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29_2023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據《中國時報》報道,國台辦副主任陳元 豐、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江蘇省常委 惠建林、國台辦聯絡局局長孫升亮、江蘇省 台辦主任練月琴、南京市委秘書長蔣躍建陪 同致祭,全員鞠躬默哀。馬英九表示,關於南 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的書籍照片,他以前也看過 一些,但是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有這麼大的衝 擊,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野獸般行為, 中國人成為最大受害者,所以他剛才在留言簿 上寫著「歷史絕對不可以遺忘」,就是這個道 理。 「自立自強才不會被侵凌」 馬英九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從這件 事情上得到教訓,「我們要自立自強,才不會 被人侵凌、任人宰割,這是我最大的一個感 受。」被問及「覺得年輕人該如何正確解讀8年 抗戰的歷史?現在心情是不是還沒有恢復過 來?」馬英九語帶哽咽表示,他的情緒的確受 到很大衝擊,因為這跟看書看照片的感受完全 不一樣,中國這個民族歷史上有很多災難,但 從來沒有像跟日本的作戰過程中受到這麼多屈 辱迫害,「而且這麼長的時間都可以說沒有完 全康復過來。」 馬英九表示,一方面我們應該自立自強, 培養出不受外族入侵的能力,但也要注意得保 持非常仁愛的心,不要去侵略別人,這才是從 這個過程當中得到最好的教訓。 被追問「現在外媒都預言兩岸可能會開 打,兩岸該怎麼做才能夠遠離戰爭的危險?」 馬英九表示,兩岸都應該去避戰,然後去謀 和,避免戰爭的發生,並且去研商如何來避免 戰爭,因為一旦戰爭發生,沒有其他任何事情 可以彌補。 「一定要追求和平」 馬英九在前一天到中山陵拜謁孫中山,他 表示希望隨團的台灣青年深入了解孫中山生 平,還有兩岸的關係,認清楚兩岸一定要走向 和平奮鬥才能振興中華。被問到希望兩岸年輕 一代從孫中山傳承甚麼樣的精神,他重申和 平、奮鬥、振興中華,並強調「兩岸一定要追 求和平,否則雙方都沒有前途」。 另有媒體詢問,在南京祭拜孫中山跟在台 北有甚麼不一樣感受,馬英九表示,還是不一 樣,畢竟中山先生的陵寢在這裏。他說,但精 神是一樣的,大家都遵從孫中山,願意實現他 的遺言,他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我們 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用意是一樣的」。 被問及是否覺得到此更加有歷史責任感和 使命感,馬英九連聲說對,並說看到孫中山受 到這樣的尊崇,也感到非常欣慰,大家一起努 力。對於大陸方面的接待目前為止是否滿意, 以及從上海到南京這一路上的感受,馬英九表 示非常滿意,並說「大家對我們的熱烈歡迎超 乎預期」,收獲豐碩。 赴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奠祭 馬英九哽咽 籲兩岸避戰 獻花遇難同胞 難掩悲傷情緒 「勿遺忘歷史」 馬英九訪問大陸 一行,29日上午9點20 分參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紀念館。進館之前,馬英九向遇難同 胞獻花、獻花籃致祭並鞠躬致哀。參 觀完畢接受兩岸媒體聯訪時,馬英九 難掩悲傷情緒,語帶哽咽地說,看完 展覽館情緒受到很大衝擊。對於目前 緊張的兩岸局勢,馬英九呼籲,兩岸 都應該避戰、謀和,因為一旦戰爭發 生,沒有其他任何事情可以彌補。 本報訊 馬英九28日下午參觀南京總統府,在一 間牆壁上掛有孫中山先生遺像的會客廳裏和 媒體互動時表示:「我趁此機會和大陸朋友介 紹一下,孫中山先生比我大98歲,在1912年 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我在2008年也是 當了這個⋯⋯(相差了)96年。」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自近代以來,南京 總統府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 大事件的策源地,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裏 發生,或與這裏密切相關,一些重要人物都 在此活動過,是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遺址。 當馬英九走進一間檔案室看到藍色的檔案夾 時,忍不住拿起來把玩,「我的第一個工作就 是總統府第一局的局長,前後7年,所以看到 這個藍色檔案夾很親切。」馬英九31歲就做了 蔣經國英文秘書、中央黨部副秘書長,曾跟 隨蔣經國多年,對舊式卷宗夾看似非常熟悉。 馬英九並和現場人員分享趣事:1912年 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則是在 2008年當選台灣的領導人,相差了96年。馬 英九這番話,引起現場一陣笑聲。之後馬英 九參觀了拉貝故居,那裏是1932至1938年間 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代表處代表約翰·拉 貝先生的住宅。抗戰期間,南京淪陷後,那 裏成為南京安全區25個難民收容所之一,25 萬難民擁進安全區避難,這個小院就保護了 600多位難民免遭日軍殺害。拉貝先生親眼目 睹日軍暴行,寫下著名的《拉貝日記》。 馬英九28日傍晚會見江蘇省委書記信長 星時提到,他在任內推動兩岸交流,創造兩 岸分治70多年來「最和平繁榮的一個階段」。 他還提及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見面 時,都特別強調兩岸心理契合,要拉近兩岸 心理距離。 中央社報道,信長星在會見時以「馬英九 先生」作為稱呼,但他也提到,「多年來馬英 九先生不論是擔任國民黨前主席,還是台灣 地區前領導人期間」,一直堅持九二共識與一 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 和平發展,推動兩岸交流交往,「我們對此深 表讚賞」。馬英九表示,「希望我們能夠放下 爭執,能夠盡可能在許多議題上達成共識。 這也是我在台灣總統任內,推動兩岸交流,8 年簽了23個協議,涵蓋民眾生活的大部分的 議題,創造從兩岸隔海分治70多年來,最和 平繁榮的一個階段」。 馬英九提到,「『習先生』跟我在新加坡 見了面之後,特別強調希望兩岸可以心靈契 合,這跟我過去強調,拉近心理距離,幾乎 是一致的」。馬英九表示,希望兩岸交流要 做好要建立互信,才能避免戰爭的風險。他 表示從1987年參與政府兩岸工作,那年他37 歲,今年73歲,第一次到大陸,對兩岸事務 有非常大的誠意,認為這個工作是很值得做 的,不管是三通直航還是其他政策的推動, 兩岸民眾都受惠。他也說,卸任後在東吳大 學擔任講座教授,認識到兩岸青年交流,對 台灣或對大陸而言,都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參觀南京總統府 分享「趣事」 會江蘇書記 提及「習馬會」 ■馬英九一行29日上午前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奠祭當年遇難同胞。 中央社 近期兩岸政治人物頻互動 3月 27日 馬英九率團抵達上海,並赴南 京。馬英九此次到大陸祭祖、參 訪,並帶領台灣青年學生與大陸 交流,並到訪南京、武漢、長 沙、重慶、上海等地。 2月 18日 新任台北市長蔣萬安接待上海台 辦代表團,北市府副秘書長王秋 冬會後表示會談過程平順,雙方 就各項交流交換意見,蔣萬安也 指示副市長林奕華負責雙城論壇 後續的聯繫與溝通。 2月 8日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前往大陸訪 問,會見大陸涉台戰略中的兩位 關鍵人物王滬寧和宋濤。 1月 28日 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廈門與國民黨 前主席洪秀柱會面,指將秉持「兩 岸一家親」理念,尊重、關愛、造 福台灣同胞,也鼓勵更多台灣同 胞參與「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進 程」。 聚焦博鰲論壇 亞洲復蘇加快 「中國經濟反彈」 「一帶一路」成關注焦點 202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28日 登場,今年以「不確定的世界:團結 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為主 題。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旗 艦報告發布會上表示,世界面臨變化 不安,金融與能源危機、物價高漲與 戰亂等動盪四起,導致有很多不確定 性,希望透過今年年會的討論,在 「不確定中找確定」。他認為中國經濟 反彈已帶出強烈訊號,成為「世界不 穩定中的穩定」。 今年的博鰲論壇是繼2019年後, 首度以全實體方式舉行。中國做為論 壇東道主,新總理李強首次參與,他 將在30日開幕大會發表談話,預計將 談及中國對外開放政策與疫後經濟復 蘇等。李保東表示,新加坡總理李顯 龍、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西班牙首相 桑傑士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 奧爾基耶娃都出席開幕大會,並發表 演說。 據了解,李顯龍、桑傑士及安華 等領導人,後續將至北京與習近平會 面。台灣方面,自2002年加入博鰲亞 洲成為基礎會員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 會,今年由董事長詹火生出席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28日發布2份旗艦報 告,包括《亞洲經濟前景與一體化進 程》與《可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3年 度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 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表示,2023年亞洲 整體復蘇步伐加快,研判亞洲經濟體 2023年加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 增長率為4.5%,較2022年提升0.3個 百分點,也高於IMF在1月底預估全 球GDP增長率2.9%,成為全球經濟 放緩趨勢下的一大亮點。 張宇燕說,從去年印尼G20會議 等多個重要全球會議在亞洲舉辦來 看,可看出亞洲是全球經濟亮點,全 球經濟治理進入「亞洲時刻」。從就業 表現來看,博鰲亞洲論壇的報告引述 國際勞工組織預測今年全球就業增長 1%,亞洲則增加0.8%,看似亞洲不 如全球平均,但同步看到失業率時, 可發現全球失業率5 . 78%,亞洲是 5.31%,優於全球平均,突顯亞洲就 業表現仍是不錯。 此外,博鰲亞洲論壇報告指 出,亞洲經濟體在吸引外人直接投 資(FDI)和對外直接投資上,具有可 持續性和韌性。去年中國、印尼與 越南的FDI增長率各為8%、44.2%、 13.5%,印度甚至達到382%,今年預 期會維持趨勢,但仍需注意各種不確 定因素。 博鰲亞洲論壇「一帶一路:共享 發展機遇」會議28日下午舉行,對 於美國輿論指「一帶一路」是債務陷 阱,全球基礎設施合夥人公司合夥 人兼副主席、世界銀行前行長金墉 認為,有關說法是「謬誤的」,又指 「不能說債務令某個國家陷入陷阱」。 金墉表示,發展中國家有大量 債務較普遍,若為債務設上限,便 無法增加基礎設施、能源、交通。 他指出,債務危機在外交當中所舉 的部分案例根本就是謬誤,「不能說 債務令某個國家陷入陷阱」,強調這 種在美國流傳的說法是「反中國的」。 金墉又說,「一帶一路」在十年 發展歷程中成為基礎設施的典範, 不但可持續發展,更為政府帶來收 入。他又說在美國聽著「不能浪費糧 食,想想中國飢餓的孩子」長大,因 此中國的扶貧成就令他十分激動, 而基礎設施正是減貧的關鍵。 蒙古國副總理兼經濟發展部長 尺木德.呼日勒巴特爾認為,「一 帶一路」是一種「大家共同繁榮」的概 念,讓100多個國家擁有國際貿易。 他以蒙古為例,過去十年建設500公 里鐵路,令進出口各翻了一倍,外 貿成績斐然。談及數字化在「一帶一 路」中的執行,巴基斯坦計劃部部長 伊克巴爾表示,華為和巴基斯坦通 訊部正在合作來建設智能村莊,科 技在鄉村的民生、教育都起到正面 作用,這作為先導項目,可供其他 地區借鑒。 歐洲咨詢聯盟–安博思董事博 吾樂認為,「一帶一路」上的數字化 的合作需要建立一個共識,不同國 家在該共識之上進行溝通、討論、 合作,更能有效避免誤解。談及建 立綠色「一帶一路」,阿斯塔納國際 金融中心總裁雷納特.別科圖爾沃 夫指,歐盟打算徵收碳稅,令「一帶 一路」國家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 故需要「變得更碳中和」方能提高吸 引力。他建議加強內部合作,建立 碳排放交易體系。 花絮 馬英九28日晨到訪中山陵時,吸引許 多遊客圍觀,有人拍手高喊:「兩岸一家 親!加油加油!」馬英九微笑揮手致意,期 間遇到幼稚園校外教學,停下腳步與孩子 互動。小朋友稱呼馬英九「馬爺爺」,馬英 九問:「你們知道這裏是甚麼地方嗎?」小 朋友回應:「中山陵。」馬又問:「你們知道 孫中山是幹甚麼的嗎?」小朋友回不知道, 馬笑說:「老師要再努力一點」。 馬英九謁陵期間,大批警員加強保 安。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當日有200至 300位民眾到中山陵,希望見到馬英九,但 多數人都被擋在門外。當日午馬英九轉訪 前身為「南京總統府」的中國近代史遺址博 物館,附近多條街道被圍觀的民眾擠得水 泄不通,交警在現場拉起封鎖線。車隊抵 達後,民眾紛紛舉起手機拍攝,恍如追星。 馬英九赴大陸祭祖交流,一舉一動備 受外界關注,網上更流出馬英九28日晚在 金陵飯店接受江蘇書記宴信長星宴請的菜 單。 據網上流出的菜單,酒店除了提供各 式的前菜冷盤,其他菜式尚有金陵花膠翡 翠包、蘆香菌菇火鴨蝦、明月海參炖生 敲、碧綠鳳梨秘製骨、帶子京蔥焗豆腐、 雙椒古法太湖白、豆瓣蒲菜黑鴨樅、金陸 薺菜雲吞、紅豆糯米糍等。 其中明月海參炖生敲是南京名菜,據 網上資料,燉生敲具有300年以上的歷史。 傳統的製法是將鱔魚活殺去骨,用木棒敲 擊鱔肉,使肉質鬆散,故名生敲。著名學 者吳白教授對其備加讚賞,曾詠詩道:「若 論香酥醇厚味,金陵獨擅燉生敲」。 至於太湖白同樣是江准名菜,「太湖 三白」簡單來說就是太湖三種白色河鮮的 總稱,分別是白魚、銀魚和白蝦。在蘇州 有道名菜「太湖船菜」就是以太湖三白作為 主要食材,太湖船菜是江蘇省省級非遺項 目。利用太湖三白為食材的菜餚,非常注 意食材的新鮮程度,因為出水極易死亡, 故而最適合在水邊或者船上烹製。 遊客圍觀喊加油 學童暱稱馬爺爺 宴請菜單網上流傳 品嚐300年准南名菜 ■「一帶一路」分論壇上,記者提 問。 新華社 ■馬英九(前左一)在南京中山陵墓室,憑弔孫 中山棺槨。 中新社 ■馬英九題寫「和平奮鬥振興中華」8 個大字。 中新社 中國要聞 A16 2023年3月29日 星期三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