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2025星島日報(洛杉磯版)

A8 10.30.2025 星期四 中國社會 攀爬至懸崖邊緣 其他遊客勸阻無果 翻越黃山護欄只為撿手機 ▍本報訊 ▍ 視頻顯示,一名女遊客翻越護 欄,腳踩著生長在懸崖邊的樹 木枝條,一隻手拿著登山杖,試圖 撿起掉落在枝條間的手機,另一隻 手則抓著護欄。另一名遊客緊緊抓 著翻越護欄遊客的手腕,對其進行 幫助。隨著該名遊客不斷用登山杖 翻找手機,一個空礦泉水瓶突然從 枝條間落下,引起現場驚呼。現場 其他遊客不斷高呼勸阻「危險」、「不 要了」、「下來」「注意安全」。 「齊魯壹點」報道,黃山景區工 作人員28日回應稱,手機掉落應 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景區救援人員求 助,而非自行翻越護欄撿拾,遊客 此舉不安全且被明令禁止。 景區應急救援大隊工作人員回 應,翻越護欄撿手機是遊客個人行 為,救援大隊沒有接到相關求助的 電話,遊客有需求的話,會安排專 業人員攜帶繩索等物品,到現場幫 遊客撿手機。 工作人員表示,應急救援電話 可在官網查詢,在門票上也有印 刷,遊客需要救助的話,救援人員 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無獨有偶,類似事件也在江西 廬山發生。6月13日廬山風景名勝區 發生驚險一幕:一名遊客拍照時手 機滑落,竟翻越護欄去撿。不料腳 下一滑,直接掛在了近乎垂直的崖 壁上,全靠抓住一叢灌木保命。 該遊客為撿拾掉落懸崖的手 機,不慎滑落至數十米高的崖壁陡 坡,現場情況危急。接警後,救援 人員迅速趕赴現場,發現遊客被困 在近乎垂直的崖壁灌木叢中,隨時 有墜落風險。消防員立即在周邊架 設支點,設置保護繩,利用繩索垂 降至遊客被困位置。消防員一邊安 撫遊客情緒,一邊使用安全繩固定 其身體。上方救援人員通過繩索系 統緩慢提拉,將被困遊客安全救出。 「我當時來廬山旅遊,拍照打 卡時手機掉到平台上了。我翻越欄 杆去撿,腳不小心滑下去,抓住了 巖石旁邊的稻草,固定住自己後才 沒繼續滑落。」被困遊客說道。經檢 查,遊客身體並無大礙。 ■女子在手機掉落後冒險翻越護欄,攀爬至懸崖邊緣進行撿拾。 網上圖片 ■在江西廬山,遊客翻越護欄撿手 機,掛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網上圖片 江蘇省崑山市日前發生了一 件好笑又荒唐的事件!一名11歲 男童誤吞母親剛購買的「10克金 豆」,引發網友熱議。男童的母親 紀太太透露,兒子自稱要「鍛鍊舌 頭力量」,沒想到竟然將貴重的金 豆吞下肚,令她又氣又心急。所 幸最終平安排出金豆,未造成身 體傷害。 《大皖新聞》報道,紀太太表 示,她近日花費萬元,網購了一 顆重10克的金豆。收到貨後,兒 子將金豆拿到屋內把玩,突然對 母親喊道「媽媽你快過來,我要死 了,我把金子吞了。」 起初她以為孩子在開玩笑, 但確認金豆真的被吞下後,既哭 笑不得又擔心孩子安全。紀太太 回想,以前家中親戚曾吞過硬 幣,醫生表示一般都能排出,因 此她起初並未過度擔心。 紀太太也幽默地表示,她每 天提醒兒子「不能在外面拉屎, 這個屎有點貴」。她在家中等了 5天,希望金豆隨大便排出,期 間上了兩次廁所仍未成功,最終 決定帶兒子到醫院檢查。醫生表 示,患童吞下的約10克黃金在胃 內被檢查到,但期間沒有腹痛或 嘔吐等症狀,經處理後當天即成 功排出。 事件曝光後,紀太太將兒子 的經過分享到社交平台,引起50 多萬人觀看與熱烈討論。她也提 醒其他家長,家中貴重物品一定 要妥善保存,避免孩子隨意把玩 甚至誤吞。 男 5天童後誤成吞功金排豆出 頭面部、背部多處被胡蜂蜇 傷,廣東深圳的劉先生被胡蜂蜇傷 後昏了過去,所幸工友及時送醫。 經急診科醫護團隊救治後,目前劉 先生生命體徵平穩。 「推開門,蜂一下子就湧出來 了,一會身上、頭上就滿了,我就 用手護著臉」。27日中午,劉先生 帶著新工友去宿舍,剛推開宿舍 門,就「驚動」了門後的馬蜂窩。「當 時就傻了,自己也用手打,後來蒙 了,昏了過去,幾個工友就把我抬 過來了,」劉先生說道。 《南方都市報》報道,劉先生提 到,那個宿舍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 了,並不知道門後有蜂窩,「長寬 有三四十厘米,感覺有幾百隻」。 失去知覺後,其被工友送到了醫院 急診進行救治,經治療後,目前情 況已好轉。 醫生紀必磊介紹,患者劉先生 送到醫院時,頭面部、背部多處被 蜇傷,出現大小不等的蜂團,伴有 瘙癢、胸悶等症狀。醫護人員立即 為其將胡蜂的尾針拔出,並 進行補 液,消炎、抗感染等對症處理。目 前患者生命體徵穩定,肝腎功能等 正常。 宿舍門後竟有馬蜂窩 男子推門進入被蜇昏 ■圖為男童誤吞的10克金豆。 網上圖片 在湖南長沙中國水電八局宿 舍,一場等待76年的儀式28日舉 行。101歲的俞振藩與99歲的譚魁 華,這對年齡相加整整200歲的夫 婦,在社區志願者與攝影家協會的 協助下,終於實現了拍攝婚紗照的 心願。鏡頭前,兩位老人雙手緊 握,笑容溫暖而篤定,將76年相濡 以沫的歲月,凝練成永恆的瞬間。 《三湘都市報》報道,這場遲到 了大半個世紀的拍攝,記錄的不 僅是一個儀式,更是一段相扶相 守的歲月見證。兩位老人的緣分始 於1949年,經人介紹結為連理。從 此,俞振藩在外投身水利建設,譚 魁華則在家操持家務,用柔韌的肩 膀撐起整個家。 他們的相處,沒有轟轟烈烈的 誓言,卻處處流露著默契與珍視。 在子女的記憶中,「吵架」在這個家 是空白的一頁。「從我記事起,就沒 見父母吵過架。」兒子俞國林說。問 及相處之道,俞振藩將原因歸功於 老伴:「她性格好,耐得煩。」而在 子女看來,更深層的原因是父親發 自內心的疼惜,「我爸爸覺得我媽不 容易,捨不得吵架。」 談及二老長壽與幸福的秘訣, 家人的回答不約而同地指向「心 態」。「家常飯,家常菜,別吃太 飽」,是他們的生活信條。從不依賴 保健品,飲食清淡、葷素搭配,將 欲望褪至最簡單,反而讓生命的韌 性愈發清晰。 互寵76年 「200歲」 夫妻圓婚紗夢 ■101歲的俞振藩與99歲的譚魁華 圓了婚紗夢。 網上圖片 雲南昭通市發生一宗罕見意 外。有民眾參加葬禮期間,屋內 的一道牆壁突然倒下,6人當場 身亡,其中一名死者是陳女士的 25歲女兒小呂。事發至今近兩個 月,陳女士的女兒仍未火化。 《華商報》報道,陳女士指,9 月10日是她家遠房親戚的葬禮, 因她常年在外省打工,丈夫當天 在外地辦事,便著女兒呂珂宇去 參加。陳女士從其他目擊者了解 事件經過,喪主家院庭有一道3 米高的圍牆,當天有幾桌擺在牆 角,女兒坐在靠牆的地方,吃飯 的時候圍牆突然倒塌,她來不及 跑,就被壓在了下面,6個人當場 死亡,女兒是6名死者中年紀最小 的,還有多人受傷。 當地政府多部門介入此事, 認為這是個天災,希望家人同意 遺體火化,接受喪主家向每位死 者賠償8萬元。另外,幾個部門 共補償6.6萬元,要求不許透露事 故。其他家庭已接受賠償,唯獨 陳女士拒絕接受,因為目前連警 方也沒有作出故調查報告。報道 指,對於事件中,當局未作通報。 參加喪禮吃解穢酒 圍牆倒塌壓死6人 網友分享2025成都馬拉松賽 後不少市民不顧勸阻,執意搬走 路邊補給點的剩餘物資,包括整 箱礦泉水、香蕉、麵包等,目前 主辦方已經就事件報警。 《上游新聞》報道,視頻顯 示,不少中年市民無視馬拉松主 辦方員工的勸阻,哄搶放置在路 邊的剩餘比賽物資,一箱箱地搬 走裝有礦泉水的紙盒,甚至有人 駕駛電動車裝載物件。網友評論 道,此情此景簡直就是在「進貨」。 有志願者表示,儘管他們不 斷大喊「不要搬」,但部分市民甚 至打算連醫療用品也搬走。賽事 主辦稱已經就事件報警,表示也 不是完全清楚事件細節,後續會 有執法機關處理。 成都大媽無視阻撓 搶馬拉松補給物資 安徽黃山風景區大峽谷一 處懸崖,28日有一名女子在手 機掉落後冒險翻越護欄,攀爬 至懸崖邊緣進行撿拾。目擊者 拍攝視頻並驚呼「看得心驚膽 戰」,最終該女子將手機撿回。 請假去領獎 才知買到假的 刮刮樂 「中獎」 100萬 領獎被拒 ▍本報訊 ▍ 張先生(化名)近日在一個地鐵站 的流動攤販手上購買了兩張俗 稱「大7」的即開型彩票,回去後刮出 了「100萬元」,特意查詢了100萬元 的獎金可以在蘇州市體育彩票管理 中心兌換,專程請了假來兌獎。 《姑蘇晚報》報道,張先生拿著 即開票來到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兌 獎,票面顯示中獎100萬元。但是, 剛到視窗,工作人員就發現這張彩 票「一眼假」——票面設計、紙張手 感等都和正規彩票不一樣。而看起 來一本正經、條款清晰的「購買須 知」中早已寫好「本產品為娛樂刮刮 卡,只用於娛樂」的「免責條款」。 類似的「假彩票」蘇州市體育彩 票管理中心近期已收到多張。在網 購平台搜索關鍵字「道具彩票」很容 易找到賣家,這些道具彩票還設計 了不同的獎項,既有100萬元、20萬 元、10萬元等金額不等的「中獎選 項」,也有「未中獎」的,通常1元多 就能買到一張道具彩票。蘇州市體 育彩票管理中心提醒,購買彩票要 到正規經營的門店、銷售點,尤其 不要輕信流動攤販避免上當受騙。 百萬大獎在手,竟是整蠱道 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 心緊急發文提醒:近期彩票市場出 現有人持仿造即開型體育彩票(實為 整蠱道具)前往體彩機構兌獎事件, 嚴重擾亂了彩票市場秩序。 調查發現,近期多地頻現假彩 票騙局,有市民購買彩票後刮出 「百萬大獎」,去兌獎才發現被騙。 而在多家電商平台搜索「大7彩票惡 搞」、「道具彩票」或「整蠱彩票」,可 以找到大量賣家,售價從1元到10元 不等。在社交平台上,有人炫耀如 何用它來「整蠱」親友,不少帖子底 部,還附有該仿造彩票的購買連結。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關鍵字, 有多名網友曬出相關經歷,收到朋 友送的彩票,「刮開的那一刻,以 為自己真的中獎了!結果是被整蠱 了」。也有人炫耀如何用它來「整蠱」 親友,作為聚會的笑料。但值得注 意的是,不少帖子底部,都附有該 仿造彩票的購買連結。 賣家通常在銷售頁面上標註「整 蠱專用、不可兌獎」等提醒字樣。然 而,這些道具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 中,則可能成為欺詐工具。他們通 過流動攤販、微信群等管道銷售給 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利用人們「一夜 暴富」的心理實施詐騙。 ■彩票的「購買須知」中早已寫好「本產品為娛樂刮刮卡,只用於娛樂」的「免 責條款」。 網上圖片 江蘇省蘇州市一名上班族,近日在地鐵站旁的流動攤販購買刮 刮樂(即開型彩票),驚喜刮出了人民幣100萬大獎,他因此特地請 假前去領獎,沒想到他買的是「道具刮刮樂!」 手機掉落應第一時間 打電話向景區救援人員求 助,而非自行翻越護欄撿 拾,遊客此舉不安全且被 明令禁止。 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 近期彩票市場出現有 人持仿造即開型體育彩票 (實為整蠱道具)前往體 彩機構兌獎事件,嚴重擾 亂了彩票市場秩序。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