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04_2023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A11 09.04.2023 星期一 港聞 女病人鄧桂思於2017年到聯合醫院求診 時疑因被開漏藥導致急性肝衰竭,兩度換肝 後不治。律政司今年初控告兩名涉案醫生誤 殺罪,控方上周表示經考慮後決定撤銷控 罪。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3日回應事件時 稱,為兩名醫生感到欣慰,「醫護界放下心中 大石頭」;日後會繼續保持與家屬的溝通,提 供最好的支援,同時向醫護人員提供更多培 訓及加強警示,務求減少在醫療過程中一些 可能出現失誤的風險。 盧寵茂3日出席禁煙活動後談及鄧桂思事 件時稱,在今次事件中,醫務委員會已作出 判決,反映香港醫療的專業。而香港的醫療 服務在世界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具備很專 業的質素,而醫患之間也絕非敵對,相信醫 生都是為患者的健康著想,「呢個初心點都唔 會變,醫生提供所有治療都係想全力幫助病 人」。另外,為進一步減少香港吸煙人口,當 局定下於2025年將吸煙率降至7.8%的目標, 現正進行控煙策略公眾諮詢。盧寵茂表示, 徵加煙稅已證明是有效減低吸煙率的手段, 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煙草稅應佔產品售價 的75%,香港煙草稅目前只佔64%,仍有相 當大的調升空間。 本報記者謝宗英香港報道 天文台3日午1時15分發出酷熱天氣警告, 37歲姓陳男子3日冒著烈日在九龍城九 龍仔公園跑步,及至3日午2時44分,有途人 發現他在公園跑步徑上暈倒,於是報警, 未幾多名途人上前協助,有人打開雨傘為他 遮蔭,不久救護員接報趕至,發現其心跳停 頓,於是將他送往廣華醫院搶救,其間使用 自動心臟除顫器(AED)為他進行除顫電擊, 惜抵院後證實不治。 由於死者尚年輕,刑事偵查隊人員一度 前往醫院,向到場的多名死者家屬了解情 況,經初步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醫學界通 常以35歲為分水嶺,35歲之前猝死的主要原 因是先天疾病,包括心肌發大、心跳紊亂、 腦血管畸生;35歲以後則主要基於隱性心臟 病、心室顫動及出血性腦中風。 對於如何得悉是否有上述隱疾,彭繼茂 醫生說較難發現,因為一般身體檢查只能較 易檢查到心肌發大,但難以檢查是否有心跳 紊亂和腦血管出問題,「除非試過一次發病死 唔去,機警嘅醫生會做深入檢查,用磁力共 振檢查腦血管,以及用侵入性心導管檢查心 跳紊亂嘅位置。」 至於怎樣防範猝死,彭繼茂醫生說防不 勝防,但最好保持良好體魄,不沾煙酒,如 果曾經休克,劇烈運動後想休克嘅情況就要 小心。 颱風剛過,天文台3日中午發出酷 熱天氣警告,九龍城有壯年男子3日在 艷陽下跑步,其間突然暈倒,途人發現 紛紛施救,救護員到場將其送院,惜告 不治。有急症科醫生指出35歲以前的猝 死原因,主要源自先天疾病,包括心肌 發大、心跳紊亂、腦血管畸生;35歲以 後則主要因為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及 腦出血,若以往曾出現休克或運動期間 幾陷休克狀態的人士,要特別留意。 盧寵茂:聯合兩醫生獲撤控感欣慰 現在越來越多人因未有生育計劃、沒有 對象、追求學歷及事業等理由去雪卵,但有 專家形容,雪卵只是「買個保險」,成功機會 取決於雪卵時的年齡及數量,也不保證雪卵 後將來必定能成功懷孕,或懷孕後一定活 產,故不應有錯誤期望,也不宜因雪卵而錯 過生育年齡。 雪卵不保證能成功懷孕 香港生育率低,有聲音建議延長現時的 10年雪卵期,以增加婦女受孕機會。據悉, 香港的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已作相關討論。 香港婦產科醫學院院士鍾佩樺認為,雪卵可 延長女性的生育潛力,唯夫妻的生育意願需 取決於經濟能力、照顧能力、政治考慮等因 素,亦關乎政府政策,雪卵未必可即時解決 低生育率的問題。 她表示,女士卵子的數量會隨年紀增長 而下降,年過35歲,下跌幅度加快,畸胎與 流產機會增加,故常建議「有仔趁嫩生」。儘 管理論上「卵越早雪越好」,但根據香港法 例,雪卵最多只可保存10年,即若20歲雪 卵,至30歲仍未婚,卵子將不能使用,故一 般建議的雪卵年齡是30至37歲。 財政狀況也是雪卵前需考慮的因素之 一。鍾佩樺稱,雪卵目前仍屬私人服務,收 費由6至12萬元不等,之後也需支付數千至 數萬元不等的儲存費用。她又提醒,女士在 35歲後已屬高齡產婦,懷孕期間較易有患糖 尿病、血壓高、妊娠毒血症等風險。 本報記者蕭博禧香港報道 ■死者在公園跑步徑 暈倒,多名途人上前 協助,有人打開雨傘 為他遮蔭。 本報記者 ■鍾佩樺(左)認為,雪卵可延長女性的生育 潛力。 蘇正謙攝 ■盧寵茂表示,徵加煙稅已證明是有效減低 吸煙率的手段。 蘇正謙攝 壯男酷熱警告下跑步猝死 公園緩跑徑暈倒 多名途人救援 港專 低家 生育率問題 :雪卵未必可解 ▍本報記者黃文威、李建人香港報道 ▍ 至於怎樣 防範猝死,醫 生說防不勝防。 急症科專科醫生 彭繼茂 警方懷疑有人利用葵涌及油塘兩個工廈 單位,作為大麻種植場,過去3日突擊搜查兩 個單位,檢獲總值近2千萬元的大麻植物及一 批證物,拘捕3人。 兩人為持「行街紙」越漢 葵青警區情報組主管馬明蔚督察透露, 葵青警區於2020年成立「葵盾計劃」,打擊工 廠大廈內的不法活動;經過多月的情報分析 及深入調查後,上月31日至前日鎖定兩個分 別位於葵涌及油塘的工廠大廈單位為大麻種 植場。葵青警區特別職務隊主管張穎琛督察 表示,警方搜查油塘四山街及葵涌打磚坪街 兩工廈兩單位,檢獲市值1997萬元的733盆大 麻植物,以涉嫌「栽植大麻屬植物」拘捕兩名 均持「行街紙」、分別34歲及37歲的越南漢, 兩人為大麻種植場的管理人,其中一名男子 企圖掙扎逃走被制服,並以涉嫌阻差辦公將 他拘捕。警方其後再拘捕36歲女租客,兩名 主犯今早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根據檢獲的大麻植物及兩大麻種植場規 模估算,警方相信每年共可收成約352公斤大 麻,市值約8000萬元。 本報記者梁國峰、戚偉達香港報道 苦主陳小姐(化名)向《星島申訴王》表示, 3日收到一位密友WhatsApp短訊,內容 以簡體字寫︰「您好,很抱歉,我錯誤地通過 短信向您發送了6位代號,您可以將其傳給我 嗎?逼在眉睫」。她雖感奇怪,因朋友平日 不用簡體字,但沒有多問,跟指示輸入6位 代號,隨即遭黑客入侵其手機,再扮苦主向 手機內的聯絡人廣發短訊,一旦不小心按指 示輸入6位代號,即被黑客騎劫WhatsApp帳 戶,黑客更代她退出各手機群組。 恐黑客盜取支付戶口金錢 陳小姐因退出了工作WhatsApp群組,其 同事感奇怪,於是WhatsApp致電她,電話響 了8至10秒後被拒絕接聽,但又隨即收到她的 WhatsApp短訊,對方按入訊息不消3秒,其 WhatsApp亦被刪除。原來,陳小姐同事收到 聲稱是WhatsApp官方訊息,著她重新輸入手 機號碼或輸入6位數字號碼,但照做後顯示無 效,要12小時後再嘗試。由於陳小姐手機有 支付寶、網上銀行及PayMe等戶口,擔心黑 客盜用資料提取金錢,於是馬上刪除手機所 有支付戶口,並對記者表示:「真沒有諗過撳 幾個掣,就咁容易中招。」 警方防騙專頁「守網者」日前呼籲市民留 意假冒WhatsApp發出的訊息,並提出防騙小 錦囊,包括細心留意短訊內容,例如網址有 機會由「WhatsApp」打成「whastapp」、「系統」 打成「係統」、繁體簡體字夾雜等;也應啟用 雙重認證功能,即使不小心被騙電話號碼, 騙徒亦不能輕易完全掌控WhatsApp帳戶; 登出所有不明的已連結裝置;如收到親友透 過WhatsApp或其他平台要求購買點數卡或匯 款,要先確認對方身份。 騎劫WhatsApp帳戶騙案 頻生,《星島申訴王》收到苦 主申訴,指3日收到一名密 友的WhatsApp短訊,內容 雖然古怪,但因相識多年未 有為意,於是按「朋友」指示發 送了6位數字代號,結果即遭黑客入 侵,手機資訊被盜。其後黑客再假扮苦 主,向其親友廣發詐騙短訊,如滾雪球 般令多人「中招」,苦主擔心被人盜用手 機內的支付程式,會招致金錢損失,遂 前往警署報案。 兩工廈單位種大麻 警檢值2000萬貨拘3人 警方東九龍總區上周三及四搗破一個投 資騙案及洗黑錢集團,拘捕19人,初步發現 至今有25人墮入倫敦金或虛擬貨幣投資陷 阱,被騙款達400萬元,更發現集團疑利用 傀儡戶口於過去1年清洗犯罪得益多達3.2億 元,正追查被捕人有否涉及其他騙案及不法 活動。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劉浩德表示, 詐騙集團去年中運作,以低風險及高回報吸 引市民開戶投資倫敦金及虛擬貨幣買賣, 但投資項目並不存在;集團實際利用不同欺 騙手段詐取投資者金錢,被騙市民至少有25 人,涉款400萬元,各人損失由數萬元至100 萬元不等,集團並利用逾50個傀儡戶口清洗 騙款。 至少25人墮入投資陷阱 上月30及31日,警方採取「衛戰」行動, 搜查20個地點,包括九龍甲級寫字樓投資 公司,搜出大量與詐騙活動有關的客戶投 資協議書,以及記錄逾千個電話號碼、用 作「Cold Call」推銷的電話紙,還有用來哄騙 受害人電話講稿,又於疑犯居所搜出大量現 金、名貴珠寶與手錶等。 被捕19人(12男7女、25至42歲)包括集 團主腦、骨幹成員與傀儡戶口持有人,涉 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疑犯報稱文員、地產代 理、主婦或無業。 警方亦成功阻截集團轉移犯罪得益150 萬元。由於傀儡戶口過去1年處理款項達3.2 億,警方正追查集團及相關戶口是否涉及其 他騙案及不法活動。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段玉衡指 出,當受害人上當後,成員會以預設投資應 用程式為受害人開設帳戶,部分人更被游說 簽署授權書,其實程式為虛擬交易平台,與 市場倫敦金及虛擬貨幣無關。騙徒利用程式 虛構情景行騙,收取高昂交易費、存倉費或 行政費,直至受害人戶口本金耗盡。 本報記者楊偉亨、陳佩光香港報道 ■有市民早前收到「w h - WhatsApp.cc」訊息,指用 戶的帳戶存在風險,其實 是黑客傳送的「釣魚短訊」。 ■苦主陳小姐接獲假冒密友發送的 WhatsApp短訊。 ■警方搗破投 資騙案及洗黑 錢集團,向傳 媒展示證物。 楊偉亨攝 ■馬明蔚 督察(右) 及張穎琛 督察講述 大麻種植 場案情。 梁國峰攝 黑客扮密友騎劫WhatsApp帳戶 苦主按指示發送代號 手機資訊即被盜 警破投資詐騙集團 涉洗錢3.2億拘19人 ▍本報記者李建人香港報道 ▍ 假冒WhatsApp 發 出 的 訊 息 , 網 址 有 機 會 由 「WhatsApp」打成 「whastapp」。 「守網者」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