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13_2023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國際財經 C7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加密貨幣交易所Voyager Digital申請破 產,法院已經批准,不過美國司法部對法院 裁定不滿,已經上訴。在司法部的阻撓下, Voyager Digital出售資產、轉移客戶給幣安美 國(Binance.US)不會那麼順利,這筆交易價值 高達13億美元。 新浪財經報道,美國紐約南區檢察官辦 公室、司法部處理破產事務的分支機搆美國 受託人辦公室日前在曼哈頓破產法院提交上 訴文件,它們沒有詳細解釋為甚麼上訴。美 國破產法官邁克爾.懷爾斯(Michael Wiles)負 責監督Voyager破產進程,他已經批准Voyager 的重組計劃。懷爾斯參加了7日的聽證會。 檢察官辦公室和美國受託人辦公室的律 師在聽證會上表示,在Voyager的破產計劃 中,他們反對部分條款,比如在破產行動中 保護員工免受潛在的法律索賠。他們還認為 懷爾斯批准的破產計劃過於寬泛,如果後來 發現公司存在不當行為,可能會妨礙政府發 起監管執法行動或者發起犯罪指控。 懷爾斯不同意上述看法,他認為法院已 經批准將Voyager出售給幣安美國,員工不應 受到處罰。懷爾斯還說,如果司法部或者任 何政府機構有證據證明存在與破產有關不當 行為,它們應該在法庭上將證據展示出來。 在批准破產計劃時懷爾斯還駁回了SEC的 反對意見,他認為SEC沒有展示任何證據證明 Voyager和幣安美國違反了證券法,卻對出售 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去年加密代幣TerraUSD 和Luna崩盤,7月份Voyager申請破產。 不滿幣安收購Voyager 美國司法部提出上訴 靠積木走紅全球的丹麥玩具商樂高集團 (Lego),不受疫情和通脹影響,2022年業 績亮眼,狠甩對手美泰兒(Mattel)與孩之寶 (Hasbro),拉大領先差距,穩坐全球玩具龍 頭寶座。 樂高日前公布2022年業績,全年營收646 億丹麥克朗(約92.7億美元)、年增17%,淨利 年增4%至138億克朗。美泰兒2月宣布,2022 年營收與2021年持平維持在54億美元;孩之 寶營收則縮水9%剩59億美元。這兩家美國玩 具巨頭2022年假日購物季銷售踢鐵板,營業 額與2021年同期相比明顯下滑。 樂 高 執 行 長 克 利 斯 提 安 森( N i e l s Christiansen)將業績告捷,歸功於這幾年斥資 展店並開發新商品,還有投資電商與數字互 動。他並提到,儘管經濟因俄烏戰事陷入動 盪,2022年的業績表現超出樂高預期。 樂高去年業績靚 穩坐全球玩具王 沙特阿美在年度報告中稱,全年淨利潤達到 創紀錄的161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6%。 這一利潤大約是埃克森美孚560億美元的3倍, 此前英國石油公司(BP)、殼牌和雪佛龍等石油 巨頭大多報告了創紀錄的年度利潤。 2022年2月俄烏戰事起,國際能源價格上 漲,俄羅斯因制裁限制了石油及天然氣銷售, 沙特阿美因此獲得巨大利潤。沙特阿美主席 兼行政總裁納瑟爾在12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 示:「這可能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有史以來實 現的最大年度利潤。」納賽爾預期,石油及天 然氣在可見將來依然不可或缺,目前風險是投 資不足,這也是推高能源價格的因素之一,公 司會把原油產量自去年的每日1150萬桶,提高 至2027年的每日1300萬桶,沙特阿美也表示, 今年資本支出估計約450億到550億美元區間。 沙特阿美務遍及全球,主要從事石油勘探、開 發、生產、煉製、運輸和銷售等。它也是全球 市值第二高的公司,僅次於蘋果。 觀察全球人權問題的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 卡拉馬爾德發聲明稱:「化石燃料是氣候危機 的單一最大推手,一家公司竟透過販售化石燃 料,一年獲利超過1610億美元,這項結果令人 震驚。」「更觸目驚心的是,這種盈餘是在全球 生活成本危機期間,以及在俄烏戰事導致能源 價格上漲的臂助下積累而成。」國際特赦組織形 容,沙特阿美去年獲利總額是「歷來單一企業在 單一年度公布的最高金額」,認為這筆獲利「應 該用於資助以人權為基礎的再生能源轉型」。 期限錯配成SVB倒閉導火索 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 12日公布2022年盈利上升至 1611億美元,創上市以來最 高紀錄,主要是因為西方對俄 羅斯能源的制裁,導致國際油 價持續高企。人權團體憤怒回 應,警告氣候變化將造成嚴重 破壞。 人權團體不滿 警告氣侯變遷 將釀嚴重破壞 原油短缺狂賺1611億美元 沙特阿美去年獲驚人盈利 ■沙特阿美在吉達的儲油庫。 資料圖片 美國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與資不 抵債」被FDIC(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並 開始安排後續存款償付計劃。在美聯儲開啟激 進加息周期抗擊40年來最高通脹率的進程中, 美國金融機構風險不斷暴露,恐慌籠罩著華爾 街,誰都不想成為下一個「雷曼」。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風暴起源於甚麼? 還要從矽谷銀行的業務領域說起。矽谷銀行是 美國的第16大銀行,專注於科技領域投資。相 較於傳統商業銀行,服務於高科技企業和未盈 利初創企業融資需求的矽谷銀行,衍生出自己 的私人銀行、股權投資和投行業務,ROE(淨資 產收益率)水準長期高於傳統商業銀行。 一般來講,從存款和貸款之間「吃息差」是 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但其時美聯儲基準 利率只有0至0.25%,且融資成本極低,銀行利 潤被壓縮得十分有限。為取得更高額的利潤, 矽谷銀行選擇用部分「無息負債」購買傳統意義 上風險相對較小的美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MBS),一度將50%以上的資產配置於此。 此外,作為聯邦儲備體系的成員銀行,美 聯儲要求按照其活期存款一定比例持有準備 金,這也是矽谷銀行用無息負債選擇買入大量 的美國國債和MBS的原因之一。 過半投資為無風險國債 矽谷銀行的最新年報顯示,其投資組合中 超過一半都是1年期到5年期的無風險國債。「疫 情期間美聯儲放水,美國的PE/VC市場也快速 擴張,給矽谷銀行帶來大量低息存款,這些矽 谷的企業把從金融機構借到的錢都存在了矽谷 銀行,矽谷銀行拿到了大量存款,卻面臨矽谷 企業信貸需求下降的情況,便在美聯儲0利率時 期,買了大量1%利率的美債與抵押貸款支持證 券。」一名分析師表示。MBS是最早的資產證券 化品種,主要由美國住房專業銀行及儲蓄機構 利用其貸出的住房抵押貸款發行的資產證券化 商品,由政府機構或具有政府背景的金融機構 對該證券擔保,具有濃厚的公共金融政策色彩。 嚴重的期限錯配是矽谷銀行此番危機的導 火索。興業證券分析師表示,矽谷銀行在加息 前期搞了長短期錯配,是其「翻車」的前奏。矽 谷銀行的業務模式有別於傳統銀行,專注於服 務初創企業的融資需求,沉澱了大量低成本活 期存款,造成資產端債券投資配置的增加,為 後續高利率環境引發流動性危機埋下了隱患。 在2022年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的過程中, PE/VC市場的流動性盛宴結束,矽谷銀行面臨 巨大壓力,2022年總資產較年初僅增加了3億美 元,但有息存款成本從2021年的0.13%大幅攀升 到2022年的1.13%。 債市暴跌形成巨大衝擊 按正常情況,美債和MBS這種資產除非遇 到全球金融危機,持有到期不會出現本金層面 虧蝕,美聯儲激進加息只是導致過程中交易價 格下跌。從資產負債表上來看,矽谷銀行在國 債和MBS上帶來的回報水準是1.49%和1.91%, 減去0.25%左右的成本,完全能夠盈利。 ■矽谷銀行倒閉,引發連串後續風波。圖為 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矽谷銀行總部。 彭博社 《巴倫周刊》報道,美國汽油需求似乎已到 頂。專家指出,汽油需求不再強勁的原因,除 了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日益盛行外,遠距辦公 的社會趨勢轉變,也導致民眾對汽油需求出現 下滑。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統計顯示,去年美 國民眾每天總計消耗880萬桶汽油、低於2019 年的930萬桶。雖然疫情爆發曾一度讓汽油需 求情況顯得撲朔迷離,不過近來發布的最新統 計,已明確指出汽油需求正持續下降。 年初迄今,汽油需求不增反減,過去4周 汽油消耗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這也導致愈 來愈多分析師認為,汽油需求想要反彈到前波 高點的機會已經不大。 然而汽油需求出現重大轉折,主要可歸因 於以下幾項因素。遠距在家辦公是其中之一。 根據麥肯錫的調查發現,去年有超過一半美國 民眾選擇一周至少一天在家辦公、至於還有 35%決定一周5天都在家上班。 油價資訊服務(OPIS)全球能源分析部門 負責人柯洛薩(Tom Kloza)認為,這項社會趨 勢的改變,顯然是汽油消耗減少的明顯原因。 如今汽油價雖然降至3.4美元,但是汽油 需求仍不見反彈,摩根大通全球商品部門主管 卡納瓦(Natasha Kaneva)認為,民眾改開電動 車與油電混合車是另一因素。 他說最近調查結果發現,去年美國民眾開 車的里程數超出2021年,但汽油消耗量反而使 用的更少,當中需歸功於電動車與混合車帶來 的改變。 美國汽油需求似見頂 根據2月提報文件顯示,布魯克菲爾德資 產管理(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公司位 於洛杉磯兩棟52層高的大樓總債務7.5億美元 最近出現違約情況。 消息人士透露,房地產公司RXR目前正 與債權人展開協商,希望重整他們位於曼哈 頓金融區34層樓高的61 Broadway債務。該公 司考慮將此辦公大樓移交給債權人。 類似的辦公室貸款違約案件不斷傳出。 數據供應商Trepp資深執行董事克蘭西(Manus Clancy)表示,每個月約有5至10間辦公大樓進 入違約風險名單,原因是這些大樓空置率高, 在抵押貸款利率高漲下,房東無力償還債務而 違約。 Trepp數據顯示,美國辦公室貸款違約率 目前雖然維持在低檔,但近日有逐漸攀高趨 勢。上個月辦公室貸款違約率攀升0.25個百分 點至1.83%,創下2021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 辦公室物業公司Boston Properties執行長 托馬斯(Owen Thomas)表示:「商業房地產市 場正在衰退中。」儘管美國新冠疫情趨緩,但 員工重返辦公室實體上班的比重依然維持在 疫情前的一半,顯示愈來愈多勞工習慣遠距 或混合上班模式。近來科技業颳起裁員風, 恐怕令辦公大樓房東更頭痛。 美辦公大樓空置多 房東貸款違約驟增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