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2025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A12 01.21.2025 星期二 香港新聞 2021年12月14日,競委會入稟審裁 處,向香港工商清潔服務有限 公司、民順及其3名董事陳明珠、鄭業釗及 鄭學權展開訴訟,指香港工商及民順至少在 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間,就提交予房屋 委員會(房委會)的17份標書交換商業敏感資 料,構成合謀定價。有關的招標項目涉及在 公共屋邨及房委會所管理的其他大廈提供清 潔服務,合約總額約1.8億港元。 取消董事資格令24個月 香港工商及其兩名董事,審裁處早前已 頒布命令,他們均承認法律責任,並須支付 合共1,098萬港元罰款,以及競委會的訟費及 /或調查費用。此外,審裁處亦向陳明珠及 鄭業釗發出取消董事資格令,為期24個月。 競委會表示,清潔服務是公私營住戶的 民生必需,新冠疫情更凸顯其重要性。 競委會重申,影響民生的合謀行為,是 競委會的執法重點,競委會將繼續全力打擊 該等行為。 《星島》翻查競委會資料,發現該會自 2012年成立以來入稟的案件中,其中10宗案 件的涉事機構,共被罰款多達2億零462萬 元,當中最轟動為2022年,被列為答辯人的 安樂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安樂機電),已 同意承認法律責任,包括對安樂機電施加1.5 億元罰款。 競爭事務審裁處(審裁處)20日就涉 及清潔服務的合謀案件發出命令,要求 民順清潔有限公司(民順)及其董事鄭學 權合共支付1131萬港元罰款,以及向 鄭發出為期24個月的取消董事資格令。 連同審裁處早前向其他答辯人發出的命 令,整案罰款合共2,229萬元,及向3人 發出取消董事資格令,為期24個月。《星 島》翻查競爭事務委員會入稟的其中10宗 案件,涉事機構被罰逾2億元款項,為庫 房帶來不少進賬。 兩清潔公司合謀定價罰2229萬元 競委會歷來罰款個案逾2億 為庫房進賬可觀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 內地生頻遭詐騙 源頭教育才是治本之道 香港大學早前向學生發電郵,指近月 超過60名學生誤墮詐騙案,損失約6000萬 元,受害人主要是內地生。校方又要求學 生填寫防騙問卷以提高防騙意識和警覺 性,否則無法進入圖書館和學習空間「智華 館」。值得注意的是,類似詐騙案最近頻 頻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一個「新常 態」,除了港大,理大、城大等院校都有內 地生上當,情況顯然已惡化至不得不正視 的地步。 18歲女遭「官員」呃920萬 詐騙案屢禁不絕是有客觀背景的:一 是疫後中港經濟復蘇步伐不如預期,多了 騙徒鋌而走險、四出行騙;二是科技不斷 發展,釣魚短訊或電郵、人工智能深偽技 術層出不窮,以致騙徒可用更「高明」的手 法令更多人受騙。 在近期的大學詐騙案中,受害人大多 數是內地生,原因何在?入世未深、在香 港人生路不熟,固然是主要因素,但內地 民眾比較敬畏官員,以致一接到偽冒官員 的電話便會腦子嚇蒙、乖乖就範,相信也 是重要原因。從媒體報道可知,部分騙案 的情節可謂匪夷所思,例如早前一名在港 大就讀的18歲內地女生竟被所謂「官員」騙 去920萬元,引起社會對類似騙案的高度關 注。 鑑於詐騙案頻生,一些高等院校與警 方合作,向學生發布問卷,此舉無非是關 愛學生,出發點是好的,問題是這些措施 真的可以取得顯著成效嗎?據了解,不 少內地生平時根本沒有查閱電子郵箱的習 慣,未必知道問卷的存在;而在網絡發達 的當下,查閱資料不一定需要通過圖書 館,即使部分學生被禁止進出圖書館,亦 未必介懷。當然,這並不是質疑問卷的存 在價值,只是校方必須確保問卷所希望傳 達的訊息可以被學生看見。 對於保護內地生權益,香港執法部門 已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包括自2023年9 月新學年起,向本地大學提供網上防騙學 習套件,幫助學生(包括內地生)了解包括 電騙在內的各種騙案,此外亦通過微信平 台,向內地生宣傳防騙教育資訊。這些工 作有作用,值得堅持和深化。 在已有基礎上,當局應當進一步深化 從源頭加強防騙意識的工作。對許多內地 生而言,儘管香港是中國領土,卻是一個 和內地截然不同、非常陌生的地方。假 如在他們抵港後才作出宣傳,似乎已經太 遲。未來應作出策略調整,要更具針對 性,例如香港警方、入境處和內地執法部 門應加強合作,在「港漂」到港讀書的批文 發出前,預先要求他們學習防騙知識,減 低他們到港後因人生路不熟而受騙的機會。 到港前先學習防騙知識 除了內地生,內地家長亦應接受更多 防騙教育,原因很簡單:學生年紀尚輕, 沒有太多財富,假如被騙去大筆款項,那 些錢財很可能是來自父母的。有見及此, 當局應加強對這個重點人群的宣傳工作, 提醒他們在接到子女要求大額匯款的電話 時,應保持冷靜,若有懷疑應直接聯繫執 法部門。隨著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 局,以及特區政府積極打造「留學香港」品 牌,未來將有更多內地生到港升學。針對 這些年輕人的詐騙案不斷發生,香港聲譽 無可避免受損。當局宜及早調撥資源,作 出相應的部署,在應對涉及內地生的詐騙 案時,思維和策略應該適度調整。 聶風 大棋盤 凌晨過關人數少 過年延長通關吹淡風 農曆新年快到,又是內地旅客訪港高峰 期。無論是政界或旅遊業,都關注今年農曆 新年會否有延長過關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李 慧琼日前就建議當局考慮在個別賀歲節目日 子時,延長關口開放時間。不過,據悉今 年港府暫未有相關安排,原因是參考去年經 驗,絕大部分節慶活動在晚上已結束,有足 夠時間讓旅客返回內地,實際上凌晨過關的 人流亦偏少。 港府去年吸取元旦旅客滯留導致混亂的 經驗,在年三十及年初二,將羅湖關口延長 服務至凌晨2時,以及年三十至年初四在深 圳灣24小時通關。至今年,文體旅局上周聯 同多個部門召開會議,統籌本月28日起一連 八日訪港旅客的預備工作。政務司司長主持 的節慶安排跨部門工作小組,亦正進行檢視 工作。 李慧琼19日指,香港要做好接待工作之 餘,港府亦應考慮在舉辦個別賀歲節目的日 子延長關口開放時間,以便利旅客,其後有 傳媒形容農曆年延長過關安排「呼聲高」。不 過保安局回覆傳媒時指,留意到去年農曆新 年期間凌晨的跨境旅客數字偏低,會審慎考 慮相關情況後,再就今年通關時間作出合適 安排。 翻查數字,去年實行延長通關後,年 初二、三凌晨時段使用各口岸出境的內地 旅客,只有約數百至一千多人,人流甚少。 事實上,年初二煙花匯演在晚上8時多便完 結,內地旅客如即日來回,活動完結後也有 充足時間乘車返回內地;相反元旦跨年煙花 於凌晨才結束,延長通關更有實際需要。 今年農曆新年有兩項在夜間舉行的大型 活動,包括年初一的新春國際匯演之夜、 年初二的煙花匯演,在晚上8至10時前已結 束。橫跨凌晨的活動則有年廿九的年宵市 場、黃大仙祠上頭炷香,港鐵本地線一般會 通宵行駛。 有政圈中人指,目前未有延長通關消 息,除了考慮內地旅客實際需求不大,更 現實問題是若延長通關,需內地相關部門配 合,參考去年使用情況,就算港府有意延長 開放時間,內地方面亦欠缺誘因,為非常有 限的旅客額外安排人手。 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指參考去年情況, 除夕和年初二深宵時段使用羅湖關口出境內 地旅客人數不多,只有分別不足一千及約二 千人次,雖然除夕當晚港鐵一般開通宵,但 羅湖延長開放牽涉更多的人力物力。至於深 圳灣,去年深夜時間出境旅客人次亦維持約 一千甚至更低,同樣不是大數目,況且深圳 灣通宵開放涉及額外的接駁交通配套。 他相信皇崗口岸已足以吸納深宵返內地 的人流,未必有充分理由再延長通關,而單 為這一、兩千人而勞煩兩地邊防人員大幅加 班,他形容是「於心不忍」。 再有一名在東南亞被禁錮的港人獲救。 消息指,獲救的男子29歲,去年10月被誘騙 到緬甸園區從事非法工作,至19日獲釋,他 即時與家人聯絡,現已身在泰國。 據了解,他沒有支付贖金,唯身上沒有 證件及現金,保安局專責小組正全力協助該 港人盡快返港,抵港後,專責小組會繼續就 該人士的個案作跟進。連同早前獲釋的25歲 男子,現時仍有10名港人在東南亞遭禁錮。 去年10月被誘騙19日獲釋 保安局回覆指,入境事務處「協助在外香 港居民小組」早前接獲一名港人親友求助,並 即時透過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 署、中國駐緬甸聯邦共和國大使館、中國駐 泰王國大使館 、中國駐清邁總領事館、緬甸 駐香港總領事館 、保安局專責小組以及香港 駐曼谷經濟貿易辦事處,跟進事件及提供協 助,該名人士已獲救。 油尖旺區議會前副主席余德寶20日在社 交平台表示,再多一名被非法禁錮的港人前 晚獲救,其家屬與被禁錮4個月的29歲男子聯 絡,於19日晚上從緬甸詐騙園區獲救,確認 他現時身處泰國一安全的地方,家屬已就此 事聯絡政府部門及需要香港駐曼谷經濟貿易 辦事處協助返港。 三四星期前失聯「對方稱將轉園區」 另外,余德寶20日聯同多名被禁錮港人 家屬到緬甸駐港總領事館遞交請願信,促請 緬方協助營救被困人士。 家屬Kelvin表示,大概三至四星期前最後 一次聯絡被禁錮家人,對方透露或會轉移園 區。「我希望政府、各國領事館都盡快幫到營 救到,讓我們早日團聚。」 一直協助家屬的余德寶表示,近日有部 分家屬反映與家人失聯,在失聯之前都聽到 遭禁錮的港人,因詐騙金額不達標,而被人 電擊,「所以我們其他家屬都相當擔心,究竟 現在身處在緬甸園區的港人情況和安危是怎 樣。」 至於轉移園區的情況,余表示,兩年前 亦曾發生,當時可能是在交付贖金後,園區 沒有放人,反而是轉賣了其他園區。 據家屬表示,今次被困者可能轉移到緬 甸其他位置的園區。 他又透露早前被禁錮約4個月後獲釋的港 人,目前在家裏休養安頓,指「他們家人都寄 語其他仍然未成功的家庭,繼續保持希望和 信念,希望在農曆新年之前可以回來香港, 與至親團聚。」 本報記者趙克平香港報道 再有被禁錮「港豬仔」獲救 沒證件沒付贖金 ■余德寶20日聯同多名被禁錮港人家屬到緬 甸駐港總領事館遞交請願信。 ■競委會重申,影響民生的合謀行為,是競 委會的執法重點,競委會將繼續全力打擊該 等行為。 ■《星島》翻查競爭事務 委員會入稟的其中10 宗案件,涉事機構被罰 逾2億元款項,為庫房 帶來不少進賬。 影響民生的合謀行為,是競委會 的執法重點,競委會將繼續全力打擊 該等行為。 競委會 新聞觀察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