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聯社及《紐約時報》報道,彭斯11日 在首都華盛頓出席「烤架俱樂部晚宴」 (Gridiron Dinner),在這項政壇每年一度的重 要活動上投下震撼彈,開宗明義指責特朗普「當 時錯了」,副總統雖然主持參眾兩院聯席會議, 但無權推翻各州的選舉人票,特朗普「當天行為 魯莽,讓我的家人和國會山莊所有人都置身危 險」,「我也知道歷史會追究特朗普的責任」。 對於部分保守派堅稱當天的示威和平進 行,進入現場的群眾只是參觀國會的遊客,彭 斯反駁「遊客不會打傷140名警員」,「遊客不會 砸破大門走進眾議院議長的辦公室,或者高喊 威脅公職官員」。 分析形容,自從彭斯與特朗普在2020年大 選關係生變後,彭斯雖然偶爾委婉批評特朗 普,但言詞從未像這次般銳利,考慮到2024年 選舉逐漸臨近,不排除他的決定與日後政治仕 途有關。 根據國會以及司法部目前調查所得,2020 年大選的結果揭曉後,特朗普在多個關鍵州份 的普選票落後,在全國的選舉人票無法追上民 主黨候選人拜登,隨後其陣營要求彭斯推翻選 舉結果,同時讓特朗普陣營在密歇根、喬治 亞、亞利桑那、威斯康辛等6州安插虛假選舉 人,藉此確保特朗普連任。但彭斯拒絕配合, 到了2021年1月6日,支持特朗普的民眾在首都 華盛頓示威,期間有人高叫口號「吊死彭斯」, 示威最終演變成騷亂。 前副總統彭斯首次 環繞2021年國會騷亂發 表強硬言論,指責當年的事件「將我 家人置於險地」,前總統特朗普需為 此負責,未來將面對歷史公論。分 析形容,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史密斯 (Jack Smith)正加緊調查2020年大 選和2021年國會騷亂案,彭斯雖然拒 絕為此接受大陪審團問話,但這番言 論反映他可能與特朗普加速決裂,對 彭斯本人的政治仕途以及特朗普的法 律責任,都有相當影響。 ■前副總統彭斯在華盛頓舉行的年度新聞機構「烤架俱樂部晚宴」上,對前總統特朗普作出迄今 為止最強烈的公開譴責,他說「特朗普的魯莽言論危及了我的家人和國會大廈的每個人。歷史 會對他做出評判。」。 美聯社 國會騷亂置家人於險境 彭斯︰歷史將審判特朗普 前副總統 正面開撕 4年搭檔 本報訊 硅谷銀行突然倒閉成為政壇熱門話題,前總 統特朗普指責,現象反映現任總統拜登治國無 方,經濟已經岌岌可危,更稱拜登推行「反美政 策」。同樣正競逐2024年大選的南卡前州長海莉 (Nikki Haley)則說,聯邦政府不應出手拯救硅谷 銀行。 綜合《華爾街日報》及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金融業這次爆發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後,硅 谷銀行的資產已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 管,財長耶倫(Janet Yellen)表明聯邦不會出資救 助硅谷銀行,監管機構將尋找另一間銀行與其合 併,然後出售資產、歸還客戶未受保的部分存 款,藉此儘量控制影響範圍。 在耶倫開腔前,兩名共和黨籍總統參選人分 別表態。其中海莉11日在推特發文,表示政府不應 為此動用納稅人公帑,反而應讓私人投資者收購硅 谷銀行及其資產,「美國納稅人沒有責任介入,大 政府和為企業包底的時代必須結束」。本身是生物 技術企業家的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有相 同看法,認為政府應任由硅谷銀行「完全倒下」,他 也在11日於推特發文,表示政府「如想避免其他銀 行擠兌,就應提高 FDIC擔保」。 特朗普的發言人則在12日接受訪問,指 責硅谷銀行倒閉的原因,是拜登領導下經濟 不穩,根源在於「民主黨和拜登政府失控」, 「長期說謊將失敗歸咎於特朗普」。發言人又 說,拜登推行「反美政策」連累全國,經濟狀 況現在如同「災難」。 硅谷銀行出事後,輿論普遍將這次風波與 2008年金融海嘯相提並論,也質疑政府出手的 話,等於讓企業「盈利私人化,風險公共化」,將 助長部分商人不顧風險的陋習。民主黨籍眾議員 羅康納(Ro Khanna)則說,FDIC可以百分百保障 存戶資產,硅谷銀行只是流動性出現問題,本身 仍有資產,無需動用公帑。 本報訊 硅銀爆雷特朗普斥拜登 海莉反對政府出手搭救 大型百貨零售商表示,由於商鋪盜竊數字 上升,令本來已經備受壓力的利潤進一步減 少。據悉,疫情退卻讓更多人回到實體店購物 是主因,商家為此不得不增加保安員和閉路電 視,以及透過人臉識別電腦軟件捉拿竊匪。 梅西百貨(Macy ' s)行政總裁傑尼特( Je f f Gennette)月初向分折員表示,商鋪盜竊數字上 升是「整個行業的趨勢」,「自從去年開始,數 字肯定是有所上升。」傑尼特稱,疫情過後顧 客由線上回到實體店購物,國內多個地區的有 組織零售店罪案上升等,都是零售業失竊數字 上升的原因。目標百貨公司(Target Corp.)去 年11月時稱,公司預計這個在行內稱為「收縮」 (Shrink)的問題,將導致最近一個財年的毛利 減少超過6億元。TJX公司,亦透過分析員指出 「收縮」率上升。 Bernstein研究公司零售分析員羅森伯魯姆 (Dean Rosenblum)表示,「盜竊的漲速超過銷售 增長」,並已開始影響營利成為一大問題,所以 零售商比以往都更頻繁地談及此事。 全國零售聯合會和防損研究委員會的數字 顯示,有組織的盜竊行為在疫情之後反彈, 2019年每10億元的銷售中,有組織盜竊的成本 為72萬,比2015年多出50%。至於應對方案方 面,則包括聘請更多保安員、裝設更多閉路電 視,以及透過人臉識別電腦軟件,鎖定經常犯 案的「慣匪」。 去年由總統拜登簽署成為新法律的《消費者 告知法案》(Inform Consumers Act),令罪犯在 網上出售賊贓的難度大增,而目前正在國會審 議的《2023年打擊有組織零售犯罪法》則提供更 多工具來起訴罪犯和追回贓物。不過也有零售 商認為,這些防範措施可能過於嚴厲,在過去 亦曾發生過誤認顧客為小偷、以及紐約警要求 顧客進入珠寶店除下口罩以協助認出罪犯的情 況。 本報訊 聯邦兩大負責公共衛生事務的部門共 同去信佛州州府醫務總監拉達波(Joseph A. Ladapo),指責他形容新冠疫苗導致風險的言 論危害公眾,信中特別強調,專家研究發現接 種疫苗的人,中風及心臟病發的風險都較低, 因此拉達波指疫苗增加心臟病死亡機率的言論 不正確。 綜合美聯社及《衛報》報道,這次發信的是 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以及疾病管制與預 防中心(CDC),而拉達波由佛州州長德桑蒂 斯(Ron DeSantis)委任,一直與德桑蒂斯反對 強制疫苗令和其他防疫措施。拉達波上月去信 FDA和CDC,表示新冠疫苗會導致不良反應, 情況令人憂慮,因此聯邦兩大部門共同回應, 指責其言論不實。 在疫情肆虐期間,拉達波去年曾頒布指 引,建議健康的兒童不應接種新冠疫苗,與聯 邦公共衛生專家的說法背道而馳。指引又建議, 18至39歲男子不應注射「mRNA」新冠疫苗,稱 佛州衛生部門的研究發現,這類疫苗會讓心臟 病及相關死亡風險增加84%。 對此,兩大聯邦衛生機關在回信中表示, 心血管專家經過研究後發現,民眾接種疫苗後 中風和心臟病發的風險只會下降而非增高,目 前全球已注射超過130億劑新冠疫苗,相關的不 良反應比例極低。 這次在信中署名的是FDA局長卡利夫 (Robert Califf)和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兩人重申「全國公共衛生官員的工 作就是保護民眾生命,特別是弱勢群體」,「激 起大眾對疫苗的猶豫只會破壞我們的努力」。 截至發稿時,佛州衛生部門尚未回應傳媒 查詢。 德桑蒂斯去年12月曾公開質疑,製藥公司 藉著疫苗牟利,計劃要求佛州最高法院召集大 陪審團,調查與疫苗有關的不當行為,也表示 需要啟動調查,向製藥公司收集信息,了解疫 苗的功效和潛在副作用。 本報訊 實體店「引賊入室」零售業失竊大幅急升 佛州醫務總監稱疫苗有害 兩聯邦衛生部門聯手駁斥 ■佛州州府醫務總監拉達波上月去信FDA 及CDC兩個衛生機構,質疑新冠疫苗有效 性,兩個機構本月回信,反駁他的言論有 不當之處。 美聯社 多方關注總統拜登會否批准康菲石油 (ConocoPhillips)在阿拉斯加的開採項目,預料 白宮最快13日就有決定。與此同時,聯邦宣布 保護阿拉斯加與北冰洋近1600萬畝的土地與水 域,限制甚至禁止在區內鑽探石油。 綜合美聯社及《華盛頓郵報》報道,在這 次白宮的保護令中,近300萬畝的波弗特海 (Beaufort Sea)將全面禁止石油鑽探,也將素有 「國家石油儲備」之稱的阿拉斯加1300萬畝土地 列為限制鑽探區域。 知情人士透露,聯邦政府準備最快於13日 決定,耗資80億元的石油鑽探計劃「威洛項目」 (Willow Project)能否上馬。環保人士與年輕選 民極力反對項目,形容項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力猶如「碳(排放)炸彈」,要求拜登遵守競選承 諾遏制新的鑽油項目。 同時,代表阿拉斯加的聯邦議員、工會成員 及原住民社區則向拜登施壓,要求他批准康菲石 油勘探項目,強調此舉可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 以及數十億元的稅收與紓困資金。共和黨籍參議 員沙利文(Dan Sullivan)更稱,威洛項目是「州內 歷史上最大、最重要的資源開發項目之一」。 拜登這次面臨重大的氣候政策決定,並且將 會影響他在2024年的連任大計;批准項目可能會 令他失去年輕選民支持,更可能引發類似奧巴馬 時代的基石管道(Keystone Pipeline)抗議活動。目 前已有大批民眾在社交媒體串連,敦促白宮採取 更強而有力的氣候保護措施,停止威洛項目。 但拜登拒絕項目的話,將遭到阿拉斯加兩 黨國會代表團的強烈抵制,代表團最近數天在 白宮接連拜訪高級官員爭取支持。共和黨籍參 議員穆爾考斯基(Lisa Murkowski)表明,他們在 一系列問題上與白宮合作已經不是秘密。 這次計劃由內政部負責,內政部長哈蘭德 (Deb Haaland)擁有最終決定權,白宮高級氣候官 員可能會參與其中,拜登本人亦會提供意見。值 得一提的是,哈蘭德成功就任內政部長一職,有 賴於穆爾考斯基當年的大力支持。白宮表示,尚 未就威洛項目達成最終決定。 本報訊 北冰洋1600萬畝範圍受保護 阿拉斯加採油項目今宣布 ■總統拜登將於今天(13日)就康菲石油在 阿拉斯加的開採項目做出宣布。該項目引起 了關注氣候人士的強烈批評。 美聯社 美國新聞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A5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