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2025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B3 05.30.2025 星期五 北加新聞 面對家長、政界人士及媒體 的強烈反對,三藩市聯合校區 (SFUSD)學監史瑞慶(Maria Su)昨 日宣布,原定今秋在14所高中試行 的「公平評分」(Grading for Equity) 改革計劃將暫緩推行。此項備受爭 議的政策,被質疑有「降低學術標 準」之虞,且推動過程缺乏透明度, 成為繼八年級代數課取消、洛威爾 高中抽籤招生政策後,再度引發 SFUSD信任危機的改革措施。 根據SFUSD周二(27日)會議上 公布的原始提案中,「公平評分」計 劃擬調整傳統評分制度,包括三方 面:一是放寬及格標準:學生考試 只需得分41分(百分制)即可獲得C (現行為61分),得分80分可獲A(現 行為90分);二是淡化平時表現:課 堂作業、出勤與參與表現將不納入 總成績,僅以期末考試評分,並允 許多次重考;三是調整評分權重: 現行0至59分皆為F級,遭指「數學 上不合理」,建議改採50分制或4分 GPA制。 政策曝光後,許多家長與教育 界人士批評此舉實為「變相降標」, 恐削弱學生競爭力。 三藩市市長羅偉(Daniel Lurie) 在社交媒體發文:「此類改革無法為 學生未來成功做好準備。」聖荷西市 長馬漢(Matt Mahan)以前教師身份 批評:「降低標準,只會傷害學生。」 聯邦眾議員卡納(Ro Khanna)更直 言:「80分算A、取消作業,這是對 美國夢的背叛。」 多個家長團體指出,校區未經 充分溝通便倉促推出政策。一名匿 名的華裔家長表示:「這等於告訴孩 子,努力是沒用的。」家長聯盟代表 多德森(Meredith Dodson)批評:「至 少應該基於證據,進行公開討論, 而不是匆促實施。」 面對巨大輿論壓力,史瑞慶昨 日發聲明澄清,該計劃目前僅屬「教 師專業發展提案」,尚未提交教育委 員會投票,決定延後實施以「爭取更 多社區溝通時間」。但校區文件顯 示,早已編列17.2萬元預算,準備 聘請顧問訓練教師,被質疑「暗渡陳 倉」。 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 面對共和黨特朗普政府打擊 多元、平等和包容政策(DEI), 全國不少高等學府紛紛取消文化 畢業紀念活動,但灣區一些著名 大學仍然無懼打壓,延續這種歷 史攸久的「族群畢業典禮」(affinity graduation),慶祝種族、性取向 或國籍等特定身份認同的學生所 達成的真正成就。 今年延續這種傳統的灣區著 名學府,包括聖荷西州立大學、 史丹福大學、聖他克拉大學、柏 克萊加大、東灣州立大學和三藩 市州立大學。 灣區新聞集團報道,本身是 阿富汗裔且家中第一位大學生的 聖荷西州大政治系學生兼畢業生 代表薩利米(Wahhab Salemi)在 校內亞太裔畢業典禮上致詞時形 容,特朗普政府針對族群畢業典 禮令人痛心,但學生和學校還是 舉辦典禮,證明了文化社群的力 量。 在特朗普政府打壓DEI政策 下,哈佛等全國不少大學取消針 對文化和特定利益群體的活動以 作配合。 特朗普政府聲稱,這類由「學 生贊助或學校支持」,依種族分隔 學生或僅容許某種族參與的畢業 典禮是「種族隔離主義活動」,又 指「在法律上站不住腳」。 但首都華盛頓教育律師戈德 施密特(Scot t Goldschmidt)提 到,種族排斥與種族相關的畢業 典禮之間存在分別,學校一直謹 慎清楚表達這些活動對所有學生 開放。 另一位費城教育律師佛林 (Bradley Flynn)則指,族群畢業 典禮受第一修正案保障,因為憲 法賦予學生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 即使受到憲法保護,但施密 特不諱言,只要提到種族,都有 激怒特朗普政府的可能。 本報訊 抗議團體強烈譴責ICE「恐嚇式」 執法,呼籲地方政府與執法機 關終止與ICE合作,並提供移民社 群更全面的法律與社會資源。 多個組織指出,ICE近日於移 民法庭外頻頻展開逮捕行動,包括 在三藩市Montgomery街100號的聯 邦移民法庭門口拘捕五人,另有三 名庇護申請者於周二在沙加緬度法 院出庭時被捕。抗議人士批評此類 行動破壞法治,侵犯正當法律程 序。 高舉「停止綁架式驅逐」標語 集會現場,民眾高舉「捍衛程 序正義」、「停止綁架式驅逐」等標 語。多位律師、公辯律師與社區代 表發言,指控ICE的行動旨在以恐 嚇手段阻止移民依法出庭,剝奪他 們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 三藩市公辯官力儲文(Mano Raju)表示,他的辦公室十多年來致 力為移民提供法律辯護,是全美首 個設立移民法律部門的地方公辯官 辦公室。他批評,類似的拘捕行動 早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即曾出現,如 今再度上演,是對民主制度的直接 威脅。 「當移民在未經審判、沒有律師 陪同的情況下被捕與驅逐,這不僅 違反正當程序,也破壞了整個司法 體系的信任基礎,」力儲文說。 「正義與多元中心」移民法 律辯護計畫主任阿特金森(Mi l l i Atkinson)指出,許多移民所感受到 的恐懼是真實存在的,但社區有力 量對抗壓迫。「我們不能坐視極權作 風侵蝕我們的國家,我們可以聯繫 市府,要求他們拒絕與ICE合作, 並保障所有居民獲得法律援助的權 利。」 到場聲援的「加州移民正義合 作組織」(California Collaborative for Immigrant Justice)代表諾克斯 (Lisa Knox)指出,社區組織與民 眾行動已產生實質影響:「今天 ICE沒有出現在法院外,因為他們 知道社區有人關注、有人記錄、有 人會反抗。」 三藩市公辯官辦公室助理首席 律師陳豔芬(Angela Chan)指三藩市 地檢官與聯邦合作,推動將捕移民 直接送至移民拘留中心,尤其毒品 相關案件,無論是否實際犯案,被 捕者一旦出庭,ICE便可能在包括 850 Bryant街司法大樓在內的法庭現 場逮人,並要求其接受認罪協議、 轉交移民局處理。 陳豔芬稱,自去年以來已有超 過百人因此被送往ICE拘留所。「這 是對正當程序的嚴重踐踏。」她呼籲 華人社區警惕。 地檢署駁斥指控完全不實 地檢署回覆本報,駁斥陳豔芬 的說法,稱相關指控「完全不實」, 並批評「蓄意混淆視聽」。 地檢署發言人表示,聯邦政府 有權依據聯邦法律起訴販毒案件, 並指出在聯邦法院中,這類案件具 有更高的震懾力。「即使涉案者累 犯,許多毒品販售案件在州法院依 然不被視為嚴重罪行,無法確保實 質監禁。」 另針對被指「轉交在押移民」, 地檢處澄清,檢方不會主動得知被 告的國籍或移民身份,也不會向包 括ICE在內的任何第三方提供此類 資訊。「除非由公辯律師主動提供資 訊,我們不會掌握被告是否為無證 移民;我們也未與ICE合作或干涉 其執法工作。」 三藩市聯 校區 暫緩推行公平評分 無懼特朗普打壓 族群畢業禮照辦 近期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於三藩市及東灣康可(Concord) 等地移民法庭外進行逮捕行動後,數個移民權益倡議組織昨日於三 藩市聯邦移民法庭外集會抗議。現場聚集逾百人聲援,沙加緬度市 亦同步聲援。 指責ICE到法庭逮捕 多個城市同步聲援 移民權益組織三藩市法庭外抗議 ■活動現場聚集過百民眾。 記者陳程威攝 ■移民權益倡導 組織阿特金森在 現場發言,民眾 高舉標語。 記者陳程威攝 ▍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 涉經營非法按摩院 聖拉蒙一女子被捕 根據法院紀錄,一名來自聖 拉蒙(San Ramon)的45歲女子, 涉嫌在灣區經營非法按摩院並涉 人口販運,於4月10日在丹維爾 (Danville)被捕。目前她已獲釋, 尚未正式被檢方起訴。 《聖荷西信使報》報道,案件 起於2月底,當時丹維爾警方接 獲一名女子報案,指其丈夫在 當地一間按摩院接受了「非法服 務」,該院更涉嫌「藏匿」一些持 過期工作簽證的中國籍女子。該 按摩院位於聖拉蒙谷路900號街 區。 警方展開臥底調查,派員偽 裝成顧客進入該店,據稱確認店 內有人從事賣淫活動。 隨後,執法人員又對涉案女 子的Lexus汽車安裝追蹤裝置, 發現她經常往返丹維爾與希活 (Hayward)兩地的按摩院。 警方表示,涉案女子擁有兩 家按摩院,分別位於丹維爾的 聖拉蒙谷路,以及希活的B街, 其中在希活的按摩院並未依法註 冊,違反當地法規。 該女子在丹維爾被警方以逮 捕令拘捕,並以15萬元保釋金辦 理收押手續,但根據法院記錄, 由於尚未正式提出指控,她隨後 被釋放。 本報訊 ■三藩市聯合校區 總學監史瑞慶發聲 明指「公平評分」 改革計劃目前僅 屬「教師專業發展 提案」,將暫緩推 行。 記者蘇婕雅攝 聖他克拉縣政府近日推出多語 言心理健康宣傳活動,旨在緩解拉 美裔與亞裔社群中普遍存在的心理 健康汙名化問題,提升社區對心理 健康議題的重視與接受度。 聖縣行為健康服務部「自殺預防 計劃」自5月26日起展開為期六周的 公眾宣導行動,重點對象為18至44 歲的拉美裔與亞裔居民。該活動旨 在回應這些群體在獲取心理健康照 護時所面臨的文化與語言障礙,並 協助當地移民社群在不確定 與壓力升高的時期中更容易 尋求資源與協助。 這項去除心理健康汙名 化的行動,是聖縣在「心理健 康宣導月」中的核心活動之 一。 聖縣參事阿Sylvia Arenas 表示:「膚色不應該成為影響 心理健康的決定性因素。最 新的拉美裔健康評估顯示, 該社群正面臨日益嚴重的行為健康 危機,過去十年來自殺與藥物過量 致死的情況迅速上升。我們希望這 項宣傳計畫能以熟悉的語言和可信 的平台,為社區帶來有尊嚴的支 持。」 本次宣導計畫的相關素材將以 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及越南文製 作,透過多元媒體管道傳播,包 括:高速公路大型看板、VTA公車 及車站海報、網路與智慧型電視影 音廣告、社群媒體推廣、音樂串流 平台音訊廣告、診所、加油站、交 通轉運站、餐廳、健身房與社區中 心的數位螢幕資訊等。 所有宣導資訊將連結至官方網 站 wellness-scc.org,提供多項心理 健康資源,包括緊急協助熱線、非 緊急溫暖專線、文字與即時聊天支 援、心理健康App,以及面對面服 務,讓不同需求的民眾皆能獲得適 切幫助。 聖縣縣參事Betty Duong 指出:「我們的目標是讓尋 求心理健康支援成為常態。 這項行動傳達了一個訊息: 親友與政府在乎你的心理健 康。打破汙名化、建構更健 康的社區關鍵在於——使用 人們熟悉的語言,透過他們 每天接觸的媒體平台傳達正 確資訊。」 本報記者王蔚矽谷報道 聖縣推多語宣傳運動 助少數族裔解開心結 ■中文版宣導材料。 聖縣行為健康服務部提供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