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06.28.2023 星期三 港聞 鄧炳強在消防及救護學院接受專訪時表 示,港澳地區近年確實發生過大型緊急 事故,包括2017年在澳門發生的天鴿風災, 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2018年在 香港發生的山竹事件,亦造成交通癱瘓,如 果這類天災、風災、甚至火災或塌方事故在 港澳及大灣區城市發生,是否可互相善用資 源,彼此合作。鄧炳強表示,他亦先後與中 央部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商討相關事宜, 並走訪大灣區多個城市,目前反應相當積 極,希望可以盡快實施,盼今年年底有實質 的方案,會視乎距離,彼此間以不遲於一小 時的時限抵達各城市,盡快協助救災工作。 他指,現時有港珠澳大橋,相信可於較 短的時間抵達大灣區部分城市,以一小時 生活圈計算,若是緊急事故,應不會遲於一 小時便可抵達,但當然要視乎城市之間的距 離,「若是深圳,因為與香港較接近,故可以 好快,但如果是肇慶,就可能要耐一點,但 必須要爭分奪秒。」而屆時動員的香港政府部 門,會包括消防處,而海關及入境處亦會協 助清關及出入境工作。 難忘派隊赴土耳其救災 回顧上任保安局局長一年來最難忘的工 作,鄧炳強指,正是特區政府今年2月派出救 援隊到土耳其,消防處及其他各部門的兄弟 到當地救災,令他印象好深刻,「因為由接到 請求至同事坐上飛機飛出去,都是24小時的 事情,去到當地,更奇跡地於相隔6日至7日 後仍可拯救生命,顯示同事們於整個事件的 專業性及永不放棄、尊重生命的精神。」 另外,處理疫情的相關工作亦令他相當 難忘,鄧炳強稱,保安局於抗疫期間進行 大量工作,包括消防處同事運送患者,不同 紀律部隊協助管理隔離設施,可謂長時間盡 心盡力,另外,準備通關工作亦令他相當難 忘,因為市民一直期待,入境處及海關人員 亦做了大量工作,令香港可以全面復常。 研可入中英街以外地方 鄧炳強上任一年期間,亦致力推動開放 沙頭角邊境禁區工作,他指,自去年6月開 始,每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沙頭角碼 頭予旅客乘船前往附近地方,包括荔枝窩、 鴨洲,都深受市民歡迎,因為這些都是很漂 亮的地方,而事實上,沙頭角居民亦希望讓 區外市民感受當地的本土文化。 經過一年的試驗計劃,已有逾2萬名市民 前往沙頭角碼頭,鄧炳強表示,既然如此深 受歡迎,保安局亦研究讓市民進入沙頭角中 英街以外地方是否可行,透過適當措施又不 會對區內居民帶來滋擾,因此,決定由明年1 月開始,每日提供1000個名額予市民在網上 申請,以旅行團或自由行方式前往沙頭角中 英街以外的地方。至於為何不開放中英街, 鄧炳強表示,因為中英街不是口岸,而是咫 尺之間的距離,必須維持邊界安全,故繼續 在該處設置檢查站。 侓䍠煝⡍1㸰兎挗ⶤ侬ⲙ㏎ 鄧炳強:特首推廣土耳其經驗 各城市積極回應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 展,香港、澳門與區內9個 城市可謂密不可分,保安 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專訪時 表示,行政長官李家超因 應今年2月特區政府派出 救援隊到土耳其救災的經 驗,認為若港澳及大灣區 城市一旦發生天災等緊急 事故,彼此亦可立即動員 救援隊互相支援;並於今 年初訪問廣東省及深圳市 期間,與各領導提出相關 概念。鄧指,各城市反應 相當積極,盼今年年底會 有實質的方案。 本報記者鄭華坤、 黃子龍香港報道 炎炎夏日,高官接 受訪問大多選擇在辦公 室進行;不過,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則作出另 類選擇,揀選了在將軍澳消防及救護學院受 訪,希望能夠切合訪問內容,即緊急事故救 援這個主題。 本來訪問在一座大樓的高層進行,以便 拍攝期間可以看到宏偉的學院作背景,不 過,由於當日艷陽高照,拍攝的位置背光, 要關上窗簾,變成於一般室內環境拍攝沒有 分別。 力求完美的鄧局長,遂提議在戶外進 行,拍攝團隊遂移師至下一層的平台公園, 但仍發現圍欄阻擋學院全貌,故鄧局長決定 直接在全無遮擋的操場接受採訪。 在攝氏30多度高温下,保安局局長鄧炳 強脫下西裝外套,摺起恤衫衫袖,非常專 業,完全沒有因為炎熱而退縮,更說難得有 機會在室外吸收陽光,而記者亦可趁機會參 觀學院,鄧炳強最後更謂,消防及救護人員 穿上厚厚的制服受訓或出勤「咪仲辛苦」,認 真體恤下屬。 揓傽┬⺇陨մ둑䚶┬㻏剳ꀋ蝇 為提高香港青少年的國民身分認同,保 安局早前成立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保 安局局長鄧炳強受訪時表示,香港各個紀律 部隊都有各自的青少年團隊,例如少年警 訊等,希望在其中挑選優秀、有潛質的年 輕人,從而作進一步的培訓,期望這些「明 日之星」日後可以加入紀律部隊或公務員體 系,為特區政府日後提供「人才庫」。 50大專學員接受訓練 鄧炳強指,計劃目前有50名學員,主要 以大專學生為主,局方會安排相關培訓,當 中包括邀請《基本法》委員會副主委譚惠珠講 解國家的政策、國安公署的領導亦會向年輕 人講述國家安全的議題,他希望透過不同形 式,例如到大灣區、陝西及北京作交流,讓 年輕人「多啲去了解呢個社會發生咩事、國 家發生咩事」,他又透露,暑假會安排學員 到保安局實習,從而讓他們了解政府的運 作。 自2019年反修例事件至今,目前有超過 900人因此進入懲教院所,當中約有600多人 曾自願參與懲教署的「去激化」更生項目,鄧 炳強表示,這些人士的學歷程度較高,當中 不乏具大學程度的學生,他們都是被人煽惑 從而做出暴力行為,參與有關項目,希望可 以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呢個社 會,重新建立同家人嘅關係!」 鄧炳強指,有關計劃會分作3部分,當 中推行「一切從歷史出發」的教育活動,希望 透過舉辦講座及參觀歷史古蹟,從而增加自 己的國民身分認同;另一方面,為在囚青少 年提供「青少年研習所」,「唔好下下都諗到 負面,任何嘢都話係人哋嘅詭計。」鄧續指 「社會好美好嘅,人哋講一件事唔應該好灰 去諗」,希望可以藉此建立正向思維及價值 觀。 為了讓有志學業及持續進修的青少年在 囚人士提供更清晰的進修方向,鄧炳強指, 局方與八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如都會大 學,提供修讀遙距課程的助學金,以及為有 需要的學生安排學分轉移,協助他們在獲釋 後繼續在所屬大學修讀課程。 ■鄧炳強指,緊急事故救援適用於天災、 風災、火災或塌方等情況。 蘇正謙攝 如 果 這 類 天 災、風災、火災或 塌方事故在港澳及 大灣區城市發生, 是否可互相善用資 源,彼此合作。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 ■鄧炳強指,特首李家超 提出與粵港澳大灣區互 助,一旦發生天災等緊急 事故,可即時派出救援隊 互相支援。 蘇正謙攝 ■鄧炳強回顧上 任保安局局長一 年以來的工作。 蘇正謙攝 七一大日子 憂有人製造議題危害國安須小心 近月申請取消器官捐贈的人數不尋常上 升,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表示,一些已「走 佬」到外國的反政府前區議員,刻意抹黑器官 捐贈,誤導市民「不取消就是自動登記」,他 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這種危害國家的軟對 抗行為無日無之,外部勢力及香港代理人希 望分化香港市民,令市民不信任政府及仇恨 政府。本周六是七一回歸祖國大日子,擔心 有人會利用這些特別日子製造議題,甚或騎 劫或採取一些行動,以達致邪惡及危害國家 安全目的,故須小心應對,不能掉以輕心。 鄧炳強指,國際特赦組織早前便捏造一 名新疆學生到港後被拘留,而該名學生事後 稱根本從來未來過香港;另外,《華盛頓郵 報》亦抹黑懲教署正面的更新工作,指是洗 腦;另有市民於特別日子做一些事情,企圖 破壞香港安寧。他狠批,「這些軟對抗邪惡的 地方,在於經常找一些灰色地帶,在犯法之 間挑釁市民,(政府)就係要清楚告訴市民不 要中計。」 至於《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鄧炳強 表示,除了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也有實 際需要,因2019年黑暴事件期間,危害香港 的事情確實發生,故必須具有效法例應對, 當然《香港國安法》四類罪行賦予工具針對黑 暴事件,唯廿三條針對七類犯罪行為,《國安 法》涵蓋兩類,即分裂國家及顛覆國家政權, 還有五類罪行,包括叛國、煽動叛亂、竊取 國家機密、禁止外國政治性團體在香港進行 政治活動、及外國政治性團體與香港政治性 團體的聯繫,均有需要立法,使對國家安全 的保障更加全面。 鄧炳強提到,特區政府正參考國家的法 例,亦有參考外國的例子,如英國、美國及 新加坡等;對於2003年推出廿三條立法,引 起社會極大迴響,他指,當時正是有外部勢 力及香港代理人挑動市民情緒,吸取該次經 驗,會清楚將政策向市民解釋,不會有空間 令這些代理人蒙蔽市民及嚇怕市民,「二十三 條其實是保障市民,如果沒有適當的法例保 障,市民至今可能仍活在黑暴中,出街也擔 驚受怕。」重申立法是保障市民的安全,保障 市民如何享受自由,特區政府會清楚向各界 講解新法例,包括為何會這樣做?好處在哪 裏? 採訪手記 귲㸵䌑⯜劚㏬갠꽟錍韣㚰 ⟜㴙㹾澁芎 「僻傽▇儘」 ■鄧炳強指,七一回歸大日子,擔心有人會 製造議題進行騎劫,危害國家安全。 蘇正謙攝 ■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盼培育「明日 之星」,日後加入紀律部隊或公務員體系。 資料圖片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