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2025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A8 01.20.2025 星期一 中國要聞 上海和北京多名權威醫學 專家、政協委員日前提案,反 映部分集中採購的藥品在質量 和療效方面存在問題,包括「血 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 瀉」。國家醫保局表示,21日將 赴上海聽取相關委員和專家關 於藥品集採政策及中選產品質 量保障的意見建議,並收集有 關線索。 ▍本報訊 ▍ 集採是國家醫保局2018年推出的 方案,旨在通過「以量換價」的 方式,壓縮用藥價格,保證低收入 者能用得起藥。在上月最新一輪採 集中,許多藥降價幅度超出預期; 與此同時,沒有一家原研藥(過了專 利期、由原生產商生產的藥品)企業 中標。 東方網、北青網等報道指,在 今年的上海兩會上,瑞金醫院普外 科主任鄭民華、瑞金醫院副院長胡 偉國等20名上海市政協委員,共同 提交提案,直言一些集採藥藥效不 穩定,存在「血壓不降、麻藥不睡、 瀉藥不瀉」等問題,但醫生在臨床使 用中沒有選擇權,呼籲給原研藥留 出通道。 鄭民華說,他的父親長期高血 壓,以前一直使用原研藥,但最近 社區醫院換藥,結果父親「血壓一 下子(飆)到180」。鄭民華發現中國 產的藥按說明書指示吃一粒血壓降 不下來,需服兩粒。在北京,朝陽 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冠心病專家 盧長林也提交提案,稱醫生普遍反 映,與進口藥或原研藥相比,集採 藥療效欠佳。 盧長林舉例說,臨床發現,使 用相同劑量的新型口服抗凝藥,進 口藥可有效預防患者卒中發生和肺 栓塞等,而使用集採藥,患者發生 卒中、肺栓塞的權重較大。另外, 集採藥不良反應較大,病人換用集 採藥後,甚至出現過敏反應,說明 藥物純度不夠,製作工藝有問題。 另一名來自北方地區某三甲醫 院的麻醉科醫生也表示,和原研藥 相比,他感到中國產的麻藥「效果稍 微差一些」。張超分析,品質上的差 距可能是境內外製藥工藝的差距, 也可能是部分藥廠責任心不夠降低 了製藥的質控。 中央電視台新聞報道指,國家 醫保局20日表示,為獲取集採藥品 臨床使用實效第一手直接證據,進 一步維護藥品集採秩序,決定國家 醫保局負責人員21日帶隊,聯合衛 生健康、工業信息化、藥品監管部 門,赴上海當面聽取相關委員和專 家關於藥品集採政策及中選產品質 量保障的意見建議,並重點收集有 臨床數據支撐、有統計學差異的質 量和藥效問題線索。 「殲-20」之父楊偉突被免職 伴隨軍方反腐風暴,軍工央企 也風起雲湧。航空工業集團官網「領 導團隊」欄目顯示,中航工業總經理 郝照平、副總經理楊偉的簡歷訊息 已被撤下。楊偉是「殲-20」隱形戰機 總設計師,有「殲-20之父」之稱。財 新網稱,未來會有商飛高管進入中 航工業管理層。 中國軍事航空一直落後於西 方,直至「殲-20」隱形戰機出現, 才追上世界頂級水平,它的總設計 師楊偉也成為軍工界無人不識的人 物。楊偉是科學院院士、十九屆中 共中央候補委員,1963年出生,四 川人,15歲進入西北工業大學空氣 動力學專業就讀,22歲研究生畢 業,進入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他相繼擔任中國第三代戰機 殲-10、第四代戰機殲-20,以及中 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梟龍戰鬥 機的總設計師,被稱梟龍「殲-20之 父」。他主持研製的殲-20戰機,成 功實現中國航空武器裝備自主創新 能力的歷史性跨越,使中國成為世 界上第二個裝備第四代戰鬥機的國 家。 被免中航工業總經理的郝照 平,56歲,是導彈及火箭專家,畢 業於國防科技大學,曾任運載火箭 技術研究院院長,2019年起加入航 空工業集團任副總經理,2022年任 總經理。中航工業是從事航空工業 研究、設計、製造的特大型央企, 員工逾40萬人,前董事長譚瑞松去 年8月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在楊偉被免職前,核工業集團 「一把手」余劍鋒據報未出席集團 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會議。中核集團在官網公告,上述 會議17日在北京召開。集團黨組副 書記、總經理申彥鋒出席會議並作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報告。 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馬文軍,黨組 成員、總會計師王學軍,黨組成 員、副總經理張凱、辛鋒、陳軍利 出席會議。中核集團紀檢監察組組 長、黨組成員張越主持會議。 集團高層幾乎都現身,獨缺黨 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公開資料 顯示,余劍鋒現年60歲,甘肅省天 水市人,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反應爐 工程專業,1988年8月參加工作。 曾任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總經 理、黨組副書記,以及國家電力投 資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 2018年7月,余劍鋒出任中核集 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至今。近來, 軍工系統出現大震盪,多名軍工巨 頭落馬。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據報未 現身6日開幕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 員會全體會議。出身軍工系統的金 壯龍,曾任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 等職。 江蘇省長許昆林19日發表政府 工作報告,提到2024年全省GDP達 1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 率5.8%,增量居全國第一。廣東 經濟增長失速加劇,去年預計增幅 僅3.5%,「經濟第一大省」是否將 易主引發外界關注。 經濟大省GDP增長數據與預測 陸續出爐。江蘇除GDP增量外, 2024年新增本外幣貸款2.36萬億 元;13個創新藥獲批上市;新增獨 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居第 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四 年第一。另一經濟大省廣東上周 在政府工作報告稱,2024年GDP 突破14萬億元,但未披露GDP增 幅數據,引發猜測。外界預計增幅 僅3.5%,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 澎指出,疫情以來,廣東經濟增長 一直低於中國平均水平,「許多傳 統產業仍深受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影 響,尤其是佛山等地;一些關鍵行 業,如廣州的汽車產業,未能及時 進一步轉型升級,導致競爭力下 滑。」他說:「以當前的增速,江蘇 可能在一到兩年內超越廣東。」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 所長洪濤認為,江蘇加強科技創新 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 發展勢頭強勁,根據現在的發展速 度,江蘇將在兩年後超過廣東。他 亦指出,廣東經濟的落伍主要因為 房地產業以及進出口貿易增幅的減 緩。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也對 本報指出,江蘇以當前經濟增速的 確能趕上廣東,但其能否一直保持 5%增長也具有不確定性。 他認為,廣東經濟發展也有新 的增長點,「比如新能源汽車亞迪 就在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紅 利也可能反映在經濟增量上,這些 都有助於廣東經濟加快增長。」 江蘇GDP增量居首 「血壓不降、麻藥不睡」政協委員提案反映 部分藥品療效差 醫保局調查 ■多地政協委員提案,反映部分集採藥療效欠佳。圖為醫務人員為患者備 藥。 新華社 ■江蘇去年GDP增速亮眼,廣東經 濟增長失速加劇,「經濟第一大省」 是否會易主引發關注。圖為江蘇一 家能源公司工人在自動化生產車間 內工作。 資料圖片 我父親長期高血壓,以 前一直使用原研藥,但最近 社區醫院換藥,結果父親血 壓一下子飆到180。 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 鄭民華 教支 育出 綱只 要增 推不 出減 美解 菲放 南軍 海巡 軍黃 演岩島 春禁 節發 整不 治實 網訊 絡息 河南查跨境電騙 514 「金主」 判囚 「教育規劃綱要」19日公布, 提出未來10年教育政策目標,明 定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比例高於4%,一般公共預 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在高等教育方面,「綱要」表 示要有序擴大大學教育招生規 模,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穩步 提高博士研究生佔比;在「戰略急 需」和新興領域,探索拔尖創新人 才培養新模式。新華社報道指, 「綱要」還要求各級政府建立預算 撥款和績效激勵約束機制,確保 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 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 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 年只增不減,保證國家財政性教 育經費支出在佔國內生產總值比 例高於4%。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統計公 告,2023年教育經費總投入6萬 億4595.04億元,比2022年增長 5.33%;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 比例為4%。 菲律賓 方19日表示,已與 美國一連兩天在南海舉行聯合 海上軍演,這是今年首次,也是 2023年來第五次。中央電視台旗 下社交網站帳號「玉淵譚天」則強 調,解放軍近期在黃岩島附近多 次戰備巡邏。 路透社報道,美國在軍演中 出動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打擊 群、兩艘導彈驅逐艦、兩架直升 機和兩架F-18大黃蜂戰鬥機。菲 方則派出安東尼奧·盧納號護衛 艦、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奧號巡 邏艦、兩架FA-50戰鬥機以及空軍 搜救力量。菲方表示,這些活動 加強雙邊海上合作和互通性。 「玉淵譚天」在微博發視頻 指,解放軍近日在黃岩島一帶多 次戰備警巡,並公開視頻,介紹 巡邏派出的軍備,包括軍用運輸 機、可對地面或水面攻擊的轟-6 轟炸機,並強調飛機拍攝到黃岩 島一帶水面情況一目了然。 春節將至,網信辦再度展開 整治行動,除挑起對立與醜化春 節習俗的行為、AI生成假訊息, 鼓吹不婚不生的言論也在這波整 治行動的範圍中。 此次行動18日啟動,為期1個 月,重點整治6個方面的問題,分 別是「挑起極端對立」、「砲製不實 訊息」、「宣揚低俗惡俗」、「鼓吹 不良文化」、「違法活動引流」、 「侵害消費者權益」。其中,在「挑 起極端對立」中特別強調,不得藉 春節晚會、春節檔影視作品或熱 門體育賽事活動等話題,挑起互 相謾罵、引戰;也不得惡意醜化 攻擊春節、民風民俗、傳統習慣 等活動,借機發表「地域黑」等歧 視性內容。 近年生育率下降,官方鼓 勵生育,有地方更出現「催生電 話」。整治行動公告特別強調,不 得刻意渲染鼓吹不婚不育、反婚 反育等話題。 跨境電騙問題嚴重,早前演 員王星被擄拐到緬甸電詐園區引 發關注。河南及雲南19日公布審 結電詐案件情況,其中河南514名 幕後「金主」、組織頭目判囚。 河南省高級法院院長胡道才 表示,針對涉緬北等電詐及關聯 犯罪,2024年河南審結案件4188 宗7702人,對514名幕後「金主」、 組織頭目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 罰,對受蠱惑淪為電詐「工具人」 的在校及剛畢業學生從寬處理。 另一方面,雲南省高級法院代理 院長張宏偉稱,2024年雲南全省 法院審結走私、跨境詐騙、偷越 國(邊)境等跨境犯罪案件6035 件,審結幫信、掩隱等犯罪案件 4150件7020人。 集採藥歷史變遷 分散採購(1990年-1999年) 該時期醫藥產品質量良莠 不齊,醫院分散採購為主,議 價能力較弱,存在醫院與企業 利益輸送等問題。 招標採購(2000年-2017年) 由原衛生部牽頭,國家經 貿委、藥品監管局參加,試點 根據招投標法集中招標採購藥 品,逐步建立健全藥品集中採 購制度。 聯盟帶量採購(2018年至今) 國務院機構改革成立國家 醫療保障局,負責制定藥品、 醫用耗材的招標採購政策並監 督實施。隨著逐步規範地方開 展集中帶量採購,形成國家、 省級、跨地區聯盟採購相互配 合、協同推進的格局。 多省審慎訂經濟目標 新年伊始,地方兩會密 集召開。3 1個省市區中已 有大約20個召開兩會,公布 2024年的經濟情況以及2025 年的增長目標。挑大樑的經 濟大省(直轄市)北京、上 海、廣東、江蘇將GDP增長 目標設定在5.0%,浙江則高 達5 . 5%左右;其他省市則 多數在去年的基礎上調低目 標,顯示出審慎態度。 在房地產問題未解決、 投資者與消費者信心低落, 特朗普登場後勢必對華加徵 關稅的形勢之下,中國經 濟前景比去年更加嚴峻。不 過,中央要求「經濟大省勇 挑大樑」,負有政治重責的 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將 GDP增長目標設定在5.0%。 其中北京還提出「努力爭 取更好結果」,去年增速高 達5.8%的江蘇則預計「5%以 上」,已連續兩年未達標的廣 東則是「5%左右」。去年增長 5.5%左右的東南重鎮浙江, 則繼續提出5.5%的目標。 其他許多省市都直接或 間接地下調了增長目標。比 如湖北省的目標從去年的6% 調整為今年6%左右;福建 省從5.5%左右調整為「5.0%- 5.5%,根據實際情況爭取更好 的結果」;湖南省從6%左右 下調為5.5%左右;河北省從 5.5%下調到5%以上;陝西省 從5.5%左右下調為5%左右; 海南省的增長目標還從8%大 幅下調到6%。 重慶則是少有的「逆行 者」。市長胡衡華19日作政 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重慶市 2024年GDP同比增長5.7%, 2025年預期目標為同比增長 6%左右。去年重慶頗多亮 點,汽車、手機、電單車出 口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 國家統計局較早前公 布,2024年全年GDP增5%。 根據地方兩會的經濟目標, 可以預料3月總理的政府工作 報告,也會將今年GDP增長 定位5%左右。 ■楊偉是「殲-20」隱形戰機總設計 師。 資料圖片 紀曉華 特別觀察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