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報料熱線: 626-956-8200 XXXX年XX月XXX日 星期X D0 副刊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D6 玩法 在 Sudoku 圖上的 每一直行、每一橫列、 每個獨立九宮格內填 上數字 1 至 9,行、列 及九宮格內數字不可 重複出現。 上期答案 難度: 數獨 ★★ ( 四星最難 ) 答案請見下期本版 陸志聰 李光耀曾有名句:「如果沒有冷氣機,東南亞國 家(包括新加坡等),根本沒機會發展經濟。」 現代人難以想像。別說新加坡,即使是香港,地 處北半球,最近這幾天酷暑,白天上街,已感寸步難 行。 更別說坐定定,要開會及辦公。幸好世上有冷 氣,戰後的東南亞,才可以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商業 活動。 加上航空運輸,經濟起飛,與世界各地接軌,亞洲四小龍風雲際 會。之前,四個地方(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的夏天,俱是酷熱得可 怕。 換作一百年前,香港亦無可為。我們缺乏耕地,只可以發展漁業, 以及作為貿易港口。論地運,不及廣州/上海/天津等。 卻不料,「科技」有助改變。像台灣,自古天氣惡劣,地震頻密,山 多地瘠,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 但是做半導體,幾十年來,卻發展成大事業。像「台積電」,雄霸全 球巿場,完全不受天氣及地理環境影響,你供電充足即可。 香港則發展金融。居移氣,養移體,地運培養勤勞、實幹、靈活的 人才,而且慣守信用,辦事能力高,為外省所無。 地運二十年一變,同時要考慮科技的助力。香港是俗富之地,守的 應是太平山,而不是獅子山。後者崎嶇多石,險峻陡峭,論風水,出人 惡,成事難。 港島群山來自火成岩,地氣盤結,草木肥潤深綠,搵錢容易,求財 不求氣,大家自然和氣生財。 現代科技令資訊流通,金融服務高效率,成為香港的獨特優勢。像 電力供應,港島穩定可靠,甚至勝過歐洲、美國及日本。 科技推動地運的實例,還有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將原本乾旱的沙 漠,變成供水量充足,五光十色的賭城。 戰後的以色列,亦是以科技催谷耕種,令糧食供應自給自足,補地 運之不足。反而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等文明古國,地運一過,又無科 技支援,即後繼無力。 凡是討論「香港地運」,亦應同時考慮科技的應用。但是只靠科技, 仍不能成事,必須配合財經,得財,各行各業隨同得發展。另一個成功 的例子是瑞士。 閒來無事,在網上東看西看, 見老友沈宏非登了一頁「魯迅遺 囑」,很是有趣。 魯迅說,如果他是個大富大貴 的人,他的兒子和女婿等人一定逼 著他寫遺囑了,但他不是,所以誰 也沒有提起。於是他決定自己寫一 張。他在遺囑中寫了幾條:一、不 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 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 何關於紀念的事情。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 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 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 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這幾條給後人的遺囑,說的都是人情世 故,沒甚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之類 的鑼鼓情操,但細枝末節,都在教後輩如何處世防 人。魯迅氣量不大,得以成全了尖刻的文筆,得罪 的人多了,表面上大無畏,實際上也處處提防,看 透世情,也就對人愈來愈不相信,所以借這篇所謂 的遺囑,以提醒兒女的形式,訴訴自己的衷腸,從 中讓讀者看到他處世之態和本性。他是寧作真小 人,不做偽君子。 所以,這些也不是他的真遺囑,不過是作家到了 要交稿的時候,想起可以此借題發揮,故此便也寫得 特別瀟灑爽快。實際到了真要定遺囑之時,或許又另 當別論了。 許多年前有一次跟張堅庭說起人死了之後的事 情,我們都覺得人一死便萬事皆休,還有甚麼事,則 都是活人的事,跟死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了,連親友送 來的帛金也享受不到。於是我們互相請吃了一頓飯, 當作給對方預支了帛金,以後也不勞後輩為之操心 了。真正實惠。 預想的後事 李純恩 高慧然 日前看了電影《貓王》, 近年看了很多套巨星的傳記 電影,有米高積遜、Freddie Mercury、Judy Garland、梅 艷芳等等,好像這些台上艷光四射萬人景仰的天 王巨星,在台下都是空虛寂寞;燦爛過後他們所 追求的,似乎就像童話故事裏的公主王子一樣, 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也像武俠小說裏華 山論劍後的蓋世豪俠,到了最後,大家都是金盤 洗手,過著歸於平淡的山林隱居生活;就連姜濤 出道幾年也憧憬著未來退休的生活。 但普通人像我,沒有甚麼盪迴起跌的人 生,其實每天也過著平凡的生活,日復日營營 役役,為了生活工作,上班下班,放工後吃一 餐好的,放假來個小旅行,或是能夠擁有公餘 後自己的小興趣,已經是生活裏面的甜品。感 覺幸福美滿嗎?其實反而想試試像電影一樣盪 氣迴腸的精采人生,但怎樣去實行呢?放下高 薪厚職,出發環遊世界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移 民離開香港,鼓起勇氣放下一切去選擇過不同 的人生下半場? 我的人生最值得慶幸就是找到了自己喜歡做 的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然後一直向著這 方向努力著,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夢想已經實 現了,想做的東西也做過了,在沒有新的計劃 前,好像推動力也去到了盡頭,尤其在疫情期間 休息太久了,身心也懶下來,沒有前進的夢想, 也想找尋新的夢想。 人生匆匆數十載,究竟要怎樣過才算是不枉 此生?要怎樣在平凡的生活當中加點色彩?如果 有得揀,你會選擇一個精采而無悔的人生?還是 平凡幸福地普普通通過日子?要怎樣令平淡的生 活不至於過得平庸地碌碌無為,怎樣才是生活的 極致藝術? 前輩蔡瀾多年前教誨:「阿Luke,任何意念, 唔做歸零,做就五十五十,人一世物一世,幾大都 試下佢,切忌齋噏唔郁,此乃失敗者特徵!」 小弟多年來皆履行蔡生指示——試做! 呢呢,又中喇!小弟周一手多多寫咗篇《傳媒 老是佛慈善夜》,結果一石激起N重浪。不少同業前 輩及仍坐重要位置者,立即聯絡:「報名報名!」 你估跑第一、二係邊兩個?開呀!原來正是TVB當今炙手可 熱的兩位總經理——曾志偉及蕭世和!並非夾埋,而是一前一後報 名。 開頭諗住只是口噏噏,點知變咗秘笈,畀人夾上馬,冇得縮。 好,搞咪搞!一係唔搞,一搞就要勁爆玻璃好玩到震。 首先訂場地。選咗晚晚大排長龍的樂富「海鱻城」。去電老總 Andy,二話不說:「碌Sir,你話點就點,一於去盡!」義氣仔女, 一小時後電傳菜單,成事!周二晨運時構思內容,誓要設計得吸引 啲,內容如下,大家以為如何呢? 主題:「快樂傳媒老是佛」爆料慈善晚會。 日期:九月一日(星期四)晚上六時至十時。 爆料者及主題如下: 一、「何老大」何定鈞——電視台頂層人士風雲錄。 二、「尖嘴輝」吳錫輝及「氣勢新」張文新——電台與唱片界的利 害衝突與擺平大法。 三、「小白」曾展章——電視台大戰蠱惑招數。 四、「型佬燦」羅燦、「肥佬陳」陳家耀及「雀王偉」關偉——鏡頭 下的新聞部秘史。 五、「廣告王子」潘啟迪——廣告界真象與假象。 六、「火爆盧」盧炳松——跨國集團份工唔易啃。 七、「標叔叔」陳早標、「警長」陳景祥與「嘈厚仁」鄭明仁——老 總生涯的最難忘。 大會主持,唔好意思,係我——「肥碌」曾智華!完後,將以上 內容發放出去。唔使估,你都知爆瀉啦。「馬會康」話:「點解唔喺 紅館搞呀?」 今日跑「回歸盃」,我買「火車潘」潘明輝隻「時時滿意」掃低拉叔 及潘頓! 我見過不少朋友,願意一擲 千金,去買宗教聖物,拿回家 後,馬上隨身佩戴,感覺便彷彿 與神同行,如有神助。 朋友L有一條串起天珠的頸鏈,他珍而重之, 視作護身符。「我用咗六位數字買返嚟,係來自太 空隕石,有好強勁磁場。」 撇除花言巧語的銷售伎倆,哪個科學家可以有 證據和原理顯示,磁場能有助提升運程,旺財催姻 緣保平安呢? 也有更多人會在廟宇附近的小攤檔,買一把風 車,或一串佛珠、一道靈符,求心安理得。只要小 販說一句:「已經開咗光,一定保佑你!」如此吉祥 語,你自然受落相信,從此佛珠不離手,符長年放 在銀包,心也神奇地踏實起來。 見過某些闊太歎下午茶時,跟閨密聊到信仰話 題,便會從名貴手袋裏,拿出一條有一百零八粒的 唸珠,輕巧地纏在手腕上,有意無意地炫耀一番。 「呢串唸珠係用紫檀木所造,我特登拎去大嶼 山,搵XX法師幫我開光。我戴咗之後,感受到好 大嘅加持力。」 自我感覺良好,那便好了,因為對某件物品生 起信心,能量便會應運而生,信者得救,哪怕只是 一粒水晶珠或者波子。 試過一位年邁長輩久病未瘉,我在金行買了一 粒刻有「壽」字的金吊墜,作為小小心意,祝福她長 壽健康。戴了多月後,她忽然來電,說吊墜丟失不 見了,不知怎算。 她還說自從遺失吊墜後,咳嗽多了,睡得差 了,最怕是連保護神也跑掉了。我明知道只是心理 作用,還是安撫她:「咁咪好囉,幫你擋咗一劫。」 翌日便馬上另買一個「福」字吊墜送上,告訴她已經 作了福。當晚她來電:「今日即刻見效,我咳少咗 啊!」適量的迷信,有時是心靈妙藥。 求心安 曾智華 傳媒老是佛慈善夜去馬 科技有助地運 最近在節目聽了一位女聽眾的電話, 她正煩惱應否繼續跟她的男朋友在一起。 她說自己快將搬屋,準備與男朋友同居, 但對方竟然提出要她付六千元的租金,二 人大吵數遍,男朋友更多次強調,能以六 千元租住這房子已經相當難得,況且假若 她獨自在外租屋也需要交租,既然有能力 應付租金,為何不願意付他六千元? 當然男方有男方的道理,但是作為一個男人,在金錢上 斤斤計較,令我覺得他在這方面失了分數。我認為在現今的 時代,男女的收入相若,大家都應該在金錢上負點責任,不 過若然男方提出問題,而另一半不贊同,那刻已經不用再作 爭論,因為大家都會在各自的範疇付出,男方負責買樓為她 安排住所,女方提供的就是成為你的女朋友。當然很多人會 反駁男方也成了她的男朋友,大家不是應該相對等嗎? 其實男女的關係並不是那樣對等的,因為我們男人要追 求女人,而女人最後要放棄一切成為你的太太,為你生小孩 子,她當然要選一個能夠令她安心、付託終身的男人。那個 男人應該要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切來愛護她。如果男人連錢財 也如此斤斤計較的話,代表他對你的愛不夠多,你大可不選 擇他成為你的男朋友。 我總覺得戀愛的關係,重點在於男人要用盡自己的方 法,打算犧牲自己的一切,來照顧自己的另一半,女人繼而 把自己的人生奉獻,幫他生小朋友,建立家庭。大家都在不 同的地方付出,男人可能付出金錢,女人則付出自己的人 生,所以若不是這樣的話,女人可以重新考慮是否繼續跟這 個男人在一起。 當然人人也有不同的想法,最後我也跟這位女聽眾說, 每一個人也有自己奇怪的執著和要求,或許她的男朋友在租 金著緊以外,對她是百分百的好,而她又很愛對方,那麼以 上這些都是十分微小的問題。可能她要犧牲一下,接受他在 錢財上斤斤計較,但他們其實同樣也能得到幸福的。 計較金錢的伴侶 葉劉具備做特首的條件,也充滿鬥 志,場場力爭到底,可惜時勢不就,結果 皆望閘興歎,令人有命運捉弄她的感慨。 上文提到,她去年競選立法會之前, 已為「跑馬仔」作準備,銳意最後一博,但時不我予,在國安為 本的大方向下,李家超成了唯一候選人,她第三度與特首無 緣。不過她也食出尾胡,做了行會召集人,對她而言,也是一 大得著。 回望之前的兩屆特首選舉,她都曾奮力出擊,但同樣因幕 後的種種思量與計算,最後都失落而回,最慘是連入場較勁的 機會也沒有。 她首次毅然出賽,是在二○一二年二月,當時梁振英與唐 英年正陷惡鬥,後者本是大熱,卻爆出連串醜聞,形勢變得十 分詭異。葉劉後來在回憶錄說:「當時有退休公務員游說我挺身 而出,加入戰局⋯⋯我眼看唐梁『混』戰,我參選,可能是給香 港一個機會。」 她出賽太急,只得十天時間向選委爭取足夠提名票,才可 入閘,但她拜票卻吃盡閉門羹,就算與她見面,也只是敷衍一 番。 她舉步維艱,其實有背後原因,一位知情朋友告訴我,當 時的投票形勢十分微妙,如果讓葉劉入閘,情況將更加混亂。 「唐唐大勢已去,阿爺急轉彎支持振英,但建制派內仍有不少 『擁唐』票,泛民選委也未必投給振英,如果葉劉加入戰團,會 進一步分薄他的支持,結果可能得不到當選所需票數。」 從阿爺的角度,梁唐混戰已經夠亂,自然不想亂上加亂。 結果葉劉即使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甚至一改本性低聲下氣,也 拿不到一百五十個提名,唯有黯然宣布退賽。 她畢竟是EQ甚高的人,雖受此挫折,鬥志依然昂揚,五年 之後,又再捲土重來「跑馬仔」,但同樣擺脫不了夢碎的宿命。 內情為何,明天續談。 (三之二) 「梁唐鬥」幕後計數,葉劉黯然退賽 六月二十三日,《經濟學人》公 布的年度報告中,奧地利首都維也 納再度成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巿。 這份報告,是根據醫療保健、 犯罪率、政治穩定性、基礎設施、 綠地使用情況作評估,為全球一百 七十三個城巿作出排名。十大上榜 城巿中,歐洲城巿佔了六席,但真正的大贏家卻是加 拿大,這個北美洲國家中,有三個城巿榜上有名,分 別是跟瑞士的蘇黎世並列第三名的卡加利,以及位列 第五名的溫哥華和第八名的多倫多。 每年都留意《經濟學人》這個排名榜的人,就算無 法排出一至十名的順序,基本上能猜對哪十大城巿可 以上榜。但是疫情後的二○二一年及二○二二年排 名,則相當異常。因為這兩年,疫情下城巿的恢復能 力也列為考量標準之一。 二○二一年,由於感染力低、生活基本正常,紐 西蘭奧克蘭位列第一,澳洲有四大城巿榜上有名,包 括阿德萊德、珀斯、墨爾本、布里斯班,加拿大則一 個城巿也不見蹤影。今年情況完全相反,澳紐排名齊 跌,只有墨爾本勉強躋身第十名。 撇除疫情因素,多年來,排名榜上的十大城巿 通常被澳洲、加拿大、歐洲的幾個城巿,以及日本 的東京、大阪所瓜分。二○一七年、二○一八年 及二○一九年,澳洲和加拿大分別都有三個城巿上 榜。我只在歐洲短暫旅行過,去日本旅行的次數則 非常多,但旅行畢竟只是旅行,談不上深度了解。 但是澳洲和加拿大,卻是我真正生活過的國家。尤 其是年年都在前五名的卡加利(疫情關係除外),從 疫情初起到現在大致穩定,過去兩年半我一直住在 這個城巿,不難明白它為甚麼排名一直這麼前、這 麼穩定。 最適宜居住的地方 精采還是平凡的人生 《世上只有爸 爸好》是一齣以器 官捐贈為主幹的電 影,亦是廖啟智的 遺作,望穿秋水,終於在父親節那天 能在香港舉辦優先場,閒時在香港製 作電影已是高危的商業活動,在最近 二年多的疫情期間更是雪上加霜,各 從業員和老闆們,大家都辛苦了。 雖然戲院重開,但面對積壓了好 一段時間而還未能上畫的電影,這齣 電影要獲取一個檔期殊不容易,今次 的優先場全場爆滿,加上蠻好的口 碑,希望能吸引多一些團體考慮「包 場」,更期望能令戲院營運商有信心 安排這齣電影上畫;欣賞「智叔」和其 他演員固然重要,同樣有意義的是讓 更多人認識和支持器官捐贈,從而令 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和他們的家 人重見曙光。 我一向希望有一齣以器官捐贈為 題材的電影,方便市民以較輕鬆的方 式認識器官捐贈,「死亡」在我們的社 會依然是忌諱,「全屍」亦是根深柢固 的概念,價值觀和文化不可強求,只 能循循善誘和潛移默化。 一齣好的電影絕對能有效地加快 這個心態與文化的演變,我很佩服投 資者和製作團隊有這個膽識和愛心, 選擇一個沒有太重商業味的題材拍 攝,他們更找來最專業的顧問參與製 作——最了解器官捐贈的肯定是曾經 捐贈或接受器官捐贈的人士和他們的 家人,香港移植運動協會是最恰當的 顧問,除了醫學和技術上的知識,協 會最能帶出捐贈者、受贈者及他們的 家屬的心路歷程,劇中「智叔」如何與 喪子之痛相處,由不接受、憤怒、沮 喪、抑鬱轉化至接受、放下和正面向 前的過程,令人動容。 「智叔」的演技固然是出神入化, 但協會不同會員的第一身感受和經歷 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前者是五星級 大廚,後者是最新鮮的食材,幸福的 觀眾便是享受美食的客人,期望大家 盡快有機會大快朵頤。 「智叔」的美食 黎廷瑤 黃庭桄 森 美 康 子 蘇潔明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