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 12.12.2024 星期四 美國經濟要聞 / 國際財經 納指破2萬點創新高 上月CPI環比漲幅符合預期 道指跌99.27點,跌幅為0.22%, 報44148.56點;納指漲347.65 點,漲幅為1.77%,報20034.89點; 標普五百指數漲49.28點,漲幅為 0.82%,報6084.19點。11日盤中, 納指最高上漲至20055.93點,創盤 中歷史新高。 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股價普 遍上漲,特斯拉與谷歌創歷史新 高。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在一份 客戶報告中表示:「科技界的聖誕節 提前到來了」。 11日投資者迎來了備受關注的 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報告。 美國勞工統計局11日報告稱,11 月CPI環比上漲0 . 3%,同比上漲 2.7%,均符合市場預期。此前接受 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預計該 數字將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 2.7%。扣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美 國11月核心CPI同比上漲3.3%,環 比上漲0.3%。接受道瓊斯調查的經 濟學家平均預計核心CPI環比上漲 0.3%、同比上漲3.3%。 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還表明,11 月份實際平均時薪環比持平,同比 增長1.3%。11月實際平均周薪環比 增長0.3%。實際平均周薪同比增加 3.71美元,達到385.99美元。 CPI數據表明美國11月份的通 脹壓力繼續攀升,加劇了市場對抗 通脹進展陷入停滯的擔憂。11月 CPI同比漲幅出現加速,這提醒人 們通脹仍然是家庭和政策制定者面 臨的一個問題。 12日還將發布11月生產者價格 指數(PPI)報告。CPI與PPI報告將 是美聯儲12月17-18日政策會議前發 布的最後兩項重要經濟報告。 高盛分析師Whi tney Wat son 稱:「今(11)日的CPI數據為下周的 減息掃清了障礙。在今天的數據公 布後,美聯儲將進入靜默期,他們 對反通脹的進程仍有信心,我們認 為,新的一年裏,美聯儲仍將進一 步逐步放鬆貨幣政策。」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 席經濟學家Brian Jacobsen表示: 「CPI報告沒甚麼意外的,一切都符 合預期。住房成本仍然是通脹的主 要驅動因素。有了就業報告和通脹 報告,沒有甚麼能阻止美聯儲下周 減息25個基點。令人興奮的將是美 聯儲的經濟預測的總結。2025年可 能會有四次減息,通脹最終會降至 目標水準。」 ■美國11月CPI增幅符合預期,納指首次突破2萬點大關。 路透社 CPI 數據表明美國 11 月份的通脹壓力繼續攀升, 加劇了市場對抗通脹進展陷 入停滯的擔憂。 美股11日收市漲跌不一,納指創歷史新高並首次收在20000點 大關之上,科技股普漲。美國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 2.7%符合市場預期。 ▍本報訊 ▍ 分 析 稱,符合 預 期 的 CPI展示了最近幾個月通脹降溫基 本停滯的態勢,雖不足以破壞美股 年末牛市,也令下周減息並非板上 釘釘,特別是明年特朗普關稅和財 政擴張帶來的潛在通脹上行風險引 關注,10年期美債收益率先跌後漲。 分析注意到,這份符合預期的 CPI數據也展示了最近幾個月通脹 降溫基本停滯的態勢,核心CPI已3 個月持續將同比增長停留在3.3%的 較高位置,遠高於與美聯儲更看重 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重返2%目標相一致的水準。 據芝加哥商交所CME統計的 FedWatch工具,CPI發布後,期貨 市場認為下周美聯儲減息25個基點 的概率高達約95%,高於一天前的 89%,美債收益率短線從日高下挫 至日低,都說明最新數據進一步強 化了減息預期。但認為明年1月繼續 減息的押注僅從19%小幅升至22%。 Vital Knowledge分析師Adam Crisafulli直言,這份年末堪稱最重 要的經濟數據「令下周減息毫無懸 念」,不過此後前景就不那麼明朗 了。他預計美聯儲會議聲明中的 前瞻指引可能出現「溫和鷹派的轉 向」,至少令2025年1月會議可能按 兵不動,3月甚至也可能暫停減息。 高盛資管的固收全球聯席主管 兼聯席首席投資官Whitney Watson 也認為,核心CP I通脹率符合預 期,為下周美聯儲減息鋪平了道 路,數據沒有走熱到令市場感到驚 嚇,會讓美聯儲官員在跨年時依舊 對通脹降溫進程抱有信心,新的一 年仍將進一步逐步放鬆貨幣政策。 核心通脹堅挺支持下月暫停減息 美國財政部拍賣390億美元10 年期國債,整體拍賣強勁,各項 指標顯示需求良好,延續了10日3 年期美債拍賣穩健的態勢。拍賣 結果出爐後,10年期美債收益率 短線走低,但此後再上升。 拍賣得標利率為4.235%,低 於上次11月5日的4.347%,預發行 利率為4.252%,最終得標利率比 預發行利率低1.7個基點,為今年 6月以來的最大差值,沒有出現體 現需求疲軟的尾部利差。投標倍 數是亮點。 本次拍賣的投標倍數高達 2.70,創2016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 準,11月為2.58。 作為衡量美國國內需求的指 標,包括對沖基金、養老基金、 共同基金、保險公司、銀行、政 府機構和個人在內的直接競標者 獲配比例為19.5%。 財經金融博客Zerohedge點 評稱,儘管10年期美債收益率走 低,從結果公布前的4.25%跌至 4.23%,但此後收益率立即回升, 這或許是因為市場開始意識到, 在美聯儲12月減息之後,寬鬆周 期基本就此結束。 11日紐約尾盤,現貨黃金上 漲0.89%,報2718.31美元/盎司, 期間一度刷新日低至2675.69美 元——短線出現V型反轉,美國 CPI數據沒能打破日內稍早在2695 美元附近的橫盤整理狀態,美國 財政部披露10年期標債結果後, 刷新日高至2721.14美元,連續兩 個交易日站上50日均線(該技術指 標暫報2669.93美元)。 現 貨 白 銀 大 致 持 平 , 報 31.9030美元/盎司。 COMEX黃金期貨漲1.29%, 報2753.60美元/盎司,期間曾漲 至2759.70美元,全天處於上漲狀 態。 COMEX白銀期貨漲0.15%, 報32.795美元/盎司。 10年期美債拍賣 投標倍數創新高 紐約期金漲1.3% 站上2750美元 新聞解讀 全球旅遊業全面復蘇 未來10年 亞太地區將迎巨大增長 據CNBC報道,聯合國旅遊局 稱,世界上大多數地區已經從 疫情中復蘇,尤其是中東地區,今 年前9個月的國際遊客數量較2019 年同期增長了29%。報告稱,該地 區在此期間的成長主要是由前往卡 塔爾(成長了141%)和沙特(成長了 61%)的遊客增加帶動的。此外,非 洲和歐洲也已完全復蘇,入境人數 分別增加了6%和1%。 至於美洲地區,今年國際遊客 數量接近疫情前的97%,而亞太地 區則處於疫情前水平的85%。報道 稱,由於亞太地區的國際旅遊復蘇 緩慢,預計將成為未來幾10年全球 旅遊成長的中心。 根據國際機場理事會亞太和中 東地區的數據,預計航空旅客數量 將在20年內的時間,增加一倍以 上,從2023年的86.9億人次,躍升 至2042年的194.9億人次。預計大部 分成長將來自亞太地區,機場貿易 組織估計,未來的20年時間,超過 1/3的新旅客將來自中國、印度和印 尼。 據悉,酒店業者正在該地區 積極擴張。希爾頓亞太區總裁Alan Watts稱,公司目前在亞太地區經營 1000家飯店,另外有915家酒店正在 籌建中。他指出,隨著中等規模旅 行者的崛起,將推動金字塔底層的 發展。 全球復蘇因中國出境旅客和商 務旅客這兩類旅客的緩慢回歸,而 受到阻礙,但Alan Watts表示,兩 者都在反彈,商務旅行明年將捲土 重來。他表示,除中國外,2024年 上半年商務旅客的預訂趨勢相當出 色,尤其是東南亞,明年的情況有 望比今年更好。 ■今年前9個月,全球國際入境人數達到疫情前水平的98%。圖為遊客在西 班牙一海灘旁的露台上用餐。 路透社資料圖片 機場貿易組織估計,未 來 20 年,超過 1/3 的新旅 客將來自中國、印度和印 尼。 旅遊業即將迎來巨大增長的時代!據聯合國旅遊局最新表示, 今年前9個月,全球國際入境人數達到疫情前水平的98%,預估本 月全球旅遊業將從新冠疫情中全面復蘇,而亞太地區將成為未來幾 10年全球成長中心。 ▍本報訊 ▍ 新加坡是亞太地區的商業和 金融樞紐,擁有自由開放的市場 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富豪人數更是 全球前段班國家。然而,新加坡最 年輕的億萬富翁,是一位名叫吉欣 (Kishin RK)的男子,身價高達16億 美元,被譽為最強高富帥。 據越南媒體《VnExpress》報道, 年僅41歲的吉欣是新加坡最年輕 的億萬富翁,他是房地產大亨Raj Kumar的獨生子,也是新加坡少數 50歲以下億萬富翁中唯一繼承家族 財富的人。 儘管出身優越,但吉欣自己建 立商業企業,進一步推動父親的生 意。他和父親共同經營房地產王 國,目前身價達16億美元。 報道稱,吉欣年輕時就讀於當 地的知名英華中學,並在12歲時進 入房地產世界,當時他的父親幫他 買下一套公寓,他也開始與父親一 起參加重要的商務會議。在2003年 他獲得學位後加入了家族企業。3年 後,他決定賣掉父母贈送的公寓, 並用所得資金創立RB Cap i t a l公 司。吉欣的RB Capital公司與家族 企業收購和管理現成資產的模式不 同,主要是專注於房地產開發,承 接零售空間、辦公大樓和飯店等多 個領域的項目。 根據《福布斯》報道,吉欣還涉 足其他領域,於2019年共同創立線 上送餐平台TiffinLabs,該公司已擴 展到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之 後,吉欣和他的父親在各種項目上 合作,進而發展雙方業務的機會。 新加坡最年輕億萬富翁12歲進入地產業 行業觀察 在經歷了數十年 的繁榮發展後,歐洲 開始發現海上風電行 業的瓶頸,且這種情 況在海上風電產能建 設最快的地方表現得 最為明顯。而風力發 電項目的減少可能會 使歐洲各國在更長時 間內更加依賴化石燃 料。 例如,在丹麥和 瑞典,由於電價和激 勵措施下降得太低, 建設海上風電項目變 得不划算。最近的一 個例子是丹麥政府 在其有史以來規模最 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招 標中沒有收到任何投 標。丹麥最大公用事 業公司Orsted A/S等 公司表示,投資如此 大型的地方項目已不 再具有吸引力。 一個主要的障礙 是低電價。在過去二 十年裏,風力發電產 能的擴張導致大量供 應湧入市場,被壓至 極低的電價幾乎無法 產生回報。與此同時,隨著大 量高耗能的綠色工業大型項目 被推遲或完全取消,人們對未 來的需求也越來越懷疑。 燃煤或燃氣發電站通常在 電價高到足以覆蓋諸如燃料之 類的固定成本時運行。而風力 發電場無論電價如何,只要有 風就會運行。如果電網上的供 應大於需求,有時候電力是免 費的、甚至消費者可以在用電 的同時得到一筆錢。 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太陽 能發電領域,但太陽能電池板 成本的大幅下降削弱了這種影 響,而風電行業一直受到鋼鐵 和勞動力等關鍵投入成本飆升 的擠壓。 歐洲海上風電發展遇瓶頸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