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 06.28.2023 星期三 中國經濟 괐璇ꯗⱁ㢾☭㎌洡⹜┿ 蘇州豪門父子內鬥半年終落幕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公告顯示,公司於 2023年6月21日收到公司創始人、實際控 制人之一胡德霖先生家屬通知,胡德霖先生 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5月3日與世長辭, 享年72歲。胡德霖先生所持的公司股份將按 相關法律法規辦理繼承手續。 胡德霖出生於1951年,初中畢業時被下 放到蘇北某生產建設兵團,26歲返城後開始 在蘇州機床電器廠從事檢測工作。 電科院始建於1965年,原為集體所有 制,主要從事各類輸配電設備、高壓電器等 領域的檢測、研究、人員培訓、標準情報和 檢測裝備研製,是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 科研檢測機構。1999年,胡德霖在上級主管 部門的要求和支持下,對原蘇州電器科學研 究所進行改制、轉制。2003年,電科院成為 中國首批強制性產品認證指定檢測機構,技 術能力進入了中國第一方陣。2009年7月,電 科院股改,胡德霖任董事長。2011年5月,電 科院在創業板成功上市。 年報顯示,胡德霖、胡醇父子兩人為 公司 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分別持有 24.54%、10.30%的股份。父子兩人在胡潤百 富榜和江蘇富豪榜上基本都是同列。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電科院胡德霖、 胡醇父子兩人的內鬥持續了半年。 關於父子二人的矛盾,父親胡德霖認 為,兒子胡醇未能積極履行職責,導致自己 對其不滿,同時兩人對於公司的經營理念存 在差異。而胡醇表示,二人因經營理念產生 分歧,最主要的分歧是兩人對合法合規經營 的理念不同,父親是野蠻發展、粗放經營的 理念,把公司的盈利放在第一位;而他則要 求合法合規,可以犧牲部分經濟收入,但不 能承擔法律風險,最後導致爆發矛盾。 ■電科院創始人胡德霖於5月3日因病去世。 網上圖片 2022年以來,陸續有地方財政對持有 銀行股份進行轉讓,其中,多數由地方國 企進場接盤。 據《界面新聞》報道,近日,河北銀保 監局公示了同意河北銀行變更股權的批 覆,同意石家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 限責任公司(下稱「石家莊國資投」)受讓石 家莊市財政局持有的河北銀行34862.62萬 股股份,持股比例4.98%。 變更後,石家莊國資投與其關聯方石 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 人民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常山紡織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併持有河北銀行股份 40694.543萬股,合計持股比例5.82%。 這也意味著,石家莊財政局已「清倉」 河北銀行股權。石家莊國資投與其關聯方 將一躍成為該行第五大股東,前4位股東 分別為中國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百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團有 限公司和長春發展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為中匯人 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匯人壽」)頒 發了保險許可證。 據《華夏時報》報道,中匯人壽的機構 住所為「北京市東城區金寶街52號8層803 室」,業務範圍包括:(一)人壽保險、健 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 務;(二)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三)國 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 (四)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 他業務。這意味著,此前業內盛傳的「天 安人壽擬更名為中匯人壽」一事正式落地。 此前天眼查也顯示,今年6月初, 天安人壽申請新增多個以「ZHONGHUI LIFE」、「中匯」為字樣的商標名稱。中匯 人壽此番獲批保險許可,也向外界傳遞出 又一家「明天系」險企風險處置工作進入新 階段的信號。 對於為何更名「中匯」,有業內人士表 示,這或取自於天安人壽新晉股東—— 「國家隊」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電科院」)董事會近日發布公 告,公司創始人、實際控制人之一胡德霖 先生於5月3日因病去世。自此,長達半年 的蘇州豪門父子內鬥畫上了句號。 ▍本報訊 ▍ 玘ꀺ겑㏬ꄌⳲ仺氘 豬價持續低迷 現金流承壓 日前,神州高鐵披露關於仲裁執行的進 展公告,針對前期仲裁結果,公司向法院申 請強制執行,已獲得受理。神州高鐵申請強 制執行案涉及資金16億,是一筆投資款。 受這筆投資影響,神州高鐵的業績也承壓。 2020-2022年,公司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 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連續3年虧蝕,累 計虧蝕額超過31億。 據《長江商報》報道,16億投資失敗,一 定程度上也能說明神州高鐵的激進擴張。 神州高鐵的前身是寶利來,2015年初, 寶利來通過購買北京新聯鐵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進行大資產重 組,實現了由酒店服務到軌道交通業務的轉 型,公司更名為神州高鐵。 2015年底,神州高鐵總資產為35.89億, 到2020年底達到128.28億。2015年開始,公司 布局軌道交通運營維保全產業鏈,陸續並購 了多家業內領先企業,2019年底,公司賬面 商譽36.63億。 2020年開始,神州高鐵經營業績大變 臉。2020-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 別為19.18億、22.15億、17.73億,同比變 動-40.45%、15.50%、-19.95%。同期,淨利 潤分別為-8.94億、-13.94億、-8.46億,3年合 計虧蝕31.34億。 今年一季度,神州高鐵實現的淨利潤 為-0.33億,繼續虧蝕,而其營業收入為4.31 億,同比增長100.08%。 值得一提的是,神州高鐵存在明顯財務 壓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 60.17%,為借殼上市以來最高水平;期末, 公司貨幣資金5.85億,短期債務為30.05億。 神州高鐵激進擴張 三年虧蝕31億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民事判決 書,涉及一樁信託糾紛案,引發市場關注。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長安信託在2018 年2月發的一隻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設置了預 警線、平倉線,初始規模是5.83億,但是3年 半過去後卻只剩1.26億,巨虧約78%。 因為是結構化信託,期間,長安信託找 擔任投顧的、劣後級的私募機構領睿資產補 倉,但是對方沒有補,最終產品被迫平倉、 清算,後來長安信託就將這家私募告上了法 院。但法院最終駁回了其全部訴訟請求。 實際上,這些年來類似的結構化信託產 品比較常見,通常是由私募擔任投顧,購買 劣勢份額,投資者購買優先份額,設置預警 線、止損線,一旦跌破後要求劣後級補倉, 從而給優先順序投資者實現所謂的「保本」。 有市場人士指出,此次信託糾紛案件也 給業內敲響警鐘,即便當時信託產品設置了 0.98元的預警線和0.97元的平倉線,但最終產 品淨值還是跌到了0.57元左右,而且劣後級的 私募也沒有「補倉」。所以投資者要注意,在 購買信託等相關產品時,要警惕類保本等說 法,切莫相信相關宣傳話術,現在並不存在 所謂的保本產品。 「保本」信託不靠譜 長安信託眼睜睜看著錢流走 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在同行紛紛調降 出欄目標之時,雲南省上市農企神農集團 卻計劃繼續逆勢加碼生豬產能。近日,神 農集團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11.5 億用於擴張飼料加工、生豬養殖產能。 ▍本報訊 ▍ 財政局「清倉」股權 河北銀行股東生變 「國家隊」接盤 天安人壽改名換姓 雲南白藥混改引進的戰略投資者江蘇 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魚躍), 決定減持套現。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根據公告,江 蘇魚躍計劃在2023年7月17日至2024年1月 13日期間,以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佔雲南白 藥總股本不超過2%的3593.73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魚躍所持佔雲南 白藥5.56%的9991.65萬股,在27日就解除 限售上市流通。也就是說,江蘇魚躍在3 年限售期滿之際就迫不及待選擇了減持套 現。為了配合減持,江蘇魚躍近日還辦理 了2975.75萬股的質押解除,使其質押股份 降低至3236.58萬股。 由於江蘇魚躍是雲南白藥混改引進的 戰略投資者,因此其舉動也引起市場擔 憂。 按照目前股價,江蘇魚躍投資雲南白 藥已經出現賬面虧蝕。 截至6月27日收市,雲南白藥股價為 51.37元/股,江蘇魚躍所持佔雲南白藥 9991.65萬股的市值約為51.3億。而江蘇魚 躍對雲南白藥的初始投資金額高達54.48 億。兩相對比,江蘇魚躍出現了3億的賬 面浮虧,浮虧幅度為7.12%。 手機分銷龍頭天音控股二股東突爆一 起超16億的債務官司,公告當天公司股價 跌至近一年最低。 據《界面新聞》報道,26日早間,天音 控股公告披露,公司第二大股東深圳市天 富錦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 富錦」)因一筆11億貸款逾期未歸還,而遭 到中原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信 託」)合計索償16.58億,這或將導致天富錦 質押的9.8%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執行。在公 告發布當天,天音控股的收市價8.45元/ 股,跌幅10.01%,市值較前一日縮水近10 億。 天富錦為天音控股控股股東深圳市投 資控股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動人。「如上述 股份後續發生 司法拍賣成交過戶或其他強 制過戶的情形,公司控股股東對公司的表 決權比例存在變動風險。」天音控股稱。 天音控股表示,公司將與深投控、天 富錦及其他股東積極協商應對措施,最大 限度地保證公司控制權的穩定。 雲南白藥股東不怕虧 限售期一滿急減持 二股東遭索賠16億 天音控股股價大跌 胡德霖 胡德霖、胡醇父子兩人為公司 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分別持有 24.54%、10.30% 的股份。 據《長江商報》報道,神農集團近日發布定增 預案,擬募資不超過11.5億用於擴張飼料 加工、生豬養殖產能,投資項目包括兩個飼料 加工類建設項目和4個生豬養殖類建設項目。 而在4月中旬,神農集團就曾披露公告 稱,已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簽訂 框架協議,擬投入約20億,投建神農集團紅河 州生豬全產業鏈項目。 該項目預計建設周期為3年,計劃於2023 年12月底前開工建設,建設內容包括在彌勒、 瀘西、開遠、建水等縣市建設存欄8000頭以上 現代化種豬場及配套育肥場2-4個,將增加生 豬存欄量1.6萬頭至3.2萬頭。 不到兩個月,神農集團再次拋出總額達 31.5億的投資計劃,逆勢擴產的決心可見一斑。 不過,與神農集團加速擴張不同的是,一 些上市豬企在行業持續虧蝕的背景下擴張減 速。今年以來,傲農生物、大北農、天邦食品 和天康生物4家生豬養殖企業,分別不同程度 調降了2023年的出欄目標。 華安證券認為,自去年12月以來,行業持 續虧蝕,生產效率提升超出市場預期,生豬養 殖業務有望持續去產能。 事實上,除神農集團外,包括牧原股份、 溫氏服份等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早已開始布局 上下游產業鏈,逐步延伸至屠宰、飼料以及 食品深加工等環節。業內認為,在目前生豬養 殖持續虧蝕的情況下,這種全產業鏈的布局, 可以優化成本和發揮協同效應,提升綜合競爭 力。 業內人士表示,養殖端已虧蝕近半年時 間,隨著時間延長,豬企現金流不斷趨緊,如 果豬價繼續低迷,豬企虧蝕程度還會擴大,將 對企業正常生產運營造成不利影響。 ■神農集團近日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11.5億用於擴產。 網上圖片 與神農集團加速擴張不同的是, 一些上市豬企在行業持續虧蝕的背景 下擴張減速。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