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2025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B2 05.20.2025 星期二 矽谷科技 星期一至五 早上八點半及下午五點半, 星島中文電台網上 www.chineseradio.com 或 手機 app singtao tv 都可以收聽 分享無距離, 主持人莫少康, 每日為你精簡分析 洛杉磯新聞新動向, 每日洛事。 洛杉磯, 一個繁忙熱 鬧嘅天使之 城,居住有 唔同種族、 唔 同 文 化 嘅人在內, 每一日發生 嘅 大 小 事 項,不計其 數,當中身 處其他城市 嘅你,又了 解幾多呢? 每日洛事 21世紀初,從Yelp、Twitter、 PayPal、YouTube到Gmail, 科技創始人和先行者們都在嘗試不 同的方式,利用各種認可方法,來 刺激人們免費在網上發布吸引人的 內容。一本名為《點讚:扭轉世界 的大拇指》(Like: The Butt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的新書,深入 研究了一個符號背後的複雜故事。 書作共同作者瑞夫斯(Mart in Reeves)受訪時說「, 很難回答『誰發明 了點讚按鈕?』」就像許多創新一樣, 點讚按鈕是出於需要而誕生的,但它 並不是一個人的創意。在臉書之前, 這個概念在矽谷流傳了十多年。 瑞夫斯說:「創新往往是社會 性的,矽谷是實現這一切的理想之 地,因為它有一種聚會的文化。人 們聚在一起談論,結果發現很多人 都在做同樣的事情。」 創建一種簡單的機制,以數字 方式表達讚同或沮喪,這種努力源 於Yelp和YouTube等在線服務,它 們需要評論或視頻幫助其網站更受 歡迎,而不必為內容花費大量資金。 2005年5月18日,Yelp一位名叫 古德森(Bob Goodson)的員工畫了一 張粗略的「大拇指朝上」和「大拇指朝 下」的草圖,作為在網上給餐館評價 的一種方式,但Yelp最後沒有採用。 與此同時,在2007年之前,臉 書的工程師們一直在修改「點讚」按 鈕,但CEO朱克伯格反對,他擔 心社交網絡已經變得過於混亂。其 競爭對手FriendFeed沒有這樣的疑 慮,在2007年10月推出一個點讚 按鈕,但FriendFeed最終被臉書收 購。該宗交易完成時,臉書於2009 年推出了「點讚」按鈕,接著很快發 現,「點讚」按鈕不僅有助於保持用 戶在其社交網絡上的粘性,還能更 容易地預測用戶的個人興趣,並收 集銷售定向廣告所需的信息。 互聯網點讚按鈕 改變世界 科技創新集大成 符號誕生不簡單 ▍美聯社電 ▍ 微軟19日起舉行為期四天的 面向軟件工程師和網頁開發者的 「Build 2025」大會,不令人意外的 是第一天的活動上,多項宣布都 是以其人工智能助理Copilot AI為 焦點,微軟將開始發布春季更新 Wave 2,一個全新改版的Microsoft 365 Cop i l o t應用程式,還推出 Copilot Tuning,以「低程式碼」方 法用於建立與用戶的公司特定資料 和流程配合的AI模型。 微軟表示,其目標不只是讓客 戶依賴驅動Copilot的OpenAI模型 ChatGPT,而是旨在讓企業能夠依 照自身需要來製作工具,但需要每 名用戶在目前Microsoft 365訂閱之 外,另外繳付30元訂閱費。Copilot Tuning 最快6月向早期採用者計劃 成員推出。 微軟舉例,Copilot Tuning可 讓一家律師事務所製作一位「展現 其獨特語氣和專業知識」的AI代理 人,能夠自動草擬文件和論點,毋 須任何程式碼。微軟現有AI代理開 發工具Copilot Studio也可以交換數 據、任務之間採取合作和依據每位 代理人的專業來分配工作。可以想 像的是,一家公司可以安排其人力 資源和IT部代理人合作,而非讓它 們各自為政。 透過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 應用程式,微軟將焦點放在用家 與它的AI聊天以完成特定任務。 改版後的程式外觀看起來很簡單, 看起來用戶可以存取現有的代理人 和協作頁面。正如微軟上月所宣 布,用戶還可在內建商店內購買 新代理人,建立Copilot Notebooks 收集他們的網上資料碎片。就像 OneNote或Evernote的AI版本一 樣,Notebooks可以幫助用戶在各 種媒體上表達看法,可產生雙人播 客節目,摘要敘述用戶的筆記。 本報訊 ■圖為古德森於2005年5月18日畫的大拇指朝上和朝下的草圖,最終成為 互聯網的點讚符號。 BCG/美聯社 ■臉書未改名Meta前,公司標誌是一個大大的按讚。 美聯社資料圖片 ■微軟推出Copilot Tuning,助企業迅速建立適合其所需的AI模型。 微軟 淨正核能融合 產能持續增高 世界唯一「淨正核能融合」 (net-positive fusion)實驗持續穩定 增加其能量產能。科技新聞網站 TechCrunch引述消息報道,聯邦能 源部位於勞倫斯利物摩國家實驗室 (LLNL)的「國家點火設施」(NIF) 團隊在最新嘗試中多次提高實驗產 能,先提高至5.2兆焦耳,再到8.6 兆焦耳。 TechCrunch指出,相較於2022 年的歷史性實驗中,第一次成功使 受控核融合反應產生的能量超過其 所消耗能量,最新結果可謂重大進 展。2022年的實驗產生了3.15兆焦 耳能量,比雷射輸入到彈珠大小的 燃料球所產生的2.05兆焦耳能量稍 高。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次實驗 可以有效將電子輸送回電網,更別 說彌補整座設施所需電力,畢竟它 並非為此而設計。例如,光是雷射 系統,第一次正核能融合就需要 產生3兆焦耳能量,但實驗持續證 明,受控核融合不再只是停留在理 論之上。 NIF利用所謂「慣性局限融合」 (ICF)產生核融合。在設施內,融 合燃料被鑽石包覆著,然後被封裝 在一個稱為「環空器」(hohlraum)的 小型金質圓柱體內。這顆微小的燃 料球會被投入一個直徑為10米的球 形真空體內,內有192道強力雷射 光束同時聚焦在目標之上。 這個圓柱體在雷射猛烈衝擊下 被蒸發,過程中還會釋放出X光, 從而轟擊裡面的燃料球。燃料球的 鑽石塗層吸引大量能量後,就會變 成膨脹的電漿,繼而壓縮裡面的氘 氚(deuterium-tritium)燃料,直到 其原子核融合,過程中釋放巨大能 量。 本報訊 ■位於勞倫斯利物摩國家實驗室的 「國家點火設施」實驗證明,核能融 合可產生淨正能量。 Damien Jemison/LLNL 谷歌資助新創公司 善用旗下AI工具 谷歌日前宣布推出人工智能 未來基金(AI Futures Fund),專 門投資利用該公司AI研發實驗室 DeepMind的最新工具的新創公司。 據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道, 該基金將支持從種子期到後期的新 創企業,提供各種形式的支援,包 括允許創始人提前使用DeepMind的 AI模型、與DeepMind和谷歌實驗室 的專家合作,以及獲得谷歌雲端點 數。一些新創公司還有機會獲得谷 歌的直接投資。 谷歌發言人表示:「人工智能未 來基金不採用批次模式,反之持續 滾動式評估投資機會,沒有固定的 申請窗口或截止日期。當我們遇到 符合基金理念的公司時,可能就會 選擇投資。」谷歌目前尚未公布基金 總額,每筆投資金額將依各公司所 處的發展階段以及需求而異,但主 要將聚焦於早期至中期新創公司, 也保留彈性支持後期公司。新創 公司即日起可在網站:https://labs. google/aifuturesfund上提交申請。 過去幾個月來,谷歌連續做出 許多重大承諾,支持培養下一代AI 人才與實現科學突破。去年11月, 谷歌的慈善機構Google.org宣布提 供2000萬元補助金,資助從事AI研 究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先前谷歌 執行長皮蔡(Sundar Pichai)也於9月 宣布,將設立1億2000萬元的全球 AI機會基金,協助將AI教育和培訓 帶到全球更多地方。Google.org 還 啟動了一項2000萬元的生成式AI加 速器計劃,為開發AI技術的非營利 組織提供資金援助。 谷歌另外設有谷歌新創公司創 辦人基金(GSFF),支持來自不同產 業和背景的人士創辦公司,包括AI公 司。谷歌發言人在2月透露,今年該 基金將開始投資美國的AI新創企業, 稍後將公布更多相關細節。 本報訊 ■谷歌推出人工智能未來基金。 谷歌 如果沒有點讚鈕,互聯網 將會變得不一樣。不管你喜不 喜歡,這個按鈕已經成為了創 意催化劑、多巴胺傳遞系統和 情感攻城錘。在社交平台臉書 (Facebook)更名為Meta之前, 其矽谷總部外貼著點讚符號的 巨大標誌,成了全球遊客的網 紅打卡點。 微軟Build 2025 主打Copilot AI為企業打造模型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