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29_2023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港聞 A10 2023年3月29日 星期三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不少市民愛嘗海上鮮,但要慎防中毒!衛 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8日表示,正調查一宗懷疑 「雪卡毒」中毒個案,涉及兩名分別為61歲及64 歲男子。他們早前在香港仔一魚檔購入一條黃 皮老虎斑後,即晚打邊爐時進食,其後出現病 徵並入院,情況穩定。 兩人上24日在工作地點晚膳期間吃魚,約3 至9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頭暈、四肢麻痹、 惡心和皮疹等「雪卡毒」中毒病徵。該名61歲男 子28日到基督教聯合醫院急症室求醫,確診為 「雪卡毒」中毒,已經出院,現時情況穩定。初 步調查顯示,涉事的魚於上周五購自香港仔一 魚檔。 中心表示,雪卡毒素食物中毒在熱帶地方 並不罕見,主要與進食大珊瑚魚有關。這類大 魚會吃珊瑚礁海域的小魚,而小魚則吃有毒海 藻,故毒素積聚在大珊瑚魚體內,特別是內臟。 中心續指,大部分雪卡毒素中毒人士都會 痊瘉,不會對健康帶來長遠後遺症,但攝取過 多毒素可影響循環及神經系統。此外,煮食不 能將毒素分解。市民要預防,可減少進食珊瑚 魚;進食時避免吃頭、魚皮、內臟和魚卵,因 毒素較多積聚這些部位;一旦出現病徵,應及 早治理。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今期綠置居3個屋苑共有4693個單位,面積 介乎185至489平方呎,以市價四一折定 價,售價介乎75萬至271萬。最多單位供應的是 高宏苑,有約2000個,部分單位估計可望維港 海景,大部分高層大單位於首輪開售後已被認 購。售價最低的是錦柏苑一個低層單位,面積 只有184呎,售價約75.4萬元。 「揀到第二鍾意心情激動」 房委會位於觀塘的售樓中心,昨晨有不少 市民到場等候,大部分均認為高宏苑地理位 置優越,交通方便,景觀開揚。有巿民選擇高 層大單位,一家四口居住,因高層單位競爭激 烈,希望當局可推售更多大單位。 被抽中首輪揀樓的洪女士表示,揀選了高 宏苑B座高層大單位,一家四口居住,因高層單 位的競爭較激烈,雖然現時所選的不是自己最 鍾意的單位,但「可以揀到第二鍾意嘅,心情都 有啲激動!」她指,高層單位空氣好,有海景, 但即使大單位也不足400方呎,希望當局可推售 更多大單位,因「香港人好慘,住嘅地方好細」。 現居東涌的張先生表示,為了靠近市區, 他選購高宏苑的單位,打算兩三人居住,買到 單位十分開心。 本身住在長沙灣的何先生選購高宏苑A座高 層大單位,打算4個人居住。他表示,油塘地理 位置較馬鞍山和粉嶺方便,子女會幫手供樓。 同樣揀選高宏苑高層大單位的毛先生表示,油 塘地理位置佳,能購入單位十分開心,指自己 「好幸運」。 在馬鞍山居住20多年的蕭先生,為父母選 購錦柏苑C座12樓一單位。他表示,申請時只打 算碰運氣,因父母住在馬鞍山,他居於沙田, 所以「感覺上幾好」。他指未想過房屋的景色如 何,「最緊要兩個老人家開心就得喇」。 新一期綠置居28日開始揀樓,全日 有83名家庭申請者到場揀選單位,共售 出80個。其中以油塘高宏苑最受歡迎, 有73個單位成交,大部分高層大單位在 首輪開售後已被認購。至於馬鞍山錦柏 苑和粉嶺清濤苑則分別只有3個及4個單 位成交。房委會29日會邀請約120名家 庭申請者前來揀選單位。 粎翞㺈눢傽み ⚵둛㴥蜚劆⺇䰋 大部分高層大單位已獲認購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下月初出 訪英國「搶人才」,聯同兩所大學醫學 院及港府駐倫敦辦,與當地醫科生見 面和舉行招聘會。醫管局提出「六大 賣點」,吸引非本地培訓醫生到港或 回流,最吸睛的當然是年薪最高達180 萬港元,究竟計劃有多大吸引力? 參考醫管局上周推出的宣傳海 報,招攬人才的六個賣點包括:年 薪9.7萬鎊至18.8萬鎊(港幣約89萬至 180萬)、簡單低稅(最高標準稅率 15%)、25日年假、完善福利政策、 提供在職專科培訓,以及提供職業 發展及註冊途徑。 香港一般打工仔,最關心的莫 過於薪酬待遇,倘以最高年薪18.8 萬鎊計,扣除標準稅率15%,在香 港行醫可「淨袋」約153萬港元;反 觀英國稅率比香港高一大截,年薪 倘超過15萬鎊,須繳交45%稅款, 收入少香港三分二,差距甚大。 不過,有醫管局高層坦言,在海外 讀醫的港人子弟,薪金並非首要考 慮,因不少人本身家庭已有一定經 濟能力、生活無憂,甚至在當地已 有物業及私家車,即使向他們提供 房屋津貼或貸款,誘因不是太大。 另一方面是工作量,眾所周 知,在香港公立醫院當前線醫生工 作量大,平均每天早上看二三十名 病人,屬等閒之事,香港在工作環境、壓力等 方面,無疑較外國高。工作前景方面,醫管局 認為今次海外「搶人才」是第一步,希望與當地 醫科生先建立聯繫,讓他們了解香港情況,但 目前難以用職銜作誘因,或為醫科生提供額外 機會,日後可晉身心儀的專科。 本身是外科醫生的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 員林哲玄表示,相信醫管局主要目標是一 些剛畢業或未畢業的醫科生,若在外國已工 作一段時間並熟習環境,甚至已買樓、有家 室,較難再吸引他們回港行醫。他說,或許 在情感因素上多向與香港有聯繫的醫生力銷 對香港的歸屬感、親切感,也是一種出路。 他同意在香港行醫收入高於英國,但工 時和工作壓力也高很多,但相對地,在香 港公立醫院處理突發、大型事故的機會也較 多,有助累積實戰經驗。他又提醒,在海外 招攬人才的前提,是需確保本地醫生 有足夠的專科訓練機會。 大棋盤 聶風 ▍本報記者蔡思宇香港報道 ▍ 希望當局可推售更多大 單位,因香港人好慘,住嘅 地方好細。 被抽中首輪揀樓洪女士 ■新一期綠置居3個屋苑共推4693個單位,首日揀樓有83名家庭申請者到場。 蔡建新攝 黃皮老虎斑打邊爐 兩漢中「雪卡毒」 赴英搶醫生 且看薪酬吸引力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