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06.23.2025 星期一 香港新聞 陳茂波表示,儘管香港經濟面對轉型,但 「機遇大於挑戰」,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 創新應用方面,強調「改革帶來發展,科技賦 能產業,創新帶來增量」。他指在金融領域, 政府推動新經濟公司回港上市的改革,特別 是針對內地創科企業,開設專門上市通道, 方便中概股回流。 談及香港消費市道欠佳,陳茂波指香港 與內地經營成本不一樣,包括租金、人工, 「鬥平」未必是出路,現時消費者講求體驗、 「想試新嘢」,行業需勇於創新,提升顧客 服務及體驗,舉例有商店推出「Espresso加橙 汁」,內地也有「茅台拿鐵」。 「快餐唔係無得做 係睇點做」 他指業界要緊貼消費者喜好,最近便有 IP玩具產品火熱,又指本地快餐業整體營業 額有上升,反映「快餐唔係無得做,而係睇你 點做」,認為不同行業經營者要「度橋」,增加 特色。政府經濟數據不俗,唯似乎跟商界及 民間觀感有落差,陳茂波指香港經濟結構多 元,過去數月金融、貿易表現較佳,當中後 者涉及關稅原因,而較為受壓的是消費,政 府會助力相關行業轉型。 今年《預算案》中提出研究向離境私家車 徵收邊境建設費,舉例每輛車收200元,唯引 來部分政商人士反對。問及研究進度,陳茂 波表示這並非「建議話要做」,而是「探索、舉 例」,政府亦聽到不同聲音,如經常往返兩地 人士,運物局及財庫局會充分考慮意見,再 作決定,強調沒硬性時間要推行。 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百分百擔保特惠貸 款」,唯壞帳率持續上升,部分更涉及欺詐行 為,陳茂波透露截至今年5月底,壞帳率為 16.1%,仍低於當初的假設整體壞帳率25%。 他稱計劃源於企業受疫情嚴重衝擊,政府當 時要「保就業、保企業」,亦成功穩住4萬間企 業及40萬名僱員。 他強調政府有清晰應對策略,若企業未 能依時還款但仍希望繼續經營,金管局和按 證公司會提供靈活還款安排,如延長還款 期或「先還息後還本」,「盡量畀多啲唞氣空 間」。至於涉嫌欺詐行為,他指政府必定「追 到底」,包括把相關人士的破產資料提交至信 貸資料局。 樓市方面,陳茂波指,住宅物業市場在 2021年9月開始調整,已下調約28%,形容 是「有秩序調整」,並無出現系統性風險或恐 慌情況,認為樓市目前已穩住,因息口已見 頂。他指政府知悉市況,包括本年度不賣商 業地,但仍會推住宅地,「造地工作不會因為 樓價、物業市場影響而停止,造地後亦不用 急住賣,可用作土地儲備」,強調目前最重要 是「穩預期、穩信心」。 強調穩經濟 絕不會「盲推地」 他提到坊間有人猜測,政府會否因為赤 字而「盲推地、冚返赤字」,他強調「無咁嘅 事」,強調經濟穩定重要,房地產市場亦會影 響金融市場、消費信心、財富效應等。至於 「明日大嶼」計劃會否繼續,他重申會完成技 術研究,政府目前集中精力發展北部都會區。 至於有發展商傳財困,陳茂波指以個別 情況處理,遇上困難者可能在於商業地產投 資較大,而金管局與銀行設有小組,「不會因 為商業地產估值跌價,就走去call loan,主要 看經營情況,如果還到息會盡量寬鬆處理, 以及幫手重組銀行貸款,現時環境下,大家 需要喘息空間。」 香港新股市場越趨熱鬧,全球首個《穩定 幣條例》亦即將在港實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在訪問中表示,正致力吸引中東和東南亞企 業到港上市,部分東南亞企業已表達到港上 市興趣,期待香港股票市場更為多元化和國 際化,而香港率先落實數字資產監管後,相 信能為內地未來發展數碼資產發揮防火牆和 試驗田作用。 陳茂波指,目前到港上市的公司多數是 中概股及內地企業,港股市場中,內地公司 數量佔總數量約六成;以交易量和市值而 言,內地公司更佔總體約八成。為讓股票市 場更加國際化,當局正努力吸引中東和東南 亞地區的企業到港上市,他們不僅可在港籌 集擴展內地業務的資金,同時香港成為他們 進入內地市場的跳板和通道,對企業發展更 有利。 推動穩定幣發展 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今年8月實施,陳 茂波指,香港在穩定幣發展處於比較領先位 置,已通過立法和沙盒機制,推動穩定幣發 展,鼓勵市場參與者提出穩定幣實際應用場 景的創新方案,讓穩定幣能成為支付工具, 而非用於炒作的數字資產。 他補充,現時國際注重數碼資產領域發 展,而香港率先發展穩定幣後,相信能為內 地未來在數碼資產領域的發展,提供參考經 驗。他指政府已成立一個由他領導的統籌小 組,以確保在香港在數字資產上的監管保持 一致,不會出現監管罅隙。 至於中美關稅戰,陳茂波指,中美兩國 短期內或會達成貿易協議,但估計中美關係 在未來幾年仍充滿挑戰和起伏,因此香港需 確保金融穩定及安全,就此香港已建立起股 市監測系統,以提早發現並處理風險;同 時建立銀行體系結餘和流動性均高於國際標 準的防禦機制。他說香港正尋找更多發展機 會,如在內地企業「走出去」規避貿易供應鏈 風險的過程中,為他們提供風險管理等專業 服務。 本報記者關紀紅香港報道 ■陳茂波認為樓市目前已穩住,因息口已見頂。 陳茂波:香港不能鬥平 須緊貼市場喜好 研徵私家車邊境建設費 無硬性時間表 儘管香港經濟面對轉型, 但「機遇大於挑戰」,特別是在 人工智慧和創新應用方面。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結束5日在港 調研考察,傍晚經深圳灣離港。今次是夏寶 龍連續第3年到港調研,無論是考察地點抑 或會見的界別和人士,安排皆有用意,例如 到海洋公園探訪國寶大熊貓,象徵意義不言 而喻。不過夏寶龍沒去考察的地方,也不代 表不重視,例如中央看重的北部都會區,據 聞工商界座談會上,北都發展也是其中一個 重點議題。 夏寶龍今次到港,唯一公開活動是出席 《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論壇,他大篇 幅回顧國安法立法前後香港的轉變,並把重 點放在維護國安對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五 個必須」,包括「必須做到維護安全和推動發 展都堅定不移」,並寄語香港集中精力拼經 濟、謀發展、搞建設。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指,發展與 安全同樣重要,兩者互為因果,有安全環境 才有發展的條件,有充足的發展更有利保障 安全。站在中央角度,必須強調國安法律對 香港的正面作用,並在此前提下,讓香港進 一步加快參與國家發展戰略。 夏寶龍過去兩年亦到港調研,有媒體曾 統計,夏寶龍去年到港7日,共參與約21項 活動,即平均每日3項活動,當中以座談交 流佔最多。今次到港日數雖較短,但行程亦 頗為緊密,包括與管治團隊座談、會見政商 代表,當中有不少行程是首次,例如會見高 教界、到訪啟德體育園及山頂;部分則再次 安排,例如與區議員會面、視察社區客廳 等,倘連同官方公告沒提及的落區飲茶、與 政商界午餐,夏寶龍5日行程參與約15場活 動,即平均每日約3場。 去年提出「無處不旅遊」的夏寶龍,今次 到訪多個文體旅項目,包括體育園、海洋公 園熊貓館,並前往南丫島考察前南丫石礦場 用地的發展計劃。有政界人士形容,夏寶龍 到訪這些地點的意義明顯不過,期望香港用 好現有資源搞好旅遊,他早前亦寄語香港要 用好珍貴的海島海岸資源,今次到訪屬一脈 相承。值得注意的是,夏寶龍今次未有特別 考察北部都會區,但有政商界人士認為,不 代表他不重視北都,尤其夏寶龍今年2月曾 南下,重點視察河套香港園區建設進度和北 都規劃,因此今次多看不同範疇的經濟活 動,也是正常。 多場座談會形式類似,由每名代表發言 數分鐘,簡報工作和未來計劃,夏寶龍以聽 意見為主,並作總結發言。據悉在工商界會 面中,官員多次提到北都發展,期望工商界 多參與和投資北部,也要對香港未來發展前 景有信心等。事實上,北都發展單靠政府難 以負擔,必須引入私人市場力量,去年政府 更動員逾80間發展商和企業簽署支持和參與 北都發展意向書。北都片區試點今年下半年 招標,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先行,最終有 多少企業入標,備受關注。 特首李家超總結夏寶龍行程時指,對方 重視北都,希望特區政府在發展方面拆牆 鬆綁。劉兆佳認為,中央期望特區政府、工 商界及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加快北都發展步 伐,並非新事物,北都早已與香港長遠發展 掛上關係,其中工商界的投資當然是必不可 少的範疇。 大棋盤 夏寶龍考察重發展 籲商界參與北都 聶風 本屆政府上任快3年,財 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訪問時表 示,過去3年工作成果明顯, 整體經濟穩中向前,香港GDP 連續9個季度上升,資金持續流 入、股市向好等。提到消費市道 欠佳,他強調香港不能「鬥平」, 現時消費者講求體驗、「試新嘢」, 不同行業須緊貼市場喜好。《預算 案》研究向離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 費,他稱只是「探索、舉例」,沒硬性 時間要推行。 本報記者陳嘉洛、關紀紅香港報道 冀股市多元化 吸引東南亞中東企業上市 ■陳茂波指政府推動新經濟公 司回港上市的改革,特別是針 對內地創科企業,開設專門上 市通道,方便中概股回流。 ■陳茂波表示,過去3年工作成果明顯,整體經濟穩中向前,香港GDP連續9個季度上升,資 金持續流入、股市向好。 盧江球攝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