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2022 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要聞 電郵 :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 ○○ (BofA global Research) ○ —— ○ ○ ○○ 猴痘病例兩周增兩倍 世衛籲歐採緊急行動 危及脆弱群體 要求各國監測 防止疫情擴撒 世衛組織歐洲區 域主任克魯格7月1日 表示,歐洲構成猴痘疫情中心。自5 月中旬以來,世衛組織歐洲區報告 的猴痘病例,佔所有實驗室確認和 全球報告病例的近90%,此外過去 兩周病例增加兩倍。克魯格呼籲採 取「緊急」行動,以防猴痘疫情在 歐洲擴散。 本報訊 加息聲浪高 高處不勝寒 ■世衛組織此前的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有效率達85%。圖為加拿大魁北克向具有感染風險的人群提供天花疫苗的接種服務。 路透社資料圖片 全球猴痘疫情持續蔓延之際,中國國家衛健 委7月1日發布新版猴痘防控技術指南,要求入境 人員隔離期間,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時,各 地應主動對入境人員進行猴痘病毒排查。 截至6月29日,累計55國報告至少5022宗猴 痘確診病例,其中以歐洲及美洲區域疫情最為嚴 峻。而截至發稿前,中國未通報猴痘病例。 據中央電視台(CCTV)新聞報道,為進一步 指導各地做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規範猴痘流行 病學調查、接觸者判定和管理、實驗室檢測等工 作,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專家,整合修 訂形成了「猴痘防控技術指南(2022年版)」。「指 南」要求疫區歸國人員需注意自我健康監測,出 現皮疹等症狀時,應主動就醫,並告知接診醫生 疫區旅行史,以助於診斷和治療。若在國外有過 接觸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現症狀,可主動聯繫當 地疾控中心進行諮詢和報備。 「指南」並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日常接 診發燒伴出疹病人時,應注意詢問病例流行病學 史,同時進行病原學篩查,排除水痘、風疹、麻 疹或其他明確病因引起。 「指南」還提到,目前中國尚無抗猴痘病毒藥 物,尚在研發疫苗。治療主要包括對症支持治療 和繼發性細菌感染的治療。猴痘為自限性疾病, 大部分預後良好。嚴重病例常見於年幼兒童、免 疫功能低下人群。 「指南」明定,現有入境人員隔離期間,在排 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時,各地應主動對入境人員 進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別是入境前21天內有猴痘 疫情報告國旅居史的人員,密切監測出疹情況, 發現可疑人員或疑似病例,應按相關規定及時報 告轄區疾控機構並轉送定點收治醫療機構。 中國對入境人員排查猴痘 ■中國新版猴痘防控技術指南稱,在排查入 境人員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時,還要進行猴痘 病毒排查。 中新社資料圖片 根據英國倫敦研究人員說法,英國猴痘患者 的症狀明顯與先前猴痘疫情所見不同,引發了漏 診的擔憂。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7月1日確認,全英 目前累計有1235宗猴痘確診病例,與6月26日最 後一次報告的數字比較,新增159宗病例。據路 透社報道,今年5月針對倫敦性健康診所54名患 者進行的研究發現,與典型猴痘症狀相比,倫敦 這波猴痘患者較少有發燒和疲倦症狀,然而他們 的生殖器和肛門區域卻出現更多皮膚病灶。 倫敦研究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 等公共衛生機構的看法一致,那就是,目前主要 在男男性行為者之間傳播的猴痘疫情異於尋常。 研究也發現,1/4的猴痘患者的HIV檢測結果呈 陽性,另有1/4的性傳播感染檢測結果呈陽性。 倫敦的研究報告已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雜 誌》上,撰寫報告的作者來自切爾西和威斯敏斯 特醫院NHS基金會信託基金等多家機構。報告 作者認為,應該審查病例定義以避免漏診,特別 是因為猴痘可以「模仿」其他常見的性傳播感染 (STI)如皰疹和梅毒。NHS基金會信託基金的伯 恩說:「誤診可能錯失早期干預治療或預防傳播 的機會。」 另外,據土耳其衛生部長克扎(Fahre t t in Koca)6月30日證實,土耳其在一名隔離病患身上 發現境內第一起猴痘病例,患者今年37歲,自身 有免疫系統缺陷,目前已被隔離,而曾與患者有 過接觸的人員中,則未發現有其他病例。他也重 申,猴痘會透過密切身體接觸傳染,因此人們要 特別留意。 「病例不同以往」引發英國漏診擔憂 ■德國發現首例猴痘病例後,微生物研究所 所長在實驗室工作。 路透社資料圖片 據 中新網綜合消息,克魯格表示,自6月15 日世衛組織歐洲區進行情況通報以來,又 有6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猴痘病例,總數現達31 個;過去兩周內,該地區新增病例增加兩倍, 達4500多例實驗室確認病例。克魯格認為,猴 痘疫情在快速蔓延,每周、每天、每小時都在 向以前未受影響的地區蔓延,而歐洲地區仍然 是這場不斷擴大的疫情的中心。克魯格呼籲, 採取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包括各國必須迅速擴 大監測,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向受影響的社區 和廣大公眾傳播正確訊息等。 據悉,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 猴痘病毒感染引發。猴痘與天花有關,但症狀 沒有那麼嚴重。天花在1980年被根除之前,在 全球每年導致百萬人死亡。猴痘的症狀會從發 燒開始,然後迅速發展為皮疹,最後結痂。它 通常症狀輕微,且在2到3周後會自然消失。過 去數周內,多個歐美國家報告了多起猴痘病毒 集群病例,其中多數病例為有男男性行為者。 世衛組織曾表示,猴痘病例常多發於西非和中 非地區,而目前多個國家報告的確診和疑似病 例卻沒有任何猴痘流行地區旅行史,這種情況 並不正常。 世衛著手了解疫苗效力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6月29 日表示,由於形勢不斷發展,世衛會及早重新 評估是否把猴痘列為國際緊急事件。 譚德塞稱,現已有超過50個國家出現猴痘 病例,他擔心持續傳播,原因是這表明病毒正 在自我複製,或感染包括兒童、免疫力低下人 士和孕婦在內的高風險群組人士,各界應提高 警覺。 5月初以來,在猴痘長期流行的西非和中非 國家以外,專家們發現病例激增,大多新病例 發生在西歐。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 (Soumya Swaminathan)呼籲「在不同群體上仔細 研究疫苗⋯⋯以獲得廣泛適用的數據,並確保 顧及兒童、孕婦和免疫功能不全者納入這些試 驗。」 與此同時,世衛組織6月30日表示,對抗猴 痘病毒需要「積極」努力,呼籲廣泛收集和分享 數據以了解疫苗效力。 譚德塞呼籲採取公平獲得疫苗與抗病毒藥 物等對策,並系統地收集臨床數據,以便為未 來的建議提供訊息。世衛組織公共衛生緊急計 劃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說,以美國為 首、擁有疫苗庫存的國家已表現出分享疫苗的 意願。但這些疫苗大致上只被核准用於比猴痘 更嚴重的天花。 萊恩說:「這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鼓勵分享 這些藥品,同時收集必要的臨床療效數據。」他 說,控制猴痘的主要干預措施應該是透過衛生 教育減少傳播並採取措施避免感染,然後有針 對性使用現有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 萊恩說,目前疫苗供不應求,且接種多限 於在追蹤病例接觸者時面臨較高風險的衛生工 作者。他說,一些國家開始考慮向從事高風險 活動或特別有暴露風險的個人提供疫苗。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A2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通脹高燒不退,美國聯儲局日前激進加息 四分三厘,創下二十八年來最大加息幅度。全 球多國及地區央行隨之起舞,紛紛 。但市 場對加息是否能控制住脫韁的通脹信心不足, 更憂心大幅加息會引發滯脹,令美國及乃至全 球經濟陷入衰退。 美國五月通脹率再次創四十年來新高,並 且似乎仍未有受控之勢態。美聯儲為此祭出狠 招,大幅加息,並發表鷹派言論,表示七月加 息幅度仍會在半厘或四分三厘之間取捨,美聯 儲期望經濟能軟著陸。但外界 憂心忡忡,股市跌跌不休, 皆因回望歷史,美聯儲每一輪 加息都以軟著陸為目標,不過 在過去十幾次加息周期中,最 後有太多次以硬著陸告終。 一九九四年二月起,美國在短 短十二個月時間內七度 , 其中包括兩次加息半厘,以及 一次高達四分三厘的加息,之 後重創了債市。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明會 致力讓通脹回落至百二,加 息步伐將視乎經濟數據。不 過,此次美國面對的通脹飆升 是因美歐在俄烏戰爭對俄羅斯 實施制裁,俄國能源和糧食出 口大減,在供應短缺下推升環 球物價,而能源和食品價格, 未必可透過利率政策來改變。 有評論認為美國當前正處於沃 爾克時刻。所謂沃爾克時刻, 是指一九七 年代末期通脹逾 百分十一,儲局主席沃爾克臨 危受命,為了壓抑高通脹,不 惜以激進加息手段將利率推升 至二十厘,歷時兩年才成功壓 住通脹,代價是失業率飆升, 經濟陷入衰退。而今,美國可 能再次陷入同樣境況。 此外,美聯儲激進加息, 刺激其他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 亦要變得激進。在美聯儲加息 後的不到二十四小時,瑞士央 行也意外宣布了自二 七年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次加 息,將借貸成本提高半厘。隨 後,英國央行也加入了這一行 列宣布加息四分一厘,這是該 央行本輪緊縮周期的第五次加 息。 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 的數據顯示, 全球央行今年迄今已累計加息 一百二十四次,這一數字超 過了二 二一年全年的加息次數 一百零一 次,而在疫情爆發的二 二 年,全球央行總 計僅有六次加息。 這場席捲全球的加息風暴,已經令許多金 融市場上的風險資產陷入風雨飄搖之中,股市 跌勢不停,加密貨幣遭血洗。根據高盛編製的 一項指數顯示,利率上升、油價飆漲和金融市 場動盪,都造成了二 九年以來最緊張的金 融狀況。在這場風暴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都需謹慎小心,方能守好銀包。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3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