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01.13.2025 星期一 港聞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 今年更有AI元年之稱。有科技業界 人士指,AI發展迅速,尤其邊緣AI (即在本地端或邊緣設備上運行AI 模型)潛力較大。同時亦有指中國 市場龐大、大模型訓練成本較低, 相信環境有利於AI相關創業及產品 商業化。 深圳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董 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寧12日出席港 大論壇時指出,近年中國AI發展具 有不少優勢,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內 智能硬件、智能製造工業發達等。 而在AI應用方面,他認為邊緣AI具 有低成本、能更好保護用家私隱等 優勢,適合中國發展。他續指,該 種AI可在未來三至五年重新定義人 類所使用的電子設備,包括令其更 能理解人類世界並開口講話,藉此 為人的衣食住行、家庭生活提供幫 助等。 邊緣AI潛力較大 有份投資AI科創企業的創新工 場總裁、合夥人陶寧則指,AI創業 在中國相信更有市場,因中國擁有 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相關研發、模 型訓練成本亦較低,且中國近年 已成硬件等產品的輸出大國,所 輸出的更不乏世界級產品,相信 有助於更多AI創業企業出現及發 展。 市場關注特朗普上台後中美AI 合作、中國AI發展是否可能會遭衝 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 長林咏華則坦言,早在特朗普第一 任期時,業界已察覺到中美相關合 作有阻滯,但她認為出於成本等因 素考量,同時全球AI等技術方面合 作為時已久、經驗漸趨豐富,相信 未來各國企業合作發展AI仍是大趨 勢、亦能令成本效益最大化。 前特首林鄭月娥位於金鐘太古 廣場的前特首辦一年租金高達567 萬元,遭人詬病,該租賃物業的租 約於今年中到期,前任辦早前指有 機會搬至政府物業。最新消息指, 林鄭月娥前任辦會遷往舊入境處總 部,即灣仔入境事務大樓。估計搬 遷不會是長期安排,灣仔入境大樓 稍後會拆卸重建。 現有辦公室一年租金達567萬 翻查資料,林鄭月娥於2017年 宣布擬拆除入境事務大樓和附近兩 幢政府大樓,重新開發為會議、酒 店和商業設施。去年6月,入境處 將總部由灣仔遷往將軍澳現址。 前特首林鄭月娥辦公室於去年 6月,即租約期滿前一年主動以書 面通知行政署作籌謀,以避免前任 辦的運作受到影響。該書面通知同 時引述政府在林鄭月娥卸任前發給 她的信中,表明政府可以把目前位 處太古廣場一期的前任辦搬遷或 重置到其他適合前特首工作的建築 物,包括政府物業。 灣仔入境事務大樓有34年歷 史,去年6月,新的入境處總部已 遷往將軍澳。城市規劃委員會前年 曾表示,修訂灣仔北分區計劃大綱 核准圖,主要把灣仔政府大樓、稅 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港灣消防 局等用地,改劃為展覽中心及商業 用途。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業界:中國市場龐大 有利AI創業及產品商業化 孫玉菡指出,香港近三年施政 報告均強調搶人才、留人 才,而香港過往成功不少時候都得 益於引進外來人才、令其在香港制 度下發揮才能,而社會也可因其受 益。 他又表示,目前高才通申請者 主要是內地居民,當中更有不少是 持美英加澳等國的高校學歷,認為 其到港後可為香港未來發展帶來較 大動力。 香港最優勝處在於制度 與此同時,孫玉菡提及,曾有 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查詢香港沒有 為人才提供房屋補貼等幫助下,要 如何在全球人才戰中取勝,對此他 認為,香港最優勝處在於制度優 勢,即普通法、低稅制等,整套體 系難以被其他地方複製,相信可有 效吸引人才。 至於引進外來人才會否影響本 地居民工作機會,他則回應指香港 發展需更多人才,料新到港人才不 會影響本地民眾的工作機會,尤其 不少本地企業仍偏向聘請懂得粵語 的本地人士,相信本地民眾在語 言、對就業環境熟悉程度方面仍有 優勢。 另一邊廂,曾多次稱要對中國 產品加關稅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將於本月20日回歸白宮,市場關注 事件對中美經貿關係影響。摩根士 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 為,特朗普重新執政後,推行政策 時將面臨高通脹等制約,而中國一 方則會把特朗普帶來的壓力轉化為 動力。 邢自強表示,美國對華加關稅 可能分階段實施,而中國企業近年 已實現產業升級和貿易多元化,以 抵銷關稅影響。 此外中方亦對美國政策轉變有 所應對,包括2018年下半年以來密 鑼緊鼓的推出了很多政策轉向,譬 如頻推政策救股市及樓市、培育民 企,並最終迎來相當不錯的經濟表 現。 喬虹:關稅或會升至30% 美林(亞太)董事總經理喬虹 則預期相關關稅會升至30%,今年 第三季到明年第一季更可能加至 40%。但她同時指中國在環球製造 業中仍具優勢,包括比起墨西哥等 地,當地平均製造成本仍較優勝 等。 此外,喬虹強調,即使關稅 壁壘時代到來,全球化並未因政 治影響而減慢,該行見到全球國 家仍在加強經濟合作,而非斷開 連結。 此外,瑞銀董事總經理胡一帆 表示,特朗普對中國加徵關稅是其 選舉口號,往後亦料持續施加壓 力,今後兩年對中國壓力「確實比 較大」,他估計中國或出台更多政 策應對。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12日舉辦新年展望論壇,邀請政商 學界人士探討環球政經挑戰,以及香港、內地該如何做出應對。 香港近年人口及人才不足問題日益受關注,出席論壇的勞工及福 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當局正不斷改革人才政策,包括已推出兩 年有餘的「高才通」,並透露截至去年底止共收到11.6萬個相關申 請,已有逾9萬個獲批,指成效「較預期好很多」。環球方面,對 於特朗普回朝對華影響,多家大行指美國對中國輸美貨品加稅已 是必然,但料稅率提升會分階段,相信中方政府及企業已有應 策,未必會對中國出口造成較大影響。 林鄭月娥前特首辦將約滿 消息指遷往灣仔入境大樓 ■前特首林鄭月娥位於金 鐘太古廣場的前特首辦一 年租金高達567萬元,遭 人詬病。 ■最新消息指,林鄭月娥前任辦會遷往舊入境 處總部,即灣仔入境事務大樓。 逾9萬高才通獲批孫玉菡指較預期好 港大新年展望論壇 大行料中國有準備應對美關稅 ▍本報財經組香港報道 ▍ 香港發展需更多 人才,料新到港人才不 會影響本地民眾的工作 機會,尤其不少本地企 業仍偏向聘請懂得粵語 的本地人士,相信本地 民眾在語言、對就業環 境熟悉程度方面仍有優 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孫玉菡 ■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創始院長劉寧榮(左)及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在論壇中分享對新一 年的展望。 預期美國對中國關 稅 會 從 20% 漲 到 30%,今年第三季 到明年第一季或加 至 40%,但中國 平均製造成本仍遠 優於其他地區 美林(亞太)董事總經理 喬虹 美國對話關稅或 分階段實施,而 中國企業已有應 對經驗,相信 相關壓力可獲 中國轉化為內生 動力 摩根士丹利中國 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 料特朗普往後將 對華持續施加壓 力,今後兩年對 華壓力較大, 相信北京或要 出台更多政策抵 禦相關衝擊 瑞銀董事總經理 胡一帆 香港踏入冬季流感季節,衛 生署上周提醒市民立即接種疫 苗,減低重症和死亡風險。「溫 提」市民打針本是好事,但新聞 公告卻滲有火藥味,公開百多間 「拒絕」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安 排的學校名單,震撼教育界。有 人質疑做法「太狼」,個別字眼有 誤導成分,甚至破壞了衛生當局 與學校之間的互信。 新聞稿提及,「現時仍有168 間學校『拒絕』為學生安排到校接 種疫苗,另有13間已同意安排接 種的學校仍未提供確定的接種日 期」。政府類似做法非首次,衛 生署去年11月曾出稿,指有145 間學校「仍未有」安排外展疫苗接 種活動,唯上周的新聞稿卻用上 「拒絕」字眼,把矛頭直指向學 校。 醫衛局局長盧寵茂日前解 畫,稱今年已出現首宗兒童嚴重 個案,學校有責任提供健康教 育,希望盡快安排接種。他指教 育界和醫療界目標一致是保護小 朋友,不應有矛盾。 不過有辦學團體管理層向筆 者表示,計劃屬自願性質,學校 可按實際情況參與,對於新聞稿 用上「拒絕安排」字眼感詫異, 「令人有錯覺是學校特登不配 合、不重視學生福祉」,最多只 能形容是「無參與」,並透露不少 被點名的名校校長「激到彈起」, 對當局說法甚為不滿。 該人指,理解當局關注學童 健康的出發點,但計劃並非強 制,不同學校可按自身情況處 理,例如有傳統名校的家長,早 在10月已安排子女到私家醫生或 醫療機構接種,毋須再安排外 展,免資源浪費;亦有學校曾提 出在10月到校接種,但當局時間 上未能配合;也有一些學校是安 排在長假期後接種,但家長擔心 子女接種後不適,影響考試。但 該人認為當局應事先與學校溝 通,而非公開名單製造無形壓 力。 有熟悉醫療政策人士認為衛 生署做法罕見,以署方過去作 風,極少公開點名批評他人,除 非涉及一些極嚴重行為例如專業 失德,「無乜試過因為人哋『無做 到某啲嘢』而點名」。他估計,單 單衛生署無法做出如此決定,可 能是獲局方授意。 他指過去數據反映有安排到 校打針的學校,疫苗覆蓋率明顯 較高,爆發流感機會低,站在政 府立場,教育界應基於科學和數 據,出於保護學童健康的動機而 安排接種,而非純粹擔心被放上 「黑豬」名單。該人相信政府原意 亦非挑起矛盾,只是執行上「強 硬咗少少」。 不過有議員質疑政府公開名 單效用,尤其衛生署兩個月前已 經得悉有百多間學校未安排到校 打針,有很多補救方法,例如以 衛生署名義直接向家長發通告 提醒等。該議員認為,學校角色 是鼓勵及安排打針,與當局應維 持良好互信,而非透過公開名單 施壓,笑言這種做法頗有局長風 格。 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收到 多位中小學校長意見,對署方訴 諸群眾壓力做法很反感,此舉非 但沒作用,甚至有反效果,已向 醫衛局反映。他引述有校長指, 與其公開沒參加計劃的學校,不 如公開已參加名單,更有鼓勵作 用。 公開「拒絕」到校打針名單 惹教育界反感 大棋盤 聶風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