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 06.19.2024 星期三 港聞 經營正生書院的正生會多名董 事涉嫌透過募捐助學,疑串謀詐騙 逾5千萬元,警方年初拘捕其中4名 董事,並通緝3名離港董事,包括林 希聖、陳兆焯等,該校宣布7月7日 停運。 政府1 8日發聲明指正生會董 事會姑息養奸,「有包庇潛逃者之 嫌」,又指董事會拒絕追討被林、 陳轉移的逾五千萬元款項,並讓二 人操作正生會及轄下公司的銀行帳 戶,以及從未提出具體方案解決正 生書院面對的問題,上述3點行為令 政府對其完全失去信心,相關正生 會和正生書院事宜,將交由執法機 關依法調查和跟進。 政府指,正生會董事會6月的緊 急聲明聲稱會「以負責任的態度」作 出有關正生書院的決策,保安局禁 毒處馬上與正生會董事會會面,但 發現董事會的言行與事實不符,有 理由相信其早前聲稱與在逃的前董 事林、陳二人已撇清關係的說法並 不可信。 政府有三大關注,首先是正生 會董事會聲稱正生書院因經濟困難 而停運,但在改組後首次會議便立 刻通過議案,拒絕追討早前被林希 聖和陳兆焯轉移到外地、以正生書 院名義所籌得的超過半億元款項; 與政府會面時,正生會再次拒絕追 討有關款項,「這已清楚可以看到董 事會並無任何意欲幫助正生書院師 生,並且有包庇潛逃者之嫌。」 同時,董事會6月聲稱與林、 陳毫無關係,二人無權指導董事會 決策,但事實上,二人仍然擔任正 生會轄下兩間公司董事,更可操作 正生會及轄下公司的銀行帳戶。最 後,正生會現任董事會就任近兩個 月以來,從沒有提出具體方案解決 正生書院面對的問題,亦未能表現 出承擔和有能力管理正生書院,更 發表不盡不實的聲明,企圖誤導公 眾。 政府批評,正生會董事會未能 克盡己職,並姑息養奸,強烈譴責 董事會的惡劣行為,對其亦完全失 去信心。政府有關部門會為將離校 的學生提供最適切的協助及安排。 而有關正生會和正生書院的事宜, 將交由執法機關調查跟進。 正生書院校監崔康常對本報記 者表示,在4月12日董事會會議上被 推選為正副主席的及其他3名董事的 人,是在當日「突然加入」。崔曾去 信政府,表明反對相關「不追回資 金」說法。他又說,林、陳二人自稱 辭任後已與正生會無關,但至今仍 通過短訊等形式聯繫同事。 本報記者18日嘗試通過正生會 網頁上的聯絡方式與負責人溝通, 接聽電話者稱是林希聖,他表示早 已辭任正生會董事及行政總裁,相 信網頁保留其電話是因未更新。 本報記者常彧璠香港報道 大成校長否認管理失效 矛頭指辦團無諮詢 政府抨正生會姑息養奸 包庇潛逃者拒追半億款項 特首李家超18日早出席行政會 議前回答傳媒提問,再次回 應港大校政風波,他表示,調研小 組已開始工作,會見了校委會主席 及校長,正安排接見不同人士,以 及校對紀錄、了解事實,「港大內 部爭議及行政上,我們覺得運作 上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據小組發 現,有部分副校長崗位懸空或暫任 超過5年,亦有副校長崗位在4年間 更換5個人,他指情況不理想,「沒 有可能對於整體的行政工作不受影 響。」 李家超續指,根據《大學問責 協議》,政府需確保所有公帑用得 其所,亦期望通過撥款提升大學的 管治及問責。他期望各方以香港的 利益、港大的利益為大前提,「我 覺得如果大家都同意港大的利益是 首位的話,我看不到有甚麼事情不 可以解決的,是意願的問題。」 政府設立調研小組,冀釐清事 實及加強溝通,李家超表示,已 要求小組盡快制訂工作優次,並 按優次全面進行有關工作,期望相 關人士全面配合,「我們會找清楚 事實的真相,校委會主席及校長也 已經表示,歡迎小組的成立,亦會 配合,所以我希望他們真真正正去 配合工作,以香港大學的利益為首 位。」在調研小組推展工作之際, 港大校委會19日下午將召開特別會 議,據悉屬上次會議的延續。有消 息人士向本報表示,預料會議上不 會有具爭議性的議題。政府消息人 士則指,期望張、王碰面時平心靜 氣討論校政,避免再爭拗,其他校 委會成員亦應以大局為重,以免損 害調研小組的工作及氣氛。本報亦 分別向港大及校長辦公室查詢張翔 會否出席特別會議,至18日晚截稿 前未獲回覆。 身兼監警會主席的王沛詩18日 午亦有公開露面,她在出席監警會 會議後會見傳媒,被記者10多次問 及有關港大校政風波的問題,包括 對李家超指部分港大副校長職位懸 空逾5年、情況不理想的看法,以 及她會否辭去任何一個公職等,她 僅回應「多謝關心香港大學」、「希 望繼續支持香港大學」及「沒有身份 衝突」,又多次以「多謝、多謝」作 為回應,拒絕再回答記者提問。 另一方面,港大18日對外發 放新聞稿,公布國際學術網站 Research.com本年度全球學者排 名,以肯定學者對其學術領域的貢 獻,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在26個評 選學科中,港大有12名學者在其學 術領域內晉身全球前100名優秀科 學家之列,其中5名教授更是領域 內排名亞洲第一,包括身兼理學系 講座教授的張翔,他在全球排名第 82位、亞洲排名第一。 至於經上月底校委會會議通 過,由副校長(學術發展)調任副校 長(環球事務)的宮鵬,在港大的 新聞稿中,僅列出「副校長、環球 可持續發展講座教授」的職銜,未 有提及是屬於學術發展抑或環球事 務。在是次排名中,宮鵬在環境科 學領域全球排名第76位、中國排名 第三。 孔教學院上周六突然宣布,屬 下的大成小學將在兩年後停辦,校 長袁潘淑嫻和多名校董日前公開表 示,要求辦學團體收回停辦決定, 教育局則以「學校管理失效」為由, 委派校董進入法團校董會。就此, 袁潘淑嫻18日表示歡迎,但強調事 件不應與學校恆常管理有關,指主 因是辦團未有廣泛諮詢各持份者, 促請當局澄清何謂「管理失效」。教 育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辦團和 校董會成員出現爭拗,未能就過渡 方案達成共識,反映學校管理失 效。 自孔教學院公布大成小學將停 辦以來,辦團與校長各執一詞,立 場不一。袁潘淑嫻日前亦透露,孔 教學院已與其他團體簽約營辦新私 校,而該團體的成員包括「教育局 前高官」。在爭議聲中,該校學生 早如常上學,有家長則感到憂慮及 震驚。 家長不捨:轉校也面對殺校 家長鄭女士之前特意為孩子轉 校,她形容消息是「噩耗」。小一家 長林女士表示,區內人口老化,她 憂慮孩子轉讀其他學校,一樣要面 對殺校危機;她又認為辦學團體的 轉校資助有限,「(給我們)1萬元在 外面讀書,是否找得回這麼有心的 學校和教師?」 對於教育局委派校董進入法團 校董會,校長袁潘淑嫻18日回應 指,歡迎教育局介入事件,「唯整 件事與學校恆常管理沾不上半點關 係,本人希望教育局介入之餘亦澄 清所說的管理失效為何。」她續指, 學校的主要問題在於孔教學院未有 廣泛諮詢各持份者,孔教學院與多 名校董在處理學校停辦及學校發展 方向上,未能達成共識。她續指, 孔教學院拒絕遵照學校管治架構召 開校董會會議,公開透明討論事 件。 教育局回覆本報查詢時進一步 解釋,局方留意到辦團和法團校董 會部分成員出現爭拗,未能就過渡 方案達成共識,反映學校管理失 效。獲委任的校董將協助法團校董 會履行職責和支援學校,確保學校 符合《教育條例》及《資助則例》的規 定。對於停辦決定或導致準小一生 轉校,下學年該校開班會否因此受 影響,教育局表示,9月點算實際 學生人數時,並不受16人「開班線」 的規限。 立法會議員鄧飛相信,當局所 指的是指校董會和辦學團體未能就 學校未來方向達成共識,這正是教 育局委派的校董需要處理的問題。 在2017年獲委任為興德學校校董、 擅長處理校政問題的退休校長雷其 昌則表示,教育局委任的校董須了 解事件始末和向各方解釋可行方 案。他指若校董會最後仍未能達成 共識,委任校董需向當局匯報情 況,並由當局按《教育條例》,要求 校董會按辦團要求處理。 本報教育組香港報道 ■正生書院停運事件持續,政府再發聲明批評正生會包庇林希聖(左圖)、 陳兆焯(右圖)等離港董事。 身兼港大校監的特首 李家超表示,港大在行政 及運作上有需要改善的地 方,調研小組初步發現, 有部分副校長崗位懸空或 暫任超過 5 年,亦有副校 長崗位在 4 年間更換 5 個 人,情況不理想。 ■校長袁潘淑嫻歡迎教局介 入,希望局方澄清何謂「管 理失效」。 ■孔教學院大成小學將於兩年後停辦,辦學 團體與校方高層引起爭拗。 李家超:副校懸空5年必影響行政 校委會會議前夕發話 籲港大利益放首位 香港大學校政風波有新進展,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調研小組」已會見校長張 翔及校委會主席王沛詩,身兼港大校監的特首李家 超18日被傳媒問及小組的工作進展,他稱,港大 在行政及運作上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小組初步發 現,有部分副校長崗位懸空或暫任超過5年,情 況不理想,「不可能不影響行政工作」。另外, 校委會今午將召開特別會議,有消 息人士向本報表示,預料會議上 不會有具爭議性的議題。政府消 息人士則指,期望張、王碰面 時平心靜氣討論校政,避免再 爭拗。 本報教育組香港報道 港大校政風波 李家超 行政長官 ■港大校委會 19 日將召開特別會議,政府消息人士指,期望 張翔與王沛詩能平心靜氣討論校政,避免再起爭拗。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