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 SING TAO HongKong 不滿政府法援費增幅 大律師將無限期罷工 B8 蕭潮順: 香港需多一個「紅館」 B2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教育局二十三日宣布便利內地高校港生入境內 地的措施,學生須在周五前填寫電子表格登記。有 於內地就讀大學的港生表示,正猶豫是否要經新安 排返回內地,又指不少細節不夠清晰。有獲安排乘 坐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前往內地的港生則指,如颱 風「馬鞍」來襲打亂行程,將會循新安排趕返內地開 學。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準備升四年級的鍾同學(見 圖),正猶豫是否要經新安排返回內地。她指在港 尚有實習工作要完成,上海年初曾疫情嚴峻而要上 網課,希望待情況穩定才回滬。她早前已預料未能 及時回校,已通知校方代為註冊,處理延續學生證 等事宜,並安排網課。 鍾同學指,目前過關「搖碼」名額難求下,新安 排固然有助學生返回內地,但目前細節不夠清晰, 尤其行李並非一時三刻收拾得完,亦擔心或會錯過 通知電郵,「假如收到通知後因事未能趕及出發, 又是否可以有第二次機會?」她坦言,如未能及時 取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恐會錯過返回內地的機 會。 至於就讀天津大學四年級的葉同學,六月下旬 返港,本來打算開學後返回內地。她表示,曾申請 深圳健康驛站「搖碼」,但申請一個星期仍然無果, 最終在政黨協助下成功獲安排「金巴」,周四啟程回 到內地,再完成「7+3」酒店檢疫。然而,隨著颱風 「馬鞍」未來數天吹襲華南沿岸,葉同學的行程或有 變數,倘周四「金巴」停駛,預料未能趕及返回內地 開學。隨著宣布「人文關懷通道」新安排,葉同學表 示將作為「後備方案」,即使行程有延誤亦能盡快回 到內地。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打風或阻行程 天津留學生列後備方案 B2B展覽鬆綁 黃碼者25日起可入場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公布便利港生入境內地就學 的措施。 朱永倫攝 ■北上升學港生可經「人文關懷通道」,從陸路口 岸入境內地。 目前有約一萬八千名香港學生於內地的大學院校升學,其中 約三千人屬本科新生。當局二十三日公布便利措施,有需 要港生須在周五前填妥網上表格,提供個人資料及內地院校的修 讀證明、修讀年級等,教育局將提交內地相關部門核實,安排學 生優先入境,並以電郵通知申請結果及出發日期等。蔡若蓮形容 今次「急事急辦」,通知期或僅是出發前一天,建議學生「要有隨 時起行的準備」。至於特別安排料有多少學生受惠,要待收集數 據後始能確認。 新生逾期註冊可留學籍 蔡若蓮指,廣東省政府將港生納入陸路口岸的「人文關懷通 道」,增加經深圳或珠海入境內地的本地學生名額,隔離酒店的 名額亦會有相應調動。航空公司亦會增加香港前往內地城市的航 班,並安排香港學生經特定途徑優先訂機票。同時,港府正與澳 門政府商討,安排學生先到澳門隔離,再經澳門機場或拱北口 岸,入境內地。 她坦言,按照目前安排,學生仍有機會未能趕及開學,但當 局已與國家教育部協調,內地院校將安排學生網上學習,未能趕 及註冊的新生亦可保留入學資格。 對於有建議以包機形式接載學生,蔡若蓮指港生的升學地點 分散,「包機形式安排學生北上,未必最方便學生直接到達目的 地。」至於包車形式接載學生,須視乎有需要的學生人數及口岸 的通關名額,再行疏導。礙於香港和內地檢疫政策不同,「短時 間無法達成共識」,未能安排學生在港閉環檢疫,直接北上。 至於特別安排會否恆常化,便利港生在長假期後返回內地。 蔡若蓮稱「人文關懷通道」在疫情下需求甚殷,強調今次是特殊情 況下的特別安排,又建議港生於內地大學就讀時,爭取機會善用 空餘時間考察和學習,「如非必要都應避免為口岸增加壓力。」 議員憂未及取陰性證明 學友社升學輔導顧問吳寶城認為,特別安排對未能出發的港 生是「擔心中有點安心」,他們仍要憂慮何時、是否能趕及準備離 港;而報名周五截止,屆時當局始掌握情況,安排學生前往內 地,而抵埗後須隔離十日,料學生未必趕及開學。立法會教育界 議員朱國強認為,當局安排「遲咗少少」,雖然學生未必趕及開 學,但「保留學位、網課等安排,相信也可補救到。」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則憂慮,學生過關前未能及時取得二十四 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建議教育局與醫務衛生局協調。協 助內地院校港生的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估計,目前已有一半港生返 回內地,預料新安排實施後一兩日,就能疏導其餘學生。 至於經澳門隔離前往內地的方案,他批評是不切實際,因為 澳門酒店租金可達千元一晚,相較於珠海約三百元一晚,吸引力 有限。 北上升學「開通」港生優先入境 須周五前網上登記 航機加班特准訂票 政府二十三日宣布大致延續社交距離 措施,並調整場地限制,讓疫苗通行證被 區分為「黃碼」的人士可於周四起在符合特 定要求下參與「企業對企業(B2B)」會議及 展覽。商界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有助香港 恢復與國際的聯繫,但促請同樣容許有關 人士進入公眾展覽,並逐放寬至七天全部 居家監測。 場內人士須全程戴口罩 發言人指,香港每日新增個案升至超 越六千宗,主要因為社會經濟活動復常但 Omicron變異病毒株BA.4和BA.5亞系佔比 例上升,故會於下一個十四天周期大致延 續現行社交距離措施。 就會議及展覽而言,當局考慮到業內 人士參與「企業對企業」專題貿易展覽及有 關活動的性質與上班類同,並有別於其他 大規模群組聚集,所以平衡社會及經濟活 動需要後,將調整有關進入場地的限制。 由本周四起,在符合特定要求下,從 海外地區或台灣抵港人士被區分為「黃碼」 期間,可參與於公眾娛樂場所及活動場所 舉行的「企業對企業」會議及展覽。要求 包括場內所有人士於活動期間均須全程佩 戴口罩,但講者致辭時不在此限;有關活 動必須主要屬「企業對企業」性質;以及主 辦單位須要求參與人士事先登記,方可進 場。 至於其他涉及較多本地公眾人士參與 的大型會議及展覽,相關舉辦機構亦可向 政府提出申請。當局審視相關情況後,如 認為情況合適並對香港經濟發展有裨益, 可考慮提供便利安排。 貿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歡迎,認為為 有意到港參加國際會展的人士帶來方便, 為香港與國際恢復正常交往走前了一步。 但他提出,「企業對企業」及公眾展覽二合 為一已成為全球業界的趨勢,尤其以生活 時尚行業的展覽更為明顯。 他續稱,貿發局於過去兩個月成功舉 辦香港書展及美食博覽兩項大型公眾活 動,分別錄得八十五萬和四十萬人次,證 明會展業界、參展商及活動參與人士都遵 守衛生措施,希望政府考慮同樣容許黃碼 人士進入公眾展覽。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會亦認為,新措施 可以向國際市場釋出訊息,鞏固跨國企業 和商家對香港的信心。雖然入境人士現時 仍需進行三天酒店檢疫,但相信這是好開 始和正確方向,期望當局繼續循「外鬆限 制、內增便利」的方向,逐步放寬至七天 全部居家監測,並允許黃碼人士參與所有 毋須除去口罩的活動。 新學年即將展 開,受通關及隔離設施 限額影響,內地升讀大 學的港生或未能如期開學。教育局二十三日公布便利港 生入境內地就學的措施,有需要學生須在周五前網上登 記,安排優先入境內地,廣東省將港生納入「人文關懷 通道」名額,並調動隔離酒店;航空公司亦加開航班, 容許港生優先訂票。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提醒,當局或在 出發前一天通知學生,建議他們有「要有隨時起行的準 備」。有立法會議員要求當局協調,確保學生及時取得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本報記者蔡健行香港報道 人文關懷通道 ■航空公司因應新措施,增加 香港前往內地城市航班,安排 學生經特定途徑優先訂票。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