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_09_2023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香港財經 C9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耈⪻⿖値偈艨겑魗鱪ⷨ㹺 羅兵咸永道香港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 表示,在美國息口有望見頂、加上3月份 《第18C章》特專科技企業推出後,將吸引更多 有關公司到港上市及部分企業進行分拆等因素 推動下,相信香港今年下半年香港新股(IPO) 市場可重拾動力。 下半年望重拾動力 對於印尼新股上市集資金額超香港,黃煒 邦介紹,截至5月底止,香港IPO集資額排名跌 出全球前5位,金額158億元,而印尼耶加達交 易所為167億元,全球排名第5。首3位分別為 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及紐約證券交易所。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合夥人黃金錢認 為,現時香港上市集資額與印尼差距不大,相 信仍有機會進入首3位,唯要奪得第一則有難 度。 該行預計,今年上半年香港IPO將有30 宗,按年增加11%;預計上半年集資額按年減 少14%,至170億元;按行業劃分,工業及材料 為最多佔8家,其次為零售、消費品及服務佔 7家;零售、消費品及服務集資額最多為75億 元,其次為工業級材料為40億元。 黃煒邦又指,由於目前公司估值偏低,不 少企業選擇分拆業務進行上市,以體現自身價 值,估計從下半年開始會慢慢體現。他相信, 下半年隨著全球通脹放緩,加上上半年有關特 專科技上市機制推出,相關香港企業會藉此上 市,將會利好香港IPO市場。 歐冠昇:特專科企可取佳績 因此該行維持預計2023年全年主板及GEM 上市公司數量為100家不變,但將集資額預測 下調到1500至1700億元。當中通過特專科技上 市機制《第18C章》上市企業料有5至10家,其集 資額約50億元;大型集資額有3至5家,平均集 資額為100億元。 另外,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歐冠昇表 示,有關《第18C章》機制,是為滿足主板上市 要求的眾多前沿專業技術公司打開上市大門, 預期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將於未來取得良好 成績。 全年目標下調至1700億 今年多國央行加息抑制通 脹,令上半年投資情緒疲弱,同 時影響新股氣氛。羅兵咸永道香 港預計截至今年6月底止,香港新 股集資總額料為170億元。至於 今年全年集資額則由原先估計的 1800至2000億元,下調至1500 至1700億元,意味下半年香港新 股集資額至少有1330億元才能達 標。現時香港新股集資額仍落後 於印尼,但羅兵咸認為兩地集資 額差距不大,香港在下半年應能 追上。 周大福(1929)全年純利53.84億元,按 年少賺19.8%,主因下半財年金價波動令黃 金借貸未變現虧損增加,以及人民幣疲軟 造成匯兌虧損。末期息維持派0.28元,但增 派特別息0.72元,為2019年以來首次,全 年合共派息1.22元,顯著高於每股盈利0.54 元。 上年度營業額按年下降4.3%,至946.84 億元,當中港澳及其他市場營業額按年增 8.8%,至130.61億元,主要由於香港社交距 離措施放寬,令婚嫁積壓需求獲得釋放, 以及內地邊境口岸重開;唯內地營業額跌 6.1%,至816.23億元,佔營業額86.2%。 4至5月零售增38% 隨著防疫措施調整,市場於2023財政 年度第4季呈復蘇跡象,內地周大福同店 銷售全年下跌13.1%;香港同店銷售躍升 36.6%;澳門同店銷售下降17.8%。集團 表示,2024財年將會是復蘇及恢復常態一 年,預期集團營運及財政表現持續改善。 周大福同時公布4至5月經營數據,期 內零售值按年增長38.1%,港澳及其他市場 按年升64.6%,內地升34.6%。港澳同店銷 售按年漲61.3%,黃金首飾及產品更大升 92.3%,同店銷量升26.5%;內地同店銷售 按年升16.8%,同店銷量升3.6%。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由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 長鵬控制的一家離岸貿易公司Merit Peak, 通過其他公司取得幣安客戶價值110億美元 (約858億港元)資產。 涉款達858億 證交會公布有關文件稱,在2019至 2021年期間,一家同樣由趙長鵬控制的Key Vision Development公司,管有幣安客戶存 放的總資產達220億美元,當中部分被趙長 鵬無緣無故轉移到Merit Peak。同時認為, 趙長鵬此舉旨在私有化幣安客戶的資產。 據報早前證交會以違反美國證券法、 容許美國客戶使用幣安平台等原因為由, 起訴幣安及趙長鵬。其後更透過法院採取 法律行動,試圖凍結幣安美國的資產。幣 安駁斥指交易平台運作安全,有關指控純 屬無稽之談。 周大福少賺19.8% 末期連特息派1元 SEC:幣安轉客戶資產 至趙長鵬旗下企業 目前公司估值偏低,不少 企業選擇分拆業務上市,以體 現自身價值。 羅兵咸永道香港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 ■黃金錢(右)認為,相信今年港新股集資額,仍有機會進入首 3 位,唯要奪得第一則有難度。 吳艷玲攝 全球新股市場集資排名 排名 交易所 金額(港元) 1 上海交易所 985 億 2 深圳交易所 733 億 3 紐約證券交易所 452 億 4 納斯達克交易所 289 億 5 印尼耶加達交易所 167 億 6 香港交易所 158 億 數據截至今年 5 月底 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弱、 A股市場波動大、「中國特 色估值體系」(中特估)等 成為近日市場熱話,在8 日於上海舉行的陸家嘴論 壇,多位國家金融機構負 責人談及相關看法。人民銀 行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局長潘 功勝(圓圖)稱,未來中國經濟運行穩中上行, 而聯儲局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美元走強難以持 續,中國外匯市場有望保持較為平穩的運行狀 態;並指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不跟隨 美國聯儲局「大放大收」,不搞競爭性的零利率 或量化寬鬆政策。 他表示,4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內 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下出現一些波動,但外匯市 場的匯率預期和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相對穩定; 今年以來,中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 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潘功勝又稱,人民幣資產具有競爭力的真 實利率,中國的真實利率處於1.7%左右,與 大幅加息後的美國真實利率相當,顯著高於德 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 去年首次提出探索建設「中特估」的中國證 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將全力為投資者提供真 實透明的上市公司,推動上市公司提升包括治 理、競爭、創新、抗風險及回報的5大能力, 以加強中特估的內在基礎。 易會滿指出,近期股市波動有所加大,板 塊熱點輪動加快,將持續加強市場交易行為監 測監管;又提及,證監會將加強與香港市場的 務實合作,推動境外上市備案工作,拓展優化 與境外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等。 另外,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論壇上提到, 要降低綠色溢價需要面對兩個難題,一個渠 道是要提高碳排放的成本,增加使用化石能 源支出成本,另外一個是要通過市場化的激勵 機制,降低綠色能源成本,又指中國與其他國 家的經驗均表明,綠色金融發展能解決上述難 題。 新加坡金管局副行長梁新松出席同一活動 時稱,新加坡、中國、東亞要實現互聯互通, 這樣才能夠在貿易和金融領域真正獲取成長的 收益與機會,並避免經濟波動的影響。 ■易會滿指出,近期股市波動有所加大,將 持續加強市場交易行為監測監管。 ■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提到,要降低綠色溢價 需要面對兩個難題。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渣打(2888)開始 於香港、新加坡和倫敦裁員。據悉,裁員總人 數或超過100人,最終數字尚未確定。據消息 人士指出,渣打過去數周開始對亞洲中台職能 部門(Middle Office)進行裁員,包括亞洲區的 人力資源、數碼轉型等職位。 報道又提到,渣打曾表示在2022年至2024 年節省13億美元(逾101億港元),而裁員是實 現該計劃的一環。 對於相關裁員報道,渣打回應稱,該行不 時因應業務發展檢視人力資源安排,確保能高 效地推進業務策略及滿足客戶需求。 另有報道稱,渣打計劃出售津巴布韋子 公司所有股權,收購方為當地金融機構FBC Holdings,這是該行退出非洲及中東7個市場計 劃一部分。FBC將繼續僱用該子公司的員工, 並接管原有客戶。渣打8日於港股收報66.15 元,升1.3%。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渣打開始於香 港、新加坡和倫敦裁員。 中金分析中國宏觀經濟市場表現及全年 展望,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及首席宏觀分析 師張文朗表示,隨著內地優化各省市疫情防 控措施,令工商業活動及消費品供求平穩復 蘇,預料中國全年經濟增長接近6%,通脹 升幅會保持溫和。 張文朗指出,中國25省煤炭發電量遠高 位2021年同期,可見商業活動強勢反彈,同 時中央宏觀調控策略得宜,利好內需消費。 數據反映年初至今,國民平均季度消費傾向 大幅反彈,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 增長約10%,而酒店入住率現時已升至大約 70%。 與此同時,他又透露,中國本輪復蘇期 間,內房經濟佔比下跌,而高端製造業及新 經濟佔比均錄得上升趨勢,高端製造包括半 導體、晶圓代工的先進製程,新經濟包括數 字化經濟、綠色產業等。加上,製造業出口 部分亦從中低技術轉向中高端,反映國內經 濟正向高增值模式進發。 ■張文朗表示,隨著內地優化各省市疫情 防控措施,令工商業活動及消費品供求平 穩復蘇,預料中國全年經濟增長接近6%。 中金料內地通脹溫和 全年經濟增近6% 中金對內地經濟觀點摘要 隨著內地改善各省市疫情防控措 施,令工商業活動及消費品供求平 穩復蘇,預料中國全年經濟增長接 近6%,通脹升幅會保持溫和。 中國25省煤炭發電量遠高於2021 年同期,可見商業活動強勢反彈, 同時中央宏觀調控策略得宜,利好 內需消費。 中國本輪復蘇期間,內房經濟佔比 下跌,高階製造業及新經濟佔比均 錄上升趨勢。 製造業出口部分從中低技術轉向中 高階,反映內地經濟向高增值模式 進發。 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屬正常波動, 主要由於美國通脹令美元相對強 勢。 藍籌新貴攜程集團(9961)公布,截至3月 底止首季扭虧為盈,錄得純利33.75億元(人 民幣,下同),上年同期蝕9.89億元,按季彈 64%;經調整EBITDA為28.2億元,按年升30 倍,按季升8.86倍。 隨著中國大部分旅行限制和隔離政策相繼 取消,攜程表示,業績迎來顯著復蘇。自2023 年1月以來,積壓的旅行需求得到釋放。攜程 於公布季績後股價急升,收升逾5%,報282.4 元。 攜程首季收入92.11億元,按年升1.24倍, 按季升83%,超過2019年疫情前同期水平。當 中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為35億元,按年升1.4倍, 按季升1.06倍;交通票務營業收入42億元,按 年升1.5倍,按季升89%;旅遊度假業務營業收 入3.86億元,按年升2.11倍,按季升1.35倍;商 旅管理業務營業收入4.45億元,按年升1倍,按 季升61%。 期內公司於內地酒店預訂量按年增長超過 100%;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量恢復到2019年疫 情前同期逾40%水平。攜程董事會執行主席梁 建章稱,首季中國內地和出境旅遊活動實現快 速增長,集團對全球旅遊業前景和未來機遇保 持樂觀。 旅行需求釋放 攜程首季轉賺33.8億 渣打傳港星倫敦三地裁員逾100人 外管局:貨幣政策不跟美國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