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13_2024星島日報

B10 11.13.2024星期三 人物誌 副刊 對於買刮刮樂,陳偉 不認為自己是想不勞而 獲,畢竟每一分錢都是他 送快遞掙來的。「可是我勞 動了,也沒甚麼收獲。」他 說。 最多一次,陳偉在彩票 店花了快四千塊。那天他刮 一張中一張,將獎金過百的留 下後,零碎中獎的直接遞給店 長,換成新的刮刮樂。 嘴上一邊和人聊天,手上 一直刮個不停。最後,面前攢 了一小堆紙片,換來了三千多 元。 算下來,最終還是賠了 錢。但他還是感覺,「玩得真 挺開心」。 枯燥的生活困住了他。高 中畢業後,陳偉沒有繼續學 業,直接去漁船上做了海員, 「那樣掙錢更多」,海上漂泊的 日子勞累、枯燥,幾個月回不 到正常生活的軌跡,他賺到的 第一筆錢是一萬塊,全部用來 買了一塊名牌手表,「其實海 上也沒法帶,但就是想買,想 證明我能賺到錢,想怎麼花都 可以」。 海員生活結束在一年後, 一個夏夜即將刮起颱風,船隻 在停泊處被吹得左搖右晃,陳 偉在岸上檢查時,被纜繩刮住 了褲腿,差點被帶進海裏,同 事將他拽了回來,告訴他: 「以後不用那麼認真,颱風都 要來了,生命安全最重要,幹 這行,你生死有命,老闆富貴 在天。」 沒過多久,他辭去工作, 又到了河北為親戚做司機。接 著,又去做賺錢更多的房產中 介、KTV大堂經理,一路折 騰,最終被疫情打破了向上的 生活軌跡。 「就是折騰不動了。」陳偉 說,現在他買刮刮樂依舊非常 頻繁,只不過,再也沒有像過 去那樣,一買就花光一個月的 薪水了。 27歲的陳偉,生活在距哈爾濱不遠的一座小城,在外闖蕩多 年,做過海員、司機、房產中介和大型KTV的大堂經理,手下管理 二十多人。KTV關門後回到家鄉做快遞員,月薪也從上萬元降到 三四千。小城有20家彩票店,跑街串巷時,陳偉隨時鑽進彩票店 買刮刮樂。《每日人物》報道,刮出8000元獎金後,他立刻給父母 家換了電視,又買了部手機。他常在煩心時走向彩票店,遇到發 薪日心情好時,更會去買,刮刮樂成了他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 沉迷「刮刮樂」的青年 男子攥著那張刮刮樂,激動得 快要跳起來,他中獎了,12 萬。「要是先一步伸手接過那本刮 刮樂,大獎就是我的了。」陳偉看 著男人,心裏酸酸的。旁邊的彩 票店主也是一臉驚訝,連聲說著 恭喜。那是四年前,陳偉對刮刮 樂上癮的瞬間。 在河北,陳偉的工作是為工廠 老闆開車。自那之後,他不知道 在刮刮樂上投入了多少錢。「有時 路過去刮,有時專門去刮,少則 花上一兩百,多則要花兩三千。」 花錢如流水,賺錢如抽絲。 這半年來,每一筆賺到的錢,他 都記在手機備忘錄裏,一共26320 元。相比之下,刮刮樂的投入顯 得巨大,「花掉的差不多是一年多 的薪水吧。」陳偉有些驚訝,「沒想 到有這麼多。」 刮刮樂是一種網點即開型彩 票,售價通常在1 0元至5 0元不 等,中獎金額也橫跨幾元到幾十 萬元,有的甚至高達百萬元,返 獎率約為65%。刮刮樂的玩法簡 單,只需輕輕刮開一層油墨,核 對數字或圖形。單價也不貴,與 大多數需要選號碼、找規律、等 待開獎的彩票不同,只需一秒定 輸贏的刮刮樂,更令年輕人沉迷。 2 7歲的陳偉,生活在距哈爾 濱市區不遠的一座小城中,在外 闖蕩時做過海員、司機、房產中 介,工作的高光時刻,是做一家 大型KTV的大堂經理,手下有二 十多名服務生,直到KTV因疫情 關門。他回到家鄉,現在做一名 快遞員,月薪也從上萬元降到了 三四千。 在這座「踩兩腳油門就能跑完」 的小城,竟然有大大小小20家彩 票店。跑街串巷時,陳偉隨時會 鑽進彩票店。 最常去的那家,離快遞站只 有5 0 0米,他已經和店主熟悉到 偶爾會被留下吃飯。彩票站面積 就十多平米,一進門,就能看到 透明玻璃櫃檯中,擺放著一排排 刮刮樂。每一張顏色鮮艷的小卡 片上,「最高獎金100萬元」、「12 次中獎機會」,這些加大加粗的字 體,仿佛在向他招手。 陳偉玩刮刮樂,講究「快准 狠」。隨意挑一款卡片,直接買 下整本,站在櫃檯邊,用小鐵鏟 唰唰幾下刮完。眼神一掃,沒有 中獎,緊接著摸過下一張。50張 刮刮樂,不出10分鐘就能全部刮 完。「這樣比較刺激。」他說。 在一個夏夜,他刮出過8000 元,那是陳偉中過最大的獎。原 本,這一天他「倒霉透了」,客 戶的快遞丟失,他賠了上千元。 他心情煩躁,買了半本「時來運 轉」,沒想到第二張就刮出了彩 頭。 先是不敢相信,下一秒又想 到那「錯失」的12萬,緊接著又是 一陣狂喜。血液衝向大腦一陣暈 眩,8 0 0 0元錢到手,他立刻給 父母家換了台電視,又買了部手 機,因為「意外之財,不能久留, 反正白來的錢,花著痛快」。最 後,他獎金花完了,還倒貼進去 4000元。 這是他生活中難得的快樂瞬 間。從那之後,他經常在煩心 時,扭頭走向彩票店。遇到發薪 日,心情好時,更會去買,就像 兒時拿到零花錢,總是第一時間 衝進遊戲廳那樣。 大多時候,他能中個幾十、 上百元,但遠不夠掙回一本彩票 500元的成本。零錢被換成煙酒和 遊戲皮膚,整錢用來購買生活用 品,刮刮樂成了他為數不多的娛 樂方式。 彩票店主也在為這股熱潮感到 驚奇,金威已經在北京開了6年彩 票店,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店裏 顧客大多是中年男性,「一根煙, 一支筆,一個號碼選一天」,如今 店裏銷量最好的卻是面值10元的 刮刮樂,年輕人進店買個不停, 刮下來的油墨沒一會兒就堆滿了 垃圾盒。 4 7歲的彩票店老闆金威,一 邊用小掃把清理櫃檯上的油墨殘 渣,一邊說,「剛開店前幾年,店 裏基本沒出現過女生,都是中年 男子來買體彩、福彩,順手買幾 張刮刮樂,這兩年店裏年輕男女 一半一半,女生都是衝著刮刮樂 來的。」 來買單張刮刮樂的年輕人, 總會在刮出10元、20元獎金後露 出欣慰的笑容,然後把紙片遞給 他,換成新的刮刮樂。反倒是每 次整本購買的顧客,基本不會拿 獎金再買一本。「畢竟一本刮刮樂 最低也要500元,大多數人就是圖 個玩,和上牌桌賭錢是兩回事」。 刮開油墨知輸贏 單價低返獎率高 刮玩 彩得 票挺 作開 娛心 樂 ■年輕人組團玩「刮刮樂」。 中通社 ■有情人把「刮刮樂」彩票拼成花 束,送給心愛的人。 ▍本報訊 ▍ 節儉的小菲2022年「大 手筆」了一把,甚至幾乎花 光了自己打工十幾年的積 蓄。偶然發現父親身體不 適,小菲第一時間帶他入院 治療。「我以前總想著帶爸 爸出去走走,但一直拖延。經 過爸爸這次生病,我意識到不 能再等了。」 待父親身體恢復,小菲帶 著他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去 旅行,北京、成都、武漢、 杭州、西安、三亞、西雙版 納……父親經歷了第一次坐高 鐵、第一次坐飛機……心裏除 了高興,還摻雜著對女兒花錢 的心疼。 父親第一次坐飛機時,一 直趴在窗戶邊左看右看,小菲 睡了一覺起來,父親還是這個 姿勢一動不動。在西雙版納的 野象谷,看到大象的父親就像 個小孩子一樣激動,那一刻小 菲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點帶父 親出來看看,這也讓她更加堅 定要好好賺錢報答父親。 「可能是年齡大了,現在 我也想開了,只要爸爸在我身 邊,其他都不重要了」,小菲 未來她想帶爸爸遊遍祖國大好 河山,吃不一樣的美食,看不 一樣的風景,過更好的生活。 除了旅行,父女倆去年最 大的開支是在老家鎮上購入一 套二手房。 不斷尋找、對比房源,綜 合以價格為首的多重因素,小 菲和父親最後定下了這套「別 人都不稀罕」的三層小房。小 菲計劃等有了一定積蓄再找人 來修繕。 從紅磚房到三層二手房, 小菲數了下,27年裏和父親總 共搬了四次家,才住進這個真 正屬於他們的房子。 經歷過手術,67歲的父親 不能再做過多力氣活,在院子 種些青菜,到鄰居家串門,如 今的生活比從前輕鬆多了。 今年27歲的湖北黃岡女孩小菲,出生四天后被親生父母拋棄 在路邊。將她撿回家的養父靠收廢品和幹苦力把她養大,自己終 生未娶。「新黃河」報道,曾因身世感到自卑的小菲,被父親的寵愛 逐漸釋懷,她在廣東生產線上做普工,月入三四千元。打工攢了 幾年的錢後,小菲在老家給父親買了一套房,還帶父親到各地旅 遊,「現在我長大了,想好好報答他,帶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單身漢收廢品養大棄嬰 「為甚麼別的小朋友有媽媽,而 我沒有?」這是小菲小時候 比較困惑的問題,但她並沒有打算 直接去問父親。「你是撿來的。」直 到聽到鄰居和同學不間斷的閒言碎 語,年幼的小菲決定從父親那裏求 證。這一求證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倒讓她有些手足無措。 「爸爸說當時是2月,天氣比較 冷。他把我抱回家,給我烤火。」再 談到這段往事,小菲的語氣中透著 釋懷。 在小菲的童年時期,自己卻是 自卑、內向,因為親生父母的遺棄 而鬱鬱寡歡。父親靠做苦力維持生 計,在路邊遇到小菲那年,40歲, 未婚單身,直到今天,也沒有結婚。 「如果爸爸當時沒有把我帶回 家,我可能就凍死了。」小菲在爸爸 那裏得知了一些當天的細節。父親 告訴她,在親生父母留下的字條中 得知那時她僅出生4天。 意外多了一個女兒,父親原本 拮据的生活再添一層忙碌的色彩。 父親收過廢品、掃過大街、在醫院 食堂打工、刷牆、通廁所……小菲 七八歲的時候,家裏十分拮据,父 親會把路邊撿來的稻穀拿回家,配 著辣椒醬拌飯吃,有時候還會把廢 品站裏別人扔的麥片和零食拿回家 給小菲吃。 當時,家裏很少吃肉,偶爾吃 一次,父親也要把肉都夾給她。有 親戚來家裏發現牙膏都用癟了,父 親還是一個勁兒地擠,「很節約」。 「我爸把我拉扯大很不容易, 既當爹又當媽」,儘管家裏條件不 好,但小菲回憶起童年時光,卻並 不全是苦澀。父親從沒讓她幹過重 活,下雨天父親會到學校給她送 傘,放學回到家有父親提前晾好的 糖水。 因為小菲的緣故,父親一生單 身未娶,「很少有人會願意撫養一個 不是自己的孩子吧」,在她看來,父 親為自己犧牲了太多。 目睹了父親的辛苦,也隨著年 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小菲意識 到父親悉心的養育逐漸融化了她對 身世的執拗。小菲曾經因為自己的 身世而感到自卑,覺得自己是一個 沒人要的孩子,但父親的寵愛讓她 慢慢走出自卑,她對過往的一切逐 漸釋懷,「是爸爸給了我生命」。 「爸爸一般不讓我做家務。每 次(我)從廣東回去,他都要做排 骨、魚之類的,都是他平時捨不得 吃的。」再回憶過往的時光,小菲 從記憶中翻到的大多是父親的花式 寵愛。 受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小菲 初中沒有讀完就輟學出去打工,去 過理髮店、餐廳,但是收入微薄, 十七八歲的時候離家到了廣東,那 裏的薪水要比老家高一些。 小菲今年27歲,在深圳一家電 子廠的流水線上工作。「如果不加 班,大概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多幹些的話,能拿到三四千吧。」 每月拿出600元作為房租,1000元 給父親,小菲在日常開銷上也做著 精細的打算。做飯比外賣便宜、衣 服不用買太貴的、回老家能坐綠皮 車就不會坐高鐵或飛機……27年的 成長經歷已經讓這個95後的姑娘養 成了節儉的習慣。 由於在外打工,小菲也並不常 在父親身邊,彼此的牽掛靠電話和 網購傳遞。為了省路費,小菲每次 回老家,都會選擇與飛機、高鐵相 比更加便宜的綠皮火車硬座,坐一 宿,再轉兩次公交到家,家裏等待 她的有一桌美味,還有一位期待已 久的父親。 眼看父親要到古稀之年,小菲 想著以後還是要回老家找一份工 作,常回家看看父親,也常帶父親 出去轉轉。對身世釋懷的小菲不再 糾結親生父母是誰,她說:「血緣 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情」。 命運在小菲的人生開頭編排了 不幸的「戲碼」,緊接著又安排了她 與當今父親的幸運相遇。彼此相守 27年,小菲認定「是爸爸給了我生 命」,如今的奮鬥目標也是圍繞著 孝敬父親。她的願望是:努力賺錢 帶爸爸遊遍祖國大好河山。下一次 甚麼時候回老家看望父親?下一次 跟父親旅行去哪兒?小菲都在計劃 中,但要「先攢攢錢」。 女兒買房相送 帶父親各地旅遊 花回 光報 十養 幾育 年恩 積情 蓄 ■小菲的養父靠收廢品養大女兒。 ■小菲花光十幾年積蓄帶養父旅遊。 ▍本報訊 ▍ 彩民心聲 知恩圖報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