棋盤 特首將訪東盟 欲加入RCEP 聶風 李家超:海外法官制度不會變 法治不受法官取態影響 千呼萬喚始出來,港交所打風不 停市的安排討論多時,終於鐵定在9月23日 實施。雖然相關安排未能趕及在風季來臨前 實施,但在港府努力推動下,終於有望跟國 際接軌,而當局在落實新安排時也顧及少數 小型證券行的實際困難,提供支援和給予緩 衝時間,小券商不宜再找藉口推搪,而是盡 快採取措施配合,以提升港股競爭力。 中間落墨以示推行決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卻偏偏是全球 唯一會在懸掛8號風球或黑色暴雨時停止股 市交易的股票市場,即使美國東部颳起大 風雪或遭颶風吹襲,紐約證交所依然如常 開市;深圳和上海遇上惡劣天氣,當地證交 所也維持交易。對本地以至海內外投資者來 說,打風停市是非常不理想,因若外圍市況 波動,投資者便無法平倉,隨時蒙受巨大損 失,影響港股的吸引力。 港交所為此去年就打風不停市諮詢市 場意見,銀行業和90%證券行均支持有關建 議,只有一小撮小券商反對,並提出種種藉 口推搪。儘管當局面對一些阻力,仍堅決去 馬,並訂出實施日期,也表明不會改期,就 是向海外和內地投資者釋出明確訊息,港交 所在任何天氣狀況都不會停市,以示與國際 市場看齊的決心,藉此增加港股的競爭力。 雖然打風不停市落實有期,但美中不足 之處是未能在7月風季前實施。當局選擇在 風季結束前實施,明顯是中間落墨,既顯示 推行決心,不會被小券商拖後腿,還顧及小 券商在打風下開市所遇到的困難,並提出支 援。 首先,在實施日期生效前給予小券商3 個月時間準備,以便找服務供應商為電腦 系統升級。要在3個月將系統升級並非不可 能,過去幾年已有居家辦公的安排經驗,而 遙距工作技術軟件日趨成熟,坊間亦有充足 服務供應商,只要小券商肯投入資源升級電 腦,問題並不算太棘手,而且還可解決惡劣 天氣要員工上下班所面對的安全風險。 倒逼小券商速提升系統 港交所亦會為未能在9月23日死線準備 就緒的小券商提供支援,包括在惡劣天氣下 暫時履行交收及結算責任,但小券商只能進 行減倉或平倉交易,並在惡劣天氣警報解除 後,向港交所補回相關保證金。不過,小券 商在申請支援前,須解釋為何做不到和何 時做得到,而支援屬暫時性,只會維持3個 月,到年底便失效。 這些舉措顯示當局只會幫助一些肯求變 但暫時尚未做得到的持份者,同時也希望能 倒逼小券商盡快將電腦系統升級,來提升競 爭力。這反映打風不停市新安排是勢在必 行,當局絕不會因一小撮小券商不肯與時並 進而停步不前,反而會如期上馬,就是用行 動來敲打他們時間不等人、汰弱留強的道 理,假如他們想繼續在股市中營運,便須與 國際市場接軌。 為了確保打風不停市能順暢運作,港交 所計劃在7月下旬及8月上旬進行演練測試, 以遙距工作方式接入交易所系統,目的讓各 銀行和券商熟悉公司內部營運,因不同公司 有不同營運流程,通過演練檢視系統是否到 位。 全球所有金融市場在惡劣天氣下維持交 易,香港絕不能做另類市場,現在打風不停 市新安排只是追落後,各持份者須予以配 合,是應有之義,只有大家同心同德,才能 提升港股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 地位。 落實打風不停市 業界應有之義 新聞 透視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