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13_2025星島日報_UD

B8 01.13.2025 星期一 台灣要聞 台軍人力吃緊,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志願役人數去年 6月底更是降到15萬人,為2018年後新低。而根據2025年度防務 預算書,2025年減少的「預算員額」中,全都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 官、上等兵和一等兵,甚至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過去4年增幅 已達4倍之多。而當局回應,為穩固部隊基層人力,正以「減少人力 流失」、「提高留營意願」及「提升招募成效」等三招因應。 ▍本報訊 ▍ 根據2025年度防務預算書中的資 料顯示,2020年志願役官士兵 「預算員額」為16.9317萬人、2021年 為16.9884萬人、2022年為17.0065 萬人、2023年則為17.1422萬人。但 2024年的「預算員額」卻降為16.6235 萬人,比2023年驟減5187人,而 2025年比2024年又再減少5486人, 只剩下16.0749萬人,創下2020年來 的新低。 其中2025年減少的「預算員額」 中,全部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 上等兵和一等兵。其中士官減少 1744人、上等兵減少4553人、一等 兵減少1278人,共減少7575人;軍 官、士官長與二等兵則分別增加369 人、922人及798人。顯示國防部也 已考量到現實,預算員額都減少了。 而針對役男人數相關問題,國 民黨立委萬美玲去年12月31日發 函,向行政院提出書面質詢關切, 國防部公開資料顯示,台軍編現比 逐年下滑,自2020年起至今,編現 比分別為88.57%、87.57%、82%、 80%,2024年為78.6%,短短4年減 少近10%。對此國防部則回應,自 2022年起,台軍人力編現呈下降趨 勢,因受到少子化趨勢和社會企業 徵才的影響,導致衝擊留營和招募 工作,為穩固部隊基層人力,目前 國防部正以「減少人力流失」、「提高 留營意願」及「提升招募成效」等三方 面努力。 國防部強調,將參考國外招募 作法,包括採取各種人性化管理措 施,適度開放入營限制條件,及研 擬提高人員薪資待遇等方案,使官 兵有感並提高社會青年從軍意願。 另外,海軍司令唐華日前主持 「1月份軍務會報」,會中表揚參加部 外競賽績優人員及資通安全楷模, 並頒發春節慰問金,肯定官兵的辛 勞付出。此外,提醒官兵持續提升 專業能力,創新戰術與戰法,以應 對敵情威脅變化與防衛作戰需求。 他指出,人才培育攸關建軍備戰戰 力,海軍官校應以航輪兼修方式, 落實人才培育,使畢業學生具備投 入軍旅所需專業能力,為海軍戰力 奠定基石。 多數人赴陸 有台胞證就夠用 台灣近日掀起赴大陸辦理各類 證件的議論風潮,但具體是何證 件、取得後對個人有何影響似乎並 非真正了解。如仔細甄別,台灣人 前往大陸可能申領證件主要分為台 胞證、居住證與居民身分證等3大 類。主要差異點來自使用的時機、 在陸可能獲取的生活便利等。大多 數人只有入境旅遊與搭車、住宿需 求的話,基本一張台胞證就夠用。 日前台灣Youtuber拍片宣稱台 灣有多達20萬人申請大陸身分證, 但陸委會透露,過去10年數據顯示 台灣領取對岸身分證僅679人,目前 移民署加上調查局名單有不到10人 查證中。多數台灣民眾對申請大陸 各種證件的意義與差異並不熟悉。 對比台胞證、台胞居住證與居民身 分證3大類來看,一般人比較了解的 當屬「台胞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 通行證)。「台胞證」做為台灣民眾進 出大陸的基本證件,可作為在陸旅 行如搭飛機、高鐵與住宿等身分憑 證,但無法享有與大陸當地的同等 社會福利,甚至部分住宿旅館不接 待僅持台胞證民眾。 而「居住證」從2018年上路, 適用於較長期待在大陸工作、就 學者,申請條件也相對嚴格。包含 必須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且有合 法穩定就業、住所或連續就讀等條 件。雖然門檻較高但能享受較多社 會服務如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 使用住房公積金等6項。同時證件上 跟大陸身分證一樣有18碼編號,因 此可在大陸各類公共服務設備上辨 識使用。當年度也曾公布有2.2萬名 台灣人申請居住證。 但近期備受討論、台灣人申請 大陸定居證明到最終持有的「居民身 分證」,是由大陸官方給予的法定身 分證件,享有權利基本等同於當地 人。具體門檻上,作為申請辦法的 《台灣居民定居證明簽發服務指南》 分為一般與適用福建省2個版本。 如在福建以外地區申請定居有 極高門檻與附帶條件,像是必須在 台孤身一人、無人贍養;有與大陸 結婚3年以上配偶,或在大陸投資 金額巨大者,陸方急需的科技、醫 學等專業領域人才等,且一旦申請 通過,需上繳台胞證、台灣身分證 與護照等證件。但由於近年福建被 列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在適用 於福建版本中,申請定居基本只需 具備台灣人身分即可,且未提及上 繳台灣身分證件。只是取得批准定 居通知、定居證之後,必須辦理入 戶並領取大陸居民身分證,否則將 取消定居資格。對此,陸委會也示 警,台灣民眾一旦申領大陸的居民 身分證、辦理大陸戶籍,將被取消 台灣戶籍,失去包含健保、投票權 等在內的公民權益。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喊出「雙 罷」,又嗆「國民黨有種就不要罷 免」,否則就是龜孫子,國民黨12日 再酸,柯建銘「世上只有清德好,黨 養的乖兒子像個寶」。為反制綠營, 藍營在民眾黨「111釘孤枝」抗議司法 不公活動現場也發放連署意向書, 結果募得罷免綠委吳思瑤的有2153 份、吳沛憶的有1968份。 柯建銘此前批國民黨一面說罷 免浪費公帑、一面把台灣毀了,既 然這麼怕,還提出這種論述,「你有 種就不要罷免,假如你罷免就是龜 孫子」。 國民黨1 2日表示,新立會以 來,柯建銘擔任民進黨總召後,連 戰連敗卻不損戰意,縱使連賴清德 都可能看不起,仍要努力發動大罷 免,可說是不惜臥冰求鯉,也要化 解賴清德的冷漠。 國民黨強調,柯建銘總是危言 聳聽說國民黨擁有立會多數就會讓 中共統治台灣,但長子卻又能赴陸 投資中資;柯建銘總是說要維護司 法,但次子卻又能運毒來台而被檢 調輕輕放下。國民黨呼籲民進黨盡 快為柯建銘致贈匾額,匾額必須載 明「黨的乖兒子」,這樣的乖兒子, 民進黨必須好好留著,不要為禍社 會。 此外,多名國民黨支持者1 1 日在抗議司法不公現場,徵募罷 免吳思瑤、吳沛憶等人罷免意向 書。據統計,連署罷免吳思瑤的有 2153份,相當於第一階段連署門檻 80%;連署吳沛憶有1968份,更達 第一階段連署門檻的84%。而國民 黨前北市青工總會長滿志剛12日也 在萬華青年公園外擺攤供民眾簽署 「憶事吳成」連署意向書,喊話罷免 吳沛憶。對此,吳思瑤狠酸,原來 陳抗挺柯文哲是幌子,國民黨政黨 發動罷免才是真正目的,她毫無畏 懼;吳沛憶也說,在地民眾都不會 認同這樣的報復性罷免。 藍營募罷免意向書 綠營雙吳反擊 在營人數創新低 基層骨幹「縮編」 志願役賠錢退伍暴增4倍 ■圖為某部守備大隊官兵派遣CM21裝甲車執行戰備偵巡任務。 資料圖片 高虹安博二審翻案 力圖重返政壇 大藍 法批 官創 自憲 提政 處惡 分例 遊客墾丁潛水喪命 教練判刑處罰金 日本籍遊客鯨井2019年帶妻 兒到墾丁潛水,卻因耳膜破裂喪 失平衡感失聯,事隔1小時後才 被救起,但已明顯死亡。帶團的 教練夫妻林姓男子及日本籍王姓 女子,遭最高法院認定符合自首 之要件,但犯後否認犯行,依過 失致人於死罪判刑8月及可易罰金 之刑6月,全案定讞。民事部分日 前判決,教練夫妻與公司共賠償 2970萬元新台幣。可上訴。 刑事部分,法官認,林男及 王女招攬鯨井、其妻及其女等 人,至屏東縣恆春鎮的後壁湖, 進行3天之開放水域水肺潛水活 動,林及王在後壁湖軟珊瑚區, 對鯨井進行耳壓平衡訓練時,均 見他反復下潛上浮18至20次,顯 有耳壓平衡困難之症狀,且耳膜 破裂後造成聽力喪失與不平衡 感,即容易引發嚴重傷亡。林及 王疏於注意,獨留鯨井一人未注 意其位置及有無能力跟隨,致鯨 井失去蹤跡,鯨井終因右耳耳壓 無法承受水中壓力,而致耳膜破 裂、內耳聽骨損壞及出血,並在 水中平衡感喪失,又未能獲林、 王及時救援,因而溺水窒息死亡。 新竹市長高虹安因助理費官 司一審判決有罪遭停職,並被判 刑7年4月,2024年7月26日由副市 長邱臣遠代理。法界解讀,高虹 安有可能在二審獲無罪宣判並重 返政壇,或拉長審理時間。而根 據1月《菱傳媒》最新民調可以看 到,2024年高虹安(代理市長邱臣 遠)的整體滿意度是33.96%,比起 2023年7月就任半年的44.62%,少 了10.66個百分點。 高虹安的職務已由邱臣遠代 理4個多月,因此滿意度高低並不 完全由她承擔。同時值得注意的 是,此份民調在「政黨認同」的部 分,中立選民以37.60%為第一, 再來有24.44%的人傾向民進黨, 15.29%的人傾向民眾黨,仍高於 傾向國民黨的11.56%,民眾黨在 新竹市仍有一定的基本盤。而就 年齡層分析,2023年高虹安2在20 到29歲、30到39歲滿意度都突破5 成,但2024年全面下降。 憲訴法覆議遭立院否決,傳 綠營擬提大法官自提暫時處分。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12日表示,法 官是被動行使職權,此舉將創下 憲政惡例;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指 出,依憲法所賦予的合法救濟程 序,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不會 對大法官下指導棋。 立法院10日記名投票表決行 政院針對憲法訴訟法修法所提覆 議案,藍白挾人數優勢,否決覆 議案。據中國時報報道,民進黨 擬提大法官自提暫時處分。大法 官有權依據其職權,提出暫不適 用的解釋。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12日受訪 表示,民進黨隔空對大法官下 政治指導棋,完全就是把司法院 及憲法法庭當「細漢」,總統賴清 德就是不願意儘速補提大法官名 單,從根本解決大法官人數不足 的問題。李彥秀指出,不告不理 是司法權的原則,法官是被動行 使職權,要大法官自提暫時處 分,不僅將創下全世界的憲政惡 例,而且根本就是「球員兼裁判」。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 思瑤接受訪問時表示,台灣立 法院才是創下全球僅見的憲政怪 獸,用立法權來凌駕司法權、行 政權、監察權,一再侵害其他憲 政機關。 ■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 資料圖片 2025 年減少的「預算 員額」中,全部是基層部隊 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 等兵。其中士官減少 1744 人、上等兵減少 4553 人、 一等兵減少 1278 人,共減 少 7575 人。 情治界官員透露,國防部參 事陳明華2024年8月1日晉陞中 將,卻未在國防部上班,而是 每天都到軍情局,並有專屬辦公 室。軍情局長楊靜瑟中將預計4月 底屆齡退役,而陳明華曾任軍情 局副局長,軍情局內部認為,陳 明華可望5月1日接任局長要職, 才會天天在軍情局上班,楊靜瑟 已被「架空」,軍情局官員觀察風 向,多視陳明華為局長。如此人 事布局,軍情局前所未有。 陳明華2022年11月從陸軍副 參謀長調任軍情局副局長,原本 去年8月該屆齡退役,情報界都以 為陳明華會在副局長職位退役, 因為軍情局只有局長是中將職 位,副局長是少將缺。但國防部 顯然是為讓陳明華繼續留在軍情 局,於是陳明華由情報局副局長 調任國防部參事並晉任中將。去 年8月8日,賴清德在國防部博愛 樓主持2024年上半年陸海空軍晉 任將官勗勉典禮,7位列席中將, 陳明華排第一個,特別顯眼。 據透露,陳明華所留副局長 的職缺,軍情局已派員暫兼,內 部雖稱陳明華為「陳參事」,但由 於陳明華自去年8月調國防部參 事後,仍天天到軍情局上班,迄 今近半年,於是傳出楊靜瑟被「架 空」,軍情局官員多視陳明華為局 長。情治界人士說,軍情局有2位 中將在上班,一位將要退役,一 位剛升中將在傳承,官員會聽誰 的指示?不言可喻。 「臥底」 早已架空軍情局長 台胞證居住證與居民身分證主要差異 對比證件 出入境 住宿 搭飛機高鐵 參與社保與公共福利 台胞證 ● ● 一般沒有,但當地就業可據公司政 策參加社保險 居住證 ● 享有3項權利,6項基本公共服務 等,例如繳存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 居民身分證 ● ● 可享全面公民權利,包括但不限於 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 (台灣人是否另有差異尚不明確) 前副總統呂秀蓮12日表示, 她自己是學法律的,對目前司法 的崩解,感到非常心痛!她認 為,民進黨現在「走鐘」了,已經 是變質了!人前講一套,背後做 另外一套!希望內部深刻檢討, 要做人民表率,執政黨不要再動 不動上街頭。 民眾黨日前發布民調,調查 期間是1月3日到1月4日,抽樣人 數是1070人,手機320人、市話 750人。有35.2%的人認為檢察官 起訴柯文哲的程序不符合公平公 正程序;另有42.8%的受訪者認為 檢察官未遵守偵查不公開。 「我自己是學法律的,對目前 司法的崩解,感到非常心痛!」呂 秀蓮12日接受訪問時指出,蔡英 文的司法改革好像沒有看到有要 的成果,賴清德的大法官提名受 到挫折,柯文哲的案子引起信與 不信很大的差別。呂秀蓮認為, 每一次都是特定媒體洩漏消息, 這本身就違法。呂秀蓮直言,民 進黨現在「走鐘」了,跟她同代的 人當年爭取民主奮鬥一生,有些 人已經上天堂。年輕人享受自由 民主,但是不要濫用,權力都是 有限的,一切要依憲合法。 呂秀蓮歎司法崩解 「民進黨已變質」 呂秀蓮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