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C8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截至10日,水泥基準價為417元/ 噸,與本月初(394元/噸)相比, 上漲了5.84%,最新價格創今年以來 新高。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水泥行情 連續上漲受以下因素影響:主要熟 料價格上漲,增加水泥生產成本,加 之工地開工率持續提升,市場需求穩 定回升,廠家漲價期望較高,對漲價 落實情況較為看好,廠家執行漲價操 作。 不少水泥廠家近期宣布提價。日 前,雲南區域景穀紅獅銷售服務科通 知,根據當前市場行情,經公司研究 決定自2023年3月9日上午7時起,除 臨滄片區(含攪拌站)外,其他各片區 各規格品種水泥出廠價上調30元/噸。 雲南尖峰水泥通知,根據目前市 場行情變化,自2023年3月9日零時起 各規格品種水泥出廠價上調 30元/噸。 華新紅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通 知,受原燃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漲及錯 峰生產要求等因素影響,致使公司生 產成本大幅度提升,為確保公司正常 運行,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 務,經公司慎重研究決定,自2023年 3月9日9時起,上調各品種水泥出廠 價30元/噸。 莆田港興實業有限公司和安徽蕪 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聯合發消息稱, 根據近期市場行情變化,自2023年3 月8日0時起,公司供應袋裝、散裝水 泥出庫價在原價格基礎上上調30元/ 噸。 據統計,江蘇、浙江、安徽、湖 南、福建、江西、廣東、廣西、陝 西、雲南、四川等多區域海螺水泥都 有發通知上調水泥價格。 天風證券認為,通過複盤來看, 水泥指數和水泥價格走勢高度相關, 3月旺季價格若能持續上漲,仍可能 會催化估值修復,水泥春季躁動行情 仍值得期待。水泥行業未來有望納入 碳交易,碳稅+減排改造加劇小企業 成本壓力,龍頭競爭優勢凸顯,有望 通過兼併收購進一步擴張,話語權增 強,價格中樞有望逐步抬升。當前水 泥基本面與估值或均處於歷史底部區 域,從股息率及估值角度,水泥股仍 具有一定投資性價比。 據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顯示,銀 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座股 份」)近日新增一則被執行人資訊,執 行標的304.59萬,執行法院為濟南市 曆下區人民法院。此次被強制執行的 304萬餘是銀座股份近期被執行標的 最大的一次,公司累計被執行的金額 超過400萬。 值得一提的是,銀座股份的業績 在2021年剛剛有所起色,但2022年淨 利卻由盈轉虧。 根據銀座股份1月31日發布的業 績預虧公告,預計在2022年度歸屬于 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2700-負 1400萬,而上年同期淨利潤為3620.03 萬。 銀座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還實現 淨利潤一億,同比增長76.60%,即 便扣除此次商譽減值的4900萬,仍然 處於盈利狀態,但卻突然錄得全年淨 利虧蝕。也就是說,銀座股份去年四 季度業績突然「變臉」,對應虧蝕應在 6500-7800萬之間。 對於四季度業績「變臉」,銀座股 份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 主要是由於受四季度疫情反復影響, 導致大部分門店閉店,且線上送貨業 務也被迫暫停。 從財務方面看,銀座股份也面臨 一定償債壓力。截至2022年三季度 末,公司負債合計89.53億,其中流 動負債高達63.32億,短期借款26.23 億,而流動資產合計為25.34億。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APP顯 示,截至目前,銀座股份共9次被濟 南市曆下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累計被執行總金額達416.72萬。 而作為歷史被執行人,自2008年 至今,銀座股份共23次被法院強制執 行,執行標的金額從500餘元-23萬餘 元不等。 另據銀座股份2022年半年報顯 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保證 金及訴訟凍結共計1067.28萬。 中加基金近日公告,因工作安 排,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夏英離 任,夏遠洋出任新董事長、法定代 表人。 公開信息顯示,中加基金成立 於2013年3月,是第三批銀行系試 點基金公司,目前註冊資本為4.65 億。中加基金目前有6名股東。其 中北京銀行為第一大股東,持有 44%股份,外資股湯加拿大豐業銀 行持有28%股份,其餘4家股東分 別為北京乾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2%)、中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6%)、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紹興越華開發經營有限公司 (5%)。 根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中加 基金非貨規模為1125.05億,全市場 中排名34位,其中有1059.86億為債 券型基金。 根據北京銀行2022年半年報, 截至報告期末中加基金合併報表總 資產21.46億,淨利潤1.18億。 正源股份近日披露2022年業績 報告,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 營收6.80億,同比減少46.15%,歸 母淨利潤虧蝕約1.93億,同比大降 543.31%;基本每股收益虧蝕0.1281 元,擬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 股、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二級市場方面,正源股份股價整體 較為低迷。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正源股 份解釋稱,這主要系報告期內受疫 情、高溫限電等因素影響,建築安 裝、酒店管理、人造板業務收入下 降,以及公司的「雙流.正源國際薈 產城融合項目」4#地塊相關的預售在 報告期內未達收入確認條件所致。 在經歷了2022年2月18日2.55元 /股的階段性高位後,其股價於盤 中震盪,最低曾下探至2022年10月 31日的1.69元/股,隨後出現一波回 調,截至2023年3月10日收市,該股 報收1.89元/股,上漲0.53%,最新 市值約為29億,較去年2月下旬的階 段性高點縮水近26%。 中加基金更換掌門 夏遠洋任新董事長 正源股份虧蝕1.93億 股價長期低位徘徊 橫店影視業績爆降2400% 連遭重創 銀座股份被強制執行 ■多地水泥出廠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網上圖片 從往年表現來看,春 節過後,水泥市場會在 3-5月進入需求旺季,價 格大概率會隨需求釋放迎 來增長。2023年亦不例 外,截至目前,中國超 60個城市水泥出廠價格 在春節過後出現了不同程 度上漲。 橫店影視近日發布2022年年報,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4.27億,同比 下降37.51%;歸母淨利潤約為-3.17 億,同比由盈轉虧,比上年同期減少 2422.51%;扣非歸母淨利潤約為-4.41 億。其中第四季度,橫店影視實現營 業收入約2.01億,歸母淨利潤約為-2.1 億,扣非歸母淨利潤約為-2.9億。 對於淨利潤出現虧蝕的原因,橫 店影視在年報中解釋為「本報告期收 入減少、毛利減少」。 與往年對比,橫店影視2021年的 歸母淨利潤為1367萬,而2022年卻出 現了虧蝕,行業內多家影視公司也呈 現類似的狀態。 「2020年,頭部影視公司暫時能 夠度過,到2021年他們的庫存量還是 比較充足的。」3月10日,中國青年劇 作家、導演向凱表示,2021年疫情防 控常態化,以《長津湖》為代表的部分 影片取得了較高的票房,影視行業也 得到一定恢復,但隨著庫存消耗,加 之2022年多地疫情反復,一些內容無 法按照原定計劃拍攝製作,致使2022 年部分影視公司業績下滑。 事實上不止橫店影視,去年多家 影視公司業績表現不佳。據萬達電影 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于 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蝕為13-19.5億; 中國電影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 司股東的淨虧蝕為2 -2.4億;上海電影 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 蝕3.25 -3.9億。 從全行業看,2022 年,全中國 電影總票房300.67億(包含二級市場 票房),同比2021年下降36.38%;全 年上映新片325部,比2021年減少222 部。 近年來,「影視寒冬」一詞不斷被 提起,部分影視公司裁員降薪,多家 影院停業倒閉,還有不少從業者被迫 轉行。 在安徽某影院經理姜龍(化名)看 來,導致「影視寒冬」的原因除了疫情 影響外,近年來,劣跡藝人給影視市 場帶來較大風險,資本對於影視行業 的投資變得謹慎。 此外,銷售電影票的第三方平台 不再熱衷於燒錢補貼,而網絡電視、 投影的流行也改變了部分消費者的觀 影習慣,觀眾對於進口大片的熱情逐 漸消退,多種因素導致影視行業陷入 「寒冬」。 「我作為一個基層影視工作者來 說,目前還看不到任何復蘇的希望。」 向凱說道。 上周收市,橫店影視以下跌 2.07%報收14.18元,公司市值跌至90 億左右,較2017年10月24日的近215 億最高市值已經蒸發了約125億。 隨著地產的行情逐漸回暖,處在 地產鏈中的核心之一家居行業,在二 級市場的動作也頻繁起來。 多家泛家居企業重新披露IPO招 股書,計劃到A股上市,包括以定制 家居為主營業務的瑪格家居和科凡家 居,以及為定制家居提供板材的三威 新材。 定制家居行業,目前正呈現出這 樣一種割裂的狀態。一邊是眾多相關 企業準備衝擊上市;另一邊,行業締 造者尚品宅配轉型整裝,更多的市場 參與者,盲目而疲憊地擴大業務範 圍——從全屋定制到大家居,從內卷 到大內卷。 家居行業的大部分企業,要麼正 在做全屋定制,要麼在準備做。定制 家居客單價高,盈利淡間大,且場景 的話語權非常強。先行者們的成功,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成為第 一批吃到了螃蟹的人。 2015-2021年,中國定制家居行業 市場規模從1067億增長至2307億,年 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3.71%。 不過,盛極而衰,經過20多年的 發展後,定制家居行業也進入了分化 階段。 儘管以歐派家居為首的頭部公司 們獲得了相當穩定的發展,中小巨頭 們帶著各自的亮點在A股門口躍躍欲 試。但是,這個行業的淘汰賽,已經 開始了。 皮阿諾創始人轉讓20%的股份, 引入保利資本,以換取更穩定的發展 環境。更直接的是尚品宅配,持續多 年的業績疲軟讓公司失去了耐心,一 邊在業務層面轉型整裝,另一邊引入 京東促成戰略合作,作為後盾。 更多的公司,在這場行業調整中 遭遇業績大動盪。最典型的就是行業 老二索菲亞,2021年業績暴降九成, 2022年雖有所恢復,但仍然只是前幾 年的平均水平,盈利能力尚未回歸。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此前多年, 家居行業與房地產周期深度綁定,擁 有部分大宗業務的定制家居也不例 外。索菲亞2021年業績下降,直接原 因是恒大暴雷,計提應收賬款和發出 商品的資產減值。這幾年,定制家居 企業們業績波動,很大程度上與房地 產企業的流動性有關。 然而,定制家居品牌們好了傷疤 忘了疼,趁著地產行業回暖,馬上又 將工裝業務作為發力點之一。 定制家居行業調整,最根本的問 題,還是在於行業低門檻、同質化競 爭、品牌區隔不明顯導致的內卷。 當你在某個定制家居品牌下定付 款後,它們向上游採購板塊和配件, 切割、封邊、打包運輸,然後上門安 裝。常用的是顆粒板,外協加工也司 空見慣,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受線下繁 瑣流程的影響,實際體驗與大品牌的 廣告宣傳相去甚遠。 畢竟,在這個行業,只要你有想 法,拉個銷售團隊,基本就可以通過 外包完成定制家居行業的低層次操 盤,效果可能也不比大品牌差多少。 當然,定制家居行業自身的問題 也很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業務的穩 定性和市場的認可度。應收賬款高企 的問題,財務方面的現金收款、第三 方收款問題,稅務問題,都很普遍。 地產行情回暖 定制家居動作頻繁 生產成本增加 開工率勢頭好 需求穩定回升 水泥市場旺季開啟 廠商紛紛宣布提價 行業觀察 近日,胡潤百富 榜發布《2 0 2 5中國高 端智能家居生活場景 白皮書》( 簡稱《白皮 書》)。《白皮書》顯示, 中國高淨值(可投資資 產在1000萬及以上)家 庭規模達到206萬戶, 這部分高淨值人群對 於智能家居產品等高 端消費市場需求強勁。 根據《2021胡潤財 富報告》,中國擁有高 淨值家庭數量達到206 萬戶,比上年增加4萬 戶,增幅2%,其中高 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10 萬戶。 從 地 區 分 布 來 看,北京、上海、香 港、深圳、廣州依然 是擁有高淨值家庭最 多的城市。TOP5城市 中,深圳的高淨值家 庭規模增幅最快(同比 增長4.2%)。廣東是擁 有高淨值家庭最多的 地區,達30萬戶。 高淨值人群規模 的持續擴大,為智能 家居行業帶來更多的 潛在用戶。寬闊的市 場、政策的紅利以及 新消費形勢等等的要 素將中國智能家居行 業的發展推向高潮, 根據2022年中投產業 研究院發布的《2022 - 2026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投資分 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國將成 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生產國, 佔據全球50%-60%的智能家居市 場份額,利潤佔據全球20%-30% 的市場份額。 智能家居真正進入中國市場 是在90年代末期,隨著科技變革 走進千家萬戶,智能家居的出現 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 出來,擁有更多的時間自由去享 受生活的美好。可見智能家居行 業爆發的本質是技術的不斷迭 代,人們的消費需求隨之更新, 從而促進智能家居行業不斷提升 產品質量,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 求。 ■工作人員在電影院裏進行消毒。 網上圖片 ■圖為木材。 網上圖片 高淨值家庭帶飛智能家居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