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 01.14.2025 星期二 香港時事雜誌 ■社會福利署曾計劃於全港各區增設至少1間幼 兒中心。 空置幼園改建安老設施 議員獻計碰壁 有立法會議員曾建議,將部分由政府管有的 空置幼稚園校舍,改作安老院或其他長者設施用 途,唯遭相關部門婉拒。 面對生育率及適齡學童人數下降,近年屢 有幼稚園停辦,過去5個學年(由2020/21學年至 2024/25學年),全港共有89間幼稚園停辦,當中 以沙田區(13間)為最多,其次為東區(10間)及九 龍城區(8間)。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上月在立法會建議,把部 分由政府管有的空置幼稚園校舍,改作安老院或 其他長者設施用途,以應對香港持續的少子化和 人口老化現象,獲教育局諮詢房屋局和勞工及 福利局後綜合回覆,由於幼稚園校舍的環境及設 施,並非以照顧體弱長者而設計的住宿,一般而 言不適合改作安老院用途。 申改用途 持份者多反對 翻查資料,以往屢有幼稚園申請更改土地用 途,如2018年,荃灣荃威花園一幅幼稚園用地 的業主,擬申請改為社福用途以開設護老院;屯 門龍門居幼稚園的業主,亦先後於2022年5月及 2024年1月,至少兩度申請分別改作安老院及長 者日間護理中心用途,前者經諮詢後,有超過 85%的持份者反對。 除了空置校舍,根據教育局網站,現時尚有 14幅屋邨幼稚園建校用地。謝偉銓直言,以往工 廈空置率高企,政府也有推展活化工廈,嘗試減 低空置率,現時情況類同,即使不適合設置長者 設施,也可考慮改裝為其他為社福用途,「一句 『不適合』就結束討論,但『不適合』也不應該丟 空處所,改作其他社福用途會否更可取?」他盼 望,有關部門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別再拋出 不同理由說做不到!」 政府在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 布,撥款200億元購置60個物業,以供設立 超過130項社福設施,唯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社會福利署僅用約2.4億元購置了5個物業,其 中2個位於深水埗區,餘下3個則分別位於中西 區、東區和觀塘區,用於設立家長或親屬資源 中心、自閉症人士支援中心、長者鄰舍中心, 以及提供到校學前康復服務。 目標設立逾130社福設施 翻查社署在2020年9月發表的大綱,詳細表 列出擬在全港各區購置物業的數目及設置福利 設施的「大計」,包括在全港增設共48間長者鄰 舍中心、15間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12間到校學 前康復服務辦事處等,並於每區增設至少1間幼 兒中心。社署亦為購置處所訂立時間表,如在 2021年第一季開始購置首批物業,如今購置物 業的進度不及預期。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指,當年政府撥款200億 元,顯示社福設施不足且社會需求逼切,故希 望直接購入處所,減省物色地點、招標及建造 新建築物的時間,自撥款已過5個財政年度,購 置物業進度不太理想。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 狄志遠直言失望,據他留意,不少私營安老院 舍在疫後擴充業務,卻不見社署加快購入物業 的速度,「為何署方這麼遲鈍?一直 追問都回答不了真正原因!」立法 會議員兼註冊社工林素蔚亦言, 2.4億元只佔200億的1.2%,若然署 方買不到合適物業,應考慮以租用 商舖等其他方法,如不少私人街市 及港鐵站內商店丟空,或可簡單改 裝成暫託中心和供病人自助組織租 用。 當年大綱列明,在全港9區增設 家長或親屬資源中心,加上原有9間 資源中心及1間服務全港市民的資源 及服務中心,形成「18+1」的服務網 絡。根據署方網站上的中心列表, 「18+1」早已達標,唯新增的9間中心 並非全數透過購置物業而設。 多區欠商廈亦缺無障礙設施 位於大埔的香港傷健協會情融坊 家長資源中心自2021年開始啟用,處 所至今已續租2次,每次為期2年。 該會高級服務經理(復康服務)趙婉 霞姑娘指,大埔區只得一座商業大 廈,唯因欠缺無障礙設施,而不獲 社署接納租用,至於目前租用的單 位,本來並非規劃作社福用途, 但區內確實沒有更合適的地點, 故在多個政府部門協商下,才獲 改變用途開設情融坊。她指,大埔及北區福利 辦事處一直有跟進,唯至今仍未有好消息。 現時情融坊正服務逾450個家庭,但中心面 積只有約1000呎,趙婉霞坦言,現時舉辦部分 活動,都需要借用協會旗下、同樣位於大埔的 另外兩個會址。 另有社工透露,部分歷史較悠久的資源中 心,早已坐落於房屋署轄下屋苑,但現在香港 地少,除非新落成屋邨有規劃社福用地,否則 難以新增。他又說,租用社福設施長遠亦影響 服務質素,儘管社署負責繳交租金,但營辦社 福設施的機構或非政府組織需要自行裝修,亦 需在不租用單位時還原予業主,故相關中心不 敢大舉裝修或購入大量物資,「不知社署何時才 物色到合適單位。」 舖價回落 議員促積極處理 狄志遠同意指,撥款的原意是讓社福設施 有永久場所,租用處所會影響服務穩定性。中 大社會工作學系講師丁唯彬亦言,相關土地問 題已存在多年,長遠必定要循規劃入手,除了 新建屋邨要預留地方作社福設施,其他政府建 築物也可預留地方作家屬資源中心等設施。 謝偉銓認為,當初社署獲撥款200億元,背 後必定基於某些數據及研究,署方有必要就進 度遠遜預期作出解釋,「近年舖位價格有所回 落,有機會低於2019年,理應可以比預期購入 更多單位。」他直言,社署獲撥款前,應已有多 個目標物業,「若因結構或安全未完全達標而未 有購入,為何仍可以租用?租用應該也有標準 及理由,未達標是否與安全有關?社署應思考 如何克服。」 他指,署方應該實事求是,若然餘下撥款真 的未有「著落」,應該積極處理,與財政司司長商 量,把資金用於其他地方。他盼望,日後當局爭 取撥款前要做足調研,「就算做不到十足,都至 少做到30%至40%。」 社會福利署回覆指,購置處 所的進度,以至數目、選址、開 支、用途及服務人數等,取決於 市場上有否合適物業的供應,以及 放售價格是否在政府產業署參考市 場價值釐定的可接受價格範圍內, 政府會繼續物色合適用地或處所, 以滿足殷切需求。署方續指,長期 策略方面,政府已重新把按人口提 供資助安老服務設施、資助幼兒中 心服務、康復服務設施(包括學前 康復、日間康復、住宿照顧及社區 支援服務)的規劃比率,加入《香港 規劃標準與準則》內,在新發展或 重建地區的規劃過程中,為上述設 施及早預留所需用地和空間。 至於中期策略,社署一直與 相關政府部門保持密切聯絡,在 各公共屋邨發展或重建項目和市 區重建項目中物色合適的用地, 以提供福利設施。政府亦致力通 過賣地計劃和私人土地作福利 用途特別計劃,適當地增加福 利設施的供應,並盡量善用空 置校舍等可供使用的政府處 所,探討是否適合改建為福 利設施。 政府在5年前撥款200億元,供 社署購置60個物業,以設立超過130 項社福設施,唯至去年底,署方僅 用約2.4億元(即撥款的1.2%)購置 5個物業,進度未如理想。社署改 為租用物業緩急,有社工指,核心 問題在於香港地少,長遠必須做好 社福用地規劃,否則長期租用場地 也會影響服務質素。有立法會議員 批評,撥款背後必定基於數據及研 究,加上近年物業價格回落,署方 應作出解釋,並積極處理未有「著 落」的餘款。社署指,購置進度取 決於市場有否合適物業供應,政府 已有中期及長期策略,物色用地或 處所以滿足需求。 記者仇凱瑭 撥款200億元僅動用1.2% 社署歸咎欠缺合適選址 長遠規劃方解困 購置社福設施停滯 2.4億元只佔200億的1.2%, 若然署方買不到合適物業,應考 慮以租用商舖等其他方法,如不 少私人街市及港鐵站內商店丟 空,或可簡單改裝成暫託中心和 供病人自助組織租用。 林素蔚 立法會議員兼註冊社工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認為,購置物業的進度不太 理想。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指,租用處所會 影響社福服務的穩定性。 ■立法會議員兼註冊社工林素蔚認為,社署應考 慮以租用商舖等其他方法緩急。 ■香港傷健協會情融坊家長資源中心自2021年開 始啟用。 ■截至去年底,社會福利署用約2.4億元 購置了5個物業,設立家長或親屬資源中 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等社福設施。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