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022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矽谷科技 報料熱線: 626-956-8200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B4 查詢電話 : 626-956-8200 金虎 寄回保用卡 可參與 金虎 大抽獎 勿失良機 !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布,過去數 年逐步推出的特斯拉「全自動輔助駕駛」 (FSD)測試版正式提供予北美車主,只要 從車子屏幕要求並付費即可享受相關功 能。 FSD測試版於2020年率先向少數車主 推出,其後逐步擴大適用人數,截至今年 10月已有16萬名車主可以使用相關功能。 司機需要滿足特斯拉內置的「安全指數」 (Safety Score)所訂下的安全標準,還有使 用該公司自動輔助駕駛功能Autopilot紀錄 最少100英里,方可取得FSD這項功能。 過去數周有報道指這些要求已經鬆 綁。專門報道特斯拉新聞的網站Teslarati 報道,特拉斯車主毋須滿足任何指定要 求下便可取得FSD測試版。馬斯克聲稱該 功能如今已適用在北美提出要求的「任何 人」,暗示這些要求已不再執行。 特斯拉的輔助駕駛技術一直深受監管 部門的嚴格審查,更不用說該公司對這項 技術的宣傳方式。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 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調查特斯拉電動 車使用Autopilot時撞向緊急車輛的一系列 事件,而聯邦司法部亦據報已展開同類 調查。加州車管局(DMV)亦指控特斯拉, 就其自動駕駛功能作出「不實或誤導的聲 明」。 取得該測試版取決於車主是否有購買 特斯拉的「全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目前車 主買車時可預付15,000元,或以每月199 元訂用有關服務。根據特斯拉官網,可適 用功能包括辨別紅綠燈和停車標誌並作出 反應,還有在城市街道上自動轉向的選項 則標示為「即將推出」。特斯拉電動子包括 Autopilot輔助駕駛功能,包括「主動巡航 定速」(TACC)為標配,而比FSD降一級的 「增強版Autopilot」則售6,000元,提供自動 停車和智慧召喚(smart summon)等功能。 儘管聲稱全自動駕駛,但特斯拉的 FSD軟體接近Level 2高級輔助駕駛系統, 仍需司機從頭到尾經常監控車子狀況。 本報訊 晶片商英特爾(Intel)宣佈引入號稱全 球首款實時「深偽技術」(deepfake)偵測器 FakeCatcher,利用創新的「光體積變化描 記圖」(photoplethysmography,PPG) 技術 分析視頻中的血流以找出有否使用深偽技 術,據報準確率高達96%。 英特爾實驗室資深研究科學家德米爾 (Ilke Demir)與賓漢頓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奇 夫奇(Umur Ciftci)合作設計FakeCatcher偵 測器。這款實時偵測器利用英特爾的軟、 硬體,運行一個伺服器,並透過一個網頁 平台進行連接。 FakeCatcher與大部份深度學習為基 礎的同類偵測器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從 真實片段中尋求真實線索,而非研究原始 數據尋求偽造跡象。它的方法基於PPG, 後者會測量由活體組織中血管所吸收或反 射的光量。當我們的心臟泵血時,靜脈顏 色會變化,PPG就會找出這些訊號以確定 這支視頻是否偽造。 德米爾接受科技新聞網站VentureBeat 訪問時指出,FakeCatcher獨特原因是因 為PPG的訊號「過去不會用於深偽問題 上」。這款偵測器從臉部32處收集這些訊 號,然後算法將它們轉化為時空地圖,接 著就會決定這支視頻是真實還是偽造。 深偽視頻對全球的威脅與日俱增。 科技顧問高德納(Gartner)資料顯示,企業 將需花上1,880億元用於數碼保安措施防 禦深偽視頻。目前來說,偵測程式一般需 要上傳視頻進行分析,需花數小時才有結 果。 英特爾表示,社交平台可使用這款 偵測器,阻止用戶上傳具傷害性的深偽 內容,新聞媒體亦可用它避免刊登合成視 頻。 本報訊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 測試版可付費使用 英特爾新款偵測器 可辨別視頻真與假 機器人能沿球道打高爾夫球並 不新鮮,但製造一個能進行一場短 高爾夫賽的機器人則更為複雜。據 engadge t報道,德國帕德博恩大學 (Paderbo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設 計的Golfi,可用神經網路計算出推杆 的排列方式以及從球場任一個地方擊 球進洞的難度。 該機器人用微軟Kinect 3D相機 拍攝一張草皮快照,模擬出從不同位 置的數千次隨機擊球,考慮了草皮 的滾動阻力、球的重量和起始速度 等因素。帕德博恩大學博士生容克 (Annika Junker)告訴IEEE Research, 用這些模擬高爾夫擊球訓練Golfi需要 5分鐘,而團隊將真實的擊球資料輸 入系統用了30到40小時。 一旦Golfi確定了該出手的位置, 就會滾動到球邊,使用帶推杆的皮帶 傳動齒輪軸進行推杆。不過,該機器 人並不是每次都能把球打進洞裡。容 克表示,機器人在60%-70%的時間 能把球打入洞,準確率仍比大多數業 餘高爾夫球手更高,至少Golfi不會像 《高爾夫也瘋狂》(Happy Gilmore)裡 那樣失控。 不過,Golfi有時也會碾過球,令 球移位。研究人員只是在實驗室裡測 試了機器人,而現實世界中的情況, 比如草皮被掀起或者有陡坡的草地, 可能會給依靠鳥瞰圖的系統帶來問 題。 無論如何,研究人員沒打算造出 一個能與PGA美巡賽職業選手競爭的 機器人。他們希望在Golfi中使用的科 技可以用於其他機器人應用。Golfi相 關論文的共同作者帕德博恩大學的博 士生費特考(Niklas Fittkau)說,「你也 可以把它用到解決其他問題上。你對 這個問題系統有一些了解,可以進行 一部分建模獲得一些數據,但不能對 所有東西進行建模。」 早在2016年,一款名為LDRIC的 機器人在高爾夫美巡賽上一杆進洞。 本報訊 自從上個月非處方助聽器上架以 來,助聽器和可聽設備之間的界限已 經模糊不清。一項新的iScience研究 稱,一對價值249元的蘋果無線耳塞 AirPods Pro有時可以和通常要花費數 千元的處方助聽器一樣好。但問題並 不那麼簡單。 研究人員招募了21名參與者,測 試第二代AirPods和AirPods Pro、售價 1萬元的高級助聽器,以及售價1500 元的基礎助聽器,四者的表現如何。 參與者被要求在佩戴每種設備時逐字 逐句地重復讀給他們的短句。結果發 現AirPods Pro在安靜環境中與基礎助 聽器相當,只比高級助聽器稍差。第 二代AirPods在四種設備中表現最差, 但總比沒有好。 從成本角度來看,研究結果令人 鼓舞。AirPods比助聽器便宜得多。處 方助聽器每隻耳朵平均花費2300元, 而且不在醫保範圍內。 約有3000萬美國人可以從助聽器 中受益,但由於羞恥感、成本和配助 聽器的漫長過程,大多數人都沒有佩 戴。相對而言,非處方助聽器的價格 從99元到1000元不等,而且不需要醫 生處方。 AirPods配備了一些與聽力有關的 無障礙功能,包括實時聆聽和對話增 強功能。前者可以讓用戶放大聲音, 而後者是一種自定義的透明模式,可 以將聲音與背景噪音隔離。 據研究作者稱,AirPods Pro更像 是個人聲音放大產品(PSAPs),比助 聽器更實惠,但不能根據個人的聽力 損失進行定制,而是放大所有聲音。 它們也適用於聽力正常但希望得到 一點刺激的人,例如,需要聆聽細小 微弱的聲音的狩獵者和觀鳥者。而且 PSAPs不受美國FDA的監管,可能不 符合助聽器的最大聲音輸出或質量要 求。 本報訊 機器人打高爾夫 精準度達六七成 蘋果耳塞可助聽 仍難取代助聽器 Trapview開發了一 個可捕捉 和辨別害蟲的裝置,能預測牠們如 何擴散,作為一種預警。 Trapview暨母公司EFOS執行 長斯特凡契奇(Matej Stefancic)說︰ 「我們已建立全球最大害蟲照片數據 庫,使我們能以最佳方式真正使用 基於AI的現代電腦視覺。」 當氣候變化造成害蟲擴散,擾 亂沙漠蝗蟲等破壞性害蟲的遷徙模 式,斯特凡契奇希望新裝置能助農 夫以更快又更具智慧的介入方法挽 救農作物。 Trapview裝置利用費格蒙吸引害 蟲,然後裝置內的相機把牠們拍下 來,接著AI會將圖像和Trapview數據 庫進行交叉引用,能辨別逾60款品 種,例如傷害蘋果的蘋果捲葉蛾和毀 損生菜和蕃茄的蕃茄夜蛾。當辨別出 來後,系統會納入位置與天氣數據, 繪製出昆蟲可能影響的地圖,透過應 用程式將結果傳送給農夫。 斯特凡契奇表示,取決於地形 和農作物的價值,一個陷阱可涵蓋 數公頃至逾百公頃。裝置有不同大 小和形狀,可以針對農作物和景觀 而訂製。他稱有時一隻昆蟲便可觸 發警報,亦可能捕捉數百隻,但仍 無理由擔心。 Trapview應用程式也會計算何 處和何時最佳使用殺蟲劑。斯特凡 契奇稱,Trapview可大幅減少化學 噴劑使用和農夫前往農田的需要。 他又稱透過減少農夫開車前往農田 和生產與運送殺蟲劑造成的排放, 這種技術亦對氣候有幫助。 T r a p v i e w 現有 5 0 人, 9 月 收到1 , 0 0 0萬元投資經費。除了 Tr apv i ew,現時也有同類裝置出 現,例如太陽能害蟲和相機識別系 統iScout和利用AI透過害蟲翅膀拍打 聲作出識別的裝置FlightSensor。 FAO農業官哈迪(Buyung Hadi) 指出,傳統害蟲管理通常出於反 應行動,而非採取主動方法,因 此Trapview等公司的解決辦法代表 轉變,「如結合安全又永續的解決 辦法,例如生物控制,預測型技術 可以促進過度至更永續的農作物保 護」,但他警告這些技術的數據質素 是一個關鍵。 Tr apv i ew稱自2012年成立以 來,已向50多國出售逾7 , 500個裝 置,主要放在意大利、法國、西班 牙、美國和巴西,針對葡萄、蕃 茄、橄欖、芸苔、棉花和甘蔗等農 作物。 人工智能預測蟲害趨勢 保護農業免受巨大損失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指出,害蟲 每年毀掉全球四成農作物,造成2,200億元經 濟損失。面對害蟲威脅,斯洛文尼亞公司Trapview正利用 人工智能(AI)力量協助解決問題。 能深入分析 會發出警報 提解決方案 ■利用Trapview偵測害蟲。 EFOS 本報訊 ■這款機器人用上微軟Kinect攝像 頭,可打高爾夫。 Paderborn University ■無線耳塞AirPods。 蘋果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