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2024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10.21.2024 星期一 A11 民安隊山嶺搜救中隊成立55周年 籲山友下載手機 App「HKSOS」 眾安全服務隊20日在觀塘市中 心自由空間舉辦2024山嶺活動 安全推廣日暨民安隊山嶺搜 救中隊成立55周年,活動亦提醒市民 注意山嶺活動安全。警隊「一哥」蕭澤 頤致辭時表示,用作協助搜救、今年 初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HKSOS」,截 至7月底成功在23宗案件當中協助了65 名行山人士,呼籲一眾「山友」下載保 障安全。 民安隊活動的開幕典禮由警務處 處長蕭澤頤主禮,他致辭時提及政 府救援隊伍正積極利用科技減少行 山意外造成的傷亡,當中用作協助 搜救、今年初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 「HKSOS」,截至7月底已錄得99000次 下載,更成功在23宗案件當中協助了 65名行山人士,「在此衷心鼓勵大家下 載,因為真的可以拯救生命!」他又提 及其他協助拯救的科技,當中無人機 有助提高搜索、覆蓋範圍及效率,尤 其可在偏僻山區進行高清航拍及熱成 像檢測,有效快速定位受困人士。 其他出席的嘉賓包括消防處處長 楊恩健,以及政府飛行服務隊、醫療 輔助隊、漁農自然護理署、通訊事務 管理局辦公室、香港天文台、康樂及 文化事務署、地政總署和多個山嶺活 動團體的代表。 推廣日活動設置攤位遊戲以提升 山嶺活動安全意識,並同時展出各式 各樣的山嶺活動器材,包括電子地 圖、記錄救援人員位置的手表、可直 播高清影像的相機及無人機等。此 外,民安隊人員亦示範了山嶺搜救和 處理傷者的技術,讓市民了解山嶺搜 救的工作。其他節目包括消防搜救犬 拯救示範及警犬表演。民安隊亦在場 進行成人隊員及少年團招募工作。 根據統計數字,由2020年至今 年9月,消防處接獲的攀山拯救事故 有3655宗,釀成2178人受傷,71人死 亡,當中2022年的攀山拯救事故更有 1014宗,共589人受傷,死亡人數多達 20人。而今年截至9月,攀山拯救事故 就有393宗,涉及234人受傷,11人死 亡。 政府做實事非憑把口 李家超: 前運輸及 房屋局局長、 教育大學公共 行政學顧問張 炳良早前建議 政府推動「經 濟大辯論」。 行政長官李家 超 (見圖) 20日回應指,任何人都可以 辯論,辯論後的結論可以告訴政府, 形容當局「做實事不是憑把口」。對於 對方指政府應鼓勵團體集會,顯示香 港仍然自由多元及包容,李反駁指, 包容並非靠遊行集會,認為「呢啲(想 法)係好狹隘」。 李家超在電視節目中表示,特首 政策組每天都收很多意見,認為「政府 要做實事,不是憑把口」,要用結果 爭取信任。對於市民現時是否足夠齊 心去推動香港發展,李家超認為,比 起上任之初已有進步,經過兩年多施 政,認為在同一艘船上,向同一個方 向划船的人變多。他舉例指,如果每 位市民對社會貢獻都是「1」,750萬名 市民每人都「1.01」,做多一些,那「複 式效應」會變大。 他又謂,香港過去真的發生過遊 行集會被騎劫的事,所以在平衡社會 利益下,如果以包容共濟角度,就應 透過自己的方式將聲音傳達,最重要 是不要影響他人,現時表達意見方法 很多,例如座談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 新一份《施政報告》, 切實貫徹落實中共二 十屆三中全會改革部署,在識變應變求 變上,展現改革擔當、充滿創新雄心。 《施政報告》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香港 更加明確,要從發展香港所長、對接國 家所需上,穩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 心;要從灣區優勢互補上,強勁創科產 業動能;要從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 上,發掘新增長點。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三份《施政報 告》,體現改革導向,全力求發展、真誠 暖民心,有目標、有機制、有方略、有 路徑、有時間表,讓各界看到了香港經 濟復蘇、動能增強、民生改善的希望, 是難得的好《施政報告》,值得社會各界 支持、全力落實。 服務國家戰略香港前景廣闊 《施政報告》前瞻世界局勢,把穩固 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與發 揮香港優勢、貢獻國家所需緊密結合, 既有效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進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又對全面提升香 港核心競爭力作出重大部署,成為《施政 報告》矚目亮點,振奮人心、鼓舞鬥志。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健前行,是中 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而加大人 民幣貿易結算、增強人民幣投資功能和 資產儲備功能,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 要路徑。新《施政報告》深化「互聯互通」 機制,強化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 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升級中央決算系統 等,增加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提供更多 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爭取國家盡快 在香港推出離岸國債期貨;建立國際黃 金交易市場;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 等,這些舉措將有效助力人民幣國際 化,穩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新增長點打造強調政府引領 《施政報告》聚焦香港新增長點打 造,在灣區融合發展上,積極主動、措 施務實、對接有效。發展高增值物流服 務、與東莞等合作穩固國際航空樞紐、 落實CEPA服務貿易新協定推進服務貿 易開拓內地市場等,有力促進香港與灣 區內地城市的互促互進、優勢互補及有 效對接。 《施政報告》在經濟振興上,長短結 合、因地制宜,既穩固經濟向好趨勢, 亦聚焦打造文旅創意產業、科技創新產 業、建設高端人才高地,且重點突出, 注重發揮河套香港園區、北部都會區及 新田科技城作用,尤其是在與廣東合作 發展低空經濟、運動旅遊、遊艇旅遊等 方面,更加主動積極、務實有為。 暖民心重制度創新方向清晰 《施政報告》在惠民生、暖民心上, 果斷有力、方向清晰。改造劏房為簡樸 房,以立法方式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 的出租制度,並規定改建標準、設定寬 限期,實事求是、絕不避難;青年宿舍 計劃、5年內提供18.9萬公屋、資助綜援 老人灣區養老等,全面回應民意呼聲, 給青年和基層以希望,切實增強市民獲 得感、滿足感。 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政府大膽變 革、展現雄心、善作善成、措施得力, 增強了社會各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 貢獻中國式現代化的信心,對香港經濟 發展更有盼望,有效凝聚共識、彙聚力 量,社會各界要更好地支持特區政府依 法施政,群策群力切實支持落實好新《施 政報告》舉措,讓香港經濟穩健向好、香 港貢獻國家再創輝煌。 展現變革雄心 促發展惠民生 來論 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使出多招 力撐樓市,當中最矚目的是放寬按揭 成數,其他還包括容許投資移民買 樓、支持青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等, 料有助提升香港經濟活力,吸引投資 者重新投入地產市場,對樓市有支持 作用,亦顯見政府經過小心權衡,唯 實際效果有待觀察。 《施政報告》提出,放寬樓價3000 萬元以上的物業按揭成數上限至七 成,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則調整為五 成,且不論物業價值、是否自用,或 公司持有以及買家是否「首置」都可受 惠。以3500萬元樓價為例,首期即減 350萬元,減幅為25%,大大降低置業 或換樓人士門檻。此外,更優化「新資 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購買5000萬 元以上住宅物業,不影響民生住房之 餘,亦有利豪宅市場。 今次政策不僅涵蓋住宅物業,也 包括非住宅物業,商業物業市場也能 從中受益。對投資者來說,按揭成數 的提升可以減少資金壓力,提升商業 和工業物業的吸引力,有助促進商業 地產的發展。市場預料工商舖成交量 會立即增加,價格有望止跌回穩,但 目前零售市道疲弱,恐幫助有限。 有人形容這次政策為「真正撤 辣」,有助大幅釋放市場購買力,料大 碼物業、放租物業,以及第二套房的 交投將有所上升,對樓按市場有正面 支持,預期今年底至明年初樓價有約 5%升幅,更多高收入的本地專業人士 及外來專才入市。 不過,上述措施相信只對超級豪 宅有幫助,對一般中產盤影響輕微。 畢竟外圍環境仍存許多不明朗因素, 包括美國減息步伐仍有變數,加上目 前發展商仍有大量貨尾,恐無法扭轉 樓價跌勢,更遑論令樓價急飆,炒風 一下子重現。未來香港樓價走勢,仍 需觀察內地政府推出的刺激經濟措施 所發揮的效用。 回顧過往政府推出管控措施,都 在炒風熾熱,且發現非自住物業在市 況逆轉,違約率較高之時,但目前炒 風已不復見,違約率亦明顯減低,故 有空間可調整。事實上,自2月樓市 「撤辣」後,樓市雖有過短暫反彈,但 隨著市場氣氛回軟,第3季成交量回 落至每月平均3400宗。住宅樓價於首 8個月下跌6.2%,較2021年高位累跌 26.6%。非住宅物業市場亦持續調整, 寫字樓、分層工廠大廈及零售物業的 價格在今年首八個月分別進一步下跌 17.5%、11.8%及13.0%。 樓市不振,業主身家大縮水,發 展商減少投地建屋的意欲,致政府多 幅地皮流標,明顯有別於瘋狂炒樓的 年代。金管局將按揭成數和供款比率 調整至2009年前的水平,這表明當局 覺得當前市場風險相對可控,金融體 系穩健,足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 能夠在促進樓市穩定和發展之間取得 平衡。 不過,政府放寬按揭成數上限, 不代表銀行會不顧風險「盲批」。如今 年2月金管局亦曾放寬按揭逆周期措 施,唯銀行放貸意願未見回升,甚至 暫停現金回贈。 另外,必須提防的是,雖然按揭 成數提高了,高債務水平也意味著未 來的還款壓力加大,對於收入不穩定 的家庭來說,不能說全無隱憂。若樓 市在未來出現下跌,買家所持有的物 業可能會變成「負資產」,造成財務壓 力。特別是在經濟環境惡化或利率上 升的情況下,供款負擔可能會變得沉 重,違約風險隨時再現。 另一方面,即使買家可用公司名 義購入多個物業投資收租或轉售,全 部都可做七成按揭,在一定程度上, 可推高樓市整體槓桿率,引入額外資 金,有助支撐樓價。但反過來看,投 機行為增加,會使得部分真正有自住 需求的買家更難以入市。投機行為可 能推高房價,形成市場泡沫,導致市 場波動性加劇,影響長期的市場健康 發展。 總體而言,政府的樓市新政在短 期內可能對樓市產生積極影響,提升 購房需求和市場活力。然而,長期來 看,潛在的風險和市場泡沫的可能性 需要謹慎評估。若放寬後炒風再次熾 熱,對銀行管理風險有挑戰,便須重 新調整措施,政府和金管局需要密切 監察樓市發展。市民在置業決策時亦 應仔細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施 政報告》建議向40歲以下白表青年家 庭或一人申請者多派一個居屋抽籤 號碼和第二市場配額;「白居易」下期 起,增加1500個配額,全數撥予這個 組別。青年今後「抽居屋」難度銳降, 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也使 部分有置業需求的家庭提前購房,進 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同時,亦助於 分流部分私人市場的購房需求,穩定 房價並減少樓市過熱的風險。長遠來 看,有利於提升 年輕人的置業能 力,還有助於促 進社會穩定和公 平。 放寬按揭注經濟活力 須密切監察防風險 ■警務處處 長 蕭 澤 頤 (後排中)、 消防處處長 楊恩健(後 排左五)等 出席民安隊 活動,呼籲 市民注意山 嶺 活 動 安 全。 楊偉亨攝 ■現場展示用作搜索失蹤行山人士 的無人機。 ■現場展示不少用作山嶺搜救的裝 備。 ■民安隊的攤位吸引不少市民參 觀。 譚錦球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 香港義工聯盟主席 用作協助搜救、今年 初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 「HKSOS」,截至 7 月底 已錄得 99000 次下載,更 成功在 23 宗案件當中協助 了 65 名行山人士。 中文大學上周六舉辦本科入學資 訊日,有超過6萬名學生、中學教師和 家長出席,人數與去年相若。當日, 大學舉辦多場入學講座,包括多場以 英語及普通話舉行的講座,講解大學 聯招以外的收生方法,同時各學院和 學系亦舉辦課程資訊環節,部分安 排教學設施的導賞活動。大學早前公 布,下學年會開辦公共人文學課程等3 個新課程,中大表示,不少家長和學 生亦有參與新課程的課程講座,了解 入學資訊。 中大今年的聯招入學講座,除了 由校長段崇智致歡迎辭,以及由入學 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家徹講解收生安 排,亦邀請多名校友和師生出席,包 括三項鐵人前港隊代表、香港體育學 院精英訓練科技部助理總監李致和、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 梁鳳儀、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署 理院長尹振英等,分享聯招入學意見 和選科心得等。中大又表示,中學文 憑試應屆考生選科時亦可參考今年各 課程的入學分數,相關資料已上載大 學網站。 逾6萬人出席 中大本科入學資訊日 ■逾六萬人參與中大本科生入學資 訊日2024。 香港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