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A2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FDIC目標是迅速達 成協議,惟最終可能無法達成;目前公司 正尋求出售矽谷銀行的資產,令部分未受保障 的儲戶亦可於13日提款。不過亦有消息人士透 露,原有意購買SVB的PNC金融服務集團及加 拿大皇家銀行(RBC),很可能不會在監管機構 訂下的限期前提交收購意向書。 路透社報道,美國十大銀行之一的PNC 金融服務集團以及加拿大皇家銀行本是潛在買 家之一。但因為拍賣時間非常趕,使其成為非 常困難的任務。PNC本有意整體收購SVB,但 後來改為研究僅局部收購。但有另一個消息指 出,PNB已決定撤回出價。 另有3名消息人士表示,RBC原本也有意收 購SVB,但最後也可能放棄。其中一名消息來 源說,RBC對於接手後可能面臨的風險仍有疑 慮,且擔心可能無法說服加拿大監管單位此收 購案。 另據路透社報道,SVB原僱員獲FDIC邀請 繼續工作45天,而薪酬是原先的1.5倍。FDIC 亦通知對方在45天將可自由離開,時薪僱員可 獲加時補貼,而僱員可在家辦公。根據資料, SVB有約8528名僱員。 如果矽谷銀行沒有買家,也沒有監管機構 創建的新擔保機構,那麼FDIC將出售矽谷銀行 的資產,以籌集現金,用於償還沒有保險的儲 戶。矽谷銀行擁有數百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 支持證券。這些資產具有很高流動性。 FDIC在10日表示,沒有保險的儲戶將獲 得破產管理證書,並在一周內獲得提前支付的 股息。矽谷銀行持有的其他資產包括流動性較 差、可能更難出售的貸款。過程可能需要數周 或更長時間,最終未投保的存款將以低於100% 的價格恢復。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目前矽谷銀行的部 分儲戶正試圖以較大的折扣出售存款以籌集現 金。 根據交易平台Cherokee Acquisition的數據, 不在保險範圍內的矽谷銀行存款10日報價在55 折到65折之間。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矽 谷銀行96%的存款不在FDIC保險範圍內。 矽谷銀行倒閉被管的衝擊也正向海外蔓 延,矽谷銀行在英國的子公司SVB英國可能很 快會破產。 兩年前成立的清算銀行倫敦銀行12日證 實,聯同其他投資者組成財團,收購SVB英 國,已經向聯管部門提交方案,包括財政部和 英倫銀行。合資的包括私募基金。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亦有其他銀行就 緊急收購接洽,包括Lloyds Banking Group和國 民西敏集團。英國財相侯俊偉指,SVB英國已 進入破產程序,正商討減低事件對英國用戶的 損失,會在未來數日提出方案。 加拿大監管機構宣布,接管美國矽谷銀行 在當地的子公司,將尋求法院頒令結束業務, 以保障債權人的權益。矽谷銀行於2019年獲批 在多倫多開設銀行辦事處,以公司客戶為主。 矽谷銀行拍賣啟動 暫無買家願意接手 有意者紛退縮 尋求出售資產 令儲戶可提款 美國聯邦存款保 險公司(FDIC)12日 晚已啟動對矽谷銀行(SVB)的拍 賣程序,潛在買家最遲在美國時間 13日下午出價競投,結果會在當日 稍後得知。 本報訊 擁有約2090億美元資 產和1731億美元存款的矽 谷銀行,主要為矽谷的 創投公司提供資金,與整個矽谷的風險資本密 切相關。《華爾街日報》報道,矽谷知名創投Y Combinator首席執行長Garry Tan指出,若矽谷 銀行暴雷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可能對新創 公司構成毀滅性事件(extinction-level event),甚至 使新創和創新倒退10年」。 調查顯示,近400家初創公司表示他們正面 臨風險,超過100家表示自己在未來30天內可能 無法支付薪資。《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 報道,洛杉磯健康科技新創Flow Health在10日未 能如期向旗下超過1000名員工發放薪資。該公司 委託另一家新創公司Rippling處理發薪業務,而 Rippling執行長康拉德(Parker Conrad)已在推特上 坦承無法從矽谷銀行正常提款、正致力與各方合 作解決發薪問題。Flow Health面臨的困境,在科 技新創圈中不過是冰山一角。 《華盛頓郵報》指出,矽谷銀行崩潰使近幾個 月面臨股價重挫、裁員的科創公司面臨更嚴重困 境。部分新創公司創辦人憂心,存放於矽谷銀行 的資金遭到凍結,可能導致其被迫裁員。電視串 流平台業者Roku和遊戲製作商Roblox等知名新創 已向投資者示警公司有上億美元的資金卡在矽谷 銀行中。部分創投投資者也因難以確認矽谷銀行 倒閉的後續影響程度而開始取消與新創的會議。 錢拿不出來,薪資發不出來,帳單也付不 起。更糟糕的是,一家滿足科技創業公司特定需 求的銀行,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40年來,矽谷銀行一直是美國科技界的重要 盟友,共同抵禦著互聯網的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 危機。然而現在風投家們正鼓勵創始人拿走他們 的錢。一些最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包括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Coatue Management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早前都在急催創始人把 資金從矽谷銀行中轉移出去。不久之後,其他行 業也紛紛效仿。 可以說,正是曾經的低利率,促成了矽谷科 技的10年繁榮。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 幾乎一直保持著低利率。然而在2021年11月,為 應對通脹,美聯儲宣布加息。現在,借貸會變得 更昂貴,這意味著許多投資者不會投資股票,而 是轉而投資債券或國債。這會切實改變在低利率 環境中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沃頓商學院金融學 教授Itay Goldstein表示,「一旦投資者不再投入新 資金,那麼所有初創公司的生存都將更加困難。」 蘋果、谷歌和亞馬遜都是在正常利率時期誕 生的。但現在,較少的創投資金使初創公司的工 作場所吸引力降低。隨著消費者支出的收緊,電 子產品的市場可能會減少——尤其是如果美聯儲 如願以償,並且有更多人失業的話。 而現在,矽谷銀行已經倒閉,矽谷的科技公 司還能繼續運營嗎?誰也不知道。 矽谷銀行的倒閉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美聯儲加息 的影響推動的,這引發了 一個問題:在投資者爭論美聯儲可能進一步收緊 政策的程度之際,其他機構是否也可能面臨風 險。與此同時,經濟前景以及可能的政策應對仍 在不斷變化。 隨著新的一周開始,外匯市場將首先成為人 們關注的焦點。交易員將密切關注瑞郎和日圓等 避險貨幣能否延續上周五(10日)的漲勢,以及美 元是否會隨著市場對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預期 繼續走低。摩根大通策略師米拉.錢丹在給客戶 的報告中寫道:「市場正在從一個主題切換到另 一個主題,揭示出潛在的脆弱性。」 人們將密切關注任何有關美聯儲及其全球同 行下一步舉措的線索,或美國銀行業在矽谷銀行 之外產生更大溢出效應的跡象。上周市場波動劇 烈。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鷹派言論後,市場 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飆升,但隨著對銀行業的擔 憂和就業報告喜憂參半,美國國債價格上漲,市 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出現逆轉。截至上周末, 市場重新認為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是最有可能的 結果,此前市場一度認為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 9日和10日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連續兩天 下跌,跌幅達到了2008年全球危機期間的水準, 而美國銀行股指數創下了自2020年以來最糟糕的 一周。美元現貨指數10日一度下跌0.9%,為1月 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日收市時僅下跌0.4%, 本周仍保持上漲。 矽谷銀行的情況是一個「及時的提醒」,當 美聯儲專注於通過加息來控制通貨膨脹時,「它 往往最終會破壞事情,」凱投宏觀首席北美經濟學 家保羅.阿什沃斯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不管問 題是首先出現在實體經濟、資產市場還是金融體 系,它們都可能引發一個不利的回饋循環,發展 成硬著陸,把所有這些都拖垮。」 留住華人味蕾 黑珍珠另立山頭 科創業或面臨「滅頂之災」恐倒退十年 銀行業不確定性持續 市場動盪風險激增 ■位於美國加州三藩市的矽谷銀行貼著通知的大門緊閉。 路透社 觀察 經濟 解畫 內幕 作為美食大國,中國歷朝歷代留下了無數經典美食。從現 實看,廣袤國土,東西南北,處處都有獨特美食。這些美食不 僅為當地民眾所喜愛,引以為傲,也受外地民眾,乃至海外人 士的歡迎,時常成為美談。 在此基礎上,中國各地多年來形成了包括 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浙菜、閩菜、 徽菜、湘菜等﹁八大菜系﹂ 在內的多個美食流 派。這些菜系做工不同,風味各异,卻有色味 俱佳,知名度高的共同特點,它們構成了公認 的華夏美食大觀。 不過,長期以來中國一直缺乏比較權威、 公正的美食標準。這種缺失不影響人們對美食 的感受,也不影響各地美食對食客的吸引力, 但始終使人感到少了一股促人向上的動力。因 此,設立一套到幾套權威、公正又有影響力的 評判體系,對推動中國餐飲業更上一層樓,對 本國民眾和海外人士加深了解中國飲食文化, 方便享受中國美食,無疑具有正面的作用。 時至今日,中國也不是完全沒有美食標 準。米其林評選就是其中之一。改革開放以 來,使用國外標準,是不少行業的選擇。餐飲 行業裏,米其林評選是捷足先登的一種標準。 七年前中國內地評出了第一批米其林餐廳,到 了去年已經增加到五十家。不過,能夠達到三 星和二星的並不多,比較多的還一星。這些 餐廳按照米其林的標準評出,對其他中國餐廳 的食物出品、用餐環境、服務和酒的搭配等幾 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促使許多餐廳開闊視 野,樹立起新的目標。 然而,米其林標準畢竟是外來標準,到了 中國,不多不少總會有些水土不服。例如, 外國餐廳多以紅酒待客,中國餐廳則用白酒 待客,若用同一標準很難取得公平。加上 中國人的味蕾多少年來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 喜惡,無論米其林評選員們評出多少出類拔 萃的美食,在他們的舌尖下,總是覺得名不符 實,吃來吃去,最後還是覺得自己選擇的才是 最好的。適應顧客這種心理,中國餐飲界感到 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國內餐廳。 五年前,中國一個互聯網外賣平台,首 次發布了一份黑珍珠餐廳指南,標志著中國人 終於有了自己的美食榜。五年來,黑珍珠指 南已有三百零四家餐廳上榜。今年新上榜的有 六十五家,創歷年最高,顯示單進入增長 期。今年有餐廳首次上榜城市也在增長,新 增了濟南、長沙、無錫三個城市。目前黑珍 珠除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 杭州、香港、澳門等城市外,海外東京、曼 谷、新加坡也有中國餐廳上榜。 黑珍珠把上榜餐廳分為三等,一鑽餐廳 ︵聚會必吃︶,二鑽餐廳 ︵紀念日必吃︶,三鑽 餐廳︵一生必吃︶ 。這種劃分與米其林一樣,都 是為了激勵餐飲業進步,但關注重點有不少差 別。黑珍珠比較注重﹁烹飪水平、體驗感受、 傳承創新﹂,尤其是注重環保和健康。這不能 不說是一種進步。 黑珍珠的誕生,無疑會推動更多中國風格 的優秀餐廳和菜品出現,但是,也有一些地方 值得注意。首先,黑珍珠不能為了強調中國特 色,放棄國際性,否則,容易將外國食客排 除在外。其次,黑珍珠必須確保評選員的公正 性。過往部分美食評比,大多公正但在少數過程中也出現過評 選員徇私的情況。所以黑珍珠評選若要長久,必須保持其公正 性。做不到這一點,不要說與米其林並駕齊驅就算作米林 的補充標準,社會上也一定願意接受。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