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先進的渡輪是從製造地點 的佛州開始長達 1 4 天的旅 程後,昨日上午經過維拉沙奴橋 (Verrazzano-Narrows Bridge)抵達史 島碼頭。戴伊號是市捷運局購置的 三艘全新渡輪之一,是該局從2005 年以來首次購置的全新渡輪,這些 新的渡輪比現有渡輪更先進,在美 觀,功能,舒適和設備上都比現有 渡輪齊全先進。 市捷運局購置購置的三部新渡 輪除了紀念美國作家,社會主義運 動領導者而命名戴伊號外,另外兩 部分別以史島出生在年僅25歲時便 在參戰時為拯救一名波蘭籍軍人而 遭自殺式炸彈擊中去世的奧里斯將 軍號(Micheal H Ollis)。 另一部則以紀念美國最具 歷史,位於紐約上州羅斯威爾 (Rossville)的自由黑人部落而命名 三迪地域號(The Sandy Ground), 這些渡輪每部製造費用是8500萬 元,裡外設計新穎,摩登,高達三 層,乘客量是4500人。 根據宣布,這些新渡輪全船設 立舒適的凳子,還有其他設備如手 機充電插座,船上還有觀景長廊, 和戶外走道等。該局對這些全新渡 輪即將投入服務表示高興,史島渡 輪是全世界其中一個最繁忙的通勤 渡輪服務,除了載送市民,也是廣 受各國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 而戴伊是第三名獲渡輪名名的 女性,之前獲得命名的女性包括茉 莉(Mary Murray)和奧斯汀(Alice Austen),但這兩部渡輪已因殘舊而 棄用。 2005年來 首次購置 來往史丹 頓島和曼哈頓 渡輪服務的一艘全新渡輪戴 伊號(The Dorothy Day)於 16日抵達史島碼頭,但根據 宣布,該全新渡輪將從今年 尾才正式啟航服務。 本報記者林意善 紐約報道 ■全新渡輪戴伊號昨經過維橋抵達碼頭。 史島最新渡輪戴伊號抵達 3艘全新渡輪料年底啟航 百吉餅(Bagel)是紐約客最普遍 的早餐食物,布碌崙於三年前開始 舉辦百吉餅節(BagelFest),這項別 開生面的食物節廣受歡迎,第三屆 活動將於本周末在布碌崙下城登 場。 百吉餅儘管罕高量的澱粉質但 卻是美國人,尤其是紐約市民最多 人享用的食物,因此布碌崙舉辦的 百吉餅節也被形容為紐約最熱愛 的澱粉質慶典(New York ’s Most Beloved Carbohydrate),活動將於 本周末,17和18日在布碌崙下城的 城市點(City Point)舉行,時間是上 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在活動中,將有食物業和普通 百吉餅愛好者參加,活動以百吉餅 為主,有以百吉餅為主的不同美食 和飲料,攝影棚,遊戲,讓民眾參 加的惡不同比賽等。 百吉餅節創辦人和總裁思維曼 (Sam Silverman)指出,實際上,百 吉餅是最普通也最受歡迎的食品之 一,這項盛會的舉辦便是讓民眾有 機會認識和品嚐不同的百吉餅,在 今年的活動將安排百吉餅專家喬治 (Beth George)主講百吉餅的歷史和 製作方式等。 布碌崙威廉斯堡區的著名百 吉餅店擁有人何樂(Elysia Hel ler) 也將示範百吉餅的製作方法,小 朋友們將聆聽作家狄斯曼(Rachel T i s hme n )朗讀她的著作B i s f o r Bage l。現場也將舉辦百吉餅製作 比賽。除了百吉餅外,現場也將 展售其他美食包括西多士(French Toast),醃製三文魚麵包等。 布碌崙百吉餅節上一次是在 2021年舉辦,當年吸引了超過1600 人參加,今年在疫情緩和下舉辦, 料將吸引更大的人潮,有關布碌 崙百吉餅節 詳情,可上網https:// www.bagelfest.com/。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布碌崙百吉餅節周末登場 ■布碌崙百吉餅節每年吸引千人參加。 僑社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B4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活躍於紐約70至80年代華人文藝界的張北 海於8月17日病逝,享年86歲。16日他生前好友 近20人在美華藝術協會為他舉行一個小型追思 會,來自電影界、藝術界、舞蹈界及作家分別 憶述張北海生前種種,無不認為他的離去是藝 文界的損失,同時發起把他未完成的文字結集 成書。 張北海(1936年-2022年8月17日),本名張 文藝,祖籍山西五台,生於北京,長在台北, 活躍在紐約華人藝文圈,主要作品有《美國:八 個故事》《人在紐約》《美國郵簡》《俠隱》《一 瓢紐約》等 。 1936年張北海生於北京,1949年隨家人遷 往台灣,從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在洛 杉磯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比較文學碩士學 位,1972年,定居紐約,在聯合國工作了20多 年,擔任翻譯和審校。在60歲以前,張北海專 心寫作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以敏銳的觀 察、幽默的筆調描繪美國社會。60歲以後,從 聯合國退休,張北海的寫作對象從紐約轉到北 京,寫作體裁從散文轉向了武俠。他花了6年多 時間,寫出第一本武俠小說《俠隱》,2018年被 姜文改編成電影《邪不壓正》。 出席張北海追思會有電影導演李安,舞蹈 家江青、陶藝界郭旭達、油畫家薄苗萍、美華 藝協周龍章,主持人江漢、保釣份子陳憲中、 羅蘇菲等等。 江漢說,張北海一開口就是故事,是他心 目中的永遠大哥,可惜晚年因為身體虛弱,眼 耳都不靈光,拒絕很多老朋友的探訪,許多他 生前好友都未能向他說再見。 周龍章說,疫情3年前,羅大佑來紐約演 唱,他們探望張北海,互相認識了40年的三人 在那天聊了一個下午,那天充實的話題成了他 們永遠的銘記。 認識張北海長達52年的江青說,張北海是 她來美國第一個認識的朋友,從加州到定居紐 約,張北海夫婦是她當年雪中送炭的朋友,他 們曾經為保釣運動走在一起。往後他在聯合國 工作20年,也曾有過不愉快的經歷,為此張北 海在非洲肯亞流放自我3年。 江青說,70、80年代電影界及藝文界常常 聚會聊天,胡金銓、張艾嘉、劉大任等都是常 客,但自從張北海左眼出現問題,在家失去平 衡滾下樓梯身體大出血後,他重新規劃了自己 餘生,並整理自己一生作品,甚至開始創作電 視劇,可是隨著人生無法避免的「日月逝於上, 體貌衰於下」,他最終未能完全整理自己作品, 也有很多文章未有發表,大家應該設法把他未 完成的文章結集成書。 陳憲中與張北海是酒友,當年他辦雜誌時 張北海替他寫稿,陳憲中說張北海寫作相當認 真,無論是地鐵的塗鴉、紐約的咖啡,他都以 認真做學問態度,寫出十分有深度的文章,他 為了寫出有力量的文章,他定期去紐約大學唸 紐約不為人知的歷史,儘管他為人沉默寡言, 但是筆筆有力,開口總是一針見血。 李安說當學生時已認識這位藝文前輩,他 說無論是研究電影,探討京劇、最終大家都會 落腳在張北海的家飲酒抽煙,他的家是當年藝 文界無人不去的地方,李安在紐約大學拍攝的 作品常常得到張北海的鼓舞。他最後一次見張 北海是與中國導演賈樟柯在五糧液會面,並說 著在荷里活劇本的大計,一說就幾年前的事, 而一個疫情好像改變了整個世界。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秉承著傳揚中華書畫藝術的宗旨,為豐富 華埠社區文化生活、推動藝術交流並提高生活 素質,成立於2017年的非牟利、非宗教及非政 治文藝組織紐約藝能畫院日前宣布,將於華埠 孔子大廈舉行第3屆書畫展覽,歡迎社區民眾與 書畫愛好者屆時前往參加。 據了解,紐約藝能畫院此前曾舉辦過2屆書 畫展,從參展作品到展覽本身,均受到了各界 的一致好評。隨後因受疫情影響,紐約藝能畫 院繼而暫停了後續所計劃展開的活動。而隨著 當前疫情的漸趨緩和,加之社區的各類活動也 日益恢復,紐約藝能畫院繼而於日前決定,將 重啟第3屆專題油畫暨書畫邀請展。 經商定,紐約藝能畫院宣布將於9月24日和 25日兩天,於華埠孔子大廈交誼廳舉辦第3屆書 畫展。此次展覽由藝能畫院主辦,展覽事項及 細則將於隨後告知,歡迎各界人士及文化愛好 者關注,並屆時參觀指導。 本報訊 華人文藝界張北海病逝 生前好友近20人舉行追思會 紐約藝能畫院9/24 孔廈辦書畫展 紐約市衛生局本周慶祝了紐約市公共衛生服 務團隊 (New York City Public Health Corps, 簡稱 PHC) 成立一周年。PHC是衛生局與紐約市健康 醫療總局 (H+H) 共同發起的一項健康公平性倡 議行動,旨在透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已建立的各 種夥伴關係,強化本市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以 促進本地社區的健康。 為慶祝PHC運行一周年,衛生局將表彰每 個行政區的社區衛生工作者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CHW) 以及合作夥伴組織,是他們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幫助PHC實現了影響力並獲得 了成功。每個行政區都將舉行的活動還將包括向 公眾開放的就業和身心健康博覽會。 衛生局長Ashwin Vasan博士說「: 紐約市擁有 強大、充滿活力和多元化的社區。而作為一座城 市,我們必須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加強基礎建 設,才能產生最大的影響。 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找到與之共同籌劃及合 作、以實現全市公共衛生及公平性目標的關鍵組 織、領導者和合作夥伴,還要開發建設集投資、 能力建設、人員配備、技術和信息支持等為一體 的基礎設施,因為這些基礎設施在我們這座城市 乃至整個國家賴以繁榮發展的公共衛生系統中, 構成了支柱。公共衛生服務團隊是促進公眾健康 的典範,它的每一磚一瓦都植根於社區,為我們 構建著信任基礎。」 社區的COVID-19疫苗接種率已從2021年9 月的64%增加到2022年8月的超過86%。2021年 9月至2022年8月期間共舉行了23,437次現場疫 苗接種外展活動,社區的超過100萬人接種了疫 苗。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衛生局慶公衛服務團隊成立1周年 社區超過100萬人接種了疫苗 / * #8 ‧ 聞 ヰ ⦇ ڻ ⟛ ᦕ ࡌ ⴁ 䡄 Ձ ⎓ ᣃ Ӱ 㨈 ॹ ঀ 䡄 ሆ Ↄ ٣ ᑅ ૢ 㐊 ⴇ 㢍 〭 䡄 Brendan Lo Yessenia Chaiu Brian Lee Austin Yip Alexander Li Jocelyn Lo Karoly Viragh Rachel Lo Nicole Yip Melissa Yip Justine Li Carlin Yuen Karoly JR. Viragh Remy Lo Emese Viragh ■多位華人藝文界前輩追悼張北海,在其遺 照前合照。 ■大家輕輕鬆鬆話說當年,導演李安向友人 分享自己與張北海的種種。 親屬眾多 恕未盡錄 同 泣 告 訃 告 未 亡 人 關素華 孝 男 國基 孝 女 瑞玲 孝 女 艷玲 孝 婿 盧啟正 孝 女 美玲 孝 婿 李培恩 孝 女 淑玲 孝 婿 葉健雄 孝 女 靄玲 孝 婿 李文瑞 孝外孫男 孝外孫媳 孝外孫男 孝外孫女 孝外孫婿 孝外孫女 孝外孫婿 孝外曾 男 孝外曾孫女 先考諱臻厚譚公府君廣東省開 平縣赤坎五堡鄉嵐厚西閘人氏痛 於二零二二年八月廿八日逝世積 閏享壽九十有五歲遺體現停厝全 福殯儀館謹定於九月廿日︵星期 二︶上午九時卅分開祭同日下午 十時卅分出殯安葬布碌崙區柏 山墳場自置壽地忝屬 宗親戚友鄉世誼哀此訃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