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2024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Established August 1, 1938 洛杉磯版 (Los Angeles Edition) 商業廣告部(DISPLAY AD.) 電話:(626)956-8200 電郵:advertisements@singtaola.com 採訪部(REPORTING) 電話:(626)956-8200 電郵:reporter@singtaola.com 編輯部(EDITORIAL) 電話:(626)956-8200 電郵:editor@singtaola.com 發行部(CIRCULATION) 電話:(626)956-8227 電郵:circulation@singtaola.com 188 Lafayette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USA 電話:(212)699-3800 395 Oyster Point Blvd, Ste 215, South SF, CA 94080 電話:(650)808-8888 110-7580 River Road, Richmond, BC V6X 1X6 電話:(604)321-1170 CF1STCENTER Unit 201, 25 Royal Crest Court, Markham, ON L3R 9X4, Canada 電話:(416)596-8140 Unit 12, Wing Yip Business Centre, 395 Edgware Road, Cricklewood, London NW2 6LN, UK 電話:44 20 8732 7628 紐 約 三藩市 溫哥華 多倫多 倫敦 星島集團香港總社 地址:香港新界將軍澳 將軍澳工業邨駿昌街七號 星島新聞集團大廈八樓 電話:(852)2798-2323 傳真:(852)2751-8634 網址:http://www.singtao.com 地址:17059 Green Dr., City of Industry, CA 91745 電話:(626)956-8200 網址:www.singtaousa.com/la 電郵:admin@singtaola.com Address All Mail And Inquiry To Appropriate Departments A3 06.18.2024 星期二 要聞 生長激素濫用 拔苗助長戕後代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同澳洲總理阿爾巴 尼斯17日舉行第九輪中澳總理年度會 晤,顯示兩國關係已觸底回升。李強說,去 年11月總理先生訪華以來,中澳關係實現全 面轉圜。中方願同澳方一道,保持住、發展 好兩國關係當前來之不易的積極勢頭。 過去一年,中方陸續解除對澳洲大麥、 煤炭、葡萄酒等產品的進口禁令,目前仍剩 活龍蝦等未解禁。李強指出,中澳關係的本 質特徵是互利共贏,中澳發展對彼此是機遇 而不是挑戰。中方願同澳方堅持全面戰略夥 伴關係的定位,不斷擴大貿易規模,積極拓 展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發電等領域合 作,加強地方、文旅等交流合作。他還表 示,中方希望澳方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 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為雙方人員往來提 供更多便利。阿爾巴尼斯表示,澳方堅持一 中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澳方支持中國 發展繁榮,願保持對話溝通,不讓分歧定義 雙邊關係。 兩國總理會後發表《聯合成果聲明》並共 同會見記者,宣布年內舉行中澳科技合作、 氣候變化等多項對話會議,計劃今年重啟中 澳戰略經濟對話。中方將澳洲納入單方面免 簽國家範圍,雙方同意互為旅遊、商務、探 親人員審發3至5年多次入境簽證。 澳洲政府近年不時介入南海問題,去年 11月與菲律賓在南海開展首次聯合海空巡 邏。根據《聯合成果聲明》,兩國同意加強政 治對話,包括防務戰略磋商、國防部工作會 晤,以及舉行雙邊海洋事務對話首次會議。 李強也在17日與澳洲聯邦議會參議長萊 恩斯和眾議長迪克會面。李強說,希望澳聯 邦議會積極支持兩國務實合作,為此提供良 好的法治保障和政治氛圍。 中澳關係從2020年起因新冠疫情溯源等 問題開始惡化,直到2022年澳洲工黨的阿爾 巴尼斯政府掌權後,關係才逐步回暖。 中澳總理17日在坎培拉舉行年度 會談並發表聯合成果聲明,同意今年 重啟中澳戰略經濟對話,中方宣布單 方面放寬澳洲公民免簽入境中國15 天,兩國同意互為旅遊、商務、探親 人員審發3至5年多次入境簽證,並同 意首次舉行雙邊海洋事務對話會議。 中澳商定互發多次入境簽證 雙方發表聯合聲明 重啟戰略經濟對話 ▍本報訊 ▍ 歐盟上周宣布最快7月對中國電動汽車 徵收高額關稅後,中國商務部17日宣布,決 定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 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去年,中國進口的豬 肉產品一半以上來自歐盟,其中西班牙、丹 麥、荷蘭最多。丹麥業界同日對此表示擔憂。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17日 表示,此次調查是應中國國內產業申請發起 的。調查機關進行審查,認為申請符合反傾 銷調查立案條件,決定發起調查。據中國商 務部網站顯示,被調查產品為生豬屠宰加工 後的產品,包括鮮、冷、凍豬肉;鮮、冷、 凍豬的食用雜碎;鮮、冷、凍、乾、熏、 鹽腌或鹽漬的,未煉製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 不帶瘦肉的肥豬肉、豬脂肪;鮮、冷、凍、 乾、熏、鹽腌或鹽漬的,整個或切塊的豬的 腸、膀胱及胃。初步預定在2025年6月17日前 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 2023年,中國進口了價值60億美元的豬 肉產品,其中逾半來自歐盟國家。西班牙是 中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國,其次是巴西和美 國,其他主要供應國還包括丹麥、荷蘭、法 國。 身兼西班牙貿易部長的奎爾波表示:「正 如不能發生貿易戰一樣,也不應該發生補貼 競賽。我們已經與歐盟合作尋找解決方案, 在不損害該行業的情況下尋求可行的出路。」 而據路透社報道,丹麥農業與食品理事 會擔憂中國可能對歐洲肉類設進口限制,並 將這會令丹麥豬肉業界受到嚴重打擊。 美加日菲海軍南海聯合演習 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四國6月16 日至17日在南海馬尼拉的專屬經濟區內舉行 聯合軍事演習,美國太平洋艦隊17日表示, 今次演習旨在維護航行及空中巡航自由。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太平洋艦隊17日發 布聲明說,此次演習的一系列海上活動,測 試和驗證了各國武裝部隊的理論、戰術、 技術和程式的協作性,旨在維護航行和飛 越自由,重申四國對加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 承諾。聲明稱,這些演習是根據國際法進行 的,確保了民用海上航行的安全,以及對海 洋環境的保護。美國海軍神盾驅逐艦拉爾 夫.約翰遜號也有參與今次演習。 據悉,菲律賓專屬經濟區位於南中國海 主權受爭議的海域,中國和菲律賓經常在存 在主權爭端的島礁附近發生摩擦。中國海警 17日通報,菲律賓一艘運補船當天進入仁愛 礁(菲稱阿雲津礁)鄰近海域,中方海警對菲 方船隻採取管制措施,對菲船登臨檢查、強 制驅離,處置「合理合法、專業規範」。菲 律賓軍方隨後指中方說法具有欺騙性和誤導 性。美國務院同日譴責中國,指中方當日在 南海的挑釁行為令緊張升級且不負責任,並 重申對菲律賓的支持。 菲律賓近年來與支持菲方主權聲索的國 家進行更多互動,今年4月初,菲律賓與美 國、日本和澳洲亦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中 國外交部當時回應稱,敦促有關域外國家停 止在南海挑動對抗,中方堅決維護南海和平 穩定。 中國對歐盟豬肉發動反傾銷調查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成為所有 父母的焦慮之源。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 上」,讓無數商家「薅羊毛」薅到手軟,從 五花八門的補習班、興趣班,到餵養形形 色色的營養品,打各類新潮的激素,拔苗 助長,數見不鮮。比如某個孩子6歲,身 高只有109厘米,根據「兒童身高數值對 照表」,屬於「矮小」範圍——心慌意亂之 下,廣東深圳某市民帶著孩子去醫院就 診,讓醫生給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長激素。 注射之後,立竿見影。孩子的身高從 109厘米長至120厘米,一年內長高了11厘 米。可副作用隨之而來,孩子經常出現感 冒、發燒等症狀,卻找不到病因。要「長 高」還是要「健康」?家長思慮再三,選擇 了後者。停止注射生長激素後,孩子的身 體狀況逐漸恢復正常。近年來,醫學上主 要用於治療矮小症的生長激素在家長圈頗 受歡迎。有家長看到孩子身高低於同齡 人,或者想讓孩子長得更高,便想到給孩 子注射生長激素。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國家兒童醫學中 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表示,孩 子的身高取決於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 70%是遺傳因素,30%是後天因素,對於 生長激素的運用,一定要經過醫生專業診 治。生長激素用不好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 良的後果。比如,用得不好,形成骨骺過 早閉合、性早熟,反而更長不了個兒,還 會帶來其他生長發育問題。 醫學研究表明,影響兒童身高的因素 包括兩方面,一方面為先天的遺傳因素, 另一方面為後天的營養、運動、睡眠、環 境及疾病等因素。遺傳因素對兒童身高的 影響最大,約佔70%。後天因素中,營養 是兒童長高的物質基礎;運動可以促進生 長激素分泌。如果光靠打針,恐怕事與願 違。運動可以在孩子身高方面起到關鍵作 用,尤其是像跑步、引體向上。保障充分 的睡眠是讓人體在休息過程中,整個的激 素內分泌水平能夠保持很好分泌的一個最 基本的條件,所以睡眠尤為重要。 由此,專家建議規範生長激素的使 用,衛生主管部門應加強對醫生的培訓和 監管,醫生要嚴格遵守相關兒童診治指 南,謹防臨床上生長激素濫用、超範圍使 用。對於受利益驅動誘導孩子注射生長激 素的違規行為,衛生、藥監、司法等部門 應該形成合力,嚴厲查處。儘管如此,一 些家長看到孩子不長個時,仍然避免不了 鋌而走險,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一名醫 生吐槽,有家長到門診來,要求給孩子做 生長激素化驗,醫生說不用做還捱了罵。 據美國「健康日」網站報道,法國最新 研究表明,兒童用生長激素增高,在成年 早期發生卒中的風險更大。法國研究人員 對7000名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兒童進行長 期跟縱,他們平均11歲時開始用生長激素 治療,療程約四年。研究時他們已經成 年,其中11例參加者發生卒中,8人屬於 出血性卒中,發病平均年齡24歲,4人死 於卒中,相當於英國普通人群卒中發生率 的3至7倍。參與該項研究的巴黎大學生物 統計學和流行病學部負責人考斯特博士 稱:「目前用生長激素的兒童不應輕易停 藥,但應和醫生溝通。醫生開藥也應綜合 考慮。」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兒童卒中項目主 任艾克德博士說:「這項研究讓人思考生 長激素對兒童的風險。」 如今,即便是發明生物製劑生長激素 的西方醫學也同意注射生長激素對人體有 多種副作用。因此,西方醫學對兒童是否 可以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有嚴格定義:只有 因缺乏生長激素而身材矮小的兒童才能接 受生長激素療法。若非生長激素分泌不 足,身材矮小兒童無法接受生長激素治 療。但實際上,濫用生長激素趨勢很難控 制,例如一些孩子即使生長激素分泌正 常,牟利心切的醫生也建議使用生長激 素。 同意加強政治對話,包括 防務戰略磋商、國防部工作會 晤,以及舉行雙邊海洋事務對 話首次會議。 中澳《聯合成果聲明》 ■中澳兩國總理17日舉行年度會談後,發表《聯合成果聲明》並共同會見記者。 路透社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