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07.11.2024 星期四 香港新聞 楊恩健指出,高精尖科技正在改 變應急服務,消防處積極使用 不同科技,例如利用機械人和無人 機等協助滅火及救援行動,認為這 些創新的解決方案,提高了處理災 難的速度、有效性和安全性。而災 難越發頻繁在世界各地發生,國際 間合作至關重要,而「一帶一路」及 東盟為緊急情況和災害管理的跨境 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 陳國基:災難威脅跨越地域界限 陳國基表示,應急準備對於保 護各經濟體及其人民免受各種災 害、危險和其他緊急事故的影響至 關重要,而高效的應急管理系統正 有助減低對基本生活設施、經濟穩 定和社會秩序的影響。 現今世界各地互聯互通,緊急 事故和災難的威脅跨越了地域界 限。就此,區域乃至國際合作,在 降低相關風險、增強抵禦能力方面 發揮重要作用。 他續指,「一帶一路」和東盟也 為跨境合作提供了更多機會,尤 其是「一帶一路」廣泛的基礎設施網 絡,可以實現跨境快速部署應急人 員和資源,避免危機。 消防處在現場設置多個攤位, 展示各專隊用於救援及訓練的最新 科技。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高空拯 救專隊)祝山珩介紹消防處使用的無 人機系統,指消防處已採購逾20部 無人機以協助處理不同緊急事故, 可在不同搜救行動中使用,如在火 場搜救中辨識溫度及定位火源位 置,以便調派適當人手進行不同救 援工作。 在高山搜救行動中,無人機能 透過熱成像鏡頭及模擬基站的信號 尋找失蹤人士。 消防處亦展示用於火場事故指 揮訓練的虛擬現實系統,此系統透 過虛擬實境技術,模擬火警事故現 場。 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邱曉生表 示,該系統的目的是讓學員在沉浸 式體驗下練習指揮、策劃和調配資 源的技巧。今年第一季投入使用, 目前已納入恆常課程培訓中,供隊 長級或以上人員作培訓用途。 他續指,在傳統的訓練中,每 次操練都需部署很長時間及投放很 多資源,甚至動用真正的消防車、 救護車及人力資源,且易受天氣、 時間及地域影響。而這套系統能撇 除這些限制,讓消防員可隨時隨地 受訓。 面對天災或人為災害,應急管理能力尤為重要。「亞洲消防國 際會議2024」10日起一連3日在灣仔會展舉行,主題為「掌握科技力 量,共推應急準備」,期間展示消防處最新滅火科技、各專隊的救 援新技術等。應邀出席人士涵蓋19個「一帶一路」國家及東南亞國 家聯盟代表。消防處處長楊恩健10日在開幕禮致辭時表示,會議冀 為參與者提供一個探索最新技術、分享最佳實踐的機會,並為未來 快速高效應對緊急情況的消防和應急管理做準備。政務司司長陳國 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以及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等亦有出席開 幕禮。 ▍本報記者郭穎彤香港報道 ▍ 政府大力發展氫能,環境及生 態局在今年6月公布《香港氫能發展 策略》。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 接受《星島》專訪時贊同政府推出氫 能發展策略,指做法「適時和應該」 因為氫能不愁供應,而且備受全球 重視,故香港不能放棄開發。不 過,他認為香港人口有限,難以每 一項氫能產業都可涵蓋,香港應按 自身獨特條件發展,做好「官產學 研」,但「不需要單打獨鬥」,要利 用好祖國這個「大靠山」,同時用好 國際城市和金融中心地位,發展氫 能經濟。 對於發展氫能,不少人都會抱 有疑問,為何香港需要另外發展 新能源。盧偉國解釋,目前香港發 電,主要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等, 唯化石燃料總有一天會用盡。反 之,氫有很多,從能源角度而言不 愁供應,全世界都相當重視,因此 「香港不能放棄,不能不參與重要 的開發工作」。 「官產學研」政府主導 盧偉國強調氫為無毒氣體,相 比其他氣體安全度更高,香港在氣 體製造、儲存、運送法例和技術都 十分成熟。 他又表示,政港府日後會於氫 能應用上制訂指標,同時修訂法 例,如就《氣體安全條例》提出修訂 建議,按實際需要調整條例令氫能 得以廣泛應用。 雖然政府會逐步完善法規、制 訂標準,但盧相信香港不能每一項 氫能產業都涵蓋到,因香港始終為 一個700多萬人口的城市,難以「每 一樣都佔到先機」,香港更應按自 身獨特條件發展,從基礎技術研究 等著手,並做好「官產學研」,由政 府做主導地位,在政策上協助創造 機會。加上,內地在氫能發展力度 大,在背靠祖國這個「大靠山」的情 況下,香港「不需要單打獨鬥」。 盧偉國續稱,目前內地氫能交 通工具發展迅速,籲香港要把握機 遇增加投入,又料未來香港或不會 自行製造氫能汽車,但內地在相關 產業上可能發展得快,香港可作參 與和貢獻,本地有大學都有研究氫 能電池。他舉例指無人機基本開發 技術來自香港,及後在深圳由產品 變成產業,然後晉身國際市場,相 信香港氫能產業發展會朝相關路 向。 讚政府策略「適時和應該」 至於氫能在港發展的未來路 向,盧坦言難以預估,因氫能產業 廣闊,將來的應用可能今天仍未能 想像,要捕捉哪一種機遇未必可以 全部預想,所以香港應敏感地去捕 捉新機遇,又讚揚政府推出氫能發 展策略「適時和應該」,列明香港發 展方向。 港可成知識產權交易所 除了發展實業方面,盧表示香 港作為金融中心可以推動綠色金 融,並在氫能發展融資和投資方面 提供協助,更可成為知識產權交易 的場所。 談到為何要引入發展成熟度相 對電動車低的氫能車,盧解釋,新 能源發展快,如果需要等待項目發 展成熟才開始使用,會失去先機。 他提到當局有在「新能源運輸 基金」預留撥款,以項目形式資助 氫燃料電池車輛的本地試驗,建議 政府未來不但應在資金上作支援, 同時提供專家團隊協助,令項目發 展得更好。 針對氫能發展,環境及生態局 早前指出香港正遇到六大挑戰, 包括「確保安全」、「合適技術 」、 「基礎設施」、「成本效益」、「人才 培訓」,以及「社會接受」,故有四 大策略,包括「完善法規」、「制訂 標準」、「配合市場」以及「審慎推 進」,以應對挑戰。 當局認為,政府和業界可相輔 相成,由業界推動氫能技術發展、 提升上游製造、中游儲運、下游應 用的成本效益,並作本地試驗。政 府則可為氫能應用訂定法律框架及 技術標準,提供所需基建,為人才 培訓作出準備。 本報記者林彥汛香港報道 香港發展氫能 盧偉國籲利用自身優勢 ■楊恩健表示消防處 積極應用不同科技應 對災難。 盧江球攝 ■陳國基(左二)及鄧炳強(左一)出席開幕禮。 ■現場展示用於救援及訓練的最新科技,包括無人機及 虛擬現實系統等。 楊恩健:應對災難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亞洲消防國際會議開鑼 19個「帶路」及東盟國參與 今年夏天國際體育賽事浪 接浪,正在德國舉行的歐洲國 家盃已屆尾聲,唯不少球迷大 歎賽事本屆賽事悶蛋,在香港 的討論氣氛不如昔日熱烈。巴 黎奧運緊接於本月底開幕,今 次港府再度斥資購入轉播權, 交由本地免費電視台直播,對 炒熱氣氛、激勵運動員定有幫 助,但能否趁奧運刺激香港零 售消費市道,商界卻各有看 法。 上屆東京奧運,港隊取得 一金兩銀三銅歷史性佳績,全 城歡騰。港府前日舉行中國香 港代表團授旗典禮,宣布今屆 奧運獎勵金額較上屆增兩成, 由馬會贊助,其中個人金牌 獎金達600萬元。除了獎金加 碼,鑑於巴黎選手村不設空 調,政府決定運送流動冷氣機 到巴黎選手村,讓運動員在更 舒適的環境下好好休息。至於 有關開支數目,文體旅局只說 沒補充。 有商界人士指,民間層面 對巴黎奧運的討論度仍未足 夠,如今香港消費市道不振, 自然需要盛事「拯救」,政府亦 一如上屆扮演「搭台」角色,購 買播映權讓各大電視台免費播 映。不同發展商及港鐵已推出 活動,在旗下商場直播奧運重 點賽事、設置攤位等;貿發局 今年的運動消閒博覽,亦特別 安排位置讓市民為港隊健兒打 氣,務求帶動奧運氣氛。 對於觀看奧運賽事可帶來 的經濟收益,坊間看法不一 致,始終巴黎與香港有6小時 時差,今屆奧運賽事大多在晚 上甚至凌晨舉行,加上媒體選 擇增加,網上重溫容易,市民 亦不一定外出看賽事。零售管 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日前更 指,暑假期間奧運賽事在晚上 直播,可能令人熬夜後較遲起 床,反倒影響日間消費購物活 動。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 認為,目前香港奧運氣氛確實 可進一步提高,但相信隨著賽 事臨近,社會討論增加,氣氛 會逐漸提升,立法會明日下午 亦有為巴黎奧運港隊代表團打 氣活動,為運動員加油。 他認為雖然不少賽事在香 港深夜舉行,但亦有一些在黃 昏、晚上的賽事可吸引市民觀 賞,以及在商場消費,個別運 動周邊產品相信受惠最多。至 於夜間賽事會否反過來影響日 間消費,邵家輝認為以港人生 活規律,即使平日深夜看完比 賽,天光後還是要上班;周末 或公眾假期一般較遲起床,相 信影響有限。 另有商界議員認為,營造 氣氛多是商業行為,現時商界 開始「慢火煲」,到將近開幕時 才「開大火」,吸引大家留港消 費,不用急於一時。據聞有地 產商已透過旗下商場向商戶食 肆「打招呼」,奧運期間延長營 業時間,供市民觀看賽事期間 消費。 奧運將至 政府民間冷熱各異 大棋盤 聶風 ■盧偉國認為,香港在氫能產業發展上 「不需要單打獨鬥」,要利用好祖國這個 「大靠山」。 歐樂年攝 ■政府大力發展氫能,並推出 氫能洗街車試驗計劃。 ■環境及生態局早前公布《香港 氫能發展策略》。 會議冀 為參與者提 供一個探索 最新技術、 分享最佳實 踐的機會。 消防處處長 楊恩健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