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13_2023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SING TAO NEW YORK NEWS B1 網紅仇恨華人言辭污穢 下月紐約演出被取消 B2 是次請願由反對「擁堵費」大聯盟 ( The Coalition in Opposition to Conges t ion Pr i c ing)組織,多個 團體代表及個人參加集會。東72街 鄰理會(East 72street Neighborhood Association)代表曼森稱,收費會對低 收入家庭造成及對需驅車謀生的人造 成很大影響。 皇后區州眾議員魏普林(Da v i d Weprin)、市議員霍頓(Robert Holden) 皇后區市議員派拉迪諾( V i c k i e Paladino)、史丹頓島市議員博瑞力(Joe Borelli)等均出席請願。代表紐約市貨 車及巴士組織(New York Truck Stop. com)的米勒(Arthur Miller)稱,大都會 運輸系統完全沒有考慮到我們作為送 貨、外賣、車輛服務業者需要生存。 「擁堵費」計劃完全對我們沒有一點尊 重,也莫視我們為生存作出的犧牲。 代表亞潮萌及紐約市居民聯盟代 表臧東慧,是皇后居居民,以自己家 庭為例,他說太太要來曼哈頓上班, 孩子要去下城上學。雖然地鐵服務不 盡人意,經常誤點,有時也會有安全 問題,但一家人還是多坐地鐵進城。 但總有些時候比如小孩要參加活動、 要趕著去醫院或早上起晚了,他坦言 每次進城要23元,對工薪階層來說負 擔不起。 他說紐約的確有交通擁堵問題, 但解決方法不該是叫人不要進城。他 比喻說比如你胃積食,醫生會幫你助 消化,而不會說叫你不吃東西。 曼哈頓第一區選區市議員候選人 李翠珊在集會上發言稱,收費會令華 埠從曼哈頓橋及荷蘭隧道進來下城的 車流減少。華埠除了居民,小商業經 濟也依靠遊客,車流減少對華埠在疫 情後仍未完全恢復的經濟雪上加霜, 影響將會非常大。 大都會捷運局(MTA)的擁堵費計 劃已於2019年獲得通過,料明年將會 生效。 該計劃旨在對進入60街以下區域 的車輛,收取9至23元的費用。但有人 士批評,此舉可能嚴重損害以移民為 主的網約車行業,MTA也坦言可能會 造成部分司機失業。 馬來西亞預計將於今年內修 憲,給女性僑民在海外生育的子女 馬來西亞國籍,改變之前孩子只能 繼承父親的國籍的規定。同時,一 些僑民在海外申請護照遇到障礙的 問題也有望得到解決。馬來西亞聯 誼會將於本月18日12點半於華埠中 華公所舉行講座,請來馬國法律顧 問和外交官員,為僑民詳釋這些新 動向。 目前,馬來西亞女性在海外出 生的孩子無權自動獲得公民身份, 因為該國憲法規定只能通過父親獲 得公民身份。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成 立關於公民權問題的內閣委員會, 料將於在6月在國會提呈修憲案,讓 該國女性在海外生育的孩子,能夠 獲得公民權。 馬來西亞聯誼會主席邦君雄 說,美國的馬來西亞僑民和其子女 共有25萬人,由於女性僑民的子女 不能自動獲得馬國國籍,給很多家 庭帶來困擾。馬來西亞聯誼會近年 來一直在推動其准許女性僑民的子 女獲得公民權的新政策,但馬國政 府頻發更迭,給推進工作帶來了很 多障礙。最近他親自回馬來西亞, 與馬華總會長拿督斯裡魏家祥一起 與新任內政部拿督斯里賽夫丁納蘇 迪安見面,再次提出女性僑民子女 公民權的問題。 邦君雄說相對來說,在給與出 生地公民權的美國出生的馬來西亞 僑民後代還算幸運,馬國女性僑民 在很多其他國家生育的孩子,因為 馬國憲法的規定,目前處於移居國 和祖籍國均不承認的無國籍狀態。 他也提出,美國有很多12歲以下來 美的馬來西亞小留學生,因為馬國 規定12歲才能申請當地身分證,而 申請馬國護照又必須有當地身份 證,使這些小留學生也陷入困境。 他說目前此類童年來美的馬國僑民 有兩千多人,在全世界則有幾萬人。 馬來西亞聯誼會行政總監陳亞 漢、會長朱慧玲、董事蘇群娟及理 事王燕瓊、姚瑞珍、鄔偉福在昨日 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鑒於這些政 策均可能出現重大變化,為馬國僑 民帶來國籍、護照等問題上的更多 便利,馬來西亞聯誼會特意舉辦這 場講座,從大馬國內請來法律界顧 問,並邀請馬來西亞駐美移民局官 員、駐紐約總領事等到場,一起為 僑民解答相關問題。僑民也可以利 用這個機會諮詢其他僑務相關問 題,海外生子的馬國女性僑民還可 以在講座現場填表登記,以便得到 聯誼會更新發送的新法相關資訊。 他們也呼籲僑民不要相信不可 靠的第三方消息,以免陷入騙局, 有任何疑問應在講座上諮詢,以權 威的答案為準。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乘客聯盟」及約30多名個人及團 體代表昨10日反對「擁堵費」組織請願 的羅斯福島纜車公園,支持徵收「擁堵 費」。請願人士高叫口號、用擴音喇 叭、敲擊硬物等,以聲浪阻礙反對「擁 堵費」人士發言。現場聲浪一度震耳欲 聾。 「乘客聯盟」(Rider’s Alliance)執 行總監普朗(Betsy Plum)稱,通過「擁 堵費」計劃,政府可將獲得的150億元 的受益用於進行新的地鐵信號、車車 廂、車站電,在地鐵裡加廁所,改進 地鐵安全問題等等,紐約的公共交通 系統急須升級改進。而這些維修升提 的資金正可通過「擁堵費」來實現。她 鼓勵進城的人使用公文或地鐵,這樣 對環也好。 參 與 者 柯 曼 諾 夫( C h a r l e s Komanoff)稱,紐約應該要有更好的公 共交通系統,只有擁堵減輕了,經濟 才會好起來,不然車輛只是堵在街上 浪費時間。 大都會捷運局(MTA)之前稱,除 了中央商務區計劃(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Program)的花費之外,80% 的資金將用於改善及投入地鐵系統和 公共汽車的紐約市交通系統的提升, 10%將用於長島鐵路,10%用於都會北 (Metro-North)鐵路。 本地記者文迪紐約報道 市長亞當斯和交通局局長羅特 格斯(Ydanis Rodriguez)12日宣布 啟動「百老匯願景」計劃的新階段建 設,該計劃將在曼哈頓繁華地段百 老匯路創建新的公共空間,使街道 更加安全,也將增加雙向自行車 道,及開設戶外餐廳區。 從2009年開始市府就已經在對 百老匯路進行安全改建,去年交通 局提出沿線建設街心廣場、增加自 行車道等建議,市長亞當斯在今 年的市情咨文中承諾撥款3.75億美 元,在百老匯路創建新的公共空 間,使本周開始的新階段改造工程 得以進行。 這一階段的建設將在百老匯路 25街與26街之間以及26街與27街之 間建造街心廣場;以延伸人行道邊 沿和收窄轉彎口來使交通車輛降 速;縮短人行橫道路邊間距及加寬 人行橫道,以增進行人安全;在西 25街到西32街之間建立雙向自行車 道以及相關的標志和信號;重新配 置路邊車道,以方便裝卸;以及與 Flatiron NoMad partnership合作,允 許在25街和27街之間廣場區域的餐 廳開設戶外用餐等。 同時百老匯相關路段也將增設 座位、花盆、新的共享自行車站點 和自行車停車位等。 亞當斯說,百老匯路的改造將 把百老匯路在下城的聯合廣場到上 城的哥倫布圓環之間創建安全、充 滿活力的公共空間,讓這裡成為曼 哈頓和紐約市復甦的象徵。 這一階段的建設預計將於今年 夏天完工,隨後將將沿著百老匯 從西21街到西33街進行永久性的 基礎設施改善,在整個項目期間 及之後,路段各處都將設置緊急 通道。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年僅 7 歲的藏族女童納德姆( D o l m a N a a d h u n)在上個月於皇后區阿士多利亞 (Astoria)被車撞亡,引發廣泛關注。繼當地民 選官員及社區集會呼籲交通局在案發地安裝安 全措施,交通局長羅特格斯(Ydanis Rodriguez) 到訪現場,研究安裝紅綠燈的可行性。 案發地點位於45街夾紐敦路(Newt own Road)的交叉口,羅特格斯在這裡會見了納德 姆的家人以及當地民選官員。案發後,交通局 已經在當地做出改進,包括重新粉刷人行橫道 和禁止停車的標誌。當局還對該地點進行對照 研究,以確定需要進行哪些其他更改,提升當 地的交通安全。 市議員元朱莉(Julie Won)表示,交通局致 力於盡快完成對照研究,並加強採光措施,例 如給路緣延伸處塗漆。她再次呼籲當局在該地 點設置紅綠燈,她指出駕駛者經常在這裡忽略 停車標誌。 「當我們和羅特格斯在案發地會面時,我們 目睹了幾輛車都未能在停車標誌前完全停車。」 元朱莉說,「我將和市級、州級民選官員一起繼 續呼籲在該地點安裝紅綠燈的需求。」 元朱莉還表示,納德姆的家人在網上發起 安裝紅綠燈的請願,目前已獲得超過3.2萬個簽 名,「這附近有兩所學校和一個遊樂場,交通 局必須安裝紅綠燈,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我們 期待從交通局那裡聽到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及 他們計劃推出哪些改進措施來保障孩子們的安 全。」 州參議員加納瑞斯(Mike Gianaris)也支持 安裝紅綠燈,「納德姆不幸離世後,交通局領導 層來到阿士多利亞,以推動紐敦路的紅綠燈計 劃。我們絕不能繼續讓孩子死在街道上,這明 明是可以預防的。」 本報記者顏星悅紐約報道 工薪階層 難以負擔 華埠將會 雪上加霜 反對「擁堵費」組織請願昨12日在曼哈頓東 59街羅斯福島纜車站門前公園集會請願,對於在 驅車入曼哈頓60街以下,將收費「擁堵費」計劃表示抗議。代 表亞潮萌(Asian Wave Alliance)的臧東慧發言指,作為皇后 區居民感難以負擔,而曼哈頓第一區選區市議員候選人李翠珊 則稱,收費將對華埠本就未恢復的經濟雪上加霜。 本報記者文迪紐約報道 藏族女童車禍身亡 交通局長研究改進措施 ■馬來西亞聯誼會宣布18日將舉辦講座。 僑民子女國籍法將有大變化 馬來西亞聯誼會18日講座談詳情 「乘客聯盟」支持收「擁堵費」與反收費團體聲浪對峙 百老匯路安全改造今啟動 建街心廣場增自行車道 反對「擁堵費」組織請願 下城地區恐失客流損經濟 ■百老匯路上計劃建設的街心廣場。 ■紐約市居民聯盟的臧東慧發言反對收「擁堵費」。 ■曼哈頓第一區選區市議員候選人李翠珊稱收費將損華 埠經濟。 ■支持收「擁堵費」團體及個人以聲 浪蓋過反對請願。 ■交通局長羅特格斯(左二)到訪案發地,研 究在該地點安裝紅綠燈的可行性。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