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 02.10.2025 星期一 香港新聞 聯合主辦: 全美華人協會 禮品贊助: 協辦單位: 黃金贊助: 中華航空公司 送出來回機票一張 ■左起:東區醫院外科代理部門主管李卓 文、麻醉科資深護師張嘉敏、病人黃先生、 外科顧問醫生黎定揚、外科副顧問醫生俞文 軒。 蕭博禧攝 東院機械臂輔助手術 迄逾3800宗 住院時間減 機械人輔助手術精準度高,且創口較傳 統手術細,更有利病人康復,近年已廣被醫 學界採用。早於2009年已開設全球首間機械 臂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的東區醫院,其機械 人手術團隊截至去年12月,在過去約15年間 已進行約3850宗相關手術,即年均進行超過 250宗,涉及直腸癌、子宮及前列腺切除術 等。團隊指,以傳統直腸癌切除術為例,患 者術後有機會要住院長達2周,但通過機械 人輔助手術,可望將住院時間縮減到8至10 天,有助減輕病床壓力。有直腸癌病人指, 術後傷口「細如瓜子」,出院後1周已可較急 速步行。 榮獲去年醫管局傑出團隊殊榮的東區醫 院機械人手術團隊,在2017年引入改進的機 械人輔助手術系統,目前已應用於多個專科 手術,當中以泌尿科、肝膽胰及結腸,及內 分泌科用量最高。東區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 俞文軒指,機械人輔助手術優勢是可減低併 發症機率,以及手術中的失血量,同時也有 助減輕術後疼痛感、縮短住院日數,乃至病 人康復時間,「不但能提升病人安全,也能 減少併發症出現引致的額外支出,對整個醫 療系統亦有益」。 直腸癌病人:傷口瓜子咁細 71歲病人黃先生指,3年前發現直腸內 有腫瘤,同年即獲安排作機械人輔助微創直 腸癌切除手術,不但術後康復理想,現時亦 毋須進行化療,也無復發跡象。他指,過去 曾做過傳統盲腸手術,「要開肚3、4吋,今 次做機械人微創手術,傷口得粒瓜子咁大, 減輕了很多痛苦」。他指,手術對生活影響 亦不大,出院後約1周已能較急速步行,飲 食也大致如常。 本報記者蕭博禧香港報道 東涌再現無牌販賣纜車票情況。食環署 昨日在東涌美東街展開反無牌販賣行動,食 環署人員喬裝顧客到上址攤檔蒐集證據,發 現兩名男子正在販賣昂坪360纜車票兌換券, 人員隨即採取行動,以無牌販賣和在公眾地 方造成阻礙拘控二人。被捕人士分別為56歲 及49歲男子,兩人均持有香港身份證。消息 指,被捕的49歲男子是慣犯,於上月30日的 同類巡查行動中被捕。 行動中,食環署人員檢獲價目牌和金屬 摺枱等物品。食環署與警務處早前於1月30日 在東涌美東街展開反無牌販賣聯合行動,拘 控一男一女涉嫌無牌販賣和在公眾地方造成 阻礙。 食環署其後持續監察有關情況,並於2 月5日起一連5日在美東街展開反無牌販賣行 動,人員昨日發現涉嫌違法人士,遂作出拘 控。食環署會繼續與各相關機構和部門進行 商討,研究從纜車門票的源頭著手,以遏止 無牌販賣纜車票活動。 食環署提醒,根據《公眾衛生及市政條 例》(第132章),除非持有該署簽發的有效小 販牌照,否則任何人均不得在街道上販賣, 違例者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處罰 款一萬元及監禁六個月,而涉案的貨物及設 備會被檢取及充公。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無牌兜售昂坪纜車票 東涌再有2男被捕 盧寵茂9日於電視節目表示,各項禁煙措 施涉及不同立法時間,將會循序漸進 推行,首先會落實針對私煙的罰款及完稅標 籤。對於爭議較大的加味煙,他則認為需要 禁止有關買賣,計劃首先以禁非薄荷煙為試 點,再禁薄荷煙。 他又指,入境人士包括香港市民仍可免 稅攜帶19支加味煙入境,完稅後可帶多些, 預計最多20包,只可自用;電子煙方面,盧 寵茂表示,香港早於約3年前已立法禁止電子 煙入口及買賣等,認為是時候進一步控制管 控或使用,當局計劃給予過渡期,或明年首 先禁止在公共地方吸食。 邵家輝:勿令旅客卻步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很 少有地方同時禁另類煙產品及加味煙,強調 不支持全禁加味煙。 他提到,若有執法人員見到有人手上持 有這類煙,其實都可以辯稱這些煙是攜帶入 境,但不排除其實是私煙。而對一些明白吸 煙禍害、但仍選擇吸煙的人士,認為當局應 尊重他們在港應有選擇權。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 表示,曾經有酒吧熟客指出,寧願北上深圳 消費,「因深圳酒吧沒有嚴厲禁煙」,不像在 香港消遣時,因控煙辦頻密執法而擔驚受 怕。他強調,「政府再加強管制控煙就不是拼 經濟,反而是推香港酒吧業去死」。 他又指,香港近年一直推廣夜繽紛及夜 經濟,吸引海外旅客到港,唯政府擬推出連 番禁煙措施,將令吸煙的旅客卻步,呼籲當 局聆聽多重聲音,不應打擊業界生存空間, 直斥是「麻醉藥未落,就落刀做手術」。 崔定邦:雙方考慮角度有不同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指,明白 局方從健康出發,而非從經濟入手,形容雙 方「考慮角度」有不同,但即使政府提出分階 段禁有味煙,但同時又欲將持有電子煙彈亦 視作犯法,這對經濟、尤其是夜經濟的打擊 仍然很大。 辣招禁煙酒吧業斥扼殺夜經濟 盧寵茂:明年擬先禁非薄荷類加味煙 熟客寧願北上深圳消 費,政府再加強管制控煙 就不是拼經濟,反而是推 香港酒吧業去死。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 創會會長梁立仁 ■酒吧業界表示,香港近年一直 推廣夜繽紛及夜經濟,吸引海外 旅客到港,唯政府擬連番推出禁 煙措施,將令吸煙的旅客卻步。 資料圖片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計劃 於今年4月將「控煙十招」提交立法會審 議,並會循序漸進和多管齊下,最快明 年先禁非薄荷類加味煙;他又提到電子 煙會在明年年中禁止公眾地方管有和使 用。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此等措施影響香 港經濟;酒吧業界更表示,香港近年一 直推廣夜繽紛及夜經濟,吸引海外旅客 到港,唯政府擬連番推出禁煙措施,將 令吸煙的旅客卻步,呼籲當局聆聽多重 聲音,不應打擊業界生存空間。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