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 06.28.2023 星期三 香港時事雜誌 有住戶形容維修冷氣機被「㩒住嚟搶」,其單 位新樓入伙1年,冷氣已經2度故障需要派 人維修,由於其屋苑不准搭棚,遂向管理處租用 吊船,誰知租用1次收費高達6800元,更要為師 傅買重保險;唯費用並不止此,其屋苑設計以百 葉罩「封死」冷氣機,師傅到場後拋下一句「保險 不承包」,更向住戶表示,拆走百葉要再附加過 萬元,「未維修已經要出2萬!」 逾8成搭棚公司購第三者保險 竹棚業香港聯會外務理事長蘇天銘指,一般 而言,冷氣工程搭8呎棚,收費由5000元至8000 元不等,也有行家做到2000元至3000元。他透 露,因搭棚屬於高風險,搭棚公司需通過僱員補 償聯保計劃管理局購買勞工保險,據了解,每名 工友每年保費可高達逾40萬元。 有業內人士指,收取平價搭棚費的公司,多 無買勞工保險。他估計,行內70%至80%公司都 是購買較便宜的第三者保險,而該保險大多不包 括棚架工程,「不少物管公司會把關,要求搭棚 公司出示保險單據,但非人人明白兩者分別,見 到單據就放行,意外時保險公司不會承擔。」 此外,有指大多屋苑的物管公司要求收取按 金,一旦工程後無復原對外牆造成的損毀,便扣 起按金當賠償,唯有工友透露,有個別屋苑非常 苛刻,按搭棚公司鑽了多少個孔來安裝狗臂架收 費,「3個狗臂架收你900元。」蘇天銘直言做法不 可取,「變相鼓勵師傅用愈少狗臂架愈好,有違 現行法例,亦有安全疑慮。」 安裝冷氣機僅有2名師傅負責 香港中小型棚業協進會會長盧永興亦提到, 有新型屋苑外牆裝飾了鋁板、雲石和玻璃等,搭 棚師傅無法在適當位置取得棚架的承托力,讓工 程的難度和成本上升。 至於租用吊船,實際也有風險。香港建造業 機械操作及維修專業人員協會主席連偉明提到, 若已取得吊船操作證明書,並按守則做足檢查及 操作,理應安全,「吊船每條纜索的安全系數是 8,即具8倍承重能力,但有時操作者未必有吊船 牌。」 有冷氣工程人員稱,一般吊船會載2名冷氣 機師傅加1名吊船操作員,但在安裝和更換冷氣 機時,因冷氣機重量關係,只能承載2人,「吊船 操作員未必懂得安裝或更換冷氣,通常2名冷氣 師傅直接上吊船,有些師傅沒有吊船牌,無出事 便當過關。」 唯即使有吊船牌,亦未必符合部分屋苑的要 求。有專家指,不同品牌和型號的吊船設計有 異,有物管公司會要求工程公司員工,付費參與 吊船或保養公司開辦的課程,學習操作該屋苑的 吊船。他曾聽聞,有業主願意出資讓工友上課, 唯冷氣公司仍要出薪金,最終嫌麻煩拒絕接單。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發出的《處理吊船工作》操 守守則去年10月生效,吊船可分為臨時吊船和固 定吊船,前者在建築物上進行裝嵌,完成工作後 便拆除,後者則長期安裝於特定建築上。而根據 《吊船規例》,吊船的架設或拆卸必須在合資格的 人士監督下進行,另設周檢、半年檢及年檢,均 須具備由合資格檢驗員(工程師)發出的證明書。 連偉明指,一般而言,周檢每次收費數百 元,每次大檢亦需1500元至2000元,故每年屋苑 需為固定吊船付出不菲的保養費,還未計維修 費。有行內人坦言,業主每年繳交的維修保養 費,未必被妥善運用,「過去牽涉吊船的意外, 都有工程師開出的檢驗證明書,但部分已被證實 工程師沒有現場檢驗,即使到場亦不代表認真 驗,因負責檢驗的公司或出自同一集團,不排除 有人抱著『驗不驗也要批出證書』的心態。」香港 建造業總工會權益主任吳偉樑坦言,不解吊船為 何不歸機電署檢驗。 倡告知業主購物業的隱藏成本 另有工友不諱言,固定吊船在天台日曬雨 淋,損壞機會高,曾有屋苑吊船在安裝2至3年後 有機件損壞,唯因是特製吊船,最終因無合適零 件替換而停用,淪為「裝飾品」。 蘇天銘亦指,部分新屋苑落成初期禁止住戶 搭棚,卻在半年至1年後鬆綁,因吊船無法到達 維修之處。連偉明也提到有關現象,指部分大廈 設計無兼顧維修層面。有業主也直言,「買樓時 無講只准租借屋苑吊船。」 而不論是吊船還是搭棚維修的工友,談起部 分大廈為了美觀,安裝百葉罩遮蓋冷氣散熱器, 更是不吐不快,有工友不諱言,「正常拆下百葉 罩待維修完裝回即可,但有些物管公司『好狼 死』,拆百葉罩要收數千元至過萬元。」他續指, 「可以收按金再退還,根本沒必要直接收錢。」 據知,英國和歐洲多地早已強制規定發展 商,於提交圖則時列明維修保養的方式,以及設 置延伸的工作平台供維修使用等。嶺南大學研究 生院、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教授邱勇認為,香港 的發展商有必要加強透明度,「至少告知業主購 入物業的隱藏成本,列出在維修保養和管理費的 分項,保障消費者權益。」 逾7成發展商持業權 學者倡監管公司質素 ■新型屋苑多將分體冷氣機的主機放置大廈外牆,需搭棚或使用吊船才能維修,唯背後安全問題不容 忽視。 消費者委員會上月發布《創優增值—— 提升香港物業管理費的透明度和管治》研究 報告,當中檢視了249份樓宇公契,發現有 約75%發展項目的公契經理人(即公契指明 管理有關大廈的人)與發展商有關連。有學 者指,相關問題積存多年,除非強制屋苑作 公開招標,以及進一步監管獲發牌的物管公 司質素等,否則難以改善。 保養服務難有選擇權 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及社會政策 系教授邱勇指,香港房地產行業高度垂直融 合(vertically integrated),發展商大多會安排 其附屬或相熟的物管公司,成為新建成物業 的公契經理人,在角色上卻有衝突,「物管 公司無動機替屋苑節省開支,因為屋苑花費 愈多,物管可以收取更多經理人酬金。」 邱指,市民在置業的「保養服務」難有 選擇權,「若物管公司只容許借用吊船、規 定使用指定維修公司等,小業主也只能『硬 食』。」他坦言,當中牽涉業權等問題,即使 要求發展商公開招標,也未必可以「踢走」業 主不滿意的物管公司,長遠還要視乎政府態 度,「物業管理發牌制度可令物管走向專業 化,但要驅使他們成為幫業主精打細算的代 理人,要看政府會否作進一步監管。」 吊船每條纜索的安全系數是 8,即具8倍承重能力,但有時操 作者未必有吊船牌。 連偉明 香港建造業機械操作及維修專業人員協會主席 ■去年發生吊船傾側意外,需要消防高 空游繩而下救援。 ■有學者指,應要求發展商在售樓階段列明 費用,讓業主知道置業的隱藏成本。 ■部分物管公司禁止搭棚,並要求業主租用 大廈吊船維修。 炎夏將至,冷氣機故障必然 「閉翳」,不少新型屋苑採用室 外裝設分體式冷氣機的設計,並 使用鐵架圍封,狀甚美觀的背後 卻強制住戶使用吊船作維修保 養,大大提高維修費用,每次動 輒二萬多元。本報訪問多名行內 人士,拆解背後多個恐引發安全 問題的亂象,如大廈外牆裝飾削 弱棚架承托力、搭棚公司沒買勞 工保險、師傅沒有考取吊船牌照 等,皆可導致嚴重工業意外。有 學者認為,發展商有必要加強透 明度,告知業主購入物業的隱藏 成本,保障消費者權 益。 每日雜誌組 / ' (8 Washington ‧ ■西半山聯 邦花園去年 發生致命工 業意外,吊 船疑因纜繩 斷裂由20樓 天台墮地, 兩名男工人 傷重不治。 費用動輒二萬元 保養冷氣機 缺勞保師傅無牌 潛在風險不輕 吊船搭棚維修 先妣陳門蔡氏燕容夫人廣東省肇慶高婹縣 廣利鎮硯洲村人氏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七日 逝世積閏享壽七十三歲經已於六月廿七日 假華永生殯儀館舉行出殯儀式畢隨即安葬 於新澤西州 墳場自置壽地叨蒙 紐約大鵬同鄉會全體同仁 暨 宗親戚友鄉世誼惠賜花圈賻儀素車並親臨 執紼隆情高誼歿存均感哀此鳴 杖期夫 陳振雄 孝 子 朗聲 媳 陳淑玲 孝 女 朗希 孫 女 麗娜 麗琪 夫胞兄 陳振庭合家 夫胞弟 陳偉雄 夫弟婦 梁笑霞合家 陳偉強 郭慧楠合家 夫胞妹 陳梅芳合家 陳梅珍 夫妹丈 鄭 彬合家 胞 弟 蔡容發 弟婦 高裕利合家 蔡偉明合家 胞 妹 蔡福嬌 妹丈 鄧健強合家 蔡潤清 伍燦輝合家 親屬眾多 恕未盡錄 同 叩 謝 哀謝啟 謝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