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 05.29.2025星期四 副刊 材料: 西葫蘆,葱,蝦皮,料 酒,鹽,雞精,澱粉,香油。 製作方法: 1 ,西葫蘆洗淨切薄 片,葱切絲。 2,熱鍋放油,油熱後 煸香葱花;下入西葫蘆片, 大火翻炒,至微微塌軟;下入 蝦皮,翻炒均勻,下入料酒, 去除蝦皮的腥味;西葫蘆斷生 後,加生抽翻炒均勻,出鍋 前,加鹽、雞精調味;勾芡關 火,淋上香油即可裝盤。 材料: 青蘿蔔,胡蘿蔔,甘藍, 冰糖,花椒,八角,鹽。 製作方法: 1,胡蘿蔔、甘藍洗淨切 好晾乾,青蘿蔔洗淨切好晾 乾。 2,鍋內加入適量水煮開 後放入冰糖、花椒、八角、鹽 繼續煮5分鐘晾凉。 3,將晾好的蔬菜(均勻加 入生薑片)放入乾淨無油無水 的罎子裏,再將花椒水倒入, 放入泡椒、泡椒水和白酒。加 蓋密封3天後即可食用。 材料: 嫩豆腐,雞蛋,肉沫,葱 花,香油,鹽。 製作方法: 1,新鮮肉沫腌製一下,加 入鹽,生抽,澱粉,拌均勻。 嫩豆腐沖洗一下,放進盤子 裏。雞蛋打進豆腐上面,肉沫 均勻放上面。 2,鍋裏燒熱水,放進豆腐 肉沫,大火來蒸,時間大概10 分鐘即可。蒸好後,拿出來, 撒點葱花、味極鮮,香油即可。 荷蘭豆自帶鮮甜之味,清香可口,營養也不俗。對增強新陳代 謝有很好的作用,號稱是素菜之王,搭配上蟹柳棒,調味也簡單, 隨手拌一拌比吃肉強,滿口鮮甜脆嫩、完美下飯,上桌一次就吃個 精光。 製作荷蘭豆拌蟹柳需要準備荷蘭 豆,蟹柳棒,大蒜,蚝油,食 鹽,花生油。 新鮮的荷蘭豆摘掉兩頭的尖 尖,順便把老筋也撕掉,清洗乾淨 後倒入開水鍋中,淋入少許的食用 油和食鹽攪拌均勻,大火煮開後再 煮兩分鐘左右,撈出後立刻投入涼 開水中進行徹底地冷卻。 把冷卻好的荷蘭豆撈出瀝乾水 分,而後將其全部切成絲放入盆中 待用。 準備冷凍的蟹柳棒,這個蟹柳 棒並非純蟹肉的,而是用魚肉製作 的蟹柳味的,有條件的可以挑選純 正的試一試。將這些冷凍的蟹柳棒 直接倒入開水鍋中煮一煮,煮個三 分鐘左右就撈出,放入涼水中冷卻 後撕掉外皮,再把其展開鋪好,用 菜刀切成絲狀放入碗中備用。 準備一個簡單的調味料至,空 碗中加入適量的大蒜沫,用一勺花 生油燒熱至微微冒煙,直接澆入蒜 沫中激發出香味,而後再加入一湯 匙的蚝油、少許的食鹽攪拌均勻備 用即可。 取出切絲的荷蘭豆和蟹柳肉, 放入一個盆中後將上一步調好的料 汁直接澆入其中,戴好一次性的手 套抓拌均勻即可擺盤上桌,建議多 多地抓拌一會,讓食材充分地入味 即可。很簡單的一道涼拌小菜,吃 出的是食材本身的味道,荷蘭豆脆 甜爽口,搭配蟹柳肉層次更豐富、 更鮮美,開胃下飯又健康,值得各 位試一試。 ■荷蘭豆拌蟹柳做法簡單,簡單一拌比吃肉強,滿口鮮甜脆嫩,完美下 飯,一次就吃個精光。 網上圖片 蝦皮炒西葫蘆 糖醋泡菜 雞蛋豆腐蒸肉沫 荷蘭豆拌蟹柳 滿 口 鮮 甜 脆 嫩 完美下飯 ▍本報訊 ▍ 材料:五花肉,蒜苗,大蒜, 生抽,老抽,料酒,白糖,鹽,食 用油。 製作方法: 1,五花肉切成薄片,儘量切 得均勻,這樣炒出來的肉會更入 味。可以用刀背拍松肉片,炒的時 候更易入味。 2,蒜苗洗淨,去掉根部硬的 部分,然後切成小段。大蒜剁成蒜 沫備用。 3,如果想去腥味,可以先將 五花肉放入開水中焯水,水開後煮 約1至2分鐘,撈出瀝乾備用。 4,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燒 熱後放入五花肉片,轉中小火慢慢 煸炒,直到五花肉兩面微微焦脆, 油脂釋放出來。 5,在五花肉煸炒過程中,加 入剁好的大蒜沫,炒至蒜香四溢, 放入切好的蒜苗段,繼續翻炒均 勻,保持中火翻炒,蒜苗略微變 軟。加入適量生抽、老抽調色,再 加入1小勺白糖,翻炒均勻讓糖溶 化,增添一絲甜味。最後根據個人 口味加入鹽調味,再翻炒1至2分 鐘,至蒜苗熟透,五花肉入味即 可。 6,炒好的蒜苗五花肉快速裝 盤,趁熱食用,味道最佳。 材料:冷米飯,雞蛋,蔥, 薑,蒜,香蔥,醬油,料酒,白 糖,蚝油,胡椒粉,玉米油,豬油。 製作方法: 1,將醬油、料酒和白糖放進 小碗,攪拌均勻備用;蔥、薑、蒜 切大片,香蔥斜切小片備用;將調 味料加入到冷米飯中拌勻,並用勺 子壓開結團的米飯。 2,將雞蛋打散,加入到米飯 中;再次攪拌均勻,至米粒顆顆分 散開來,備用;燒熱炒鍋,加入玉 米油和豬油。 3,待豬油溶化後,下入蔥薑 蒜片,小火慢慢煸炒;炒至蔥片焦 黃後,撈出蔥薑蒜渣不要。 4,下入米飯,轉大火快速翻 炒,邊翻炒邊顛鍋,開始時米飯發 粘;炒至米飯粒粒分明、並有米粒 在鍋中蹦蹦跳跳;加入香蔥粒、蚝 油和少許胡椒粉;快速顛炒均勻, 起鍋,即可。 蒜苗炒五花肉 焦香入味 醬油炒飯 色澤誘人 潘從源來自福建汀州三洲 潘坊。或許各位對潘從源這 個名字並不熟悉,但他的兒 子——南宋時期的著名大臣、 正一品秘書閣學士潘仝,相信 一部分讀者應該有所瞭解。潘從 源在考取秀才後,無論如何努 力,他始終無力通過鄉試。隨 著時光荏苒,潘從源的兒子們 也即將踏上科舉之路,而他自己仍然 只是一個秀才,迫不得已地留在江西 吉州的教諭(正八品)職位上。 在失望至極之際,潘從源毅然辭 去官職,選擇歸隱田園,然而,正是 這次返回家鄉的旅程,徹底改變了潘 氏家族的命運。潘從源父子二人在經 過興國五裏隘(現今江西贛州與吉安 交界處)時,突然在群山環抱之中發 現了一處壯麗非凡的地方,於是他立 刻著手進行推算,結果證實這確實是 一塊風水寶地。 為了確保能夠得到這塊寶地,潘 從源心生妙計,決定設計一個「絕命 局」,以確保自己能在此地安息。根 據計劃,潘從源首先前往附近的村 莊,向農民購買了一頭牛,接著他又 「驅使牛吃稻穀」。當村民前來理論 時,他故意表現得蠻橫無理,言辭粗 鄙,甚至動手攻擊村民,這使得當地 村民憤怒不已。 在盛怒之下,他們拿起鋤頭和木 棍將潘從源活活打死。潘仝得知此事 後,立即出面指責這群村民,村民們 意識到自己犯下大錯,心中惶恐不 安,再加上潘仝是一位飽讀詩書之 人,言談舉止頗有威望,於是他們紛 紛向潘仝賠禮道歉。 潘仝趁此良機向族人提出要將已 故父親潘從源的遺骸安葬於那塊風水 寶地之中。原籍村莊對於外鄉人的墳 塋安放並未有所規定,然而村民間清 楚自身所犯的過錯與罪行,不願因此 招致人命案件,最終經過宗族長老們 的商議,決定批准潘仝的請求,使得 原本難以成行的事情得到了解決,潘 從源得以順利下葬在那個神奇的地 方。 此後發生的事情頗具戲劇性, 潘家似乎真的因為這塊土地而改 變了命運。在淳祐四年(西元1244 年),潘仝榮登皇帝欽點的進士第一 名,此後他被朝廷派往廣州擔任觀 察推官,並在此職位上屢立戰功, 不斷晉陞。實際上,潘仝的後代中 也不乏出類拔萃之輩,例如長子潘 念官拜南宋光祿大夫,八子潘毅任 職南宋皇室護衛都統,其孫子潘任 受封為扶駕征討大將軍,並擔任南 宋最後一任兵部尚書,南宋覆滅之 際,潘任選擇絕食殉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新朝 後,對潘任的忠誠與氣節深感敬佩, 特地下旨賜予潘任「忠節」的諡號,潘 家也因此獲得了朝廷的封賞,家族人 口再次呈現繁榮景象,分布範圍廣 泛,涵蓋了贛、粵、閩、川、滇等十 三個省份。 無論身處何地,潘氏後人無一不 尊崇潘從源墓地為家族的根基所在, 並將此地命名為「狀元家山」,這便是 流傳至今的「有緣得地,以死求發」的 風水傳說。 更為重要的是,此事不僅在民間 廣為傳頌,而且還被載入正史,成為 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同時也讓人們 感歎不已。 潘從源設「絕命局」葬風水寶地 天啟六年(1626年),大 明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際, 內憂外患使得老朱家的天下 隨時有傾覆的跡象,就在這 一年,明朝的都城北京,突 然發生了一次大爆炸,爆炸 範圍半徑大約750米,面積 達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 約2萬餘人死傷,這次大爆 炸,造成了人心的大動盪,民間 紛紛猜測是不是老天要放棄了朱 家,改朝換代的時刻就要到了。 關於這次大爆炸,史書上 稱為「天啟大爆炸或王恭廠大爆 炸」,它同印度的死丘事件跟沙俄 的通古斯大爆炸一起被稱為「世界 三大未解自然之謎」。 直到今天,全世界的科學家 跟歷史學家也沒有一個人敢說他 能夠破解天啟大爆炸之謎,也許 這個謎底,只能等待後人給我們 做出解釋了。 在中國古代,每到改朝換代 的時候,難免會天生異相,1626 年,距離大明王朝滅亡不到2 0 年,根據明史的記載,天啟大爆 炸之前,京城就出現種種異象, 比如大旱,五月霜降,鬼車鳥停 留在京城的觀象台處,晝夜哀 叫,似乎預示著明朝的覆滅,為 天啟大爆炸營造了一個更加神秘 緊張的氛圍,在天啟大爆炸後第 三天,天啟皇帝下了一道「罪己 詔」,將自己罵一通,親自去太廟 祭拜,祈求祖宗保佑。 後世人根據史書對天啟大爆 炸的記載,提出了地震、隕石、 龍捲風、火藥爆炸等觀點,但是 仍和一個觀點都無法做出合理的 解釋,其主要原因是根據記載, 在爆炸發生後,人們的衣服好像 被一種神秘的力量全部脫去,又 集中到了一起,財寶被集中到了 一起,好像盜賊人為的掠奪,但 是又沒有帶走的樣子,天啟大爆 炸已經過去了將近400年,人們至 今無法得到真實的答案,謎團或 許永遠沒有揭開的那天了。 釀兩萬餘人死傷「天啟大爆炸」成未解之謎 在陝西的黃土高原上, 藏著一座讓現代人看了都驚 歎的「小故宮」。兩百多年前 的一個大家族,光是建房子 就用了整整43年,每天3000 多名工匠同時開工,最終建 成了87個院落、2700多間房 屋的龐大宅院。更誇張的 是,這個家族鼎盛時期,60 多位主人竟有160多名僕人伺候, 連騎馬出省都不用住別人家的 店——因為全國13個省都有他們 的商號!這可是實實在在發生在 旬邑縣唐家村的傳奇。 清朝乾隆年間,唐家的第四 代掌門人唐景忠發現,西北地方 的士兵為了禦寒,人人都愛抽一 種煙葉。 他二話不說,直接壟斷了整 個川陝地區的煙葉生意,後來又 擴展到茶葉、布匹甚至錢莊。那 時候的鹽業是暴利行業,但普通 人根本沒資格賣鹽。 唐景忠卻抓住了朝廷急需邊 疆物資的機會,通過替官府運輸 物資,拿到了珍貴的「鹽引」(賣 鹽許可證)。這一下,唐家就像開 了掛,生意遍布大半個中國,成 了名副其實的「西北首富」。 有了錢,自然要蓋房子顯 擺。1825年,唐家開始修建他們 的大宅院。當時沒有鋼筋水泥, 工匠們就用圓木搭框架,青磚砌 牆,磚縫裏灌糯米汁來加固—— 這法子現在聽起來奇葩,但兩百 年前的房子至今還能保存部分結 構,足見古人的智慧。 更絕的是,2700多間房裏幾 乎每一扇門窗、每一塊磚石都 刻著吉祥圖案:牡丹象徵富貴, 蓮花代表高潔,姜子牙釣魚的故 事寓意智慧⋯⋯連屋簷下的風鈴 都是純手工雕的,風一吹叮噹作 響,說是「黃土高原上長出的藝術 品」一點不誇張。 唐家人到底多會享受?舉個 例子:家裏養著66輛「鸚哥轎」(裝 飾華麗的轎子),出門就像皇帝出 巡,前面有人敲鑼開道,後面跟 著浩浩盪蕩的車馬隊。 第八代傳人唐廷銓更是個「狠 人」,有次為了看姑娘跳舞,隨手 就甩出13萬兩白銀——按當時的 物價,夠買4萬多頭牛!家裏還專 門建了戲樓,請戲班子連唱三個 月,方圓幾十裏的人都跑來看熱 鬧。用當地人的話說:「唐家老太 爺過的日子,紫禁城裏的皇帝看 了都得眼紅!」 儘管現在唐家大院只剩兩進 院落,但站在雕刻著梅蘭竹菊的 石柱前,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的氣 派。最讓人挪不開眼的,是那些 「三雕」絕活:石門墩上的石獅子 憨態可掬,木頭窗櫺上的喜鵲仿 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飛走,磚牆上 「麒麟送子」的圖案連毛髮都根根 分明。導遊常說:「這些可不是 普通裝飾,唐家人把『耕讀傳家』 『誠信經商』的道理全刻在房子裏 了。」比如「老鼠偷葡萄」的磚雕, 其實是提醒子孫多子多福;「羊羔 跪乳」的木雕,則是教育後人要孝 順父母。 一場說走就走的穿越之旅 如 今的唐家大院,早成了陝西小眾 旅遊的寶藏地。 從西安開車不到兩小時,就 能踏上這條「穿越時空」的路線: 先去大院摸一摸糯米汁粘合的青 磚,再去縣城看53米高的北宋泰 塔,塔角掛著的5 6個銅鈴隨風 輕響,和幾百年前的聲音一模一 樣。 沿著被評為「陝西最美公路」 的旬馬公路往北開,半山腰上 密密麻麻的趙家洞石窟更是一 絕——古人為了躲避戰亂,硬是 在懸崖上鑿出了「空中樓閣」,進 去還能看到灶台、土炕的痕跡。 若趕上節假日,當地人還會 跟你聊起更多趣聞:誰家祖上和 唐家做過生意啦,哪個石雕圖案 藏著工匠的小心思啦⋯⋯比起那 些遊客紮堆的熱門景點,這裏反 倒有種「挖到寶」的驚喜感。 陝西黃土高原上有座「小故宮」 ■中國歷代名畫選—— 作者:雨後 作品:田世光 精選食譜 無敵宇軍 思瑤侃史 網友說史 史實探索 文化視窗 古代軼聞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