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 07.08.2025 星期二 美東 吳弭市長稱這些影響聯邦工作人 員的大裁員如同製造了一場 「混亂的沙塵暴」。她表示,「敬業的 聯邦工作人員增強了我們的社區和 國家」,並強調了他們工作的重要 性。吳弭市長在關注波士頓勞動力 的同時,也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培訓 和僱用波士頓居民從事生物技術等 各行各業的勞動力計劃。 根據波士頓市府公佈的數據, 2025年第一季度,市政府共收到 39,111份公職申請,與去年同期相 比增加了整整60%。其中,與原聯 邦崗位職能相符的職位——如預算 管理、政府採購、財務分析等—— 尤其受到熱烈追捧。波士頓人事主 管勞倫斯(Alex Lawrence)指出:「人 們希望加入一個有擔當、能為大眾 發聲的地方政府,這對許多原聯邦 職員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為被裁聯邦僱員設求職平臺 這場求職熱潮的背後,既反映出 華盛頓政治的不穩定,也突顯麻州政 府在應對就業挑戰方面的前瞻性。早 在今年三月,麻州就率先推出了專為 被裁聯邦僱員設立的求職平台,涵蓋 超過16萬個來自私營與公共部門的職 位,並每週舉辦線上宣講會,分享招 聘資訊、失業補助及轉職培訓資源。 州勞工與勞動力發展辦公室也主動 出擊,公開表示:「我們歡迎來自全 國、乃至全球的人才,包括那些被特 朗普政府裁員的優秀僱員,來麻州開 啟新生活。」 事實上,非營利組織 為美國 工作(Work For America)所營運的 Civic Match平台數據顯示,約有 20%的求職者將麻州列為首選,即 使目前僅有2%的人實際居住於該 州。這也使得波士頓成為該平台200 個合作城市中招聘活動最為活躍的 城市之一。該組織負責人路易斯 (Caitlin Lewis)表示:「聯邦裁員對 州和地方政府而言,是一個引進高 素質、經驗豐富人才的難得機遇。」 法律壁壘與制度空窗 然而,這場人才遷移潮並非沒 有挑戰。被裁的聯邦員工不僅需要 重新適應地方政府的工作文化與流 程,還必須面對法律、制度與生活 層面的重重障礙。 首先,在特朗普政府主導下, 聯邦職員的申訴與復職通道幾乎被 徹底削弱。據CNN報導,保護公 務員權益的核心機構如聯邦人事保 護委員會(MSPB)與平等就業機會 委員會(EEOC),目前均因被解除 職務的成員導致人數不足,無法正 常作出裁決。特朗普更簽署行政命 令,取消部分聯邦員工的集體談判 權,並解僱了多位不配合其人事政 策的官員,使得原本應保障僱員權 益的獨立機構功能失靈。 前公務員申訴管道的癱瘓,使 得許多人不得不轉向法院尋求司法 救濟,但這條路費時費錢,成功率 不高。美國特赦律師Liz Oyer就表 示,她因拒絕接受來自高層干預而 被解僱,至今尚未收到合理解釋。 她直言:「司法部正竭力拖延和隱瞞 解僱原因,這對所有失業者而言都 是一種折磨。」 移居麻州的希望與現實落差 儘管困難重重,對許多前聯邦 職員來說,移居麻州仍是他們對穩 定與公平的最後寄望。前國土安全 部項目經理托博爾斯基(Alexandra Tobol sky)與丈夫便計畫從馬里蘭 州搬至麻州。他們希望在一個真正 重視民眾福祉的地方安家立業。她 說:「我們需要一個能提供穩定工作 的地方,一個多元、宜居、能讓孩 子安心成長的社區。」 但波士頓高昂的生活成本仍是 許多人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根據 NerdWallet數據,若要在波士頓維 持與華盛頓相同的生活水平,一 名年薪10萬美元的工作者需年賺約 10.2萬美元。這雖不算大幅增加, 但對於剛被裁員、仍在過渡期的家 庭來說,無疑增加了壓力。 此外,波士頓自身也面臨著經 濟挑戰。商業地產價值下跌正導致 市政府稅收減少,州府也警告,受 到全國經濟不確定性影響,一些職 位凍結或招聘延後。 儘管現實充滿挑戰,許多被裁 員者對公共服務的熱情依舊未減。 這股人才流動潮也為州與地方政府 提供了反思與改革的契機。學者認 為,若能善加利用這批專業人員, 提升地方治理效能,不僅能填補長 期缺人的關鍵崗位,也能為整體公 部門注入活力與創新。 隨着2025年聯邦體制的進一步 收縮,以及各州爭奪人才的競爭加 劇,波士頓與麻州能否成功轉化這 批高素質人力為長期資產,將成為 美國公共管理與地方治理未來發展 的關鍵指標。 麻州大學生街頭遭槍殺 華府國會實習夢成悲劇 在原本應該充滿希望與啟航氣 息的暑假期間,華盛頓特區卻發生 了一宗震驚教育界與政界的槍擊悲 劇。一名年僅21歲的麻州大學生賈 奇姆(Eric Tarpinian-Jachym),於近 日在華盛頓市中心遭流彈擊中,經 搶救無效後不幸身亡。 據華盛頓特區警方表示,槍擊 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晚間10時30分 左右,地點位於市中心第七街與 M街交界,鄰近會議中心的繁華地 段。當時多名嫌疑人從一輛汽車中 下車後,朝人群開火,共造成三人 受傷。賈奇姆傷勢最重,送院後於 翌日不治。 警方指出,目前初步調查顯 示,塔皮尼安-賈奇姆並非槍手的預 定目標,而是無辜捲入突如其來的 槍火之中。涉案車輛已被尋回,但 截至目前仍無人被捕,案件正由重 案組深入調查。 原是麻州優秀學子 赴華府實習 賈奇姆是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 校(UMass Amherst)財務學主修、 大三升大四的學生,亦修讀政治學 副修課程。他來自麻州小鎮格蘭比 (Granby),在當地長大,據友人形 容,他「熱情開朗、思維敏銳」,對 公共服務抱持極高興趣。 這名懷抱政治理想、在國會眾 議員辦公室實習的青年才俊,生命 戛然而止,引發社會各界對學生安 全的廣泛關注。今夏,賈奇姆透過 美國研究基金會提供的精英計畫, 獲選至首都華盛頓,在堪薩斯州共 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埃斯蒂斯(Ron Estes)辦公室擔任實習生,親身參與 聯邦立法運作。 「他總是帶著陽光般的笑容迎接 每一位踏進辦公室的人。我們感謝 埃里克對堪薩斯第四選區與整個國 家的貢獻,」埃斯蒂斯議員在聲明中 寫道。 社區與校方:痛失明日之星 賈奇姆的離世不僅震撼了麻州 社區,也讓全國政壇與學界深感痛 惜。麻州共和黨主席卡內維爾(Amy Carnevale)表示:「美國失去了一位 光芒四射的未來領袖,他的才華與 熱情注定會引領人群。」 麻州大學方面亦發表聲明指 出,校方正與家屬保持密切聯繫, 並將為校園內的師生提供心理支 援。「我們向所有認識他的人致以最 深切哀悼。」 在 格 蘭 比 鎮 , 居 民 們 難 掩 悲傷情緒。居民亞科內(Ma r i l yn Iacconne)表示:「當一個剛開始人 生旅程的年輕人就這樣被奪走生 命,這實在讓人心碎。」另一位居民 霍金斯則感嘆:「如今這個世界,好 像沒人再珍惜生命了。」 與賈奇姆一同參與基金會項目 的好友伯格(Clark Burg)接受訪問 時語帶哽咽:「他是一位讓人無法不 親近的人,幽默風趣、樂於助人, 總是能讓你感覺好一點。賈奇姆渴 望發揮潛力,成為最好的自己。他 的熱情與笑容,是我永遠不會忘記 的。」 提升安全意識刻不容緩 這起慘劇除了令人哀痛之外, 也為正在暑期實習、特別是在外地 的學生們敲響了警鐘。每年夏天, 美國大學數以萬計的學生遠赴各 地政府機關、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實 習,拓展眼界與履歷。然而,身處 陌生城市,安全風險往往難以預 料,稍一不慎便可能釀成無可挽回 的悲劇。 事發地點鄰近華盛頓會議中 心,是一般認為相對安全的區域。 此案正凸顯,即使在人來人往、燈 火通明的地段,暴力事件仍有可能 突如其來地發生。 有教育專家建議,實習生及其 家長應事先熟悉當地治安狀況:多 了解實習城市的高風險區域,避免 夜間單獨前往或逗留。盡量結伴同 行:晚間活動最好有同伴,並保持 與朋友、家人聯繫。注意周遭環 境:不沉迷手機,保持警覺。主動 諮詢當地學術或實習單位的安全建 議:包括最安全的交通路線與緊急 聯絡方式。保持低調,不炫富:避 免穿戴昂貴飾品或使用吸引注意的 電子設備。 賈奇姆的生命雖短,卻充滿希 望與熱忱。他的理想與行動力,為 這個社會播下希望的種子。遺憾的 是,他未能走到自己夢想的終點。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市長吳弭:聯邦大裁員如一場「混亂的沙塵暴」 麻州成為失業聯邦僱員找工作首選地 ▍本報記者李强波士頓報道 ▍ 隨着聯邦政府今年年大規模裁員,超過5.8萬名聯邦員工被迫 離職,全美掀起了罕見的公職人才流動潮。麻州、尤其是首府波士 頓,正迅速成為這些被裁聯邦僱員的理想轉職目的地。這座歷史悠 久的城市,憑藉其健全的公共機構、積極的州政府招募策略,以及 相對穩定的就業市場,吸引了大批原聯邦公務員湧入求職。 ■(左一) 吳弭市 長出席獨立日慶 祝活動。 市府提供 ■波士頓今年已經爆發多場抗議特朗普政策的示威活動。 ■不幸遇害的麻州大學生賈奇姆。 檔案圖片 吳弭市長 稱這些影響聯 邦工作人員的 大 裁 員 如 同 製 造 了 一 場 「混亂的沙塵 暴」。她表示, 「敬業的聯邦 工作人員增強 了我們的社區 和國家」,並 強調了他們工 作的重要性。 聯邦檢察官表示,曾因在生日 派對槍殺少年入獄的前囚犯斯特朗 (James Strong),假釋後在皇后區從 事槍枝販運生意。 《每日新聞》報道,35歲的斯特 朗假釋後,據稱向兩名買家出售手 槍及步槍,以為武器將裝桶運往千 里達,但買家實為臥底警察。他現 面臨聯邦槍枝販運指控。 斯特朗於2023年10月假釋, 之前因2007年殺害17歲的威廉斯 (Ricky Anthony Williams)服刑近16 年。案發時斯特朗也只有17歲,他 在槍殺威廉斯後一個月被捕。 警方當時表示,兩名青少年隸 屬對立幫派,常在派對相遇時鬥 毆。於2007年7月22日在長島北谷溪 (North Valley Stream)一場後院生日 派對上,兩個幫派發生衝突,斯特 朗因在派對上向威廉斯開了8槍,被 判過失殺人及持有武器罪。 假釋不到一年,於去年9月16日 在長島的長灘(Long Beach),警方 因家庭暴力報案,在斯特朗的車尾 箱發現槍枝。今年1月至3月,他據 稱在皇后村(Queens Village)5次與 兩名臥底警員會面,販賣21支槍。 斯特朗於6月25日被起訴,在布 碌崙聯邦法院提審,被下令不准保 釋。 斯特朗是布碌崙聯邦法院兩項 獨立起訴中6名被告之一,他們被控 在皇后區公寓大樓販賣29支半自動 手槍、贓槍、序號被抹除的槍枝、 機關槍及自製「鬼槍」。 紐約市警務處長蒂施(Jes s i ca Tisch)說,「斯特朗及其同夥把無法 追蹤的鬼槍及其他致命槍枝引入皇后 區,使無數人──包括兒童面臨危 險。斯特朗是一名兇殺罪成者,假釋 期間進行槍支交易,而且常在光天化 日下,距學校僅幾步之遙。」 本報訊 ■斯特朗向臥底警員販賣21支槍。 法庭文件 前 人犯假釋後販槍再涉重罪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