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統計,2023年台灣人死因排名為癌 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新冠肺炎、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 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 候群及腎病變。十大死因排序多數和2022年 相同,僅新冠肺炎排名從第3下滑到第6,而 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則上升1名,回到 疫情前水準。 衛福部分析,去年全國死亡人數20萬 5575人,雖然人口持續老化,但死亡人數較 前年減少2863人,下降14%,主要因新冠肺 炎死亡人數減少所致。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 表示,去年新冠死亡數較前年減少5705人, 降幅近4成,各年齡層死亡數皆有下降,預估 今年(2024)新冠肺炎可降到台灣人死因第15 名之外。另外,自殺死亡位居2023年台灣人 死因第11位,自殺死亡人數達3898人,較前 一年增加2.9%,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 12.7人;各年齡層中,僅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 首見下降,較前一年下降4.9%,其餘年齡層 有回升到2019年疫情前水準趨勢,且在1到14 歲、15到24歲、25到44歲等年齡層,皆排到 前3大死因。 事故傷害則是十大死因中唯一非疾病死 因,意指「非蓄意傷害事件」。衛福部表示, 去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7063人,較前年增加 110人;其中以運輸事故3068人最多,占比 43.4%,其次是跌倒1665人,占比23.6%。 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事故傷害主要死 因,皆以運輸事故排名居首。0到14歲以意外 溺死排名第二,15到24歲、25到44歲則以接 觸毒藥品意外中毒排名第二,45到64歲、65 歲以上高齡者,均以跌倒排名第二。 消基會交通部召集人李克聰認為,去年 幾波交通平權的抗爭,但交通部公布今年第 1季數據,行人死亡人數卻還在上升,可見目 前最需要的是建立「停讓」文化,無論是禮讓 行人還是車輛間彼此相讓,都要有更扎實的 教育,警方執法也要有更務實的依據。他強 調,教育、工程、執法都需要長時間執行才 能出現成效。 交通部表示,經統計今年1至3月全國整 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降低, 減少39人,機車、高齡者、酒駕、兒少族群 都在減少,目標2030年降低死亡人數30%、 行人死亡人數下降50%。 A10 06.18.2024 星期二 台灣要聞 台灣人最新十大死因出爐,衛福部 公布2023年台灣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 42年占據首位。隨著新冠肺炎的影響漸 緩,去年全國死亡人數減少2863人,新 冠的死因排名也下滑到第6位。事故傷害 則名列第8,是唯一非疾病死亡原因,其 中「運輸事故」占了43.4%為最多,且各 年齡層都是因運輸事故死亡為首要原因。 ▍本報訊 ▍ 癌症居台灣居民死因之首 行政院長卓榮泰16日晚宴請立法院衛環 委員會、司法委員會綠委,民進黨團幹事長 吳思瑤會後轉述,她強調,本次討論主要聚 焦在民生法案,像是打詐新四法立法、勞基 法、全民健保法修法,卓也在會中透露,盼 覆議案結束後,進入拚經濟階段,擬於8月成 立經濟發展委員會,擴大邀集產官學研優秀 經濟意見領袖,協助政院將國家希望工程等 重大政策面逐一盤點。 《中時新聞網》報道,吳思瑤指出,今日 聚焦在打詐新四法能否在7月16日會期結束 前,完成修法和立法,希望回應人民期待, 同時在保障人權上達到平衡,另有與勞動部 討論勞基本第54條,盼放寬65歲強制退休年 齡,解決中高齡就業問題,並儘速通過。 針對在野黨提案的就業服務法第46條, 80歲以上免用「巴氏量表」政策,吳思瑤提 及,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現在行政部門的 多元免評方案可以有效協助長輩快速獲得移 工照護,拚立委支持勞動部立場。 吳思瑤透露,全民健保法第62條是深水 區,本周進入黨團協商,衛福部長邱泰源將 努力與在野立委溝通,與醫界重大領袖對 話,希望大家不要照在野黨立委版本,透過 強制修法將醫療點值提高到0.95元或1元, 如此將造成財政紀律困境,而現在最重要的 是檢討哪些可以用公務預算回歸公衛項目支 用,不占健保總額。 對於本周將表決的覆議案,吳思瑤說, 行政院有再度提出理由,強調不是要惡意對 抗,而是為了捍衛憲法精神,對於青鳥將再 度聚集,卓榮泰也有請執政黨立委加強對社 會面的論述,讓在野立委聽到民意。 癌症連續42年居十大死因首位!衛福部公 布最新統計,2023年癌症在台灣奪走5萬3126 條性命,相當於每9分53秒就有1人死亡,癌 症死亡時鐘比2022年快轉14秒。癌症十大死因 中,肺癌連續20年排名第一,而胰臟癌、卵巢 癌、攝護腺癌相較於10年前排名皆上升。專家 指出,共同的風險因子都是肥胖。 衛福部公布台灣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 穩居首位,去年造成5萬3126人死亡,占總死 亡人數的25.8%。去年癌症死亡人數較前年增 加1199人,死亡率上升,但若加計人口老化 因素調整後,即所謂「標準化死亡率」,反而 是下降,反映出人口老化趨勢。 《中時新聞網》報道,就年齡觀察,去年癌 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死亡人數 增加以65到74歲最明顯,比前年增加869人。 另外,前列腺癌、胃癌則隨年齡增長,排名順 位往前,顯示威脅性隨年齡而增加;女性乳 癌、口腔癌隨年齡增長,排名順位往後。 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表示,去年平 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相較於前 年的10分7秒,癌症死亡時鐘快轉了14秒。國 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提醒,癌症的共同危險因 子包括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不運動、 肥胖和家族史,呼籲台灣人多利用五癌篩 檢,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 和肺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 說,年紀越長、細胞變異的機會累積越多, 因此越容易罹患癌症,而近年健檢及高階影 像檢查普及,許多患者及早發現並治療, 雖然最後仍死於癌症,但中間的存活期延長 了;雖然癌症死亡時鐘逐年加快,但整體台 灣人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代表也有很多早期 發現的癌症患者被治癒。 和前年相比,去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沒 有變動,肺癌占據首位、肝癌居次。若與 2013年相比,攝護腺癌、胰臟癌與卵巢癌死 亡率分別上升44.3%、57.5%和28.7%,排名 皆上升了1位,來到2023年的第5、第7和第10 位。賈淑麗表示,觀察10年來胰臟癌、攝護 腺癌、卵巢癌死因排名都上升,共同的風險 因子都是肥胖。 楊慕華分析,胰臟癌是胰臟慢性發炎, 而肥胖會讓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兩者確 實有關聯性;卵巢癌和荷爾蒙有關,體重過 重可能影響荷爾蒙分泌;至於攝護腺癌增 加,主要和人口老化有關,和肥胖關聯性較 低。 本報訊 17日為立法院長韓國瑜67歲生日,許多 藍委紛紛獻上祝福。而韓國瑜也在臉書上分 享慶生照,並許下4個願望,貼文吸引破4萬 人按讚,更湧入大批網友紛紛送上祝福,紛 紛表示「韓院長生日快樂!」、「最辛苦、最棒 的院長,生日快樂」。 《中時新聞網》報道,韓國瑜17日在臉 書上表示,「感謝所有好朋友溫暖的生日祝 福!」同時更期望「願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 業。也希望所有好朋友皆能平安喜樂、身體 健康!」而韓國瑜釋出的慶生照中,除了和立 法院副院長江啓臣一同在立法院慶生之外, 他也和過去的老戰友、台北市副市長李四 川,以及台北市觀傳局長王秋冬等人,一同 切蛋糕,畫面相當歡樂。 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表示「韓院長生 日快樂!」、「最辛苦、最棒的院長,生日快 樂」、「祝福韓院長生日快樂!新國會展現新 民意,韓院長肩負國會改革重任,大家一起 努力」、「韓院長 生日快樂!身體保重」。 行政院8月擬籌組經濟發展委員會 新冠死亡數減5705人 排名降至第6 非疾病死因老人怕跌倒 十大死因出爐 交通運輸占事故之首 ■衛福部17日公布去年10大死因,死亡人數較 前一年減少,主因是COVID-19死亡人數降低, 從第3退至第6。圖為醫院內民眾看病領藥情 形。 中時新聞網 ■行政院長卓榮泰宴請立法院衛環委員會、 司法委員會綠委,卓在會中表示,盼覆議案 結束後,進入拚經濟階段,擬於8月成立經濟 發展委員會。 中時新聞網 ■17日為立法院長韓國瑜67歲生日,許多藍 委紛紛獻上祝福。 取自韓國瑜臉書 衛福部表示,去年事故傷害死 亡人數 7063 人,較前年增加 110 人;其中以運輸事故 3068 人最多, 占比43.4%,其次是跌倒1665人, 占比 23.6%。 賴喊話企業︰ 帶頭為員工加薪 賴清德總統17日接見工商協進會理監 事時表示,政府有責任持續改善台灣投資 環境,包括業界關心的水電、土地、人 力、人才及法令鬆綁,並提出政策吸引企 業加碼投資;賴提及,台灣經濟成長率一 直高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實質薪資增 長卻不明顯,並當面請託企業帶頭加薪、 建置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及蓋宿舍,與政府 合作解決年輕人的生活問題。 《自由時報》報道,賴清德歡迎工商協 進會理事長吳東亮率領企業家到府,也請 與會者給在場的經濟部長郭智輝掌聲。賴 表示,新政府首要目標是拚經濟,所以他 從業界找傑出人才進入政府協助,因為企 業界最瞭解企業。 賴清德重申,未來將以三大方向推動 產業發展。首先,前瞻未來、智慧永續, 堅定完成二○五○淨零轉型,讓台灣成為 人工智慧之島,利用淨零轉型、數位轉型 雙軸力量推動台灣產業進步、轉型與升 級;第二是競逐太空、探索海洋,台灣決 心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競 逐下一個世代的通訊中低軌道衛星,以及 推動海洋產業發展,讓產業發展的面向更 廣更提升。第三是「布局全球,行銷全世 界」,賴清德說,政府有責任持續改善台灣 投資環境,包括業界關心的水電、土地、 人力、人才及法令鬆綁等問題。賴認為, 郭智輝提出的「境外關內」、「境內關外」等 理念,如果大家能共同合作、一一落實, 企業布局全球會更有力量。 賴清德也呼籲在場企業帶頭為員工加 薪、解決薪資停滯不前,他提及,台灣經 濟成長率一直高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實質薪資增長卻不明顯,企業若能為員工 加薪,對年輕人是鼓勵,公司會受益,也 能解決社會不安的問題。他也期盼企業在 公司內建置托嬰中心與幼兒園、蓋員工宿 舍,政府會持續推行社會住宅、包租代 管、租金補貼等政策,盼企業攜手解決年 輕人的居住問題。 美國阿肯色州前州長麥克‧哈克比 (Mike Huckabee)率團訪台,17日與外交部 長林佳龍會晤,並就國際情勢與台美關係深 化,交換意見。哈克比表示,他向來支持台 灣,對台灣非常有信心,自己也在教育女兒 時從小也告訴她必須堅定支持。林佳龍則表 示,台美在區域民主治理、教育、海巡、公 共衛生、國際發展援助等多項領域已建立對 話平台,促進雙方制度化各項議題交流,未 來也會在既定基礎加強各項實質合作,共同 因應全球挑戰,強化台美全球夥伴關係。對 於今年11月舉行的2024美國總統大選,哈克 比透露,他曾告訴前總統川普要把今年來參 加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典禮的前國務卿龐培 歐(Mike Pompeo)找回來。 《ETTODAY》報道,此次率團來訪的哈 克比,曾經擔任阿肯色州長11年,卸任後持 續關注地方經濟發展與美國政治事務,他 同時也是現任阿肯色州長莎拉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的父親,而莎拉桑德斯 也曾經在川普執政時期擔任過白宮發言人。 據了解,哈克比在17日晚間的歡迎晚 宴中也特別與林佳龍見面,兩人針對以阿 戰爭﹑俄烏戰爭,以及台美安全合作等議 題,充分交換意見。陪同哈克比出席晚宴的 人士,還包括美國前議員麥可.J.拉穆魯 (Michael Lamoureux)、大同公司董事長王 光祥、美的智能董事長黃寶慧、立法委員許 智傑等人。 在如何持續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議題 上,林佳龍也指出,會妥善運用既有台美經 貿合作與對話機制,推進雙方經貿合作與緊 密的夥伴關係,同時也會促請美方協助我方 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建制,例如,持續運用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擴大與理 念相近各國的多邊合作,包括人才訓練及產 業整合,以增進台灣與區域的連結。 ■外交部長林佳龍準備了台灣小籠包造 型的器皿給美國前阿肯色州長哈克比。 《ETTODAY》 ■總統賴清德(右)在總統府接見工商協進 會理監事。 中央社 前阿肯色州長哈克比訪台 韓國瑜67歲生日 「4願望」 全曝光 2023年台灣居民十大癌症死因 排名 死因 肺癌 肝癌 大腸癌 女性乳癌 攝護腺癌 排名 死因 口腔癌 胰臟癌 胃癌 食道癌 卵巢癌 1 6 2 7 3 8 4 9 5 10 資料來源:台灣衛福部統計處 台灣人2023年十大死因 排名 死因 2022 癌症 不變 心臟疾病 肺炎 上升一名 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 新冠肺炎 下降三名 高血壓性疾病 不變 事故傷害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 病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資料來源:衛福部統計處 製表:中國時報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