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 A14 06.10.2024 星期一 *優惠於9/30/2024截止,僅限新開辦零售結帳終端服務的客戶。 退款根據之後最低月銷售額而定。 月銷售額$10,000-$50,000可獲$100啟動費退款。 月銷售額$25,000-$50,000並新購買或租賃Poynt終端機;或購買Coverage支付軟 體,可獲$100退款。 月銷售額$50,000以上可獲$200啟動費退款,如新購買或租賃Poynt終端機;或購買Coverage支付軟體,可獲得$200退款。 必須在三十日內啟動使用方能取得啟動退款。 如果商家在三十天內完成啟動服務並於推廣 期間任何一個月內實際銷售額達到$100,000可獲得額外$500退款。每個商家僅限於最多三個地點可獲得退款。退款於啟動使用九十日內發放。有相關條件限制。詳細規範、費用與條件請參閱開戶細則或洽各華美銀行分行。 零接觸支付 為您的顧客提供更快速 便利的結帳方式。 如需了解詳情,請掃描二維碼。 2024年9月30日前開設零售結帳 終端服務,可獲得高達$900的 商家設備費退款* 。 任職人身傷害訴訟組的黎凱豪指,主力負 責人身傷害索償、海員追討欠薪個案。 他說作為民事律師,日常工作與基層息息相 關,以人身傷亡訴訟為例,一般工作流程是 先與當事人會面,提醒對方要準備文件、了 解案件詳情,給予初步法律意見,簡介其在 法律上位置,隨後會開始搜證、蒐集證人口 供等,並須向對訟人了解有否和解可能。只 要申請人資產不超越某限額,案件又有足夠 法律理據,便有機會獲批法援證書。 黎分享,人身傷亡訴訟很多時涉及交通 意外、工傷等不幸個案,因此無論是提出訴 訟還是被訴訟的一方,都有機會表現得情緒 化,作為代表律師,少不免要負責安撫情 緒,「始終受助人面對法律程序壓力也很沉 重,尤其是在身體已受傷的情況下。」有一些 申請人本身是家庭經濟支柱,受傷後精神受 創、情緒不穩,第一次會面已經大哭大叫, 最終會面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作輔導對方情緒。 任職家事訴訟組的容浩翔則說,他處理 的大部分是離婚個案,「最多的是處理涉及 拖欠贍養費,即俗稱『追米飯』,又或者爭奪 子女撫養權。」受助人常見情況包括已分居一 段時間,或另一半有不合理行為例如長期不 回家、不給家用、脾氣暴躁甚或有外遇等, 部分嚴重個案可能涉及家暴行為。在個別個 案,當涉及非婚生子女時,情況就更複雜。 為處理案件,容浩翔會向當事人索取證據, 例如結婚證書、銀行紀錄、子女學生手冊 等,審視婚姻狀況、子女交由誰照顧會比較 理想等。 容浩翔分享,有一個追討贍養費個案感 受十分深刻:一名撫養著兩名孩子的婦女, 前夫再婚後拖欠贍養費達數年,於是透過法 援署向法庭申請入息扣押令,但前夫向法庭 提出反對,個案拖延很久;第一次開庭時男 方態度非常不合作,舉出一堆理由聲稱無 能力支付贍養費等。女方上庭後情緒表現激 動,因兩名孩子已十多歲,處反叛時期,照 顧他們已心力交瘁,還要與前夫周旋法律程 序,內心已接近崩潰,「她每一次和我討論法 律文件,幾乎都大哭一場。」 容浩翔指,家事法庭是很特別的範疇, 「不是純理性,不是白紙黑字的法律可解釋 到,對簿公堂的人往往曾為夫妻,他們之間 的情感很複雜。有些人不肯交或要追討贍 養費,不一定因為經濟問題,金額也未必很 高,而是純粹為一口氣。」 政府於2021年改革法援制度,刑事案件 申請人不能再指定律師代表,交由法援署指 定,民事案件則不受影響。黎凱豪表明,無 論是否由法援署指定,作為法律專業人員, 都一定以申請人利益為前題,但同時由於法 援背後涉及公帑,處理要特別謹慎,「有時候 深入了解案情,知道法律上未必站得住腳, 例如受害人描述受傷情況,未必與案件有關 係,沒合理的索償理據,我們可能需要勸他 取消申請。」 坊間有質疑指法援制度遭濫用,但二人 表示,法援署案件都是面向基層市民,容浩 翔說:「很多時我們與當事人的關係,並非只 談律師費,我們最大職責是為基層發聲。」黎 凱豪亦說,過去數年法援署批出法援證書, 絕大部分是民生性質,司法覆核只佔整體不 足一成,希望社會不必把焦點放在具爭議事 項。 提起法律援助署,不少人可能想起司法覆核案件,過去有人透過申請法援,提 出司法覆核針對政府政策或決定,但其實法援署在民生範疇亦著墨甚多,例如處理 離婚訴訟、贍養費等事宜。法援署兩位負責民事訴訟的律師容浩翔、黎凱豪接受《星 島》專訪時表示,除了處理冷冰冰的法律,法援工作更有意義之處是經常可協助經濟 能力有限的基層市民,渡過生命中困難時間。二人說司法覆核只是佔整體民事個案 極少數,社會不必過分聚焦於有爭議部分。 ▍本報記者林劍香港報道 ▍ 司法覆核只佔少數 助市民渡過困難更有意義 法援律師:見盡民生百態充當基層 「輔導員」 始終受助人面對 法律程序壓力也很沉 重,尤其是在身體已受 傷的情況下。 人身傷害訴訟組 黎凱豪律師 港投公司與 「獨角獸」 簽訂合作 陳茂波料創科圈更活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投資管理 有限公司周三將與一間市場估值10億美元以上 的港產「獨角獸」科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包 括擴大在港的研發投入及人才培訓;推進大模 型在粵港澳大灣區更深入的落地應用,加快推 進區域經濟的數碼化、智能化轉型等。他說, 可以預期隨著港投公司的合作夥伴增加,植根 香港且加大在本地投入的科企數目也會增多, 香港創科生態圈必定更為活躍。政府會透過不 同方法和政策工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 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陳茂波發表網誌文章表示,助力構建蓬 勃的創科生態圈及推動科企與產業的高效協 作,為價值創造提供更有利環境,這正是香 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階段的工作目標之 一。港投公司將發揮資本引導作用及槓桿市 場資源,匯聚更多具潛質的科企和人才,推 動重點產業更深度的協作發展。他相信,港 投公司的好消息將陸續有來。 香港近年大力投資創科發展,積累一定 成績。就以達到「獨角獸」估值規模的科企而 言,正在科學園營運的涵蓋生命健康科技、 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和智慧物流等 範疇。數碼港培育和支持的「獨角獸」企業則 包括數碼經濟、金融科技範疇。這些「獨角 獸」企業合共總市場估值達數百億美元。 政府期待未來有更多本地培育的科企能 晉身「獨角獸」規模,也會積極吸引更多初創 落戶及鼓勵更多年輕人創業。按投資推廣署 2023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去年香港初創企 業數目超過4,250間,按年增約7%,當中約兩 成創辦人來自歐美等地區。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法援律師容浩翔(左)及黎 凱豪(右),以接觸基層市民 個案為主。 盧江球攝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