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報料熱線: 626-956-8200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A2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FBI ○ FBI FBI ○ ○ FBI ○ FBI / FBI 美國之音報道,根據美國商務部下屬的主管 出口管制政策的工業與安全局發布的聲 明,清單涉及的7家實體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 九研究院第772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第502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第513研究 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3研究所,中國電子 科技集團第58研究所,以及珠海歐比特太空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稱保護敏感技術 工業與安全局在聲明中說,這些實體被列 入出口管制清單,是因為他們的活動「不符合美 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尤其是獲取並試 圖獲取美國原產的物項以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 (PRC)的軍事現代化努力。」 被列入黑名單後,任何供應商在向這些中 國實體提供美國的商品或服務前需要申請許可 證。 主管工業與安全的商務部副部長艾倫.埃 斯特韋斯在一個聲明中說:「支持太空和航空航 天活動的美國技術不應被用於支持PRC的軍事 現代化。我們不斷監視這些部門的技術被挪用 轉移的證據。」他還說:「中國的軍民融合計劃 要求BIS保持警惕,在必要時採取有力行動保護 我們的敏感技術。」 工業與安全局說,加上最新的這7家中國實 體,美國已將約600家中國實體列入了實體清 單,其中110多家是自拜登政府執政以來新增 的。 除實施出口管制外,拜登日前還簽署《芯片 和科學法案》,提出以大量投資與稅賦減免提振 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並且讓芯片製造業重回 美國。同時對半導體業到中國投資設限,尤其 是先進製程。 《日經新聞》評論稱,這是「逼著半導體公司 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選擇」。報道說,事實上, 美國早就在多項半體技術上對中國「卡脖子」, 最近又對EDA軟件設限,讓中國半導體業發展 阻擋在2nm至5nm製程之間,對中國而言無疑是 雪上加霜。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表 示,美國芯片法案推出後,國際新產能、資金 不能進入中國,除會讓中國的IC設計與生產受 壓縮外,也會連帶使中國在新興領域的競爭優 勢受限制,例如電動車、車用電池或跟5G相關 的一些鏈結的發展會受到很大影響。 傳德擬拒中資入股漢堡港 除美國對中企接連設限外,德國政府為避 免增加對華依賴,打算否決中國航運巨頭中遠 海運入股德國第一大港漢堡的貨櫃碼頭。漢堡 是歐洲和中國海路重要的轉運站,目前漢堡港 處理的貨櫃有1/3來自或即將運往中國。 德國媒體報道指,近年來德國對與中國經 濟合作的態度變謹慎,2020年否決了中國航天 科工集團收購雷達技術公司IMST;今年4月阻 止北京誼安醫療集團併購呼吸器製造商Heyer Medical。去年底上台的德政府,更將減少對中 國依賴訂為政策目標,預計明年初公布新的中 國戰略,反映對中國的強硬立場。 美國出口管制清單 新增七家中國實體 涉及航空領域 美企提供服務 需申請許可證 美國商務部23日 以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 擔憂為由,再將7家中國實體列入出 口管制清單。這些實體主要涉及航 空航天領域,被列入黑名單後,任 何供應商在向這些實體提供美國的 商品或服務前需要申請許可證。 本報訊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按計劃在23日上午會見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重點討論台灣問題。這顯 示,雖然美國眾議院議長普洛西訪問台灣已經過 去三個星期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外交對峙也在 持續,但兩國間依然能通過派駐大使保持溝通。 美國國務院22日晚宣布了謝爾曼與秦剛的會 見安排,但沒有具體說明會談的議題。由於北京 不滿普洛西訪台,不僅一連多日在台灣周邊實施 前所未有的高強度實戰化「封控」演習,還單方面 切斷或中止了與美國在軍事、違禁藥品管控和氣 候變化等多個領域的合作與溝通渠道。 美國方面一再表明,普洛西訪台並沒有改變 美國長期以來實施的一個中國政策,並多次呼籲 北京不要作出過激反應、恢復與美國在多個重要 領域的合作,但未得到北京的積極回應。然而, 雙方通過各自派駐對方的大使進行接觸的渠道目 前看來繼續暢通。 22日,中國外交部網站刊登了發言人的聲 明,提到在普洛西抵台後,外交部副部長謝鋒第 一時間緊急召見伯恩斯大使,代表中國政府向美 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並且在美方針對中 國做出的反應發表所謂「歪曲事實」的評論後,謝 鋒在8日晚再次召見伯恩斯。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 翰.科比說,在中國軍隊展開「封控」台灣的軍 事演習後,白宮在4日晚召見了中國駐美大使秦 剛,告訴他那些軍事行動「讓台灣、我們以及我 們在世界各地的夥伴感到關切。」 不過,兩國之間的大使外交目前也遇到挫 折。6個月前走馬上任的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日 前對CNN表示,中國對普洛西訪台做出了過度反 應,稱這是北京當局製造的危機。之後中國外交 部網站刊登發言人的聲明,抨擊伯恩斯的言論, 稱他的有關表態「顛倒黑白」,再次暴露了美方的 「強詞奪理和霸權邏輯」。中國官媒稱,伯恩斯這 些評論與他作為高級外交官的身分「極不相符」。 在中美因台灣問題關係惡化之際,歐盟外交 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22日表示,他對近期 台海局勢升溫表達「嚴重關切」,並稱歐盟可在台 海危機中充當「調解人」角色。他說所有人都捍衛 台灣發展其政治體制的權利,但同時也非常謹慎 處理,且試圖避免與中國直接對抗。 美國位於西太平洋的重要軍事基地關島,正 在進行導彈防禦系統的升級改造。多位軍事專家 表示,目前關島的防禦能力不足以應付中國的全 面導彈攻擊,亟需盡快升級成功,以提高關島在 危機爆發後的存活能力。 美國軍事媒體「戰區」報道指,美國導彈防禦 局局長、海軍中將喬恩.希爾日前出席2022年太 空與導彈防禦研討會,透露了在關島建立大幅升 級的防空反導系統的進展情況。希爾表示,關島 現在面臨著「進化的威脅」,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威 脅,包括越來越先進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新 的高超音速武器,甚至來自太空的潛在威脅,這 些威脅可能同時從多個不同的平台發動攻擊。 希爾在會上表示,美國2023財年預算草案包 含了導彈防禦局在關島的彈道導彈防禦能力和高 超音速導彈防禦能力計劃,而美國陸軍則負責 巡航導彈防禦系統,這兩個系統在能力上有所交 叉。但關島防禦系統的攔截器、傳感器、指揮和 控制節點以及其他組成部分的確切數量尚未最後 確定。報道稱,美國導彈防禦局和陸軍目前在關 島提供有限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防禦系統,包 括「薩德」系統以及配備以色列製造的「鐵穹」系統 的試驗型部隊,後者具備反巡航導彈能力。 關島是美國最西端的領土,被稱為「美國一 天開始的地方」。那裏離美國本土很遠,反而離 東亞大陸比較近,距離台灣2700公里。第二次世 界大戰期間,關島在珍珠港事件不久後被日本佔 領,二戰結束後成為美軍在第二島鏈最重要的軍 事基地之一。美國之音引述夏威夷東西方中心資 深研究員饒義的話指,關島在台灣突發事件中至 關重要,它離預期的衝突爆發地點足夠近,可以 作為後勤樞紐,但也足夠遠,中國的一些武器系 統難以打擊關島。 ■美國海軍洲際導彈潛水艇內華達號今年初 抵達關島。 資料圖片 頂級搜查何故 舉世矚目待下文 謝爾曼會見秦剛 商討台灣問題 美升級關島防禦 部署先進彈道導彈 ■美國出口管制清單新列入的7家中國實體主要涉及航空航天領域。圖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自主研製的整體式固體火箭發動機。 資料圖片 美國聯邦調查局︵ ︶日前突然搜查前總統特朗普的 居所海湖莊園,由於事件時機敏感,引爆政治風暴。特 朗普持續表達憤怒,稱此舉﹁如同對民主的偷襲﹂ ,並宣 稱整個國家都對此感到﹁憤怒﹂ 。白宮則否認三連,表示 拜登對此事﹁不干涉、不知情、不參與﹂ 。 特朗普極大可能在二 二四年再代 表共和黨參加總統選舉,當前,他正帶 領多名共和黨員搶奪中期選舉的國會及 地方政府職位。在此敏感時機 八 日晚突擊搜查特朗普的私人住所海湖莊 園,並取走了十一份機密文件,其中一 部分被標記為﹁絕密﹂ 文件。據悉, 指 查特朗普涉嫌的三項聯邦罪名,包括違 反︽反間諜法︾ 、妨礙司法公正以及非法 處理政府文件。如果被定罪,特朗普將 面臨最高十年監禁。民主及共和兩黨相 互攻擊,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針鋒 相對,事件已演變為重大政治風暴。外 界憂心,十一月的中期選舉恐會變得更 情緒化和暴力化。 在搜查事件發生之前,特朗普早已 涉及多宗檢控,包括干預二 二 年喬 治亞州的總統選舉、他和家族成員正被 控涉嫌金融詐騙等等,其中最嚴重的一 樁是指其嫌煽動國會暴亂。這些檢控 若有一項成功,都可能令特朗普無法再 選總統,甚至陷入囹圄。一直以來,特 朗普就指責總統拜登和民主黨將司法﹁武 器化﹂,對他進行政治逼害,以阻止他捲 土重來再奪統寶座。其支持者更是將 種種指控稱為對特朗普的﹁政治迫害﹂ 。 此次 大舉搜查特朗普大宅,在特朗普 及其支持者看,更是坐實﹁政治逼害﹂ 之說。特朗普形容突襲搜查是出於﹁政 治,而不是法律原因﹂。 特朗普在自創社 交媒體平台上播出一段競選風格視頻, 呼籲﹁每一個愛國的美國人站出來﹂ ,﹁請 立即前來捐款,公開與我站在一起,反 對這場獵巫行動﹂。有分析稱,實際上, 特朗普是借機提前吹響了二 二四年總 統大選的號角。與此同時,不少共和黨 議員同樣大力聲援特朗普,呼籲選民投 票給共和黨,揚言只要共和黨在中期選 舉重奪眾議院和參議院控制權,就會對 、司法部追究到底。 值得憂心的是,無論事件發展如 何,勢必都會令本就趨向分裂的美國社 會更加分裂及民粹化。早在去年十月, 一項針對美國人的民調就顯示,有關﹁美 國當前現實是,我更贊成藍 紅州脫離聯 邦,成立各自國家﹂這一調查內容,約有 五成二的特朗普支持者認為是,約四成 一的拜登支持者也贊成這一想法,此調 查令多方震驚。而時至今日,兩黨及特 朗普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鴻溝越發加 大加深。雙方越發被情緒裹挾,隨時誘 發暴力衝突。今年初的美國民調顯示, 民眾愈來愈認同政治中可採用暴力,有 三成四受訪者同意﹁某些時候採取暴力對 抗政府是合理的﹂。今次搜查風波後, 局長透露,有網民留言,恐嚇執法人 員人身安全並將威脅還化為行動。美國網絡和社交媒體甚 至出現了許多煽動暴力和﹁內戰﹂ 的帖子。 距離美國中期選舉不足三個月,這場政治風暴走 向,將如何深刻影響美國局勢,仍有待觀察。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