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10.21.2024 星期一 香港新聞 動植物公園再傳死訊 松鼠猴隔離期間離世 香港動植物公園20日晚再有 一隻猴子死亡,即由本月1 3日 至今,園內累計已有11隻猴子死 亡。康文署表示,死亡的松鼠猴本 身正接受隔離觀察,漁護署將進行 解剖,以確定其死因是否與早前死 亡的其他猴子相同。 香港動植物公園20日公布, 再有1隻松鼠猴在觀察期間死亡, 連同在19日離世的松鼠猴,即2隻 本身正處於隔離期的松鼠猴均已離 世。康文署透露,公園現時還有1 隻白臀長尾猴正接受隔離治療,牠 自本月13日起已被隔離,即已被隔 離一周。署方將會繼續關閉園內的 哺乳類動物區,並密切監察動物健 康情況,同時會繼續為照顧動物的 員工提供保護裝備,提醒他們留意 自身的身體狀況。署方強調,現時 相關工作人員健康正常,會一直和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及漁護署保持 溝通,確保採取適合的防護措施。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 20日晨則指,園內其餘70多隻動物 暫未見有異常,當局會小心照顧仍 在隔離的動物,並會適時公布最 新情況。楊潤雄指,香港動植物 公園在本月13日有8隻猴子突然離 世,其後有隔離中的動物亦先後離 世。對早前未有主動公布有松鼠猴 正接受隔離,楊解釋動物因不適接 受隔離或醫療程序屬正常情況,今 次因一日內有8猴死亡,情況特殊 才主動向公眾公布,但強調其後再 有猴子死亡已「第一時間公布」。 本報記者謝宗英香港報道 ■兩隻隔離觀察的松鼠猴先後離世。 香港即將入冬,流感威脅勢 再重現。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最新數 據,截至本月16日,香港今年錄得 34宗兒童流感重症,包括6宗死亡個 案。有醫生及幼教組織提醒,稚齡兒 童的流感疫苗接種率仍偏低,倡要加 大向家長宣傳,以防「雙疫夾擊」。 香港上一個冬季流感季節長達 28周,直至7月始有回落,遠較過往 的一般8至12周為長。港大醫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 授關日華指,上個流感季節長期持 續並不尋常,考慮到兒童重症個案 中,僅少數人有打流感針,加上目 前6個月大至6歲幼童,以及6至12歲 的小童接種率仍偏低,今季有需要 加大力度向家長宣傳。另為防新冠 夾擊,18歲以下兒童亦應最少完成3 針新冠疫苗接種,唯據他觀察不少 兒童仍一針未打,屬「非常不好的現 象」,推測原因或與家長感新冠病毒 變弱,及網上錯誤疫苗資訊誤導有 關,冀巿民能「相信科學」。 對世衛今年將四價流感疫苗建 議轉為三價疫苗,關日華解釋因 「B/Yamagata 譜系病毒」自2020年3 月已絕跡於人群,故可改用三價疫 苗,保護力與四價相若。他續指, 衛生署今年亦推先導計劃,首度安 排中小學生接種噴鼻式疫苗,相信 有助提升流感疫苗接種率。香港幼 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則指, 不少家長在新冠後均出現「疫苗猶 豫」,需加強宣傳教育,且外展計劃 亦可簡化程序,以提升學校參與。 本報記者蕭博禧香港報道 幼童流感威脅未除 專家促加碼宣傳谷針 胃癌因早期病症不明顯,大部分 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存活 率不高,令其成為香港第6大致命癌 症。中大醫學院去年與內鏡製造商 奧林巴斯合作,引入AI內鏡系統輔 助上消化道檢查,成為全球首個AI 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測試基地。 系統以逾10萬日本胃癌內鏡影像進 行深度學習及分析,能實時識別胃 癌病灶,並以「綠框」鎖定及提示醫 生懷疑癌變位置。趙偉仁指,早前 在大腸鏡中使用AI輔助,證實能提 升腺瘤檢測率達4成,相信亦能為檢 測早期胃癌帶來突破,包括協助檢 測扁平早期胃癌、識別無顏色變化 的病灶等,「有如一個日本醫生在身 邊輔助,減少漏症。」 中大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及威院 內鏡中心副主任葉瀚智指,傳統培 訓一名內鏡醫生需數年時間,通過 AI輔助可讓醫學人員「立即做到」精 準檢查,「亞洲是胃癌高發區,若做 到早期胃癌確診,五年存活率可超 過9成。」 他續指,系統已於5名香港病人 上應用,檢查時間雖未減少,唯精 準度可大大提升,預料可減少日後 因病情加重反覆做手術或化療等時 間成本。至於日後會否用AI系統篩 查早期已作內鏡檢查的病人影像, 以找出更多可疑個案,葉指系統原 理上可做到翻查預錄影像,唯實際 操作上進行實時檢測,可同步抽取 活體樣本化驗或進行切除病灶手 術,在流程上會更便捷。 團隊計劃未來數月會展開中小 型研究,選取約百多名有家族病 史、曾患胃癌或有高危病徵者進行 研究,以真實世界數據印證AI對提 高早期胃癌發現率作用;其後會作 千人大型研究,以對照有使用及無 使用AI對篩查胃癌準確率差別。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 教授柳浩城補充,得益於完善培訓 及篩查,日本的早期胃癌檢測率高 達6成,相信這套由日本專家研發的 AI系統有助找出細小且不明顯的胃 癌病灶;另因系統可輕易加入現有 的內鏡儀器中,相信不難作推廣應 用。 胃癌屬較「隱形」的癌症,香港約85%的胃癌病人在確診時已 達中晚期,影響存活機會。中大醫學院為此引入AI輔助診斷系統, 更成為全球首個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測試基地,冀以新技術提 升早期胃癌的準確度,並協助培訓內鏡醫生。中大醫學院院長趙 偉仁指,AI系統能自動捕捉胃腸道影像,並標示可疑病灶,具質量 保證,可望避免「漏症」;團隊指已有5名病人受惠,將在未來數月 展開中小型研究印證系統成效。 AI輔助診斷揪早期胃癌免漏症 中大醫學院引入系統 全球首個測試基地 ▍本報記者脫芷晴香港報道 ▍ AI 系統可實時輔助胃 癌檢查,有如一個日本醫生 在身邊幫忙,減少漏症。 中大醫學院院長 趙偉仁 ■中大團隊示範系統,AI 可實時偵察及鎖定可疑病 灶。左起:柳浩城、趙偉 仁、葉瀚智。 脫芷晴攝 250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