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 05.05.2025 星期一 香港財經 專家:「國產自強」帶動 港股更有機遇 踏入第二季,零售市道持續低迷。國際 家居零售(1373)旗下的日本城,其兩間位於 土瓜灣及將軍澳民生區的店舖亦面臨結業。 有學者指出,受中美貿易戰不確定性影響, 「結業潮」短期內或會持續。 日本城位於土瓜灣欣榮花園分店,於4 月底結業,早前已進行清貨大減價,當中大 部分日用品以9折出售,部分電器及家具更 低至5折起。至於日本城另一間位於將軍澳 東港城的分店,早前亦貼出疑似即將結業的 告示。除此之外,近期日本城網店亦正進行 盤點清貨,有大量減價貨品。 本報曾向日本城母企國際家居零售 (1373)查詢。該公司回覆稱,不時檢討開 店、搬店、關店策略,該兩間分店純粹因租 約期滿未能續租而結業。現時市況低迷,公 司續租時會要求業主減租,以土瓜灣欣榮店 為例,公司會將該店搬到附近租金更便宜的 位置,舊店則放棄續租。 據國際家居零售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 10月底止,香港直營店有314間。被問到年 內會否有淨開店計劃,國際家居零售僅回覆 指,物色到合適位置店舖,特別是新入伙屋 苑附近或人流暢旺地點,會繼續開新店。該 公司又指,面對線上線下激烈競爭,會積極 調整產品組合,增加更多日常消耗性產品, 包括食品飲品在內,以及繼續開拓自家品牌 產品,打造線上線下生活便利店。 面對零售寒冬,日本城近期加大力度吸 客。日本城門市去年9月推出J Fun「金會員」 計劃,以100元便可升級為金會員,每次購 物可享5%現金回贈等優惠。國際家居零售 指,J Fun金會員自去年9月推出起,至今已 有超過16萬名會員。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 人李兆波表示,目前香港經濟狀況不太樂 觀,消費者難免變得更加謹慎,加上貿易戰 導致不確定性增加,預料「結業潮」短期內或 會持續。他又指,目前旺角、銅鑼灣等購物 區空置舖位不少,除非業主願意減租,否則 相信較難租出。 美股2日顯著上升,美國4月新增非農就業職 位超出市場預期,失業率維持穩定,加上市場繼 續憧憬中美貿易僵局有機會出現破冰的情況,所 有因素都利好美股的走勢。道指收市升564點, 報41317點;標指收市升82點,報5686點;納指 升266點,報17977點。總結全周,三大指數連 升兩星期,道指升3%,標指升2.9%,納指則升 3.4%。雖然中美貿易問題可能仍然要一段時間 才解決,同時上周公布美國首季GDP表現其實 遠差於預期,不過由於市場已消化了大部分利淡 消息,加上市場的挾淡倉行為,令美股在過去兩 周大幅上升,技術上仍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因 此暫時不宜對美股後市看得太淡。 港股上周亦因為市場憧憬中美貿易戰可能 見到曙光而上升,美國國務卿及財政部長先後 表示中美將展開貿易談判,帶動恒生指數全周 升近2.4%,同時恒指及國指亦連升三星期,不 過要留意的是,五一黃金周假期的影響下,港 股上周五欠缺「北水」支持,成交急跌至1300億 元水平,這其實會令港股的波動性有所增加, 因此就算短期恒生指數可以挑戰23000點的關 口,但亦要提防港股會突然因為中美貿易談判 的消息而大幅下跌。 當然,在周末期間,美元兌港元因為跌至 7.75水平,所以令金管局入市干預,這反映出 有資金正流入香港市場之中,這會對港股帶來 支持,可是這些資金到底是來自歐美的投資 者,還是主要來自內地市場,亦有待觀察,畢 竟近日有消息指出,中央要求在海外上市的企 業,要將不必要的資金由海外調回,而這些資 金有沒有流入香港金融市場,值得留意。 另外,冠君產業信託(2778)2日顯著上升。 冠君在2月公布業績時因為受整體租金收益下 跌影響,導致去年可分派收入按年跌14.6%, 至9.6億元,分派總額跌14.6%,至8.6億元。業 績出現倒退的原因,是寫字樓的續租租金繼續 下跌,並推低了租金收益,而「朗豪坊商場」的 零售租金收益亦因零售市道放緩而受壓,租金 收益總額下跌5.5%至21.9億元。不過要留意, 冠君的「花園道3號」出租率達82.6%,只是微跌 0.2給百分點,收益總額亦只跌7.4%,至11.32億 元,表現其實已經優於整體市場的表現。 至於「朗豪坊辦公樓」出租率亦只跌6.1個百 分點,至87.2%,同時現收租金微跌至每平方呎 44元,較2023年底的45.9元減少1.9元,跌幅十 分輕微,這反映出冠君以各種方法增強租戶黏 性,並取得不錯的成效。事實上,冠君的「朗豪 坊商場」出租率仍然高達99.3%,同時商場的租 金收益只是微跌1.6%,至7.28億元,這都反映 出訪港旅客持續回升,已為冠君的商場收益帶 來穩定的作用。而且,至去年底止,冠君每基 金單位資產淨值為7.16元,就算近日基金價格 顯著回升,都有很大的折讓,因此現價仍然值 得留意。 日本城兩舖結業 公司指屬租約期滿 美股後市忌看太淡 恒指於4月3日「對等關稅」後,幾日內從 2 2 8 4 9點累跌3 5 8 9點,但2日已重上 22500點關口,距離填補大型下跌姴口僅一 步之遙。目前跑贏關稅的藍籌股,最標青依 次為京東健康(6618)、小米(1810)、石藥 (1093)、安踏(2020)及阿里健康(241),較4 月3日已累升介乎8.2%至15.9%。而傳統防守 力高的長江基建(1038)、電能(006)、港鐵 (066)等,升幅均超過5%。 以板塊計,科技股、有黃金股加持的原 材料行業,以及公用股表現最好。不過,科 技板塊內的表現分化,藍籌中最為跑輸就是 美團(3690)及京東(9618),在外賣大戰硬碰 之下,股價分別累跌16.1%及13.9%。 博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聶振 邦指出,過去一個月港股從低位反攻,其中 投資主題是「國產自強」概念,資金追捧既不 受關稅影響,亦支持中國加速自主研發的股 份,令中美關稅戰之下,港股反而充滿機 遇,「就算事態升級到中概股退市,香港都可 以受惠。」 他表示,近期港匯轉強,觸及強方兌換 保證,一方面是來自新股資金泊入,對寧德 時代、「杭州六小龍」之一的群核科技有憧 憬;另一方面是不少資金基於憂慮美國經濟 衰退而流到全球,港股便是當中「最好炒」的 目的地。他稱,兩大因素均為港股後市提供 動力,未來可維持日均成交額逾2000億元, 「已經唔止補裂口,要邁向兩萬三」,至於再 進一步的催化劑仍要視乎中美談判結果及國 策出台。 對於接下來投資板塊,聶振邦認為,資 金已有輪換跡象,由公用股流向風險胃納更 高的板塊,特別是一眾明星科技股,包括 「ATM」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美團 (3690)等,相信有力追落後。他亦看好新能 源車股,當中比亞迪(1211)、小米(1810)亦 已備受資金追捧;另外國策扶持之下,消費 股亦可留意,例如周大福(1929)、海爾智家 (6690)等有炒作主題。 關稅戰開打滿一個月,港股在經歷 單日破紀錄暴瀉逾3000點後,其實已悄 悄修補裂口,統計顯示,目前超過1000 隻股份已收復失地,83隻藍籌股中亦 有37隻已突破關稅阻力,進一步攀升, 尤以醫療及公用股最顯著。專家直言, 「國產自強」下,關稅戰反令港股更有機 遇,近期美股資金外流及港匯轉強,均 支持後市看高一線,建議投資者是時候 部署明星股追落後。 ■關稅戰開打滿一個月,港股在經歷單日破紀錄暴瀉逾3000點後,其實已悄悄修補裂口。 ■據日本城母 企國際家居零 售年報顯示, 截至2024年 1 0月底止, 香港直營店有 314間。 過去一個月港股從低位反攻, 其中投資主題是「國產自強」概念, 資金追捧既不受關稅影響,亦支持 中國加速自主研發的股份,令中美 關稅戰之下,港股反而充滿機遇。 博威環球資產管理 金融首席分析師 聶振邦 關稅戰滿月 逾千股已收復失地 十大「跑贏關稅」藍籌股 股份 最新 股價(元) 較4月3日 變幅(%) 京東健康(6618) 38.25 +15.9 小米集團(1810) 53.10 +15.7 石藥集團(1093) 6.21 +12.3 安踏體育(2020) 92.90 +8.9 阿里健康(241) 5.15 +8.2 長江基建(1038) 52.00 +8.1 華潤萬象(1209) 38.30 +8.0 康師傅(322) 13.98 +7.5 電能實業(006) 51.35 +6.9 新東方(9901) 39.00 +6.6 「阿里系」 實力股前景看俏 阿里系股中,實力強橫最佳選股當然是 阿里巴巴本身,不過撇開阿里巴巴, 系內股份中以阿里健康最值得留意。阿里健 康主要從事醫藥自營業務、醫藥電商平台業 務以及醫療健康及數碼化服務業務。先看 阿里健康業績,近兩年盈利及營業額增長 佳,2023年3月底止年度已扭虧為盈,大賺 5.35億元(人民幣,下同),2024年度盈純利 升至8.83億元,升幅達65%。及至2024年9 月底止中期,純利進一步增至7.69億元,增 72.5%,每股盈利4.79分,不派中期息。期 內總收入142.74億元,增10.2%,主要由於 醫藥自營業務及醫療健康及醫藥電商平台業 務穩健增長。 集團受惠深耕精細化運營和數碼化升 級,帶來經營效率優化及定價能力提升, 中期毛利35.34億元,上升23.2%,毛利率由 22.1%升至24.8%。上半財年,天貓健康平 台商品交易總額穩定增長,在線商品數增長 超過20%至7800萬個庫存單位,服務商家數 增長超過25%至4萬間以上。醫藥電商平台 業務收入增長67.5%至17.11億元。 阿里健康負債極低,財政健康,雖然股 東權益回報率及總資產回報率僅約6.07%及 4.48%,但按年改善幅度甚巨,2025年數字 應會再大重大改善,值得期待。阿里健康2 日收報5.15港元,升2%。 至於耀才方面,主要面向本地散戶股 民,客戶戶口總數達58.71萬個,市場看好 螞蟻入股,未來可以配合在金融業大展拳 腳,因為螞蟻旗下有「支付寶」、「螞蟻財 富」、「Al ipay+」等數碼金融業務,將耀才 納入旗下,或有利於與阿里旗下現有金融 資源和業務互補,推動傳統金融轉型。東 吳證券便估計,螞蟻收購耀才是藉收購深 化金融科技布局的關鍵一步,在國際化擴 張上,通過控股香港券商,完善全球金融 服務網絡。 螞蟻入股後,耀才前景料起變化,短期 未必會大幅改善盈利,阿里過往入股其他 公司,主要是在業務合作上著眼,往往在 短期股價炒作後歸於平淡,而且亦有損手例 子,如早前以約132億港元出售的高鑫零售 (6808),阿里便虧損了132億港元。因此純 以「阿里系」來炒作要小心,不宜高追,只宜 趁股價回落候低吸。 耀才本身近年盈利增長一般,早前發布 2025年度初步財務數據,預期截至2025年3 月底止年度,未經審核綜合稅後純利約6.13 億元,增長約10%。客戶戶口總數達58.71萬 個。耀才2日收報7.08港元,升3.4%。 香港股壇近期矚目收購事件,當數 螞蟻控股入股耀才證券金融(1428),由 於螞蟻名頭響亮,坊間認為馬雲無寶不 落,耀才復牌後股價大幅炒升,現價較 螞蟻入股價及全面收購價3.28港元高出 近一倍。不過,阿里巴巴(9988)其實在 港股持有重大股權股票超過10隻,在內 地A股持股公司更近50間,純粹以「阿 里系」作炒作理由要三思,而且耀才近 年增長放慢,現價市盈率逾20倍,較眾 多證券股低單位數市盈率高水甚多。要 選「阿里系」實力股,反而可留意阿里健 康(241),上年業績現進步,前景看俏。 ■阿里巴巴在港股持有 重大股權股票超過10 隻,純粹以「阿里系」作 炒作理由要三思。 阿里健康業績現進步 阿里系或持有重要股權股份表現 公司 2 日 收市價(元) 變動(%) 一個月變動 (%) 預測市盈率 (倍) 股息率(%) 阿里健康(241) 5.15 +2.18 +7.29 46.78 — 阿里影業(1060) 0.51 不變 -7.27 22.55 — 耀才證券(1428) 7.08 +3.36 +151.06 — — 紅星美凱龍(1528) 1.32 -2.22 -5.71 — — 百望股份(6657) 35.80 +1.13 +1.42 — — 微博股份(9898) 64.90 +0.54 -13.98 5.23 9.92 阿里巴巴(9988) 122.00 +3.83 -6.15 15.06 0.93 美銀將阿 里健康目標價 由 4.6 港 元 上 調至5.2港元, 維持「買入」 評級。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