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C8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曾經千億地產、西南龍頭金科股份,股價 持續大跌後5月26日來到0.77元,關鍵時刻公 司罕見收出地天板,實控人當日也在漲停板增 持。此後7個交易日,金科股份再接再厲,最 終8日累計收穫近40%漲幅,公司股價也回到 1元上方,報1.07元。但目前股價要完全脫離1 元面值退市「生死線」,遠不保險。7日晚,公 司突然公告停牌謀劃資產重組,擬以發行股份 方式購買控股股東金科控股子公司科易小貸持 有的恒昇大業20%股權。公司股票自7日上午 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10個交易日。 《中國基金報》報道,金科股份此次擬收購 標的股權比例僅20%較為奇怪,既無法並表做 大淨利潤和淨資產,而本就是關聯方也不會明 顯增強業務協同效應。金科未披露恒昇大業的 財務數據。根據金科股份公告,公司擬以發行 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金科控股之控股子公 司重慶兩江新區科易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持有 的重慶恒昇大業建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股 權。因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根據相關規 定,公司股票自7日上午開市起停牌,預計停 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繼創業板的智飛生物之後,千億醫藥大佬 蔣仁生旗下的智翔金泰又將登陸科創板。 《中國基金報》報道,智翔金泰7日晚間披 露的資訊顯示,公司將在9日以37.88元/股的 價格發行,相對於此前計劃的募資金額,縮水 5.07億元;其市研率,則比同行業可比公司的 平均市研率,高了39.48%。 智翔金泰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 司,主營業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與銷 售,在研產品為單克隆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 其募資主要投向是抗體藥物研發和產業化。 不過智翔金泰目前所有產品均處於藥物研 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和銷售、尚未產 生藥品銷售收入,即無產品上市銷售、無主營 業務收入,只有其他業務收入,主要是技術服 務收入、轉授權收入和少量原材料銷售收入。 2020年-2022年,智翔金泰營業收入分別 為108.77萬元、3919.02萬元、47.52萬元;歸 母淨利潤分別為-3.73億元、-3.22億元和-5.76 億元,三年累計虧蝕12.71億元。截至2022年 底,智翔金泰未彌補虧蝕為-8.19億元。 也就是說,目前智翔金泰是一家「三無公 司」——無產品、無主營收入、無利潤。而以 2022年該公司392名員工計算,其2022年人均 年營收約為1212元,人均年虧蝕約147萬元。 2023年3月31日,智翔金泰資產總計為 90197.87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 計-8276.57萬元。2023年一季度,智翔金泰營 業收入10萬元,營業利潤為-20096.48萬元,淨 利潤為-20096.91萬元,扣非淨利潤為-20255.88 萬元,虧蝕較2022年同期增加較大。 對於公司的競爭優勢,智翔金泰認為是成 熟的技術平台和專業的研發體系,核心產品研 發進度領先且市場空間廣闊,項目開發速度 快、效率高。劣勢是市場成熟度高,市場已充 分競爭,公司資金實力相對薄弱、融資渠道單 一。但實際上,智翔金泰面臨的競爭對手包括 諸多知名創新藥公司,其技術平台、研發體 系、研發進度等未必能比得上相關知名藥企。 真正能看得到的競爭優勢還是相關產品市 場空間廣闊,但相關產品市場成熟度高、市場 已充分競爭,導致公司在2022年3月終止兩款 藥物開發,21878.05萬研發投入也打了水漂。 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巨頭三安光電7日晚間 宣布,該公司將聯手國際功率半導體巨頭意法 半導體,合資建造一座可實現大規模量產的8 英寸碳化矽器件工廠,總投資額度高達32億美 元(約人民幣228億元)。同時,三安光電還將 投資70億元人民幣單獨建造和運營一座新的8 英寸碳化矽襯底製造廠,每年規劃生產的8英 寸碳化矽襯底為48萬片。儘管大手筆砸向碳化 矽領域,但在二級市場上,三安光電並未受到 追捧。8日開盤後,三安光電股價一路下跌, 收市報收19.03元,跌6.12%。 8日,意法半導體和三安光電先後官宣, 雙方擬合資建造一座可實現大規模量產的8英 寸碳化矽器件工廠。該合資廠全部建設總額預 計約32億美元。上述項目仍需監管部門批准。 根據公告,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為6.12億 美元,湖南三安持股比例為51%,意法半導體 持股比例為49%,均以貨幣資金分期出資。上 述合資廠計劃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預計 2028年全面落成,規劃達產後每周生產1萬片 8英寸碳化矽晶圓。三安光電是中國布局碳化 矽產業較為完整的一家,其涉及長晶、襯底製 作、外延生長、芯片製備及封裝環節。其在 2022年年報中表示,其襯底已通過幾家國際大 客戶驗證,其中一家實現批量出貨,且2023 年、2024年供應已基本鎖定。 千億地產緊急出招 金科股份加碼自救 估值高企募資縮減5億 千億醫藥大企衝科創板 聯手意法半導體 三安光電股價崩 遙望科技股東持續減持 據《北京商報》報道,交易行情顯示,寧德時 代7日低開1.32%,開盤後公司股價不斷走 低,盤中一度跌超6%,觸及204.45元/股的低 點。截至當日收市,寧德時代收跌5.46%,股價 報207.3元/股,總市值為9114億元。據了解,截 至6月6日收市,寧德時代總市值9640億元,這 也意味著僅7日一個交易日,公司總市值就蒸發 526億元。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下調了寧德時 代目標價,摩根士丹利稱,看到電池材料公司 的利潤率逆風大部分已被股價反應,但寧德時 代可能在市場份額和利潤率方面面臨的風險在 增加,將公司評級從同等權重下調至低配。 分析師Jack Lu等在報告中指出,預計短期 電池產能依然過剩,使得價格戰不可避免,今 年下半年二線電池製造商可能會採用更加激進 的價格戰略以獲得市場份額,將寧德時代目標 價下調約16%至180元。 需要指出的是,6月5日寧德時代盤中股價 也出現過大跌,當日最終收跌3.75%。對於寧 德時代股價大跌原因,市場普遍認為與特斯拉 公布的一則補貼有關。此前特斯拉美國官網顯 示,每輛新的Model 3在美國都有資格獲得7500 美元的稅收減免。市場認為特斯拉Model 3車型 獲得了全額補貼,意味著其「電池組件」和「關鍵 原材料」均符合了美國相關生產規定,進而認定 為特斯拉Model 3在北美將不再使用寧德時代的 磷酸鐵鋰電池。不過寧德時代對此進行了否認。 號稱「直播電商第一股」的遙望科技,今年 以來在互動平台頻頻沾邊AI、虛擬人等熱門概 念,股價也一度大漲超80%,而原實控人方面 密集減持,甚至剛完成上一輪減持,就無縫對 接下一輪減持。 《中國基金報》報道,6日晚,遙望科技公 告,大股東雲南兆隆完成了去年11月預披露的 減持,減持比例1.93%,套現約2.8億元。與此 同時,雲南兆隆立馬預披露新一輪減持,擬減 持佔總股本約1.5%的股份,按最新股價計套現 金額約在2.45億元。去年12月,遙望科技第二大 股東、董事長謝如棟也完成了一筆2%的減持, 套現約2.67億元。遙望科技前身是主營女鞋的 星期六,2019年3月星期六「現金+增發股份」以 17.7億元的對價收購了彼時主營互聯網廣告分發 等業務的遙望網絡,遙望網絡實控人謝如棟隨 之成為星期六的二股東。2022年10月,星期六 乾脆把公司名改成了「遙望科技」。收購之後, 實控人張澤民和梁懷宇夫婦控制的雲南兆隆、 上海邁佳等便開始了持續減持,目前持股比例 已從收購之初的32.19%降到14.41%。 雖然沾邊多個熱門概念,但遙望科技基本 面比較一般,營業收入實現一定增長,但2022 年虧蝕2.65億元,現金流 -2.49億元。公司2022 年報審計時甚至曝出6000多萬存貨不翼而飛, 為此被會計所出具了非標意見。 兩輪無縫對接 6日晚,遙望網絡公告,2022年11月16日, 公司曾披露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持股5%以上 股東雲南兆(原「星期六投資控股」)隆計劃在減 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 中競價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1822.5 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2%)。 截至6月6日,本次減持計劃時間已屆滿, 雲南兆隆最終減持1795.7萬股,佔公司現有總股 本比例的1.93%,套現約2.8億。 減持之後,雲南兆隆持有遙望科技股份 598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6.43%。 而同在6日晚雲南兆隆馬上宣布開啟新一輪 減持計劃,「在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 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 超過139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5%)」。按6 月6日收市價計,減持可套現約2.45億元。 收購後持續減持 前述減持實際上是遙望網絡實控人方面自 2019年完成收購以來減持的延續。隨著收購遙 望網絡完成,張澤民、梁懷宇夫婦便馬不停蹄 開始了減持。正好2019年10月開始,受「網紅經 濟」走熱的影響,變身網紅概念股的星期六受到 資本市場關注,股價開始大幅抬升。2019年12 月25日公司公告,張澤民、梁懷宇控制的星期 六投資控股(即現在的雲南兆隆)及一致行動人 LYONEGROUPPTE.LTD.、邁佳網絡計劃未來 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 過3294萬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高達5%。隨 後的兩年半中,張澤民、梁懷宇又宣布了四輪 的減持,目前前四輪已經完成,其持股比例已 經從32.19%降到14.41%,套現數十億元。 而二股東謝如棟方面也在減持。2022年12 月27日晚遙望科技公告,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 股東、董事長謝如棟的通知,謝如棟因償還自 身債務、產業投資需要,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於 2022年12月27日減持了1820萬股公司股票,佔 公司總股本的1.997%,套現金額約2.67億元。 受摩根士丹利(大摩) 下調目標價的影響,寧德時 代7日股價出現大跌,當日盤 中一度跌超6%,逼近年內最 低點,當日收跌5 . 46%,僅 一個交易日總市值就縮水526 億元。雖然8日寧德時代股 價回彈,收市報208.01元, 漲0.34%,總市值9144.73億 元,但也比6日減去495億元。 大摩看空 風險增加 降目標價 寧德時代股價大跳水 市值一日蒸發526億 ■摩根士丹利下調寧德時代目標價,使得寧德時代市值大縮水。圖為寧德時代在展會上的展 位吸引不少參觀者。 中新社資料圖片 ■智翔金泰將登陸科創板。圖為智翔金泰生 產基地。 網上圖片 ■遙望科技股價雖一度大漲,但兩大股東卻密集減持。 網上圖片 事實上,這並非摩根士丹利首次看空寧 德時代。2020年11月,摩根士丹利曾將寧德 時代的股票評級從「超配」下調至「平配」;2021 年5月,摩根士丹利再度將寧德時代評級下調 至「低配」,目標價251元,較當時寧德時代的 股價打了六折。 彼時,摩根士丹利表示,寧德時代的股 價已達到目標價,反映了新能源行業中期前 景。摩根士丹利認為,全球的汽車廠能否推 出受市場歡迎的新車型情況可能要到2021年 才能被驗證。寧德時代的技術服務收入的利 潤率高於電池行業,考慮後續公司合資基地 產能建設放緩,這部分收入可能在2021年就 會見頂。 不過,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寧德時代 的股價當時並未受到看空研報的影響。 事實上,今年以來,在摩根士丹利發布 看空研報之前,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新能源 產業鏈已經歷了連續調整。 從市場人士觀點來看,寧德時代7日的大 跌或許是資金情緒的又一次連鎖反應。「不能 簡單地說看空研報引發了市場調整,但是在 特定市場環境和針對特定個股的情況下,看 空研報對市場情緒往往會產生影響。」一位券 商分析師這樣認為。 多年以來券商對A股個股發布看空研報十 分鮮見,這也使得市場在一些情況下對個股 看空報告會給出「過度反應」。 大跌或是資金情緒反應 一條腿邁進互聯網廣告和直播電商領域, 甚至把名字也改成遙望科技的星期六,自收購 後基本面卻非常一般。2020年公司只有2400多 萬淨利潤,2021年則直接虧蝕7億元,2022年 繼續虧蝕2.65億元。 2021和2022年連續兩年的年報,遙望科技 都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2022年來看,公司 實現營業收入39億元,較2021年增長38.7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為-2.65億元,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49億元,同 比減少211.59%。 為此,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期間費用、減 值計提、經營現金流等因素的變化情況,說明 在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淨利潤、扣非後 淨利潤大額虧蝕,經營活動現金流發生大額流 出的具體原因和合理性,同時結合社交電商業 務對流量及商品採購預付款項的要求、回款情 況等,具體說明社交電商業務收入和現金流變 動情況是否匹配。 另外更離奇的是,年報顯示年審會計師對 公司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內控審 計報告,主要為公司在對聯營企業杭州宏臻代 管鞋類存貨實施年度盤點過程中發現,期末賬 面淨值為6543.77萬元的存貨無法找到實物, 但杭州宏臻並未提交與上述存貨相關的代銷清 單並結算相關貨款。上述存貨涉及女鞋超63萬 雙,突然就不翼而飛了。公司目前還未回復問 詢函。 雖然業績不佳,但今年以來因為沾邊一些 熱門概念,比如公司稱「虛擬人在小冰公司的 技術加持下,在互動性和形象動作等方面均 取得了突破,未來將持續優化迭代」,公司股 價倒是有一些表現。從年初到5月5日的高點, 遙望科技股價一度大漲84%,目前股價有所回 落,但年內漲幅也有40%,最新市值還有163 億。 兩年虧蝕近10億 超6000萬元存貨不翼而飛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