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04_2023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紐約大麻合法化後,愈來愈多年輕 人意外地吸食毒品,在某些情況下,甚 至有兒童因誤食成年人不小心遺留下的 含有大麻糖果,因而出現身體不適等嚴 重反應。 ▍本報訊 ▍ 據《紐約郵報》報道,長島石溪大學醫院報 告稱,因吞食軟糖等含大麻食品而長期 或嚴重接觸有毒物質的兒童數量幾乎增加了 超過兩倍,從2020年的5宗,增加到2021年的 14宗,而去年亦有13宗。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兒童醫院兒科醫生福 伊(Candice Foy)表示,從2017年到2019年期 間,總共只有4宗病例,可見誤食大麻的情況 十分嚴重。福伊說,「孩子們得到糖果就會十 分興奮,過去我們曾試過有祖母錯誤地把可 食用大麻遞給孫兒。」 紐約於2021年推行成人大麻合法化,非 法市場也隨之興起。 專家指出,幼兒和其他攝入含大麻食物的 青少年,可能會出現昏倒或突然困倦、言語不 清、行走困難或缺乏協調性、嗜睡、口乾、瞳 孔放大、紅眼、心跳加快和嘔吐等症狀。 福伊警告說,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誤服 大麻的孩子因呼吸困難而需要插管,或因脫 水而需要靜脈注射治療。 長島石溪大學醫院的報告中,病例涉及 1至11歲的兒童。醫學專家警告說,很多時 候兒童見到含有四氫大麻酚(THC)的彩色糖 果,以為是普通糖果誤食。而且對於小孩來 說,毋須太多的大麻成分,就足以令他們生 病不適。專家指出,一個體重30磅的幼兒, 如果只攝入2.5毫克四氫大麻酚,就會超過生 病的毒性閾值。 福伊表示,石溪分校的大多數案件涉及 大麻軟糖,此外,也有涉及罐裝布朗尼蛋糕 和朱古力棒,這些食物統統被加入了添加四 氫大麻酚成分。 根據州法律,醫生必須把疑似父母忽視 或虐待兒童的案件通知兒童保護服務機構, 其中包括因吸食大麻而入院的兒童。但福伊 指出,很多時也是父母無心之下犯錯。 今次長島石溪大學醫院報告與科羅拉多 州的情況相類似,後者是首批大麻合法化的 州份之一。丹佛落基山毒物和藥物安全中心 的研究人員審查了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0 月25日期間,食用含大麻軟糖的6歲以下兒童 入院紀錄。研究發現,有151宗兒童食用大麻 個案,其中53%符合「有害接觸」標準,兒童 平均年齡為3歲,四氫大麻酚攝入量平均為2.1 毫克。紐約去年批准的規定,要求把含大麻 成份的食品放入兒童安全包裝,以防止未成 年人士誤服。但福伊表示,單是兒童安全包 裝並不足夠,認為家長應該把大麻食品鎖起 來,而廚房裡也不應該存放含大麻的食物。 當局指出,如果家長擔心孩子是誤服大 麻而不適,可以撥打中毒中心熱線800 2221222。 ■兒童誤食含有四氫大麻酚的糖果後,很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Matthew Staver/紐約時報 曼哈頓新校(New School)面臨8550萬 元的預算赤字,情況堪憂,有學生提議校 方出售被前克林頓內閣成員沙拉拉(Donna Shalala)佔用的連幢屋。 《紐約郵報》報道,在曼哈頓下城經營私 立大學的成本高昂,新校在疫情期間更是艱 難,在入學人數下降15%後,該校動用了捐 款來彌補1億3000萬元的收入缺口,校方3月 份估計5年內赤字恐會輕鬆增至2億4000萬元。 新校大學束手無策,甚至要求學生和教 師提交削減預算的建議,有人要求削減高層 工資,並將被現任臨時校長沙拉拉佔用的格 林威治村的連幢屋出售。經濟學系主任雷迪 (Sanjay Reddy)便建議採取替代成本削減措 施,並指現時校長的薪水與其捐贈比例高於 哈佛大學校長,而連幢屋則估計價值1500萬 元。 但緊縮政策遭到了極端進步派人士的強 烈反對。4月,由學生和教師組織的反對緊 縮集會運動要求「不加學費,不減薪金,不 裁員」。擁有新校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教授亞 達夫(Srishti Yadav)譴責母校削減預算。有 碩士生則說,學生和老師幾乎每個學期都會 罷工。 新校的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發聲明指,這 已經成為一場權力與新校未來型勢的鬥爭。 新校則回應指,正就首輪社區建議施行新措 施,包括改善學校房地產投資組合、租賃場 地、管理商標及重新設計校園書店等;另一 輪與學術變革有關的措施則即將到來。 本報訊 東哈林區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 與毗鄰的教區長住宅已掛牌出售,未知下一 步開發計劃。 《紐約每日新聞》報道,根據市紀錄, 位於哈林河附近東1 1 9街的聖玫瑰教堂 (Church of Holy Rosary)建於1900年,但歷 史可以追溯到1884年,教堂與旁邊的住宅年 久失修,但已在7月掛牌待售,整座建築會 被翻新抑或重建仍是未知數。 教堂的土地使用分區允許住宅開發, 掛牌詳情列明,雖然現有結構需要大規模 翻新,但面積多達1萬8000多平方呎,又 提到業主可向空中發展。據城市規劃局 (Department of City Planning)稱,該地產沒 有任何地標保護或相關的開發計劃。 紐約大主教區發言人拒絕透露此次出售 的細節,表示教堂仍然屬於教區,但由於教 區無力承擔維修,該建築經已空置一段時日。 天主教會早年在全州範圍內進行進行重 組與教區合併,聖玫瑰教堂是2015年關閉的 眾多教堂之一,它與附近的聖保羅教堂(St. Paul Church)併合,並於2017年正式改作俗 用。聖玫瑰教堂在關閉的前幾年就開始敗 壞,社區整修亦從未取得成果。如今整座建 築教顯得破敗不堪,窗戶玻璃破碎,雜草叢 生,但仍有不少居民表示懷念教堂昔日的時 光。 本報訊 新校面臨8500萬赤字 學生促售校長連幢屋 東哈林百年老教堂 掛牌出售前路未知 建築界舉行預防自殺周 建築工人每日在高危中工作,面對設備 故障、觸電、高處墮下等意外均能小心防 犯,但其精神心理健康卻甚少被提及;4日展 開的「建築界預防自殺周」希望提高業界相關 意識,並對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 《每日新聞》報道,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約有5000名建築 工人死於自殺,比死於工傷事故的人數多5 倍。聯邦職業安全與健康副部長帕克(Doug Parker)早前表示,工時長、嚴重工傷的風險 等,是建築業界獨有的壓力來源,被忽略可 能會引致焦慮、抑鬱、濫藥,甚至自殺。 國際電梯製造商聯盟(IUEC)會員助理洛 夫特斯(Brendan Loftus)表示,正嘗試改變業 界推崇多年的「硬漢文化」,指其令工人傾向 默默承受,而非跟人傾訴,希望帶出「感覺不 好也沒關係」(It's OK not to be OK)的訊息。 建築業雇主協會(BTEA)新任總經理克勞利 (Elizabeth Crowley)指業界以「勇氣和決心」見 稱,承認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面對自 殺這「沉默的殺手」,能令業界變得更強。 特納建築(Turner Construction)副主席迪 菲利波(Pat DiFilippo)指,精神健康的警號不 易察覺,需展開對話;表示公司已在1500個 工地中,貼出雙語的預防自殺海報,並請醫 生為員工舉行相關講座。 本報訊 警方拘捕紐約上州一名男子,指控他涉 嫌在皇后區槍殺一名機械技工。 《每日新聞》報道,警方於3日宣布,拘捕 23歲的辛格(Shawn Singh),指控他涉及2日 一宗槍殺案,起訴他謀殺和非法持有武器罪 名。 當局表示,當日清晨4時許接獲報案,警 員趕至125街時發現,發現31歲的蘇克曼加爾 (Treva Sookmangal)胸膛中槍。他被送往附近 醫院搶救,惜傷重不治。至於疑兇的行兇動 機,仍然未明。 案發現場附近一間餐廳酒吧的閉路電 視,拍攝到在案發前一群男子於店外爭執。 一名職員表示,槍擊案與該店無關,店舖在 案發前數小時已經關門。 根據死者的朋友透露,死者與被告本身 是相識,兩人有相同的朋友圈子,並且很熟 稔。他們都喜歡到125街的酒吧消遣。 友人諾朗(Ryan Nowrang)表示,蘇克曼 加爾是一個好人,他不明白辛格為何要向蘇 克曼加爾下毒手,這行為十分不合理。 另一名朋友、單親媽媽漢安(Syeta Khan) 說,她在3年前認識蘇克曼加爾,他是她的摯 友,且待她們兩母子非常好,還會與她的3 歲兒子在公園玩韆鞦,而蘇克曼加爾在生前 的願望就是結婚生子。她感慨說,每當她覺 得自己不是好媽媽,蘇克曼加爾會不斷鼓勵 她,「他感動了很多人的心。很多人都愛他, 他不會被忘記。」 漢安也說,她每日都會在蘇克曼加爾下 班,與他視像通話,但在3日找不到他,已覺 得不妥,其後發現對方真的遇上不測。 本報訊 皇 區槍擊案 機械工中槍亡 ■聖玫瑰教堂建於1900年。 谷歌地圖 ■「建築界預防自殺周」希望提高業界心理健 康意識。 Elias Williams/紐約時報 大麻合法化後誤食病例增逾倍 兒童誤食大麻糖果個案激增 B11 09.04.2023 星期一 大都會要聞 根據州法律,醫生必須把疑似 父母忽視或虐待兒童的案件通知兒 童保護服務機構,其中包括因吸食 大麻而入院的兒童。但福伊指出, 很多時也是父母無心之下犯錯。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