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024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A6 07.11.2024 星期四 美國新聞 據為其進行手術的醫生透露,全美第二 例接受豬腎移植手術的患者,不幸於7日離 世。 據美聯社報道,今年4月,新澤西州54 歲的女子皮薩諾(Lisa Pisano)因腎臟和心臟 衰竭而瀕臨死亡,紐約大學蘭格尼健康中心 (NYU Langone Health)的外科醫生為她進 行了豬腎移植以及心臟手術。她最初似乎恢 復得很好,但大約47天後,由於心臟藥物導 致器官受損,醫生不得不將移植到她體內的 豬腎切除,並讓她重新接受透析。 主 刀 醫 生 蒙 哥 馬 利( R o b e r t Montgomery)博士對皮薩諾的離世表示不 捨,他表示,儘管接受了透析和植入心臟 泵,皮薩諾最終還是進入了臨終關懷醫院, 並於7日去世。蒙哥馬利讚揚皮薩諾嘗試最 新異種移植實驗的勇氣,希望這項研究有一 天能解決可移植器官的嚴重短缺問題。 4月在進行手術前,皮薩諾曾告訴美聯 社,她知道豬腎移植可能救不了她的性命, 但「我還是想碰碰運氣。你知道,最壞的情 況是,如果手術救不了我,但可能救的了其 他人。」 皮薩諾是美國第二位接受基因編輯豬 腎移植的患者。第一位是斯萊曼(Richard Slayman),他在麻省總醫院接受了移植手 術,近兩個月後於5月初去世。他的醫生表 示,他死於先前存在的心臟病,而不是移植 造成的。 全國有超過10萬人在移植器官等待名單 上,其中大多數需要腎臟,數千人在等待中 死亡。多家生物技術公司正在對豬進行基因 改造,使其器官與人類更為接近,盡可能減 少被人類的免疫系統破壞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兩例豬腎移植外,馬里蘭大學 醫學院向兩名男子移植了豬的心臟,但幾個 月內兩人都先後死亡。 儘管如此,醫生們從這些嘗試中吸收經 驗教訓,有望在明年某個時候對病情不太嚴 重的患者開始正式的臨床試驗。 本報訊 最高法院大法官索托馬約爾(So n i a Sotomayor)在首都華盛頓的寓所外發生槍 案,1名男子持槍指嚇負責保安的聯邦法 警,企圖搶劫車輛,結果被法警連開多槍打 傷。疑犯已經被捕但沒有生命危險。 綜合NBC及《華盛頓報》報道,根據檢控 部門提交首都華盛頓法院的起訴書,遇事法 警當時把汽車停在索托馬約爾寓所附近的街 道,期間1輛銀色客貨車駛至,18歲疑犯弗 勞爾斯(Kentrell Flowers)下車,涉嫌用手槍 指向車窗。法警相信對方「明顯打算搶車」, 於是掏出配槍發射4枚子彈,與此同時另1名 增援法警也開車抵達,同樣向目標人物開了 幾槍。文件顯示,弗勞爾斯嘴部中彈,接受 警員救治時,其同黨駕駛客貨車逃離。 案發在本月5日凌晨1時17分,疑犯弗 勞爾斯9日仍然留院,目前被控持械搶車、 無牌攜帶槍支、持有大容量彈匣的罪名。 警方表示,當局在現場繳獲1把史密斯威信 (Smith & Wesson)手槍,調查也發現,涉 案的銀色豐田Sienna客貨車本身屬於失竊車 輛,目前仍然下落未明。 首都華盛頓的警方表示,由於案中有執 法人員開槍,因此按照程序需要啟動內部調 查,然後再向檢察官辦公室提交報告。聯邦 法警局發言人證實,2名涉事同僚負責保護最 高法院大法官的住所,局方沒有披露保護對 象的身分,但知情人士證實是索托馬約爾。 根據警方統計,踏入2024年以來,首都 華盛頓在首6個月發生258宗搶車案,比去 年同期大幅減少46%。當局形容警隊加強打 擊,並且按照成年人標準起訴部分青少年嫌 犯,因此使得數字下降。 本報訊 第二例豬腎移植患者離世 主刀醫生不捨讚勇氣可嘉 打劫保護高院大法官法警 倒霉偷車賊自撞槍口被捕 德州居民清颶風殘局 高溫斷電火氣大 颶風「貝里爾」(Beryl)吹襲德州及路易斯 安那州期間,不但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至少8 人死亡,也讓德州超過200萬戶家庭和企業斷 電,休斯頓尤其是停電重災區。民眾抱怨當 地高溫指數超過100度,而且酷熱天氣料將持 續至下周初,通電遙遙無期令人難以忍受。 綜合美聯社及CNN報道,「貝里爾」肆虐 時帶來連場暴雨,不但引發嚴重洪水,也吹 毀不少電線桿和樹木,影響了區內電網。截 至9日下午,德州仍有200萬戶家庭和企業斷 電,當中大部份位於休斯頓及沿海城市加爾 維斯敦(Galveston),牽涉的電力公司至少34 家。 總統拜登宣布,將德州部分地區列入聯 邦緊急救災範圍,承擔121個受災縣份75%的 善後費用。代行州長職務的副州長帕特里克 (Dan Patrick)則敦促,電力公司「儘快」恢復 供電,包括將醫療機構等關鍵設施列為優先 目標。不過服務休斯頓大部分地區的電力公 司CenterPoint Energy表示,風暴偏離原先預 測的路徑,對供電基礎設施的影響較預期嚴 重,公司已經調動1.2萬名工人搶修,預計到 了10日晚上,可讓100萬客戶恢復供電。官員 則估計,加爾維斯頓甚至要到兩星期後才能 恢復供電。 不少民眾紛紛抱怨,這次「貝里爾」的威 力其實不如以往颶風,只是州府應對無方才 導致現在的亂象。對此多名官員表示,需要 等待恢復供電後,才可評估電力公司的防範 標準是否充分。 休斯頓9日的高溫指數超過100度,這座 城市與鄰近地區10日亦發出高溫警告,預計 實際氣溫將徘徊在90度左右,高溫指數則為 105度。國家氣象局警告,家中沒有冷氣的長 者、兒童以及患有基礎疾病的民眾,格外需 要注意安全。 「貝里爾」向北推進後,其風眼9日下午集 結於密蘇里州南部,繼續向中西部移動,預 計10日早上吹襲印第安納,並在13日橫越俄 亥俄和密歇根,然後進入加拿大。氣象學家 預測,風暴將為沿途地區帶來洪水和龍捲風 威脅,當地居民需要做好防範措施。 本報訊 ■主刀醫生蒙哥馬利博士表示,皮薩諾儘管 接受了透析和植入心臟泵,最終還是進入了 臨終關懷醫院,並於7日去世。 美聯社 ■聯邦法警在大法官索托馬約爾(小圖)在華 盛頓特區的住所附近,遭持槍青年企圖劫 車,法警槍傷對方,疑犯已被捕。 合併圖片 ■德州仍有近200萬戶家庭和企業斷電,大部 份位於休斯頓及沿海城市加爾維斯敦,包括 至少34家公用事業機構停電。 電視截圖 新罕州名校達特茅斯學院(Dar tmouth College)在短短2個月內,發生2宗亞裔學生先 是失蹤、接著沉屍河流的案件,警方表示初 步調查反映案件沒有可疑,但有民眾舉報, 死者生前可能被人強迫喝酒以及欺凌,不排 除與達特茅斯的某些兄弟會有關,校方則已 暫停兩個兄弟會運作。 綜合ABC、CBS及霍士新聞報道,在最 新的屍體發現案中,死者是達特茅斯學院20 歲亞裔學生張源(Won Jang,音譯,下同), 他本月6日晚上9時許,出現在達特茅斯校園 的康涅狄格河(Connecticut River)碼頭,翌日 便下落不明。消息透露,當晚張源相信正參 加「非正式的社交聚會活動」。新罕州漁獵執 法部門表示,張源仍有私人物品留在碼頭, 由此可見他沒有離開區內,保育官員聯同海 軍陸戰隊巡邏員派出船隻沿河搜索,又利用 遙控水底攝錄機尋找後,最終在7日晚上7時 25分,於水中發現張源的遺體。 事發所在地漢諾威市(Hanover)警方雖 未公布張源的死因,但警長丹尼斯(Charles Dennis)表示,初步相信案件不涉及他殺。不 過當局也收到多封匿名舉報電郵,形容案件 可能涉及欺凌,目擊證人的供詞以及其他證 據也顯示,張源生前可能攝入大量酒精,因 此警方正遁這個方向調查。 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報引述消息報道, 張源在德拉瓦州出生,入讀達特茅斯後主修 生物醫學工程,也加入了Beta Alpha Omega 兄弟會,6日晚上在河邊參加兄弟會和聯誼會 舉辦的社交活動。 較早之前的另1宗案件則發生在5月。26 歲中國留學生蔡可欣(Kexin Cai)5月15日報稱 失蹤,到了5月21日,同樣在康涅狄格河中被 發現死亡,警方也是認為案件不涉及他殺。 蔡可欣生前是2年級博士生,攻讀心理和腦科 學專業,主要研究課題是自閉症患者的溝通 模式。 有報道表示,蔡可欣失蹤之前曾因心理 健康問題,到過學院的診所就醫,5月15日騎 自行車離開住所後去向不明,直到最後屍體 被發現。 本報訊 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聯盟(San Diego Zoo Wildlife Alliance)於9日表示,上個 月從中國送往聖地牙哥動物園(SAN DIEGO ZOO)的兩隻大熊貓,正在很好地適應新 家,動物園並公開了首批照片。 據美聯社報道,大熊貓雲川(Yun Chuan) 和鑫寶(Xin Bao)尚未公開對遊客展示,但動 物園方面發布了它們在棲息地安頓下來的第 一批照片。 在幾乎所有借給美國動物園的大熊貓都 被送回中國後,雲川和鑫寶是21年來首次來 美的大熊貓,於6月27日抵達聖地牙哥。 雲川是一名近5歲的雄性熊貓,它的母親 珍珍於2007年在聖地牙哥動物園出生,並在 那里生活了23年。鑫寶是一名近4歲的雌性熊 貓,被形容為「溫和而機智的內向者,有著甜 美圓臉和大耳朵」。 聖地牙哥動物園在聲明中表示,園方工 作人員正在與中國專家密切合作,以滿足大 貓熊的飲食需求和喜好。「團隊提供了各種新 鮮竹子,甚至製作了改良版窩窩頭,這是一 種中國傳統食物,也稱為『熊貓麵包』。」 園方表示,公眾還需要再過幾周才能看 到大熊貓。 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聯盟與中國的 動物保護機構,已經建立了近30年的合作夥 伴關係,共同致力於保護熊貓及其賴以生存 的竹林。 本報訊 聖地牙哥動物園發布雲川鑫寶落戶照 達特茅斯亞裔生陳屍河中 當局調查兄弟會 ■20歲亞裔學生張源失蹤後,遺體在河中被 發現,有舉報表示可能涉及酒精以及欺凌, 正調查是否與學院的兄弟會有關。 電視截圖 ■大熊貓雲川和鑫寶尚未公開對遊客展示, 但園方發布了它們安頓下來的第一批照片。 電視截圖 民主黨內反對總統拜登的陣營批 評,黨內精英階層只是為了避免分裂, 才繼續支持拜登競逐連任,並非真心相 挺,政黨現在的局面猶如「死亡行軍」, 明知11月大選結果不妙,也被迫集體走 向悲慘結局。 ▍本報訊 ▍ 綜合NBC及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媒體採 訪民主黨在聯邦以及地方的不同成員, 發現不少人都對選情充滿疑慮,質疑黨部漠 視他們的聲音。國會消息人士透露,眾議院 民主黨團9日舉行部門會議時,與會眾人普遍 抱持沉默,不願公開反對拜登,也有議員承 認,黨內對拜登的提名資格存在重大分歧, 整場會議「就像葬禮」般死氣沉沉。 而在地方層面,1名不願具名的州黨部主 席直言,自己認為拜登應該退選,也「但願自 己能夠更加勇敢」,只是擔心遭到報復,甚至 導致所在州份也受到牽連。有戰場州份的負 責人表示,黨內因為拜登的去留已經分裂, 部分人只是為了避免情況惡化,才選擇繼續 支持拜登,但對選情低迷卻束手無策。另有 民主黨人表示,6月27日首場辯論後有人率先 表態,但黨內掌權人士接連現身,壓制反對 派的聲音,導致大家士氣不振,以至於拜登 的盟友也承認,「沒有人(對選情)感到振奮, 大家對拜登的期待非常低」。 在眾議院方面,多名議員私下批評拜登 今非昔比,如同上了年紀的祖父,已經無法 開車卻又拒絕交出車匙。其中1名議員又稱, 黨內越來越多人認為,這次若由拜登出戰, 民主黨將會面對史上最嚴峻的逆境,扭轉局 面的難度如同登天。另1名國會議員則說, 拜登只要再出現1次重大的失言風波,足以 為民主黨帶來災難性後果,但其他人卻無 能為力,「我可以說些什麼,會有什麼影響 嗎?」,除非領導層挺身而出,否則普通議員 無法擺脫現狀。 白宮和拜登競選團隊為了平息爭議,連 日來曾有多番舉動,包括由拜登遊說議員、 爭取州長支持、遊說金主繼續捐款等,拜登 本人也致函國會。對此部分議員表示,並未 因此消除疑慮,甚至有人抱怨根本沒有收到 信件。議員埋怨,眾人「沒有能力改變拜登的 想法」,「我們的聲音對他們(掌權派)來說並 不重要」。 ■有民主黨人指出,有人要求拜登棄選後,黨內「精英」即對勸退派施壓。但分析認為,部分人 只為免黨內分裂,他們猶如「死亡行軍」而非真心相挺。 美聯社 明知結局悲慘 無力對抗黨內掌權者 勸退派指餘下選戰如死亡行軍 在眾議院方面,多名議員私 下批評拜登今非昔比,如同上了年 紀的祖父,已經無法開車卻又拒絕 交出車匙。其中 1 名議員又稱, 黨內越來越多人認為,這次若由拜 登出戰,民主黨將會面對史上最嚴 峻的逆境,扭轉局面的難度如同登 天。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