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 報料熱線: 626-956-8200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B4 50文物展「敦煌故事」 數碼時光隧道賞壁畫 文化博物館 複製榆林石窟 展覽亦會展示複製的「榆林窟第 二十五窟」,它是少數在吐蕃統 治甘肅瓜州初期開鑿的石窟,被譽為 「藏於幽谷的藝術明珠」。另一展館則 主要介紹出自莫高窟第十七窟的絹本 佛畫「報父母恩重經變」。展館外印有 一比一的畫作,館內則以多媒體方式 呈現畫中的十五幅連環故事圖,描繪 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 是次展覽最矚目展品為來自公元 八、九世紀的「彩繪大日如來佛鎏金銅 頭像」,此像造型糅合了吐蕃及中國元 素,屬一級文物,亦是第一次到港展 出。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二十三日在展 覽開幕禮致辭時表示,香港與敦煌均 為東西文化交匯之地。香港憑藉中 外文化匯聚的優勢,近年致力打造文 化產業。國家「十四五」規劃更明確支 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 心,既為產業發展培育新優勢,同時 透過不同文化項目,讓年輕人以至廣 大市民體會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贊助展覽的香港賽馬會、其主席 陳南祿在致辭時表示,這是馬會第三 度支持康文署舉辦與敦煌文化藝術相 關的大型展覽,每次都口碑載道,掀 起全城熱話。除了親身前往敦煌,這 個展覽是目前大家能欣賞這個神奇國 度的非凡藝術、共沾祥和睿智的最好 時機。 展覽亦同時舉辦多元化的教育活 動,包括講座、導賞團、音樂節目 等,加深大眾對敦煌藝術的了解。展 覽入場費為成人十元,全日制學生、 殘疾人士及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半價。 敦 煌 石 窟承載著數千 年歷史與文化,是中國獨具 特色的文化藝術瑰寶。位於 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由今 日起至十一月二十一日舉行 「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 展覽,是政府與敦煌研究院 第三度聯手合辦大型文物展 覽。今次展出約五十件敦煌 文物,包括「彩繪大日如來 佛鎏金銅頭像」等約二十尊 文物真跡及十九幅絹畫臨摹 本等,更特製數碼時光隧道 展出近百幅壁畫特寫。 臨近中秋佳節,有環 保團體進行一項調查,了 解香港月餅消耗情況。調 查結果顯示,去年每個家 庭平均浪費一點七四個月 餅,較前年的平均一點零七 個,上升約七成。團體推 算,去年全港共浪費了超過 四百六十四萬個月餅,較前 年的二百八十八萬個,大幅 上升百分之六十一,創歷年 調查新高。 升幅逾6成創新高 環保團體食德好及綠色 社區於七月至八月,以網上 問卷形式訪問逾三百個家 庭,發現有吃剩月餅的家庭 比例由前年的百分之三十增 至去年的百分之四十三,反 映浪費月餅問題愈趨嚴重。 受訪者表示購買月餅大多作 送禮用途,平均每個家庭會 購買一點四三盒月餅送禮, 較前年上升超過四成半。 至於月餅包裝浪費方 面,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產生 的月餅包裝廢料可多達七千 萬件。調查中逾八成受訪者 認為問題嚴重,另有近七成 受訪者有回收月餅包裝的習 慣,當中超過六成人表示, 因回收位置便利而促成他們 養成回收習慣。 「食德好」高級項目主任 (回收及社區教育)黃煒霖認 為,疫情相對回穩,加上消 費券效應促進經濟活動復 甦,料今年月餅銷售量較去 年上升。他呼籲,市民購買 月餅送禮前,先了解對方口 味,又鼓勵市民將多出來的月餅,贈 予朋友或基層社群,減少丟棄月餅的 機會。他又建議,生產商盡量使用包 裝及可回收物料,政府亦應研究立法 規管包裝,並加強環保宣傳。 ■中秋節臨近,環團呼籲市民減少丟 棄月餅。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公屋聯會轄下關注公屋重建聯席二十三日公布 《舊邨重建藍圖研究報告》,建議在二○二二/二三 年至二○二六/二七年為八條屋邨,包括和樂邨、 石硤尾邨未重建部分、彩虹邨、南山邨、富山邨未 重建部分、馬頭圍邨、西環邨和健康邨第三期, 優先啟動重建,並在後五年或待定時間重建模範 邨、葵盛西邨、彩雲(二)邨、坪石邨、梨木樹(二) 邨和象山邨,以每公頃平均可建公營房屋單位約 一千三百個計算,重建十四條屋邨最多可新增三萬 五千五百七十個單位。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假若估算每公頃平 均可建公營房屋單位約一千三百個計算,重建十四 條屋邨最多可新增三萬五千五百七十個單位,該數 字接近一年長策目標;重建屋邨是希望在改善舊屋 邨居住環境時,亦有助增加更多單位。 聯席委員莫健榮講解彩虹邨重建建議時提到, 該邨樓齡接近六十年,石屎剝落和鋼筋外露情況隨 處可見,更曾經有剝落石屎擊中居民,有八成多居 民都希望愈快重建愈好。他表示,宏照道公營房屋 發展第二期只距離彩虹邨五至十分鐘,故建議該地 預留千多個單位去分階段以「螞蟻搬家」形式逐步重 建彩虹邨,由於彩虹邨是大型屋邨,而在完全重建 後,便可逐步規劃重建九龍東其他舊屋邨和鄰近的 坪石邨。 公屋聯會倡分兩階段重建14屋邨 ■是次展覽將展出約五十件文物,包 括彩繪大日如來佛鎏金銅頭像。 ■開幕禮嘉賓以視像形式,與敦煌研 究院院長蘇伯民打招呼。 464 ■「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展覽今日 開幕,入場者可近距離欣賞壁畫。 梁譽東攝 ■多幅壁畫化身時光隧道,帶市民 一睹敦煌之美。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 二組指揮官賴恩寧表示,本月 十六日晚上十時許,海關行動課區域 巡邏船在香港西面水域進行反走私巡 邏,其間截查一艘報稱由香港駛往澳 門的內河船,船上載有十九個貨櫃和 四男一女船員,關員查看載貨艙單, 發現貨櫃載運不同種類貨品,涉及多 名寄貨人和收貨人,資料非常混亂, 部分不齊全和不準確。 經搜查,在十二個貨櫃搜出約 十二萬件懷疑走私貨物,包括約八萬 八千件化妝品、逾一噸花膠、三千多 罐配方粉、二萬五千件電子零件,還 有一千五百隻觀賞用的寄居蟹,以及 月餅、電子產品和藥物等,總值約 四千三百萬元,相信部分貨物供應澳 門,餘下轉往內地。 此外,搜獲的電子產品包括數百本 電子書,經檢查後是全新出版書籍,並 無違法內容。海關其後鎖定多家寄貨公 司調查,拘捕四十九歲涉案女子。 海關指,今次是兩個月內破獲同 樣手法和路線的走私往澳門案件,過 往走私分子會將所有貨物集中放在數 個貨櫃,今次則將大批貨物分散不同 貨櫃,每個貨櫃都載有申報的貨物, 另夾雜走私貨物,關員要經長時間才 能將所有走私貨物搜出,相信不法分 子企圖魚目混珠減低被偵緝的機會。 另外,今次緝獲的物品是以往水 貨客經陸路口岸旅客通道經常攜帶的 物品,在內地需求殷切,如成功偷運 到內地可逃避逾五千萬元稅款,利潤 非常豐厚。 一名疑有精神病青年,二十三日晨持利器 闖入荃灣一劏房單位,指嚇女戶主聲稱「要殺 人」及施襲,男戶主折返後,與妻子奮力將其 制服交予警員拘捕。 疑有精神病的姓黃男子(三十三歲), 涉嫌「嚴重入屋犯法」及「未能出示身分證明 文件」被捕 。現場為眾安街一劏房單位, 二十三日晨七時許,姓王(四十四歲)男戶主 離家上班,只有妻子及兩名年幼兒子在家, 其後黃拍門詢問有否養狗,她認為「白撞」立 即關門,黃突踢開大門,持剪刀及螺絲批闖 入,指嚇稱「要殺人」,又欲拖王妻至屋外, 她掙脫返屋致電丈夫,王迅速返家,驚見九 歲幼子遭「叉頸」,與疑人糾纏。 王妻見狀加入戰團,其間王撞及窗戶受 傷,長子見狀報警,最終夫婦合力制服疑 犯,交由警員拘捕。 王額頭、頸及手傷,九歲兒子頸傷,而 黃則額頭受傷,三人同告送院。 本報記者梁國峰香港報道 失常青年持利剪闖劏房稱「要殺人」 香港與澳 門海關本年六 月展開聯合行動,偵破一宗 利用內河船走私貨物到澳門 的案件,近期發現走私分子 再利用前往澳門的內河船進 行走私,上周成功截獲一艘 前往澳門的內河船,從船上 十二個貨櫃搜出大批走私貨 物,包括超過一噸花膠,總 值約四千三百萬元,拘捕一 人。 本報記者梁國峰 香港報道 油麻地街頭發生命案, 有市民二十三日傍晚在上海 街目睹四名大漢,將一名男 子由一幢大廈抬往附近公 園,事主疑被人施襲至重傷 昏迷,四名大漢其後離去, 傷者送院經搶救後不治,警 方其後持盾牌登樓拘捕十多 人。 二十三日傍晚六時許, 警方接報指一名看似醉酒男 子,被四名大漢挾持步出上 海街一幢大廈,當中兩人挽 著事主胳肢窩前行,兩人尾 隨,四人將事主帶至上海街 與登打士街交界休憩公園一 角,有街坊稱事主遭拳打腳 踢,另一目擊者大喊「唔好打 喇」,唯喝止不果,四人其後 拔足逃去。 街坊上前發現事主昏 迷,馬上報警,救護員到場 為其進行心外壓急救,再由 救護車送院,惜經搶救證實 不治。警員封鎖現場及翻查 閉路電視片段調查先後拘捕 十多人,另外發現一名男子 昏迷,但仍有呼吸,疑曾吸 食毒品,由救護車送院治 理,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正 就命案展開調查。 本報記者尹敬堂香港報道 包括觀賞寄居蟹 寄貨公司拘1人 ■海關上周截獲一艘前往澳門的內河船,搜出大批懷疑走私貨物。 梁國峰攝 ■警員拘捕十多人,涉嫌與男子死 亡事件有關。 尹敬堂攝 網購求職詐騙拘9男女 觀塘警區副指揮官陳彥宓署理 高級警司表示,警方拘捕八男一 女,涉嫌近日十二宗騙案,疑在網 上向出售貴價貨的賣家要求交易, 又發布高薪招聘廣告,欺騙求職者 存入小額現金予貨主戶口,再修圖 更改交易銀碼,欺騙貨主將貨物交 予求職者,收取後放售圖利,求職 者卻不獲報酬,估計涉款約六十六 萬元。 本報記者楊偉亨香港報道 ■被懷疑精神病漢襲擊的劏房男戶主及九 歲兒子送院治理。 ■警員檢獲剪刀及螺 絲批。 梁國峰攝 ■搜獲的懷疑走私貨品包括 用作觀賞的寄居蟹。 ■懷疑走私的電子產品包括 抽濕機。 4 海關截赴濠江走私船 檢逾噸花膠等4300萬貨 調查:港去年浪費萬個月 餅 男子疑遭 煞抬至公園毆斃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