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 10.30.2025 星期四 大都會 曼哈頓研究所28日公布驚人民調顯 示,紐約州明年或迎來共和黨州長。共 和黨眾議員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 於假設的2026年對陣中,微幅領先民主 黨州長胡楚。 ▍本報訊 ▍ 據《紐約郵報》報道,該右傾智庫全州調查 顯示,現任州長落後其共和黨宿敵1%, 顯示胡楚爭議性背書社會主義市長熱門人選 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打錯算盤」, 並未帶來支持度提升。 曼哈頓研究所調查發現,史蒂芬尼克獲 43%支持,領先胡楚42%,於3%誤差內統計 平手。此外,9%受訪者選「其他人」,另有7% 人表示「不確定」。 民調顯示,稱11月4日選後正式宣布參 選的史蒂芬尼克在50歲以上及關鍵獨立選民 領先,尤其郊區。她在獨立人士領先46%比 33%,長島領先54%比37%。惟胡楚在哈德遜 谷領先45%比36%。 胡楚競選團隊反駁民調結果,稱民調由 右傾智庫進行,胡楚發言人奇特卡(Sarafina Chitka)聲明表示,「史蒂芬尼克的自家民調不 符現實,他們可以靠特朗普及其巨額捐助者 如德沃斯(Betsy DeVos)及辛格(Paul Singer) 重複謊言,紐約人不願讓瘋狂特朗普助長者 近州長官邸。」 史蒂芬尼克團隊歡呼結果,聲明指「各黨 紐約人饑渴新常識領導,厭倦胡楚數十年失 敗的民主黨一黨統治」。史蒂芬尼克發言人 布雷斯林(Bernadette Breslin)說,「胡楚將後 悔,屈膝把紐約人置末位,拚命背書廢警、 加稅、狂熱反猶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後者 將毀紐約,證實了她全美最爛州長的稱號。」 紐約共和黨主席考克斯(Ed Cox)補充 說,「胡楚及一黨民主黨統治下,紐約成全美 稅最重、規最嚴、自由最少州。訊息明確: 紐約人求變,明年得償。」 公開民調顯示史蒂芬尼克與胡楚差距廣 泛。錫耶納學院(Siena College)9月民調胡楚 領先25點,8月領先14點。 部分民調人員質疑曼哈頓研究所的調 查,民主黨民調員羅斯-史密斯(Evan RothSmith,Slingshot Strategies)表示,「不知他們 哪裡搞砸,但這些數據沒有價值。」 ■史蒂芬尼克於假設的2026年對陣中,微幅領先民主黨州長胡楚。 Cindy Schultz/紐約時報 檢方28日指控,46歲薩爾瓦多移民德雷 耶斯(Silvia Alvarez DeReyes)駕車撞倒長島 45歲男子後,棄之街頭逃逸。 《紐約郵報》報道,蘇薩縣地區檢察官辦 公室稱,事發於本月5日,德雷耶斯涉事故 後離開現場等罪,現不准保釋,並面臨聯邦 移民當局遣返。 檢察官蒂爾尼(Ray Tierney)聲明稱, 「此案凸顯逃離撞車現場嚴重後果,棄傷者 不報警,不僅違法,更背棄社區基本體面標 準。」 檢方指,德雷耶斯10月5日駕1999年款 豐田Corolla在河頭鎮弗蘭德斯路(Flanders Road),撞十字路口行人馬扎特(Ever Eli Damian Mazat)。豐田短停後加速逃逸,馬 扎特當場死亡。 德雷耶斯據稱駕至馬斯蒂克友人宅棄 車,後携友人返現場,同日遭南安普敦警拘 捕。當局其後在友人宅檢獲豐田車輛,沒收 調查。 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對德雷耶斯 發拘捕令,若定罪服刑後啟動遣返程序。 德雷耶斯在代理最高法院法官皮萊夫斯基 (Steven Pi lewski)前提堂,被控離場不報 等,定於11月25日再上庭。 德雷耶斯是否非法居美,或持合法居留 因被捕面臨遣返不明,檢方拒評移民身分。 本報訊 大都會捷運局(MTA)在7號車的車廂間 裝設屏障,以阻止有人攀頂進行危險的列車 衝浪。 CBS紐約報道,在皇后區可樂娜車廠 內,工作人員在車廂間裝上黑色管狀屏障。 市捷運局(NYC Transit)總裁克里奇洛 (Demetrius Crichlow)表示,「我們試過多版 本,這樣的形狀可防止擠入兩屏障間。」 克里奇洛說,這些「反地鐵衝浪屏障」十 分耐用,令人難以擠入,可以阻止青少年拍 病毒式挑戰視頻。至於為何現在才安裝屏 障,克里奇洛稱「製造裝置需時,而且要與 顧問合作。MTA證實,試行計劃耗資1000 萬元。 紐約市警務處指,今年地鐵衝浪至少釀 5死4傷,2024年7死9傷。 克里奇洛指出,7號車在戶外運行,令 地鐵衝浪頻發,因此先行測試。當記者問如 果裝了後仍再有人死亡,當局會如何處理, 克里奇洛指這是「文化問題」。 除此之外,MTA也在站內張貼新「車內 乘車保命」圖,警告乘客勿危行。 本報訊 移民撞死行人潛逃 不准保釋面臨遣返 地阻 鐵少 裝年 車危 間險 屏衝 障浪 市府擬推建築新例 大型工地裝分貝計 紐約市噪音投訴為市民頭痛之源,市環 保局擬定新例,規管晚間施工噪音。 《紐約郵報》報道,新例針對毗鄰住宅 區、至少20萬平方呎大型工地,要求「非正常 時段」施工須裝噪音計,降噪音至合理水平。 去年311熱線接獲逾70萬宗噪音投訴,為 紐約市各類投訴之冠,環保局於2023年單計 「晚間」施工噪音投訴逾2萬宗。環保局就修訂 草案稱,「新例要求工地負責方監測噪音,數 據決定是否需額外減噪,或縮減/更改准許 工時。監測助環保局指導負責方遵守規定分 貝。」在新例之下,緊急工程及「100%可負擔」 住宅項目豁免。 布碌崙市議員雷斯特勒(Lincoln Restler) 稱讚新例,其第33選區為施工熱點,包括 布碌崙下城、綠點(Greenpoint)、威廉斯 堡(Wi l l iamsburg)、布碌崙高地(Brooklyn H e i g h t s )、DUMB O、貝福 - 史蒂文生 (Bed f ord - S t uyve s an t)及布碌崙海軍船塢 (Brooklyn Navy Yard),含新區監獄興建。 雷斯特勒稱表示,「這簡直是絕妙構想, 環保局的提案精彩!開發商應負責監測噪 音,確保不極擾鄰里。」 減噪為環保局2025年長遠願景計劃一部 分,發言人指無特定投訴促成。若數據顯示 某時段噪音高,環保局派督察到工地,要求 承建商處理。當局正研新科技,加強監測及 執法噪音守則,尊重居民耳膜。數據指出, 最刺耳噪音多來自工地,風鑽或電鋸達110分 貝,僅次噴射機起飛130分貝。 本報訊 東哈林鐵路軌下發現裸屍於行李袋內的 年輕女子,為無家毒癮者。 《紐約郵報》報道,屍體於27日晚約7時在 125街夾公園大道的都會北鐵路(Metro-North) 鐵下被發現,西奈山成癮研究所(Addiction Institute of Mount Sinai)康復者索薩(Madelyn Sosa)稱,發現屍體前數小時,她曾見該女 子,「我叫她『甜心』,前一天早上見她還好, 但聽聞她抽合成大麻、海洛因、可卡因、服 藥丸,總之就是街頭生活:有甚麼用甚麼。」 索薩不知「甜心」真名,稱她經常睡在馬 庫斯加維公園(Marcus Garvey Park)或通勤鐵 軌下垃圾區,距發現地不遠。 該區為問題地點,無家流浪者聚集、吸 毒常見。一名社區工人清垃圾時發現屍體, 警員趕至,發現女子裸體於垃圾袋內,袋塞 行李袋置高架路軌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 待法醫驗屍定死因。 索薩表示,她過往曾帶家裡衣物、毛毯 及食物給死者,並試引導她接受治療計劃, 但沒有成果,「她總是推說找一天──如今她 已等不及那天。我的心很悲痛,看她過著成 癮生活,若不求助、久留街頭,等於與死神 共舞,總會一天會被敲門。」 本報訊 東哈林發現裸屍 無家毒癮女喪命 ■今年地鐵衝浪至少釀5死4傷。 Natalie Keyssar/紐約時報 ■環保局提出新例,要求工地負責方監測噪 音。 Elias Williams/紐約時報 紐約明年或迎共和黨州長 民調指史蒂芬尼克微領胡楚 民調顯示,稱 11 月 4 日選後正 式宣布參選的史蒂芬尼克在 50 歲以 上及關鍵獨立選民領先,尤其郊區。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